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女儿读后心得(共7篇)
篇1:海的女儿读后心得
本文主要讲了海王有一美丽而善良的女儿小人鱼。小人鱼爱上王子,为了追求爱情幸福,不惜忍受巨大痛苦,脱去鱼形,换来人形。但王子最后却和人间的女子结了婚。巫婆告诉小人鱼,只要杀死王子,并使王子的血流到自己腿上,小人鱼就可回到海里,重新过无忧无虑的生活。她却自己投入海中,化为泡沫的故事……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海的女儿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海的女儿读书心得1
我读过《白雪公主》,读过《青蛙王子》,还读过《小丑鸭》,但我最最喜欢《海的女儿》,这是安徒生童话里的一个小故事。
今天我读了《海的女儿》这个故事,故事里有一个英俊的王子,有一个非常非常美丽的美人鱼,她的眼睛是蓝色的,像蓝湛湛的天空,她的皮肤很光滑,粉红色的,像清香的玫瑰花,她的头发长长的,软软的,金黄色的,像一匹美丽的绸缎。我喜欢她的美丽。
她住在大海深处,她有一个小小的花坛,里面住着像太阳一样那么红的花朵,还有一个白色的雕像。她不爱讲话,总想浮到海面上来,看看外面的世界。我很想去大海的深处,看看小美人鱼的花园,看看小美人鱼种的花朵。
一天小人鱼在海面上看见有一艘船,有一位英俊的王子站在上面。王子被小人鱼深深地吸引住了,忽然一个巨大的波涛打来,王子和船沉下了海底。小人鱼不想让王子死,所以冒着危险在大海深处找到了王子把他拖到了岸边。这时许多人向海边走来,小人鱼不想被人发现就躲到了石头后面,王子醒来之后,发现一位邻国的公主站在旁边,以为是她救了自己。小人鱼看见了伤心极了,但是她坚持寻找王子,受了很多磨难。后来小美人鱼爱上了王子,她用自己美妙的声音和漂亮的鱼尾巴和巫师换来了两条腿,因为她知道人才有几十年的生命,而美人鱼有300年的生命。
海的女儿读书心得2
《海的女儿》这本书是丹麦的作家安徒生写的一本童话故事书。
故事写了:自从小人鱼救了那个英俊的王子之后,她回到海底宫殿,她变得非常忧郁,她爱上了王子,她愿意放弃自己三百年的生命,只为拥有一个人类一样的双腿。于是,他去找了海巫婆。海巫婆给小人鱼一瓶使她的人鱼尾巴变成人腿的药。海巫婆对她说,如果她不能嫁给王子,那么在王子结婚与其她女人结婚的那天清晨,她就会变成一团泡沫。作为代价,小人鱼割掉了自己的舌头,去了自己她甜美的声音。小人鱼喝下了药,顿时,她觉得自己的鱼尾好像被一把剪刀剪开了自己的尾巴一样疼痛万分,然后晕了过去。当她醒来时,那位王子正站在她面前。王子收留了她。小人鱼成了宫殿里最美丽的女人,她是那么的美丽而又高贵,然而她却是一个哑巴,既不能讲话讲出她的心里话。可是,王子娶了海边那位羞答答的公主做妻子,他一直以为那位公主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其实他大错特错了。小人鱼见了,她的心都要碎了。姐姐们送来一把刀子,只要把它插进王子的心脏里,王子的血就会让小人鱼与恢复原形。小人鱼不愿意伤害王子,在天亮之前在王子的婚礼即将举行时,她跳进大海,化成了泡沫。
海的女儿这个故事告诉了我:小人鱼是海底的公主,在海底她可以拥有很多,有父母的爱、有姐妹们的关心。她却向往岸上的一切,特别是遇上自己的王子时,为了靠近他,她牺牲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为了获得这个幸福她放弃了海里的生活,她忍受得这些痛苦把自已的一条鱼尾巴换成了一双人腿。后来她喜欢上了一个王子,得到一份人类的身体。
美人鱼为王子变成了泡沫,虽然,她没有漂亮的长发,没有甜美的歌喉,她甚至连继续活下去的权力都没有,可是,她却是最美的一个泡沫,因为她可以守候王子,看到王子的幸福。
海的女儿读书心得3
《安徒生童话》中《海的女儿》讲述一个人鱼和人之间的动人故事。让我最感动的几段,就是王子和小人鱼之间发生的那一幕幕。
我觉得,小人鱼是一条心地非常善良的“美人鱼”。因为当她的六个姐姐用自己漂亮的头发,从巫婆那换来了一把可以让小人鱼重生的尖刀。只要小人鱼把尖刀刺进王子的胸口,让王子的鲜血滴在她的脚上,那么她的脚就会立刻变成鱼尾巴,她又可以在大海里自由自在地活上整整五百年。假如是我,我一定不会辜负姐姐们的期望,会把王子杀死。但她并没有这样做。因为她知道,假如她把王子给杀掉了,那么会有另一个人和她一样痛苦,所以她不忍心下手,更不愿下手。小人鱼宁可牺牲自己,都不愿牺牲别人的幸福。从这可以看出,小人鱼的心灵是多么纯真。善良啊!
