小学生英语课堂

关键词: 打造 课堂教学 课堂 学生

小学生英语课堂(精选十篇)

小学生英语课堂 篇1

1 以学生实际情况为起点

“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有时上完了整节课, 学生仍没有提起学习兴趣, 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我们在教学活动的设计过程中, 只站在知识的层面, 把文本当成学生学习的惟一, 缺乏对学生心理上的关注。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不妨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学生, 希望老师采取怎样的引导方式;如果我是学生, 我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如果我是学生, 我会什么、学什么……为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我们必须切实做好几项工作: (1) 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生活经历; (2) 了解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智能因素和认知能力等; (3) 分析学生以往的英语学习经历; (4) 整合与学生英语学习内容相关的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 (5) 利用学生的层次性差异。

2 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生态

课堂生态的纽带是信息, 只有通过师生间动态的信息交流, 才能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 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

师生互动中, 教师首先应发挥指导和监督作用, 给予学生较宽的理解和思维空间, 把本节课的重点语言项目的结构、规则与课文内容结合起来操练, 使形式与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达到结合。其次, 应注意指导的及时性与评价的适时性, 引导学生着重对活动过程中的认识、体验和收获进行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 采用多元的方法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和他评。通过评价激励, 让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信, 在活动中习得知识、积累经验、发展技能, 把“在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处。

生生互动属于学生间的交际性活动, 学生在活动中建构知识、发展能力。如我在进行牛津小学英语3B《Unit9 Shopping》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时, 主要围绕“为刘星购买生日礼物”这一核心话题, 尽可能多的采取双人活动 (pair work) 和小组活动 (group work) 等形式, 让学生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掌握交际用语“Can I help you?”“What colour?”“How much is it?”“…yuan, please.”让学生在“挑选商品”和“购物付账”的过程中学会征求意见, 询问价格以及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大量的“售货员”与“顾客”之间的pair work交流活动学习、运用语言。

3 体现思维的生命历程

有人说:思维是行动的先导。学会引爆思维的力量, 才能改变生命的形状。英语教学也应该根据相应的教学内容或语言材料, 利用多种途径创设情景、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如在学习city一词时, 我设计了三个步骤: (1) 模仿朗读单词; (2) 说出自己知道的城市“I know...is a city.” (3) 说出喜欢的城市, 并用一个词表达对这所城市的印象“I like Shanghai.It's....”实现了思维活动记忆——判断——概括的层层递进。

4 给予足够的语言输入

为了设计出生动、有效的课堂活动, 教师必须注意语言的输入量, 既要使教材更切合学生的需要, 激发其学习动力, 也可降低课本难度, 提高新知识的复现率。为此, 教师首先要创设多元的语言教学情境。以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 4 Time为例。课本中的学习重点是数字单词1-12以及句型练习“What's the time, please?”“It's….”“Time to....”。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创设一些具体的情境, 如在家里、在学校、去公园等, 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学生会有更多话要说。此外, 教师应积极向学生介绍与其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新语汇, 使学生除了用本节课的句子做一些描述外, 还能自然而然地用上“Let's....“But how?”“By....”“What's this/that?”“Is this/that a...?”等语言。

5 巧妙设计读写练习

练习是巩固新课的重要途径, 是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体现, 是教师获得反馈信息的桥梁。纵观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 多数老师在教学时还是以听说为主, 尤其在公开教学时, 有些老师担心“写”的引入会在一定程度上冲谈原本活泼的教学氛围, 降低课堂的活力。笔者认为:读写结合不是为了读而读, 为了写而写, 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它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教学牛津小学英语3B Unit 4 Time时, 可以设计以下练习活动:

A.Listen, match and write: (根据课文录音内容连线, 然后仿照写出表示活动的词组)

B.Read, say and write: (跟录音读课文, 仿照例子说一说, 然后写一写)

Model:It’s seven o'clock.It's time to go to school.

实践证明, 学生的潜能不可限量, 他们的语言能力将在运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 并不断发展。因此, 无论在口头的训练过程中, 还是在书面练习过程中, 教师都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语言知识, 使其交流丰满而富有生活气息。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 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课堂活动演绎着课堂的精彩, 课堂教学是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需要进行不断调整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 教师要积极创设条件, 实施具有增长点和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活动, 让课堂活动为小学生英语语言训练“铺设大道”。

摘要:课堂教学活动作为组织教学过程的最小单位, 其质量对于学生而言非常重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理解知识, 感受、领悟并运用语言。对于部分学生而言, 课堂是其学习英语的惟一途径。因此,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需要我们不断地积极思考和探究, 并实施具有增长点和生命力的课堂教学活动, 让课堂活动为学生学习“铺设大道”。

小学生英语课堂 篇2

----让学生从教师的课堂用语中获得知识和快乐

赵滩小学 高 晶

通过对“英语教师课堂话语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我知道了英语课堂教学语言是一种以口头形式为主,书面语(板书、课件)与形体语言等配合运用的特殊语言系统。课堂话语还包括学生的当堂作业、教学中播放的音像材料以及教材中的文本材料等。

课堂教学语言也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针对特定的学生对象,在有限的时间内,为达到某一教学目的而使用的语言。而且课堂用语有很强的示范性,对学生表达习惯的形成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模仿教师的语言。教师语言的一些错误会影响学生对某些词汇和语法的正确掌握。因此,教师应时刻注意自己语言的准确和规范,带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我觉得教师的课堂用语首先应该简洁明了,在我的英语课堂上,我的一个手势,一个简单的身体语言,或者一个英语单词,大家就能会意我想要说的或者想要他们做什么,这都是我长期以来坚持的,刚开始学生可能不是很明白,有时候我还会给他们翻译,但是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学生就明白了,也掌握了!因此我上课的时候特别轻松,这也许就是我和学生之间长久相处的一种默契吧!

