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前的小石桥散文

关键词: 散文

村前的小石桥散文(精选4篇)

篇1:村前的小石桥散文

村前的小河散文

村前那条弯弯的小河,不管是春秋还是冬夏,总是悄无声息地在那片瘠薄而宁静的土地上流淌着。松垮的河堤,长满了湿滑的青苔和翠绿的水草;欢快的鱼儿,在清澈而透亮的水里翻动着灵动的身子。这样一条平凡而普通的小河,就像一位无私而伟大的母亲,用她那甘甜的乳汁,滋润着土地和庄稼,哺育着村庄和儿女,承载着我那太多的回忆和思念……

(一)

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们,像一条光滑的鱼鳅,在小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过完了炎热而漫长的夏季,过完了无忧无虑的童年。火热的夏天,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恶毒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家里的大黄狗蹲在家门口吐着滑湿的舌头。午饭后,村里的小伙伴们三人一群五人一伙,像出笼的鸟儿,叽叽喳喳地喊叫着往小河赶去。没有一丝凉风,地上的石头放佛冒着火星儿,把脚底板烫得生疼。小伙伴们纷纷脱下衣服,脸上的汗水顺着下巴吧嗒吧嗒地掉在地上。我们抹了一把汗水,放开脚步,迫不及待地往河里跑去……

弯弯的小河,像一条柔软的飘带,舞动着婀娜的身段,在宽阔的田野飘过。河水缓缓地流淌着,像一首舒缓的儿歌,在耳畔响了起来。我们扑到了河岸上,三两把扯掉身上的衣服,“扑通”一声跳进了半腰高的河水里,溅落的水花伴着我们那爽朗的笑声,撒落在绿油油的稻田里。清凉的河水,轻柔地吻着我们的每一寸肌肤,浑身透凉,炎热的夏天,仿佛离我们很远很远。我们像鱼儿,伸展着手脚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有些调皮的小伙伴,在河里玩累了,爬出水面跳上河岸,躺在河岸边的草地上,闭上眼睛舒舒服服地沐浴着阳光。晒干了湿漉漉的身子,顽皮的伙伴们从稻田里抓出软和的稀泥糊在身上,像青蛙那样跳进了河里。他们沉入了河底,半天不见影子,只见水面上冒出一串串气泡。他们蹿出了水面,双手划着水面,双脚蹬着向远方游去。还有的解下鞋带,把裤管扎紧,里面灌满了水,做成了一个“水马”,高声喊叫着骑在上面,身子伏在水面上,顺着水流飘上前方……

太阳爬上了小河前面的山头,我们才从河里爬了出来,穿上衣服回到村里。喝了母亲熬的一碗粘粘稠稠的稀饭,赶着家里的老黄牛去家门口对面的大山上吃草。

(二)

炎热的夏天,我们不但去河里游泳,还去河里捞鱼,那是我童年中最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午饭后,我们瞒着大人,拿着家里的粪箕和脸盆,欢天喜地地去河里捞鱼。走在窄窄长长的田埂上,我们一边来来回回地比划着指头,一边唾沫横飞地说起了各自的分工:年纪大的负责在河里捞鱼,有的去赶鱼,年纪小的就在河堤上抬着脸盆。

我们这几个人,选择了水草茂盛的河段,把粪箕安在水口处,用一块石头压着。有个小伙伴从河堤上绕过去,从几米远的地方跳进去,手里握着一根半米长的木棒,喊叫着往粪箕里赶鱼,喊叫声是那么的欢快,心底的激动和喜悦从眼睛里溢了出来。眼看鱼儿游进了粪箕里,守在水口边的伙伴快速从水里抬了起来。粪箕里的河水沥干后,几条指拇般大小的鱼儿,在粪箕里蹦跳起来。我们挥舞着手臂,手忙脚乱地抓着鱼儿,轻轻柔柔地放进脸盆里。望着活碰乱跳的鱼儿在脸盆里游动着,我们围在脸盆边,睁大双眼一动不动地盯着小鱼,心里头像喝了蜂蜜一样甜。我们为了多捞一些鱼,顾不上歇息,顶着火辣辣的太阳跳进河里捞鱼。没有人穿衣服,一个个都光着上身,被太阳晒得烫热。可没人叫一声苦喊一声累,热火朝天地接着捞鱼。

河里还有河蟹,藏在石缝里。我们把手伸进去摸河蟹,一不小心,手指头就被河蟹的钳子夹住,痛进心里去。这时你不能慌乱,也不要摔动指头,咬牙默默忍受着,轻轻地抓着河蟹,一点一点往外面拉。抓到了河蟹,捡了一把干柴烧了一堆火,放在火上烤熟。河蟹味道鲜美,吃了钳子里的肉,嘴巴对着一吹,“呜呜呜”地响了起来,像哨子那样清脆。

我们沿着那条弯弯的小河,喊喊叫叫地捞了一个下午的鱼,捞了半盆小鱼,脸上晒得掉了一层皮,火辣辣地痛。鱼儿不大,手指母般大小,端着这半盆小鱼,里面盛满了我们的欢乐和幸福!我们一路上吹着口哨,手舞足蹈地回到村里,伙伴们从家里拿出玻璃瓶,每人分到了十几条,养在家里,瓶子里装着的就是我们那快乐的童年时光!