我不知为这个故事,为那条善良又可怜的小人鱼流了多少泪。一个人为了自己所爱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幸福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又是多么的伟大!可我们平时在班中为了一点点小事而斤斤计较,甚至动起武来。当在小人鱼面前把自己的心灵抖露出来,是多么的羞愧啊!
小人鱼,你虽离我那么遥远,但我觉得你那么近,近得贴着我的心,因为你纯洁的心灵已让我与你结下了不解之缘。
海的女儿读书心得4
这个星期天,我看了一个童话故事——《海的女儿》,它讲述一个人鱼和人间的动人故事。
海的女儿人鱼公主生活在海的深处,是一条美人鱼。本来她在海底世界生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度过了三百多年的岁月。有一次她听姐妹们说了人间的故事,她十分向往人间,经常游到海面上,后来她救了一个王子并喜欢上了他,为此她放弃了海里的生活,放弃了自己甜美的嗓音,忍受着痛苦把自已的鱼尾变成了人腿。然而那个王子并没有认出她,和邻国的公主结婚了,她的希望没有了。她还有一个办法继续成为“海的女儿”,刺死那个王子,这样就可以回到她的家人中去,回到属于她自已的世界。但她没有这样做,她看着王子慢慢地化为泡沫,结束她一生的幸福。
《海的女儿》是一个非常凄美的故事,我喜欢《海的女儿》。它使我懂得了生命可贵。在任何事前面都要有坚强的毅力,勇敢地去面对它。在这本书里,我不仅知道了一些美好的故事,还受到很大的启发教育。在生活中,我碰到困难时,我也要像小人鱼一样坚强的面对。在学习上,我也要像小人鱼一样坚持不懈。
海的女儿读书心得5
《海的女儿》讲的是童话中的爱情,是现实中没有或少有的爱情。是啊,生活中有多少人肯为了爱情像美人鱼一样牺牲甜美的声音,而换来的是每走一步都如刀割般的疼痛。即便这样痛苦,为了王子她还要脸上带着笑旋风样狂舞。如此的付出,小美人鱼也没有赢得爱情。当王子挽上自以为心爱的公主时,小美人鱼就要化为泡沫,此时,善良的美人鱼除了对王子与公主的祝福,竟然毫无怨言。读到这里,我的眼泪止不住的落下来,幸好美人鱼没有化为泡沫而是变成精灵,否则,我会觉得这个世界的不公。
我们这些凡人,是不是也如王子一般面对真爱、大爱却识别不出,置若罔为,辜负了爱情呢?读过一篇叫《碎心鱼》的文章,讲的是一个男人,厌烦自己低眉顺眼的妻子,凭着年轻成名随心所欲,红白玫瑰、旧爱新欢流水样穿梭。妻子的日记清楚地记载着男人的每一次外遇,却从来没有勇气说出,一如既往的爱着男人,伺候着男人。上帝曾说过,有一种鱼,它一生只能爱一次,当爱人离它而去时,它就会因为心碎而含泪死去。妻子终是如碎心鱼一样在“苦哇”、“苦哇”的喃喃中死去。失去妻子,失去温暖与关爱的男人大彻大悟,他的后半生也如碎心鱼一样了。
爱情,本是纯洁而高贵的。可是,权势可以让爱情浪漫生动,谁人不向往有权势的爱情!所以,每个女人都希望遇到爱他的王子,每个男人都渴望碰上爱他的公主,王子并非英俊,公主也并非美丽,权势才是爱情的基座。所以《灰姑娘》的故事时代流传,靠爱情改变地位是世世代代历久弥新的梦想。我们深陷在权势的迷雾里却以为得到了甜美的爱情,就像《海的女儿》中王子爱上公主。
在爱情的历程中,你是否也伤害了为爱付出的美人鱼?拥抱真爱,你是否会被欲望阻隔?