对于课堂板书,我觉得小学英语,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因此我的板书一般都是简笔画、彩色粉笔、图形等形式相搭配,板书重点分明,颜色鲜艳,学生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在布置学生的课堂作业上,我尽量让他们小组合作,让他们通过自己的方式完成我的任务,这样一来,有些爱表现的孩子就会有很多的新鲜花样,最后我会请同学上台表演,并及时的鼓励,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被大大的满足了,知识也就自不为然的掌握了!

英语课堂的创新把课堂交给学生 篇3

[关键词]英语课堂学生创新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重要场所,是实施英语教学创新的主阵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渠道。精湛的教学艺术有助于课堂教学。教师必须集中精力研究新的教材教法,在45分钟内下功夫,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注重课堂教学创新,因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那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创新教育呢?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英语课堂里自主地学习,无疑已成为英语课堂教学创新的最佳选择。将课堂还给学生是教学改革的必然归宿,是英语教学创新的有益探索。

英语课堂的创新,要先转换教师的角色。“传统的英语课堂,老师处于主体地位,主宰课堂上的一切。”实现英语课堂教学的创新,将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角色必须实现彻底转换:教师只是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服务者。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如在词汇复习中,我们都清楚,词汇的具体意义总是通过一定的语境表现出来的 。离开了语境,词汇就如同无土之禾,无水之鱼。所以在教授单词是应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结合一定的语境进行讲解。对于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词汇,要尽可能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学生呈现不同语境下的单词意义。如复习present时,我设计了以下的情景:Last week, we had an English competition .At present, everything is ready. What we’ll do is to present all the presents to the winners present at the meeting and present the report about the present laid-off situation.这样present 作为名词(礼物,目前,现在);动词(颁发,提交,赠送);形容词(在场的,出席的,目前的)的各种意义就能在具体的语境中体现出来。教师同时也是学生课堂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帮助学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教师还是课堂育人资源、学习资源的开发者。通过“育人以情”,整合“育人以德”和“育人以智”,将德、智、美有机地融汇于英语情感教学之中,从而使学生在获得并掌握运用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学会了做人,形成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而这种通过学生的情感活动或体验促进学生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发展,更是实现《新课标》“三位一体”素质教育目标的必要手段。教师还应具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抓住、挖掘课堂中的教育资源,有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审美教育、创新教育,有效进行学习习惯、探究能力、创新能力、英语实践能力的培养。只有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这些变换,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师生共有”的课堂、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主阵地,才会真正实现将英语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才会真正成为英语课的主人。

英语课堂的创新,要以情感互动为主线让学生得到综合发展。高中英语情感教学模式就是要以学生综合发展为中心、以情感互动为主线。英语情感教学模式能充分挖掘利用教材、环境积极健康的思想情感因素,充分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创设最佳教学气氛,使学生处于淡泊、宁静、平和、放松、愉悦、陶然、超脱、忘我的最佳状态,从而使学生摆脱怕错、怕忘、怕丑的自卑心理,形成亲密的师生、生生人际关系。此外,该模式还能发挥情感的感染力功能,让学生形成情感共鸣;发挥情感的信号功能,艺术地传递信息;发挥情感的动力功能、强化功能,调整学生的需要结构,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情感的迁移功能,诱导学生热爱英语学科。必修2第五单元Music教学中,采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世界及中国的音乐,既提高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音乐,又是一种愉快教学,容易激发学习动机和保持学习热情。再如必修三 Unit4 Using language的Listening是关于著名科学家Steven Hawking 的故事,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残疾人学习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并从残疾人成功的实力中得到启迪,从而激励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所有这一切,必将激发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姿态以及策略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享受学习英语的乐趣,体验学习英语的成功,同时,将其学习英语的潜能激发出来,把他们想象、创造等方面的智能的潜力开发出来,得到充实、升华与提高,从而激发他们更加主动地学习英语,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

以对话为教学设计的线索,将课堂还给学生。现代教学以对话为其基本走向,因为对话首先能体现师生间的和谐与平等,也可体现学生与学生间平等,还可体现师生和文本、作者、编者的平等。以对话为线索设计教学,当然要体现学生这个对话的主体,教师只是话题的发起者。如,在教学必修4 Unit2 Women of achievement的教学设计就是对话为线索来设计的,教学过程:(一)内容呈现,阅读体验,学生了解课文的内容,让学生和作品的对话;(二)师生互动,根据课文的有关内容,进行师生间的对话;(三)学生自己心灵的对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个既有启发性又有趣味性的语言情境来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使课堂充满情趣,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思维活动处于高度激发状态,真正融入到乐中学习、乐中探索、乐中创造;以对话为线索设计教学程序,可使教师的角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凸现,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

以合作为平台实现教学目标,将课堂还给学生。长期以来,由于中学班级学生人数较多,以集体授课为主的班级授课制成为英语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制约着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由于缺乏了人际交流,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采取面向全体学生的、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英语成绩等主要方面进行合理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这种方式能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或学习任务随机进行分组。这样做既有利于各组之间的公平竞争,又给学生创造了与更多同学合作的机会。学生根据彼此之间的关系、兴趣爱好等自行组合,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让学生经常换组合作学习,既可以活跃合作的氛围,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和学会如何与不同背景、不同学习能力、有着不同想法和思维的同学合作。我以高三复习Unit2 Working the land这一单元为例,我针对理科班,男生较多,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不太感兴趣;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活跃、表现欲望和合作精神在平时的教学中表现很好,而且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学生,根据这些特点,我采用与新课标要求相一致的新的教学方式,即活动式的教学法和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结合本单元以及自己的知识,谈谈Dr Yuan was able to develop a successful agricultural product when thousands of other farmers could not. What do you think is the main reason for his success? How to improve agricultural product?调动了全班学生的积极性,很多同学都说他们还有很多话说,但是这节课却结束了。我鼓励把它们写下来,贴到墙报那里,大家共同学习。课堂教学活动化,让学生真正活动起来,打破课堂中死气沉沉的氛围,给学生以充分的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活动的主人,那么英语课堂就充满生机与活力。合作是现代学习和工作的显著特点,英语课堂要实现教学目标,必须以合作为平台,因为个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这种合作,包括学生个体与个体的合作,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的合作,学生和老师的合作,学生和媒体的合作等。教学中教师要搭建合作的平台,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习惯,并努力学会合作,从而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发展。