在清晨,在黄昏,我不断地在草丛中,在树叶间,在空气里寻觅,我想找到美人鱼变成的那个小精灵,她纯洁的心灵如甘露般滋润着我的灵魂,使我对这个世界依然充满向往,充满热爱和依恋。
海的女儿读后心得
篇2:海的女儿读后心得
安徒生的这个童话,是一个纯粹的爱情故事,故事的结局以悲剧结束,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叹息。这是一个一厢情愿的单相思童话。童话中的主人公生活在海的深处,是一条美人鱼。她可以在海底世界里度过三百多年的岁月,然后化为泡沫,结束她一生的幸福。她的寿命比人类长几倍,但是她没有人类特有的那种“不灭灵魂”。她喜欢上了一个王子,为了得到一份人类的灵魂,她放弃了海里的生活,她忍受了这些痛苦把自已的鱼尾换成了一双人腿。那个王子和人间女子结婚了,她的希望没有了。她如果要继续成为“海的女儿”,就要刺死那个王子,然后就可以回到她的家人中去,回到属于她自已的世界。但她没有这样做,自已投入海中化为了泡沫。
人类有一个灵魂,它永远活着,即使身体化为尘土,它仍是活着的。小美人鱼渴望拥有这样永生不灭的灵魂,可是最后她却毅然跳进大海,宁愿变成泡沫。小美人鱼不再把王子当成手段,而当成目的本身。我想她是真正爱他的,宁可牺牲自己成全他。
读至此处,寒冬的傍晚,不免寒意阵阵,而心却清醒。
爱不是占有,而是牺牲,在甘愿牺牲中,爱得到成全。柯景腾说:原来当你非常非常喜欢一个女孩,当她有人疼、有人爱,你会真心真意地祝福她永远幸福快乐。我们对爱情执着地追求常常不可避免地伤心收场,但是我们可以收获的是自己的灵魂。我们的灵魂,在一场抛却生死的全心付出中得到了成长。苏童说:“有时候爱情是一种致命的疾病。”我深信不疑。身边相恋的朋友相信爱情是永恒的,我却喜欢苍老这个词,尤其是用在爱情上。爱情,是苍老的,是相爱那天起就甘愿承受的疾病,这让我动容。
篇3:海的女儿读后心得
一、在陆地与海洋之间
在题材方面, 这两则童话讲述的都是人与人鱼之间的爱情故事, 并以爱情中主动的一方 (小人鱼和打渔人) 为叙述中心。它们的共同之处首先在于描述了陆地世界与海洋世界的冲突。主人公都不满足于自身所处的环境, 渴望进入异类的世界, 并在其中寻找爱情的归宿。小人鱼对辽阔的天空、繁华的城市和聪明的人类充满了严肃的好奇心, 她热爱美和生活, 因此便不能安于在三百年的生命完结之后成为没有意识的咸水泡沫, 她需要的是像人类一样的生活, 获得王子的爱和永恒不灭的灵魂。打渔人不能忍受陆地上孤单的打鱼生涯和毫无价值的灵魂, 他渴望了解海洋中的生物, 与心爱的人鱼公主在海底生活。他们都背叛了自己的同类, 进入爱人的世界, 为此, 他们必须付出沉重的代价。小人鱼为了得到陆地世界的认可不得不离开她的家庭和族人, 向海的巫婆交出了她美丽的声音, 打渔人则必须在月光之下与女巫跳舞并险些成为魔鬼的信徒。虽然他们都曾被异己的世界接纳, 与理想的最终实现仅隔一步之遥, 但最后他们都与梦想擦肩而过, 失却了爱情的同时也失去了他们为自己的人生选择的乐园, 而曾经离弃的乐园也再不可能收复, 于是, 他们只有死去。
陆地与海洋世界的冲突在童话中又有不尽相同的表现方式。在《海的女儿》中, 这种冲突实际上体现着小人鱼的内心矛盾。她选择变成一个有双腿的少女进入王子的宫殿, 然而对于美丽的海底世界, 她仍然怀有深切的眷恋之情。所以尽管陆地与海洋连接着两种完全不同的存在方式, 但在小人鱼看来, 它们却并非对立, 在两者之间, 始终有种力量缓解着它们之间的矛盾, 这种力量就是爱———对整个世界中所有美丽生物和美好情感的热爱。小人鱼的悲剧就在于她的爱无法在陆地与海洋之间作出真正的选择。《打渔人和他的灵魂》中两种世界的冲突则是一种尖锐的对立, 正如童话中神父睥睨一切的傲慢与偏见。所以, 海的女儿们能够一方面为妹妹的恋情深深惋惜, 同时又能积极地为达成她的愿望作出努力, 而神父只能诅咒海洋中的一切生物, 只能怒斥打渔人的荒唐要求。
童话对矛盾冲突的不同处理方式, 显露出安徒生与王尔德迥异的人生态度。安徒生在童话人生中并未经验过刻骨铭心的痛苦, 真诚的问候, 善意的关怀, 便是他人际交往的全部内容, 生活链条的每一个环节都记载着一个充满美与善的故事。对于丑恶, 他并不具备敏锐的洞察力, 所以在童话中他表现的永远是生活温情脉脉的一面。他“并不描写人类的兽性, 而是描写兽类的人性”, [3]P113善与恶的对立只有在极少的篇章中才能够觉察。失去了光与影的角逐, 童话在他手中便始终能以宁静从容的节奏从开端走向终结。然而在王尔德那里, 陆地与海洋的势不两立则表明善与恶、美与丑的泾渭分明。在童话这片想象与现实彼此交融、混淆不清的天地, 在善恶美丑的冲突中, 我们看到了王尔德向善爱美的强烈信念。他不会像安徒生那样对丑恶自觉地闭上双眼, 因此他从不刻意建构一个静谧和睦的童话王国, 有所冲突和对抗、揭穿伪装与假象, 和他热忱的爱美之心一样, 同是他的童话表现的内容。“即使在青年时期他便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 自以为应该书写悲怀, 述说自己经历中的一切变故”。[2]P132或许正是这种早年的愿望, 多多少少影响了他后来的创作道路, 使他的童话得以在光明与黑暗的对抗和并存中找到立足之地。
二、爱情与信仰的矛盾
爱情与信仰的冲突是这两则童话的主题。打渔人在获得爱情的同时也背叛了他的信仰, 一旦他重新听从灵魂的驱使, 爱人便离他而去。在这两者之间, 他必须作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小人鱼作为自然的生灵, 信奉的是自然界的生命法则, 即天地万物自生自灭的生存规律。她的处境不允许她对这种规律有任何僭越行为, 然而如果她希望收获爱情, 就必须打破这一规律, 放弃人鱼应有的三百年寿命。灵魂都是这同一主题之下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在作者的观念中, 只有人类才具有不灭的灵魂, 也正是灵魂阻碍了主人公对爱的追寻, 阻挡了他们进入异类世界的途径。小人鱼没有灵魂和人类的双腿, 因此就无法获得王子的爱。打渔人在与人鱼公主结合之前必须送走灵魂, 才能获得在海底居住的权利, 当他屈从于灵魂的指挥时, 便失去了爱和进入海洋的特权。于是我们看到, 当主人公试图进入异己世界的时候, 灵魂便出来抗议了。不同在于, 《海的女儿》中的灵魂它标志着天国中永恒的幸福, 而打渔人的灵魂本质上却是邪恶的, 它所有行为的目的在于引诱打渔人离开爱和美, 重蹈祖先的覆辙, 失去往昔的乐园。
对同一主题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取决于安徒生与王尔德不同的宗教世界观。小人鱼对灵魂的向往首先显示出安徒生虔诚的宗教信仰。从贫穷的鞋匠的儿子成长为举世闻名的童话诗人, 安徒生在他幸运的一生中得到过无数热忱的关怀, 即使那些恶意的批评和少年时代的辛酸经历后来都证明对他的成长不无裨益。他始终相信, 是上帝用他的爱和仁慈为人类点亮了夜行的街灯, 指引着人类前进的方向, 所有欢乐与悲伤、幸福与坎坷都来自上天的恩赐。从童年起, 善良的上帝就是他的心灵永久的避难所, 使他在顺境与逆境中都能保持平和的心境。“我有一个福星, 就是上帝”, [3]P169这种坚定的信仰是安徒生生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他的童话往往包含了浓厚的宗教意识。上帝和天使是时常出现的形象, 天国和地狱是他的想象力喜爱光顾的地方, 信仰与服从、宽容与博爱是他极力宣扬的基督教情感。“凡是美与善的东西总是和上帝分不开的”, [4]P123这是安徒生明白宣布的信条, 也解释了小人鱼追寻灵魂的深层动机, 那就是只有在上帝的关爱中, 美与善才能得到永恒。这种深植于基督教传统的理念是王尔德无法赞同的。他仅把追求美作为人生的唯一目标。王尔德是宗教与传统的叛逆者, 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沉溺于感官的享乐, “他是最优秀的英国思想的艺术表达者, 一个异教徒, 一个伊壁鸠鲁主义者, 他的行为法则是一种自私的个人主义”。[2]P351因此《打渔人和他的灵魂》中便体现着鲜明的异教思想。打渔人送走灵魂这一行为本身就含有极端的反宗教情绪, 神父与灵魂的恶毒形象在安徒生那里也是无法想象的。此外, 虽然温顺的动物和安静的植物承载了安徒生对整个自然界的无限深情, 他仍然把人类与生物界分离开来, 赋予他们崇高庄严的地位。但王尔德却认为人与生物具有平等的地位, 人并不因为具有灵魂就比其它生物高贵多少。《夜莺与蔷薇》是一则惨烈而异常美丽的童话, 夜莺在月光下歌唱了整整一夜, 把荆棘刺入胸膛, 用心血染红了学生准备献给恋人的蔷薇, 而最终, 这朵凝聚着夜莺的生命和爱的蔷薇却被学生丢到街上去了。“一只鸟的心怎么能跟一个人的心相比呢?”[5]P20当夜莺这样说的时候, 人的自私已使他的高贵荡然无存。《打渔人和他的灵魂》的结尾是这样的:被“爱”感化的神父终于“祝福了海, 以及海中的一切野东西。他也祝福了牧神和森林中跳舞的小东西, 以及从树叶缝中偷偷张望的亮眼睛的东西。在上帝的世界中所有的东西他都祝福了, 人们充满了快乐和惊奇”。[5]P152对牧神的祝福非常典型地说明了王尔德对异教精神的重视, 虽然他承认只有人类才有灵魂, 但古希腊泛神论的影响使他观念中的世间万物与人类都具有同等的地位, 都有权获得神的恩宠, 灵魂并不是绝对重要的东西。
其次, 在主人公看待灵魂的不同态度中, 给创作思想以原动力的社会环境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安徒生生活与创作的时期正是北欧资本主义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 工业革命的种种弊端还没有完全显露出来。乐观向上、关注生活是这一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的总体趋势。安徒生的童话创作顺应了时代的潮流, 洋溢着对生活和人类的爱, 善良、忠诚、坚韧, 这些人类的美好品质无时无处不在童话中闪现着悦目的光彩, 所以小人鱼才会把获得人类的灵魂作为她的最高理想。而王尔德所处的十九世纪末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时期, 垄断资本的兴起、殖民扩张的加强、反抗运动的此起彼伏使西欧社会呈现出“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这与半个世纪前北欧诸国的宁静和平有着天壤之别。于是, 各种哲学思潮也从动荡的社会环境中产生了, 尼采的超人哲学和叔本华的唯意志论都在一定程度上印证着“世纪末”的情绪。唯美主义的产生也是整个时代深感困惑和毫无出路的结果。唯美主义作家们不再关注生活, 不再通过艺术积极的为生活寻找出路, 而是遁入空灵的美的世界。如果说王尔德在他的第一本童话集《快乐王子集》中, 还愿意表达对善良不幸的人们的深切同情, 那么在《石榴之家》中, 他已经放弃了这种态度, 他对人类世界不再抱有任何希望, 毫无依托的纯美境界才是他的艺术追求的目标。打渔人逃避灵魂正是他对人类和生活深感绝望的反映, 主人公进入海底世界又曲折地表现了他逃避现实、弃世远游的意愿。