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交流,应是英语课堂教学的理想境界,也是实现英语课堂教学创新的重要途径。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把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放在首位,结合教学内容抓住学生易于接受、效果相对较好的切入口,通过选择教学手段、方法,使学生运用所学语言进行交际,发掘学生再学习、再创造、再发展的智力,使他们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将课堂还给了学生,意味着学生的自主意识会得到有效培养,实践能力得到有效锻炼,创新意识会得到有效保护,个性风采得到有效释放。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英语教与学》

[2]全国核心期刊《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小学生英语课堂 篇4

一、设计直接导入, 容易理解

小学生活泼好动, 思维活跃。学生会对老师直接呈现的事物及其英文表达产生新鲜感, 并体会英语和汉语的不同之处, 更好地感受学习英语的快乐, 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动力。如学习水果的课文, 教师把水果图片展示, 或者用最直接的方式, 把将用到的水果实物拿到课堂上, 让学生有直观的印象。教师也可运用简笔画的形式展示, 既可以启发学生, 又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教师还可以用肢体语言来展示所学单词, 如学习动作的英语单词, 教师可以做动作并读单词, 能准确地表达动作单词的意思, 产生出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设计情景导入, 真实有效

老师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创设真实的、接近生活的语言情境, 可以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 顺利展开课堂教学, 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使学生最终学会并运用所学知识。如学圣诞节的内容可把教室布置成过圣诞节的样子, 再播放圣诞歌曲, 老师也可以扮成圣诞老人的摸样走进教室。学生们立刻会被眼前的一切吸引住的。这种方法直接又自然, 是比较有效又易操作的方法。一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这样的方法通常用得比较多。它有其独特的地方:围绕学生日常熟悉的话题, 这些话题又是他们有话可讲的。情景导入打破了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 使学生在一种“无意识, 无压力, 无包袱”的氛围中受益。

三、设计游戏导入, 妙趣横生

针对小学生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 他们在课堂中最喜欢游戏活动, 利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帮助他们学习英语, 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 促进小学生认知、情感和能力的协调发展。小学生喜欢新颖的游戏, 教师就要尽量设计科学的和趣味的游戏。如学习玩具单词, 教师可以准备一个袋子, 里面装满玩具, 让学生去猜里面都有什么。一个好的游戏能充分地活跃英语课堂氛围, 使学生的兴奋点发生转移, 从而带着积极的情感进入新课学习, 不知不觉地接受新知识。如何选择适当的游戏引入新课更为重要。任何游戏的导入都是为教学服务的, 要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游戏, 将其魅力展现在英语课堂。

四、设计故事导入, 事半功倍

教师设计故事引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自然地导入新课,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设计引人入胜

责任编辑:陈贵娟

的故事不仅可以利用故事进行教学, 也有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的主要单词和句型。设计一个合适的小故事教学新单词, 运用图片、动作等肢体语言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例如在讲授故事性课文之前, 教师先说“One day, there was……”然后停顿下来, 让学生猜想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或者接下来谁要出场了, 学生们会聚精会神地听。教师在英语课堂中根据小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 以故事导入课堂教学, 一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设计复习导入, 温故知新

每节课教师可以采用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引入新课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 而且将新旧知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使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提问复习和新知内容相关的已学的知识, 一个或几个问题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十分自然过渡到新课。由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是常见的引入新课的方法, 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例如:教师在教学生“What’s this?It’s a…”时, 可以利用图片先用已学句型This is a…复习以前学过的单词, 请几组学生依次用This is a…句型进行复习。然后自问自答引出What’s this?It’s a…句型。在学生基本掌握What’s this?It’s a…句型这一结构后再引出新单词。

六、设计多媒体导入, 形象生动

多媒体导入是指用录像、投影、课件等电教媒体创设栩栩如生、形象逼真的画面, 使认知活动与其结合起来。多媒体是目前教学中教师普遍采用的一种教学手段。由于多媒体教学集图形、声音、动作、板书于一身, 对于活泼好动的小学生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如在学习颜色这一课时, 可以设计这样一个课件作为新课的导入:先画一个橡皮, 并在橡皮上面画上眼睛和嘴巴, 然后设计成动画。橡皮说:“I’m an eraser.”单词“eraser”用红色闪烁。再按动操作键, 橡皮就会说:“I’m green.”橡皮立即换成绿色显示。然后让“red eraser”和“green eraser”随着音乐跳舞。学生看了都哈哈大笑。在这样欢快的气氛中,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调动起来, 也牢牢地掌握了所学知识。教学课件联系了实际, 活化了内容, 使学生能轻松自如地学习新知识。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 要注意以下几点:1.导入时间不要过长, 形式不要过于复杂。2.如果一节课中涉及的新知识点多, 要根据教学内容, 采用多种导入方式, 做到合理安排, 巧妙组合。3.充分考虑到所教年级学生的特点, 尽量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教无定法,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 来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导入形式。如同新闻消息的导语, 一个好的导入有引人入胜的妙处, 一堂课想要吸引同学们的兴趣, 提高课堂效率就应该认真创设好课堂导入这一首要环节。我们应该把它当作一门艺术来对待, 而不能生搬硬套。

摘要:课堂导入是教学的前奏, 恰当的课堂导入有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因此, 课堂中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导入, 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吸引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小学生英语课堂学习调查问卷 篇5

1.我们的英语课:()

A总是很乏味B一般

C比较有趣D经常很有趣

2.你的老师用英语进行教学吗?()

A.从来也不用B.多数用中文,少数用英语

C.用中文和英语的比例各占一半D.大部分时间用英语

3.你在上数学课前是否有预习的习惯?