所以说, 安徒生与王尔德的宗教世界观和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差异产生了同一童话主题之下不同的内容与风格。安徒生的创作生涯从一个繁荣发展的时代起始, 基督教信仰又强化了他对美丽人生的信心, 所以他的童话虽然时常弥漫感伤气息, 总体倾向仍是开朗的乐观主义。而王尔德则在世纪末的衰朽中艰难跋涉, 时代提供的是这样一种满目疮痍的景象, 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又使他看不到未来的出路, 于是他只好隐藏到幻想的美的世界, 然而在童话令人目眩的华彩之下, 是王尔德深重的无奈与悲观。
三、超越的爱与自私的爱
《海的女儿》与《打渔人和他的灵魂》都以主人公的死作为童话的悲剧结局。作为爱情与信仰冲突的结果, 在历经磨难之后, 主人公都自愿选择了死亡, 以此证明爱的伟大。为了爱, 他们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然而在他们的思想中, 爱的内涵却有所不同。从始至终, 小人鱼对王子的爱都颇为理想化, 而她推而广之的对陆地世界的渴慕更体现了一种健康的人文精神, 当她在王子新婚后那个致命的早晨跃入浪涛中的时候, 她的爱便滤去了所有世俗的因子, 充满空灵的梦幻般的色彩。在童话结尾, 小人鱼成为天空的女儿, 即将通过三百年的善行换取一个不灭的灵魂, 这便说明爱在小人鱼或安徒生眼中已超越了男女之间的恋情, 升华为对整个世界真诚无私的献身精神。打渔人虽然对人鱼公主用情至深, 却始终没能走出个人的情感世界。“她比晨星还要美丽, 比月亮还要白, 为了她的肉体我甘愿舍掉我的灵魂, 为了她的爱我甘愿放弃天国”, [5]P116这种爱的观念固然有其伟大之处, 本质上却是世俗化的。从强迫人鱼公主用歌声为他引诱鱼群到千方百计地送走灵魂, 直到最后的殉情, 打渔人的行为始终贯穿着一种个人主义的冲动, 他的爱在专一执着中体现出强烈的占有欲, 即使在结尾处他用极端的方式诠释了爱情之于生命的贵重价值, 他的爱也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可见, 同为爱情题材, 王尔德的写作手法是渲染和夸张, 安徒生则是深化拓展, 所以王尔德写出的是狭窄狂热的爱恋之情, 安徒生献出的却是宽广平静的博爱之心。
这种差异的产生与作者不同的美学理想不无关联。安徒生认为美只有与善相连才成其为美, 这也是十九世纪现实主义作家普遍拥护的理论, 而美的最高表现形式在安徒生童话中便是基督教的博爱精神, 小人鱼只有具备了这种精神才能成为致美的形象。可以说, 对善的不懈追求是安徒生童话始终如一的目标, 这一目标深植于基督教文化的土壤, 生长为童话中高远静穆的美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 爱便出离了单纯的男女恋情, 涵盖着更为宽广的意义。与安徒生颇具基督教色彩的现实主义美学观不同, 王尔德的唯美主义美学观是建立在希腊精神的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基础之上的。“撒谎———讲述美而不真实的故事, 乃是艺术的真正目的”, [6]P144为艺术而艺术, 建立与现实毫无关联的美的幻觉世界是王尔德创作的宗旨。“他是为美和不凡而生活的, 不是为善, 更不是为什么公众而生活的, 他不懂什么道德责任, 共同富裕对他来说如同空想, 他对公众福利根本不关心, 他带着岛国人的极端偏狭心理和傲岸态度凌驾于芸芸众生之上”。[2]P157安徒生更认为他的童话负有教育人民的重要使命, 对公众的责任感是他的童话中善与爱的来源。王尔德却因为对社会职责的忽视和对个人主义的热衷完全背离了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唯美主义对美的心驰神往和对善的不屑一顾合成了《打渔人和他的灵魂》中美丽而自私的爱, 它虽然广大却跳不出情感的烈焰, 虽然深沉却拒绝道德的干预, 它并不能使我们的思想在善的感召之下得到净化, 却能够以其坚贞的品格显示爱情中的全部美丽。
综上所述, 《海的女儿》与《打渔人和他的灵魂》在场景安排、主题、情节方面尽管有许多相似之处, 但在作品相似的面具之后, 是作者表情与特征各异的面容。基督教文化传统和现实主义原则, 以及乐观的人生态度, 赋予安徒生的是温馨感人、平稳从容、意味隽永的圣歌, 王尔德则在唯美主义和希腊精神的引导之下创作出热情激昂、旋律华美的青春恋歌。
参考文献
[1][丹麦]勃兰兑斯.安徒生论[J].世界文学, 1962, (11) :100-118.
[2][英]弗兰克·哈里斯.赵沛林, 孙勤译.奥斯卡·王尔德艺术箴言、生平秘事[M].北京:时代文艺出版社, 1993.
[3][丹麦]安徒生著.李道庸, 薛雷译.我的一生[M].成都: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 1983.
[4][丹麦]安徒生著.叶君健译.安徒生童话全集之十六:幸运的贝儿[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6.
[5][英]王尔德著.巴金译.快乐王子集[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81.
篇4:海的女儿(下)
大家都在传说王子快要结婚了,对象是邻国的公主。王子对小人鱼说:“我得去看一位公主,这是父母的命令,但我不会娶她。你像神庙里的那个姑娘,而她肯定不像。如果我要选择新娘的话,我就要先选你——我亲爱的、有一双能讲话的眼睛的哑巴孤女。”他抚摸着她的长头发,把头贴到她的心口上,弄得这颗心又梦想起人间的幸福和不灭的灵魂来了。第二天早晨,船开进了邻国皇城壮丽的港口。大家都翘首期盼着公主的到来。
At last she came. Then the little mermaid, who was very anxious to see whether she was really beautiful, was obliged1 to acknowledge2 that she had never seen a more perfect vision of beauty. Her skin was delicately3 fair, and beneath her long dark eye-lashes her laughing blue eyes shone with truth and purity.
“It was you,”said the prince,“who saved my life when I lay dead on the beach,” and he folded his blushing4 bride in his arms.“Oh, I am too happy,”said he to the little mermaid;“my fondest hopes are all fulfilled. You will rejoice5 at my happiness; for your devotion to me is great and sincere.”
The little mermaid kissed his hand, and felt as if her heart were already broken. His wedding morning would bring death to her, and she would change into the foam6 of the sea.
All the church bells rung and the heralds7 rode about the town proclaiming the betrothal8. Perfumed oil was burning in costly silver lamps on every altar9. The priests waved the censers10, while the bride and bridegroom joined their hands and received the blessing of the bishop. The little mermaid, dressed in silk and gold, held up the bride's train; but her ears heard nothing of the festive music, and her eyes saw not the holy ceremony; she thought of the night of death which was coming to her, and of all she had lost in the world.
晚上,宴会开始。小人鱼跳着舞,大家都在喝彩,她从没跳得这么美丽。锋利的刀子似乎在砍着她的脚,但是她并不感觉疼痛,因为她的心更痛。她知道这是看到他的最后一晚——为了他,她离开家,失去美丽的声音,每天忍受着无止境的苦痛,然而他却什么都不知道。半夜以后,大家都睡了,小人鱼倚在船舷,突然看见她的姐姐们出现在海面上。她们用头发跟巫婆换取了一把刀子。只要小人鱼在日出前把刀刺进王子的心里,她就可以重新变成人鱼。
The little mermaid drew back the crimson11 curtain of the tent, and beheld12 the fair bride with her head resting on the prince's breast. She bent down and kissed his fair brow, then looked at the sky on which the rosy dawn grew brighter and brighter; then she glanced at the sharp knife, and again fixed her eyes on the prince, who whispered the name of his bride in his dreams. She was in his thoughts, and the knife trembled13 in the hand of the little mermaid: then she flung14 it far away from her into the waves; the water turned red where it fell, and the drops that spurted up looked like blood. She cast15 one more lingering16, half-fainting glance at the prince, and then threw herself from the ship into the sea, and thought her body was dissolving into foam. The sun rose above the waves, and his warm rays fell on the cold foam of the little mermaid, who did not feel as if she were dying. She saw the bright sun, and all around her floated hundreds of transparent17 beautiful beings; she could see through them the white sails of the ship, and the red clouds in the sky; their speech was melodious18, but too ethereal19 to be heard by mortal20 ears, as they were also unseen by mortal eyes. The little mermaid perceived21 that she had a body like theirs, and that she continued to rise higher and higher out of the foam.