A.课前常先看书B.老师要求时就预习C.凭自己一时的兴趣

D.没有时间预习E.不愿意预习

4.英语课上,老师出示PPT或者其他实物如水果、文具等等的情况:()

A从不B很少

C有时候D 坚持,老师尽可能用实物或电脑

5.你在上课时对老师提出的问题:

A.积极思考,踊跃发言B.参与思考,不太愿意发言

C.不愿意发言D.无动于衷

6.你在课堂上每次都积极参与英语小组讨论吗?

A.是B.有时参与,有时不参与C.不参与,因为我害怕说错,他们笑话我10、你在7.课堂上喜欢回答老师、同学提出的问题吗?

A.都喜欢B.喜欢回答老师的问题C.喜欢回答同学的问题D.都不喜欢

8.你希望怎么样学习新知识()

A无所谓B和同学讨论

C 自己探究D听老师讲解

9.在英语课堂上,你能学会应该掌握的知识吗?()

A一点都学不会B比较困难

C 大部分能D 能

10.你觉得每堂英语课上老师都关注你吗?()

A从不关注B 很少关注

C 经常关注

11.你的老师会向那么介绍与英语有关的课外知识,例如英语国家的文化风俗等,以及采用

编小品,表演对话等比较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吗?()

A不会B 很少

C会,不是经常这样D 会,经常这样

12.每天回家听读英语()A从不听B 听的次数较少

C 听的次数较多D 每天坚持听

13.除了英语课,我们学校开展英语活动如读英语小报、讲英语故事、英语黑板报等等活动:()

A从没有B很少有

C每年

小学生英语课堂 篇6

摘要:随着国际经济的快速增长,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逐渐的受到了人们乃至教育部门的关注。许多家长更是从小便让自己的孩子就读双语幼儿园,以便让孩子打下良好的英语学习基础。由此看来,英语在国际化的发展形势是势在必行的。小学是学生们在义务教育中正式接触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在这一阶段激发学生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们的英语好学心理是最主要的教学目的。小学生年龄和心智都还小,在这基础上教师会使用趣味教学的方式来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帮助学生们快速的进入英语学习状态,使学生们能够在玩的过程中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玩耍,最后在玩耍的过程中学会如何正确使用英语知识,以此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本篇文章将从小学趣味英语的教学课堂出发,并分析一些有效的趣味教学策略,希望能给众多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英语;趣味教学;主要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4-0166-01

趣味教学是教师在小学阶段最喜欢使用的教学方法之一, 因为小学生年龄较小,喜欢玩,传统的教学课堂限制太多,学生们往往难以长久的集中注意力。在这基础上使用趣味教学的方式通过游戏等方式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以较为轻松、较为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来抓住学生们的参与热情,以此给学生们不一样的课堂学习体验,使学生们能够从根本上爱上英语学科,并努力想要学好英语。这也同样是现代素质教育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的一个新的要求。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在现有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积极的进行改革和创新,在不断的创新的过程中探索教育的出路,发现如何能够在现有的基础上找到做好英语教学的最有效的措施。只有不断的探索和发现,才能够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一、巧设字母教学活动,增强字母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非常简单,主要是引导学生们记忆一些英语基础知识,以此为今后更高难度的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底。但是小学生们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还比较弱,所以教师必须要使用趣味教学的方式来展开课堂教学,以便学生们能够更加轻松的掌握学习内容。首先要学习英语就得认识26个英文字母,由于学生们在这一阶段也学习了汉语拼音,学生们由于学习经验不够所以经常会将两者混淆,再加上一味的教读与写只会使得英语课堂变得枯燥无味,在这基础上使用趣味教学

将枯燥的字母记忆学习变得形象起来,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效率。例如,在认识字母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对子字母的形状进行想象,就像字母O特别像一个大大的鸡蛋,而字母G的小写g特别像罗马数字9,而对于Q有的学生说像破了正在流蛋液的鸡蛋、有的学生却觉得像是一个大西瓜在流汁等等,学生们在自己的想象中对字母有了一定的定义,这样便可以加深学生们的学习印象。教师也可以通过互动的形式让学生们发挥奇思妙想来形容自己心目中的字母,如大写的S和小写的s长得一样 就像一条大蛇和一条小蛇在玩耍,还有大写的U和小写的u就像两个u型口杯等等。学生们在这样的有趣的课堂学习中感觉字母都活起来了,自然不会觉得英语学习很枯燥无味。

二、巧引文化点缀,增强英语词汇教学的趣味性

词汇积累是学生们正式进入英语学习的重点内容,在小学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学习到许多日常的用语或者是一些名词,由于学生们要记忆的词汇非常多,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常常会出现学生们虽然感觉自己认得到这个单词,但是却没有办法道出它的正确意思。在这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趣味教学的方式给学生们进行一定的词汇解释,让学生们能够通过故事来熟记单词的意思。例如,在学习“school”这个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们普及一些关于学校的知识,如省重点中学、我国著名的清华、北大或者是国外一些知名大学,让他们对学习以及学校带走更多的憧憬,进而能够从小便树立良好的学习目标,为了进入理想中的学校而不断的努力。再比如在学习“table lamp”这个单词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们台灯是由爱迪生发明的,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给他们细说爱迪生的发明史;或者是在学习了水果这一类词汇之后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说出自己最喜欢和最讨厌的水果,然后叫他们如何读与写,这样学生们便可以带着情绪来学习,通过故事的方式不断加强自身对词汇学习的记忆力。