“我将去往哪里呢?”小人鱼问。其他同她一样虚无缥缈的生物告诉她,他们将到天空的女儿那儿去。天空的女儿同人鱼一样也没有永恒的灵魂,不过她们可以通过善良的行为创造出一个灵魂。而小人鱼因为曾经全心全意地为那个目标奋斗,因此已经到了精灵的世界。通过善良的工作,在300年以后,她就可以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不灭的灵魂。
The little mermaid lifted her glorified22 eyes towards the sun, and felt them, for the first time, filling with tears. On the ship, in which she had left the prince, there was life and noise; she saw him and his beautiful bride searching for her; sorrowfully they gazed at the pearly23 foam, as if they knew she had thrown herself into the waves. Unseen she kissed the forehead of her bride, and fanned the prince, and then mounted24 with the other children of the air to a rosy cloud that floated through the aether25.
篇5:《海的女儿》读后感
就在小公主15岁生日时也正是王子16岁生日,夜深了,暴风雨来了王子沉到了海底,小公主把王子扔到了岸边。
清晨来了,暴风雨停了。一阵钟声响过,几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儿向沙滩走来。小公主连忙游到礁石后面。王子醒来,他感谢女孩救了他。
小公主也回去了,她多么向往人类的生活啊!她就去找海里的巫婆让她把自己变成人,但巫婆要她的声音作为报酬并告诉她:“如果王子和别人结了婚,你会变成海上的泡沫。”小公主答应了,她终于有了一双腿。王子发现了她,并领她来到王宫里,她只对王子微笑,她既不能说话又不能唱歌。王子马上要结婚了,王子结婚那天,小公主尽全力为新郎跳舞,因为她在这个世界上就是最后一个晚上了,当黎明的阳光出现时,她将化为海中的泡沫了。
晚上大家都休息,小公主的5个姐姐来了,她们给了小公主一把刀子,让她把刀子刺入王子的心脏,只有这样,她有会变成海里的海公主,但公主怎么忍心呢?她把刀扔到大海里,自己也跳入了大海,她听见一个声音在说:“你的善良感动了天,你将有一个不灭的灵魂。”
篇6:海的女儿读后感
起初,小公主因为救过王子一命,而喜欢上了王子。便想拥有一双人类的腿。可是,老祖母不让。但是,小公主还是背着老祖母和她的姐姐们去找了巫婆。巫婆要了小公主美丽的声音来换取那药水。但是巫婆说:“如果王子和另外的一位公主结婚的第一天早上,你就会变成海上的泡沫。结果,小公主还是让自己的鱼尾变成了人类的腿,但是她每走一步,都要忍受有人用刀砍她的腿一般的剧痛。最后,王子还是跟别的公主结了婚。而小公主呢,变成了海上的泡沫。
我觉得小公主这样为爱不惜牺牲一切,甚至失去生命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虽然,我们现在不能像小公主一样,为爱疯狂。但是,我们现在有比爱情更珍贵的东西,那就是友情。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这在童年时的友情。不能让这最纯真的友情没有记忆的度过。所以,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我希望同学们也从现在开始珍惜生活吧。
海的女儿读后感二我在这个暑假看过一本书叫《海的女儿》。书中描写了小人鱼的勇敢、坚强和善良的事。
在东海里有七个美人鱼很想在地面上看看,他们奶奶说要12岁才能上去。有一个小人鱼很漂亮,小人鱼12岁了,她上了地面。
小人鱼地地面上看看觉得很美,突然,小人鱼看见一位王子昏了,有一位女孩子救了他。王子醒了后看见是那位女孩救了他,王子打算跟她结婚,小人鱼伤心地哭起来因为她很想和王子结婚。然后她就去了巫婆那让巫婆她解药,巫婆说可以但变成腿之后会向走在玻璃刺上而且王子不爱你你就会变成泡沫,巫婆又说但你用什么东西交换呢?小人鱼说我没有巫婆说那把你舌头给我吧!小人鱼忍不住说好吧!巫婆把她舌头割掉把解药给了她小人鱼喝小了药。
第二天,小人鱼起来了,她一走路像是向走在玻璃刺上,但她还是忍住了。她走进了宫殿,王子见了她很喜欢最后,小人鱼没有跟上儿子结婚只是做了王子得妹妹。过了一会,小人鱼姐姐来了给了她一把刀说只要你把刀插入王子得心流出来得血在腻腿上腻得腿会重新变成鱼尾巴小人鱼接过那把刀想了想还是不忍心吧它扔进海里,渐渐的小人鱼变成了泡沫,在海上漂浮着。
我读了这篇文章懂得了在危险的时候我们要像小人鱼一样坚强;在对待他人的时候,我们要像小人鱼一样善良。
海的女儿读后感三我在心里为美人鱼打抱不平,为什么公主对王子这么好,而王子却不回报她,可她却为了王子的幸福,自己投入海中,化为泡沫。而“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虽然这句话人们都听腻了,可它代表一个美满的结局。后来,我知道经典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也是悲剧结尾,我明白了悲剧结尾并不是一件坏事,这种结尾更含蓄,更深情,更能成为经典。
《海的女儿》通过美人鱼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和为爱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感人故事,来表现美人鱼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美好善良的心灵。我更加喜欢小美人鱼了。
海的女儿读后感四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做《海的女儿》让我深深知道了。小美人鱼为了追求人的高洁和不死,甘受种种的痛苦,最终在希望幻灭之时,不惜抛弃生命,去诠释何为真正的人女儿。
本文主要讲了海王有一美丽而善良的女儿小人鱼。小人鱼爱上王子,为了追求爱情幸福,不惜忍受巨大痛苦,脱去鱼形,换来人形。但王子最后却和人间的女子结了婚。巫婆告诉小人鱼,只要杀死王子,并使王子的血流到自己腿上,小人鱼就可回到海里,重新过无忧无虑的生活。她却自己投入海中,化为泡沫的故事。
篇7:《海的女儿》读后感
这个故事看完让我感受到了亲情,一个人为了自己所爱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的幸福是多么的伟大!