三、巧用歌曲,为课堂推波助澜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性活泼好动,爱玩爱跳,而且这一阶段的学生最纯真,没有什么好面子之说,所以他们在玩耍的时候总是很放得开。在这基础上教师可以利用改编英语歌曲的方式来调动学生们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单词的组合以及变调来引导学生们通过旋律来记忆词汇,这样即使会跑调学生们也会觉得非常的有趣。例如,学生们在学习了问候语之后,教师可以使用学生们常听的幼儿歌曲作为背景音乐,通过中英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们不仅能够掌握学习单词而且还能学会如何正确的使用问候词汇。就拿“两只老虎”这首歌曲来做背景音乐,教师可以将其改编为“两个小朋友见面了,见面了,早上要说Good morning,中午要说Good afternoon,晚上要说good evening,相互问候真礼貌、真礼貌。”学生们在这样快乐学习歌曲的过程中不断的学习英语词汇,通过旋律来加深对词汇的学习印象,使学生们能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展开学习,进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达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教学效果。

四、营造趣味英语班级学习氛围

英语是一门语言综合类学习科目,但是小学生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极少用到英语来展开交流,在英语课时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效率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在这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营造趣味英语的班级学习氛围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自己想一个专属的英文名,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动漫人物的名字作为英文名,也可以是喜欢的水果、颜色亦或者是类似于“Amy”、“jack”等一些简单好听的名字,让学生们在课下以英文名相互称呼。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规定学生们每天必须要用一句英文句子来进行交流,尽量在生活中多鼓励学生们主动的学习一些英语日常用语,这样便可以有效的增加学生们平时学习英语的时间,使学生们在交流和互动的过程中不断的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并在最大程度上不断提高自身的英语表达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英語学习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学习的语言类综合学科,所以教师一定要从小便开始培养学生们的英语学习意识,让学生们养成自觉学习英语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而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中打下扎实的基本学习功底,以此为今后的更深层次的英语学习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周红敏.设计趣味教学 和谐师生关系:小学英语教学艺术初探[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1(18).

[2]李丰芹.小学英语趣味教学的常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1).

小学生英语课堂 篇7

一、核心词界定

(一) 灵动课堂界定

灵动, 《说文》中灵的解释是“有了灵气, 犹灵活”的意思。也就是说教师要活用教材、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思维要灵活, 学生学习的课堂要灵活、灵巧、灵透, 有灵性;动者“作也”, 就是教学过程要自动、他动、互动、群动从而达到师生身心俱动。二者合二为一, 现代汉语词典上对灵动的解释是:活泼不呆板, 富于变化。这应该是灵动课堂的外显形态, 它的内核则是在人本理念引领下, 通过教与学, 搭建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平台, 让教学充满生命活力, 在师生, 生生互动对话中, 形成思维的短兵相接, 智慧的碰撞与爆炸, 实现知识的创新与升华,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以达到“以学活教, 心动课堂, 心随课动, 课随心动”的美好境界。

(二) 英语核心素养

英语核心素养包括也包括英语学习素养, 如听、说、读、写技能;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等。关系素养包括具有国家认同、国际视野、社会公德、社会责任等。

二、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的实践

(一) 运用新情境, 提高学生兴趣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创设情境让学生感知语言, 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语言会收到意想不到到的效果。在课堂中, 我经常利用多媒体设备来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把文字、声音、图像等融为一体, 创设学生主动参与语言交际活动的情境, 让学生走入情境、理解情境、表演情境以此突破语言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更容易进入角色, 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用一个好的开端令学生带来亲切的感觉, 留下难忘的印象, 富有艺术性的开端, 可以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情境, 并能激发学生学习情感, 兴趣和求知欲望, 使学生乐学、爱学。因此, 教师要巧设开头, 先声夺人, 用最短的时间, 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小学英语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 教师经常采用的是:1.歌曲式导入;2.提问式导入;3.图片、幻灯等电教手段导入;4.悬念式导入;5.复习式导入等等。例如, Book Three《Lesson 9》本课第一部分内容要学5个商店名称bicycle shop、clothes shop……我让几个学生拿上各种道具, 扮作卖主, 老师介绍每一个卖主是一个商店, 我在一个商店买到一辆自行车, 问学生, 我们应该给这个商店起个什么名称呢? (××shop) , 学生就会给出bicycle shop, 以此类推, teashop、tire shop……经过这个有趣的小故事的导入, 学生学起来特别轻松, 并由此可以向外延伸许多生活中新的内容, shoes shop、pants shop……逼真的情景, 以其声情并茂的优势将抽象, 枯燥、呆板的语言文字变得直观、形象、明了、清晰, 使语言的功能在动态的画面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使学生对语言的感知理解更为深刻。

(二) 手段多样化, “拴”住学生的心

(1) 随机应变, 如把“stand up, sit down”。这一环节提前,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让他们觉得学英语原来是如此地有趣。在第一堂课的单词教学中就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动物、植物的单词, 或者可以把下一单元中的单词提前教, 如“duck, monkey, dog”等等。还可以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单词, 自己编一个小故事, 题目为“我的生物园”。鼓励他们利用学过的单词, 自己编小故事。

(2) 在教学中常用各种方法, 如“表演法”、“竞赛法”、“游戏法”等。如当“小老师”、“模仿秀”。比如说“Tack about it”这一模块中, 我们就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模仿, 带表情说句子。如“Iamhungry。” (可以作饥饿状) ;“I am thirty.” (可以作口渴状) ;还可以鼓励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 领读句子。让他们模仿教师平时上课时的表情、动作, 鼓励他们学着使用课堂用语。比如说“Stand up”“verygood”, “Sitdown, please”.

(三) 边画边说, 手脑并用

新教材的最突出特点是图文并茂, 无论Student book还是Activity book到处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绘画是一项眼、手、脑等并用的活动, 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 它一则可以引起学生兴趣, 二则可以帮助学生记忆, 提高学习效率。有一次学生关于颜色的单词, 学生很容易混淆。于是, 教师教了学生这样一首儿歌:“小黑熊, 真顽皮, 手里拿着大画笔, 画片天空是蓝色, blue, blue是蓝色;画朵白云是白色, white, white是白色;画片草地绿油油;画串香蕉是黄色, yellow, yellow是黄色;画个茄子是紫色, purple, purple是紫色;最后拿起黑色笔, black, black是黑色;对这镜子画自己, 黑不溜秋不美丽, 哭着闹着找mummy。”

(四) “现学现卖”, 养成习惯

创造课外英语环境, 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老师课外带头说, 无论在校园中还是楼梯口碰到同学, 我总会用最简单的语句打招呼:“Hi!Boy, How are you?”一段时间后, 学生课外见到我, 就会争先恐后地用英语招呼我, 养成了用英语进行交际懂得习惯, 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兴趣、知识和能力是现代小学生最需要的, 也是英语教师所追求的。教学方式的转变, 活跃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学生在类似生活的情景中学习英语, 轻松愉快, 学生听说英语的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快的提高。我们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导他们多参与一些积极有效的、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让学生“动”起来, 让课堂“活”起来, 才能最大限度地使他们快快乐乐地获取知识, 轻轻松松提高他们的英语

三、教学效果评述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 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不仅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 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让学生乐于学英语, 善于学英语, 真正成为学习英语的小主人;而且还要使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符合新课标理念下新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要能真正代表学生,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让学生在多元化评价中形成持久的学习动机,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 以完善和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都要符合学生的本能与天性。生动有趣、重在实践的语法教学方法有助于营造出一个人性化的教学环境, 不仅有利于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 还有利于孩子身心、情感的健康发展。

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 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追求基于生命成长, 个性灵动的本真教育, 点燃了生命的激情, 人人享受成长的快乐, 人人体验、践行、参与其中, 这是本真教育的一种回归。实现了“四个转变”即变教会为学会, 变学会为会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变为学而学为为教 (用) 而学;打造小学英语“灵动课堂”, 发展学生英语核心素养, 必须以建立和谐, 民主的对话环境为前提, 必须是“用智慧引领教育, 让教育生成智慧”的过程, 必须是富有生命的、充溢着对生命的理解、关怀与尊重的;必须是开放、自由、充满智慧的;必须是提升教师和学生生命质量的课堂文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研究制定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小学德育》;2014年05期。

【2】李川芬;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小学电教 (下半月) ;2008年01期。

小学生英语课堂 篇8

一、教师“胸有成竹”,教学才能有的放矢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要想实现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必须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各类学生对于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随意、涣散的教学必然导致教学效果的参差不齐。“大”、 “一”、“统”的教学目标必然使学生学习的兴趣一点一点消磨殆尽。因此我们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水平和状况的基础上,找准课堂的基准点,再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设定其目标的达成度。如,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来说,不仅要要求他们把课堂内容“吃好”,更要适当对他们的目标及学习内容做一些拓展和提高,确保他们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在英语课上“吃得饱”;对于占全班大多数的中等学生来说,他们在课堂上容易被老师忽略,因此在制定目标时也要考虑到他们,确保这些学生不仅“学会”,更要“会学”;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当具体分析他们的具体情况,消除他们在英语课上的焦虑感,更好地参与到课堂的各项环节中去,积极鼓励他们学会听讲、发言、表演,给他们等待的时间,也许一节课的学习目标不能完全达成,但也要给他们适当的鼓励,并帮助他们逐渐缩小与同学的距离感,从而一步步实现教学目标的完全达成。

二、共同制定并遵守“规则”才能防患于未然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提倡学生自我控制的纪律、收放自如的纪律和合作互动的纪律。纪律并不是对学生思想的束缚、 对学生手脚的捆绑,更不是对学生心灵的禁锢。我们并不赞成让学生正襟危坐、对学生“高压”控制,我们提倡学生要树立自我约束的纪律观。因此,在任教班级的第一节英语课时,我们就应明确英语课的“规则”,即纪律。如,我与学生们共同探讨,“你认为老师喜欢什么样的英语课”、“你喜欢什么样的英语课?”、“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上好英语课 ?”等等。教师和学生共同得出英语课上大家应遵守的规则。小学生是非分明,他们十分明确,好的纪律就是大家都可以接受的行为,而违纪肯定是大家都不能接受的行为。一个没有责任感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肆意妄为,无视自己的个体的错误行为,必然会受到大部分自觉守纪学生的指责。这是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体验,探究和形成的认识。良好的纪律“活 ”在体验中,“活”在责任和归属感的愉快中。

1.关注学生情感,让学生有尊严的学习,增强内心对愉快,幸福的追求,教育家纳尔逊等人认为,当失败使学生不会感到丢脸,他们将学会将失败转化为成功,当成功时,学生也不会沾沾自喜,他们会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这样,学生享受学习的乐趣,而不是恐惧,沮丧和伤感,使学生显得在课堂时郁郁寡欢,似乎自己是个局外人,而做出违纪违规的无意识行为。

2.强化意识,巩固守纪好习惯。良好的自觉守纪的习惯是具体的,微观的,一个学生的守纪观并不是轻易就能调整好的,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因此,有很多时候在课堂上想说就说,想笑就笑,想动就动的违纪行为也会时有发生。这样,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督促、约束和指导,帮助孩子坚定自觉守纪的毅力和意志。

三、精心准备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我的兴趣变成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教学是防止课堂问题行为发生的第一道防线,好的纪律来自好的教学。因此,改善课堂纪律,还必须改善我们的教学,增强教学的魅力。当代课堂管理研究者都高度强调有效教学策略与学生良好行为之间的关系。在课堂管理研究中,格拉瑟(W.Glasser)等人都曾指出,优质课程、优质教学和优质学习是有效纪律的主要特征。美国著名课堂纪律研究专家库宁(J.Kounin)也认为,维持纪律的最佳方式是吸引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他关于高课堂管理成效和低课堂管理成效教师的比较研究表明,两类教师的课堂管理方法非常类似,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成功管理的教师能以良好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防止问题行为的发生,成功管理的教师在教学准备、教学组织及活动之间的顺利转移上,都更胜一筹。