这虽然是个童话故事但已流传了很多年,我也深深地被这些故事所吸引,现在的我们身边的人能不能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我想只有解放军叔叔和一些见义勇为的叔叔阿姨们了,他们为了保护国家财产安全不怕牺牲。
想想我们在学校的时候,有时在班中为了一点点小事而斤斤计较,同学之间有的甚至动起武来。这是多么的不应该呀!我们应该学习小人鱼有自己的梦想,有一颗善良的心。
《海的女儿》读后感范文2安徒生的童话,相信每个孩子都多多少少读过一些,我也看过安徒生的童话,最令我感动的一篇就是《海的女儿》。
从前,有一个住在海洋的女孩因为一次偶遇爱上了一个人类的王子。从此,她怀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再次见到他。于是,她不惜放弃悦耳的声音以换来人类的双腿,步上人类的世界。但是,不知情的王子却爱上了邻国的公主,悲痛欲绝的人鱼只好化身成七彩的泡沫,永眠于大海。
英格丽·褒曼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只有幸福,那他就不会懂得什么叫幸福。只有尝过悲哀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的甜美。”小人鱼经历了痛苦,尝到了悲哀。可是,她得到幸福了吗?是的,人鱼没有灵魂,可她却比任何有灵魂的人都活得更真实,更直接。当爱遭到漠视时,人鱼在含泪地微笑;当面临生死抉择时,人鱼选择了告别。人鱼用纯真的爱守护着王子的生命,用高尚的品质捍卫了真正的心灵。她放弃了可以活三百年的机会,却为了自己的爱的人化作泡沫死去。
小美人鱼是伟大的,但对于她的亲人来说,又是自私的。我还记得文章中有一段话:“她于是旋舞起来,飞翔着,正如一只被追逐的燕子在飞翔着一样。大家都在喝彩,称赞她,她从来没有跳得这么美丽。快利的刀子似乎在砍着她那细嫩的脚,但是她并不感觉痛,因为她的心比这还要痛。”在小人鱼心痛的同时,或许她的亲人早已泪流成河。她的姐姐为了她而失去了自己美丽的长发,可小人鱼就这么死去了,可她有没有想过自己的亲人呢?
小人鱼的故事很凄美,她体会到了一次深刻的爱,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我想,她很幸福。
《海的女儿》读后感范文3《海的女儿》是丹麦著名的作家安徒生所著的脍炙人口的小说,它写的是一个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故事,我一口气读完了它,从中得到了许多教益。
童话里那只变成泡沫的美人鱼,为了心爱的王子和获得不灭的灵魂,她舍弃了甜美的声音,忍受着步履刀尖的痛苦,离开了自己生长的水中宫殿,变成了一个人的模样,去争取王子的爱情。可最终因为不能讲话,不能将自己救王子的实情告诉他,她不得不每天忍受着无止境的痛苦。可是在有机会能用王子心上的血换回自己生命的时候,小小的美人鱼却放弃了,放弃了自己三百年的生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躯体慢慢的融化,融入了大海无尽的浪花……小人鱼变成了泡沫,再也没有生存的权利了!
我读完了这个故事,我被美人鱼的善良深深地感动了。记不得有多少次泪水情不自禁地流下来,朦胧了我的双眼。美人鱼是那么的善良、那么的美丽,她为什么得不到想要的幸福呢?我好喜欢她呀,我总在想她的善良、她的美丽怎么不能打动狠毒的巫婆,不能打动她深爱的王子呢?可怜的小人鱼啊!我深深的为她惋惜。
相关文章:
游玩海的作文02-09
读书笔记《海的女儿》02-09
海的记叙作文02-09
海的成语和诗句02-09
关于海的句子02-09
海的女儿教学反思02-09
海的女儿故事02-09
门诊部护士长述职报告02-09
民营医疗机构年终总结02-09
海的乐章作文600字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