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成为快乐

让英语课堂感动学生 篇9

一、解词析句渗透德育

英语教学中的很多单词表现了人物品质。例如, 在教学中出现了以下几个生词:honest (诚实的;正直的) , brave (勇敢的) , loyal (忠诚的;忠心的) , wise (英明的;明智的;聪明的) 。在学这几个生词时, 我问了学生这样一个问题:What qualities should a good friend have?学生便用以上几个单词回答了这个问题。通过学习和运用这些单词, 学生能够明白应做怎样的人。另外, 英语教材中的很多句子起到了概括文章中心的作用, 是画龙点睛之笔。在教学中, 我们要抓住这些闪光点不放,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匠心, 深刻理解词语的思想内容, 让它们真正在学生的脑海里闪光。

二、利用图片渗透德育

在英语教材中有大量的图片, 这些图片生动、有趣, 作为英语教师, 便可以利用学生对图片感兴趣这一特点, 通过分析图片渗透德育。例如, 在保护生态的主题教育中, “热身” (Warming up) 部分通过三幅图片 (老虎、熊猫、藏羚羊) 导入本单元, 引导学生了解哪些动物正濒临灭种及其致危因素, 认识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探讨保护濒危动物的措施和建议。设计这一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濒危动物, 树立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观念。根据本单元的主题, 我制作了一个动画———地球在哭泣, 呈现了许多图片, 有的曾是风景如画的草原如今却是戈壁荒滩;有的曾是碧波荡漾而如今却是鱼虾不见的死湖等,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了我们的人类生活离不开自然, 应保护自然。最后, 我打出了一条公益广告语:“人类的最后一滴水便是自己的眼泪。”引起学生对保护环境的紧迫感。

三、利用我国现代科学技术成就渗透德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在英语教学中有效地利用这些素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例如, 高二第十一单元Red Hot Achievements一课从探索太空、破解生命的奥秘、电子发展、抗癌四方面谈了我国最新的成就。再比如, 高一第十九单元Modern Agriculture Griculture一课讲了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 现代农业的发展。学完这些课文, 学生会为我国的科技发展而自豪, 教师可因势利导, 让学生知道,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较量, 科技是综合国力之一, 因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青年一代肩负着掌握科学知识, 提高我国科技水平的神圣使命。

四、以身立德

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师是一本活的德育教材, 教师的师德示范, 在所有的方法手段中, 是最有效、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手段。由此看来, 教师应时时、事事、处处以身作则, 以无私奉献、兢兢业业、锲而不舍、热爱事业、关心学生等行为来影响学生, 在学生心目中树起“良师益友”的崇高形象, 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要给学生以榜样作用, 如遵规、守时、敬业、为人师表, 课堂风度与仪表、谈吐等, 让思想道德教育如和风细雨一般点点滴滴渗透到学生的心坎上。

把英语课堂还给学生 篇10

关键词: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主体

2013年到昆铜中学听一节没有老师的英语公开课, 笔者记忆深刻。那是试卷讲评课, 每个小组都有1~2大题的任务。几乎小组每位成员都参与讲评, 每个小组每个大题讲完后总会留点时间再问其他小组还有没有疑问, 并及时解答。虽然老师不在, 但是他们讲得头头是道, 虽然听课的老师比学生人数还多, 但是他们好像丝毫不受影响。或许这节课不能说是十分完美, 但是学生全员参与, 没有一个学生不在状态, 几乎所有学生将本堂课所有的内容都掌握了。校园、校舍、学校所有设备都远远不如我们的昆铜中学竟然有如此有效的课堂, 我真的被震惊了, 震惊的是他们怎么把差生都教会了。昆铜中学的教学理念远远在我们前面了。我联想到我们的课堂教学, 尽管并不完全是老师“满堂灌”, 但是学生并没有完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 只是被动地听, 这样就大大地助长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心理和懒惰心理。

相比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昆桐中学, 真让我们汗颜。因为我从心里就觉得我们的学生基础差, 老师这么努力地教都不会, 让他们自己学简直是在浪费时间, 所以还不如我自己讲授。结果由于教师讲授的时间较多, 加之担心学生理解不好, 所以时间就这样被占用了, 学生学得苦, 教师教得苦, 结果呢?有着先进设备的我们教出来的学生怎么就不如他们了呢?是我们没有把课堂还给学生。课堂上的主角完全颠倒, 学生没有主体地位, 教师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这样苦教苦学的课堂, 造成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结果, 使得师生都很痛苦。真的是该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时候了。

一寻找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教学的目标在于促进学习, 当学生能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的目的有关时, 意义学习便发生了;当学生负责任地参与学习过程时, 就会促进学习。因此学习并非教师以“填鸭”的方式强迫学生无助地、顺从地学习枯燥乏味、琐碎呆板、现学现忘的教材, 而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吸收任何他觉得有趣和需要的知识。

罗杰斯也始终强调应以学习者为中心, 教学过程应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是“助产士”和“催化剂”。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 也不是教学生如何学习, 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的资源, 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 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

而且, 罗杰斯还强调情感和人际关系在课堂中的重要性, 他对传统教育进行了猛烈的批评。他认为在传统教育中, “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而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他反对把学习过程简单地理解为学生获得某一知识的过程, 认为学习过程应是学生获得相应的学习方法、促进其健全人格形成的过程。他提出的促进学习者自由学习的方法有“同伴教学”、“分组学习”、“交朋友小组”和“探究训练”等方法。

二把英语课堂还给学生的尝试

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中解放出来。变“苦学”为“乐学”,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离开了学生的学, 任何的“效益”都无从谈起, 只有尊重学生、做好放权和放手, 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责任, 进而让课堂散发出生命的活力, 课堂效益才能得以极大的提升, 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得以实现。

下面, 我通过对一节英语课的设计、实践与反思, 来探讨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养成好的学习方法, 提高课堂效率, 试着把英语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

这是一节阅读与写作课, 第一步让学生课前准备, 去查阅、收集有关雾霾和水污染的材料, 围绕三方面 (problem, reason and solution) 去收集。材料可以是短视频、照片、图片, 也可以是文章, 同时对不同的小组要进行分工。现在的学生不喜欢抄抄写写的家庭作业, 但对于这种上网这种收集资料类的家庭作业还是挺感兴趣的, 能让每位学生动起来。这一步很重要, 因为没有预习或课前准备, 学生对于新授的知识很陌生, 会造成学习效率低, 学习效果差。

第二步, 小组成员大展示。课堂上我们先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雾霾的视频或图片, 再接着让学生按小组进行汇总, 并汇报收集的材料。比较直观地呈现雾霾天气的原因、危害, 同时, 也让学生欣赏到纯正的英语, 这也是对听力的一种很好的训练。也是家庭作业的检查, 给学生表现的机会。

第三步, 让学生阅读, 并思考几个问题: (1) 文章的结构。 (2) 找出每段话的主题句, 并说明各从几方面来描述。 (3) 找出文章里有哪些连接词, 你还知道哪些连接词。 (4) 学习并朗读有用的优美的句子, 句型:如: (1) It has done great harm to our daily life. (2) So it is necessary to find out the reasons. (3) The main points are as follows.First…Second…Third…What’s more… (4)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series ofways should be taken.

老师呈现总结性的文章, 也为后面的写作做准备。让学生学会自学, 敢于提出问题、质疑问题。学会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提出问题, 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分析与解决问题, 任何创造总是以提出问题开始的, 没有问题就不可能创造

第四步, 展示收集关于“五水共治”的材料, 小组大讨论。 (1) What problems does water pollution cause? (2) why haswater been polluted? (3) How do we keep water clear?

在罗杰斯看来, 如果我们不是把时间花在计划规定的课程、讲解和考试上, 而是放在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上, 那就能提供各种新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处于一种他们可以选择的、最能满足他们需求的学习环境。罗杰斯认为还应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教学情境中感到自信、轻松和安全, 这是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的前提。通过这些方法不仅可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掌握, 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责任心、上进心、合作能力, 改善学习态度, 激发学习动机, 通过“探究训练”, 学生可以更好地获取知识, 还可获得探究的方法, 发展其自主性、创造性和探究精神

第五步, 展示示范例文, 留时间给学生写作。水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一个严重的问题。为此, 浙江省委提出了“五水共治”, 吹响了浙江大规模治水行动的新号角。《英语周报》社正开展征集优秀英语作文活动, 请你以“We need clean water”为话题给《英语周报》写一篇文章。要求: (1) 包括以下内容:存在问题, 查找原因, 采取措施; (2) 字数100~120字。Nowadays, water pollution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in our city, it does harm to our daily life…

给学生朗读范文, 既可以降低难度, 又可以让大多数同学有话可写, 能让尽可能多的人都动起来。最后, 学生基本上可以得心应手地写了。整个流程很简单, 这节课也会有很多不足。但是我自己觉得能把大多数时间留给学生, 让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了, 有自学、有合作、有共享。有时看似简单的教学过程却蕴含了学生的主动思考、探索知识的历程, 提高了教学效果。简单的教学过程已经就是结果。

我很高兴, 因为从学生的习作中看到了满意的结果, 这也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教学形式的一次成功体验。

三尝试把英语课堂还给学生的体会

1. 要把英语课堂还给学生, 首先要更新教学理念

要学会放手,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改变课堂, 是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习者, 犹如把土地还给农民, 解放学生, 让学生成为快乐的人。课堂上任课老师不敢放手给学生, 是怕他们钻研不透, 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还是教师手把手教得放心, 所以学生就像一只被喂的鸭子, 吃不进也得填进去, 老师们总担心让学生自己走没有领着学生走把稳, 领着学生走更没有抱着学生走把稳。

2. 要坚持以人为本, 充分相信学生

学生课堂上真正拥有了时间和空间, 才真正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才有可能是自主学习。老师讲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从空间上来看, 学生在上课时可以去教室的任何地方去学习, 挤成一团, 聚精会神、津津有味。我为他们这样的课堂感动:这里的课堂完全成为学生的舞台, 这里的课堂完全是学生自觉的激情投入, 他们爱课堂、爱知识、爱学习!课堂任何地方都是学习的天地, 我们可以利用黑板、地板、墙壁等等让学生写、算。有布置就一定要有检查、有反馈, 可以发动学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人力来帮助老师检查, 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 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3. 教师精心备课

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把课堂真真正正地还给了学生。老师轻松了吗?不是的。因为“功夫在课外”, 老师的任务更重了。只有充分预习, 才会有丰富多彩的课堂展示。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有意义, 一定要加强预习。学生的预习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 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任务、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式方法, 学生用双色笔做预习笔记, 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完成。教师要设计学生喜欢的活动, 教学设计要让学生感兴趣、能吸引他们, 要在备课上下功夫, 要用“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来勉励自己, 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让课堂教学的整个过程都变成是学生的学习过程, 让每一分钟的教学都成为学生的学习, 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要立足本土, 因地制宜, 不搞形式, 尽心备课, 让学生们的潜能在课堂上超常地释放出来, 让学生们的思维在课堂上动起来、学生的灵感生发出来、课堂精彩起来!

参考文献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树立学生主体观教会学生自我表现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下一篇:如何利用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