(三)

记得那些年,村里种的水稻,种子是自家留的。种子放在水里泡,然后放在口袋里用苦蒿捂出了嫩芽,撒在秧田里。村里的每户人家都在小河边多多少少分到了一些秧田,我们家也分到了几分秧田。端午前后,秧田插下秧苗后,里面留不住田水,在那炎热而漫长的夏季,父亲和我隔三差五就去河边抬水放田。就从那时起,我渐渐体会到了父亲的艰辛与不易,每一粒大米,都凝聚着父亲的心血和汗水!

父亲工作很忙,在那炎热的夏天,我每天都去田野里看管庄稼。我沿着村前那条曲曲折折的小路,来到了稻田。我卷高裤腿,脱下鞋子,围着田埂仔仔细细地看了一遍。没有黄鳝和田鼠打洞,稻田没有漏水,我把脚板洗干净,接着去别的地方看田水。我一脸汗水地来到秧田,里面没有一滴水,秧苗焉头搭脑的,没有一丝生机与活力。我生怕太阳晒枯了秧苗,顾不上歇息,匆匆忙忙地跑去家里。父亲听我说秧田没有了田水,也跟着焦急起来,晚饭后就去给堂伯父家借来水戽,去请表哥帮忙,明天清晨去河边提水放田。

清晨,我还在床上睡觉,父亲就叫我起床。我搓揉着惺忪的睡眼,慌慌忙忙穿衣下楼,洗了脸拿着脸盆,跟在父亲和表哥的后面。雾霭渐渐散去,田野和山峦露出了朦胧的影子,秧苗在凉爽的晨风中舞动着身子,禾苗的清香就在空中弥漫开来。饱满的.露珠,像珠子那样,在尖尖的草叶上来回滚动着。走进秧田,蚂蚱受到了惊吓,在秧苗上没命似地跳跃,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父亲和表哥卷高裤腿,相对站在河里的光滑石板上,他们拉着水戽,把水提到河岸边上的水沟里,河水顺着水沟欢快地流到了秧田下面的水坑里。我扒开秧田的水口,握着脸盆打满水,一盆接着一盆倒进秧田里。河水滋润着秧苗,秧苗顿时换发出生机与活力,在丝丝缕缕的晨风中唱起了动听的歌谣。每一盆水,重二十多斤,刚开始,我一点也不觉得吃力,只听到盆里的水“哗哗”地淌进田里。渐渐的,我的腰胀了起来,腿也酸了起来,大口大口喘着粗气。汗水就像豆大的珠子,吧嗒吧嗒地掉了下来,落在湿漉漉的田埂上。我勉强抬着半盆水,吃力地倒进秧田里。到了最后,我抬起了水,还没有倒进秧田里,“啪嗒”一声,脸盆就掉进了水坑里,里面的水从头到脚打湿了我的衣服。

圆润的太阳爬上了村子后面的山头,父亲叫表哥歇息。他们蹲在河边的草地上,有滋有味地咂起了叶子烟。他们一边咂烟,一边说起了庄稼的长势,一脸的满足和悠闲。我躺在田埂上,舒展着身子,浑身有着说不出的舒坦。父亲过足了烟瘾,围着秧田走了一圈,还蹲下去抚摸一把绿油油的秧苗。歇好气后,父亲和表哥又提着水戽,接着提水放田。我抬着脸盆,把水倒进秧田里,一盆接着一盆。

直到午饭时分,秧田灌满了水,盈盈满满的。父亲叫上表哥,饥肠辘辘的我们提着脸盆和水戽,才急急忙忙地赶回村里去。

(四)

出门上学和在外打工这些年来,在那些举目无亲的城市,我每时每刻都在想着生养自己的那个贫穷而封闭的小山村,想着村前那条古老而弯曲的小河。她在那片宁静的土地上,默默地流淌,缓缓地流到我的梦里来……

篇2:村前的小石桥散文

在营区的前方环绕在着一条约有两里长的小水塘,宽窄不一地蜿蜒在良田与营区之间。宛如一位婀娜多姿的少女水舞动着银色的飘丝带,笑迎四面八方的宾客。水面和两岸边长了些芦苇和三棱草,菱角,野荷花。原古生态遗留的旮旯草块,一块一块地错落地分布水塘边。一到春夏天南来的候鸟大雁,还有野鸭,野鸡,不知名的像鸽子一样大的小黑鸟(它会发出的很凄凉的声音),还有当地人都叫一种水鸟为长脖子的鸟(长的很像丹顶……都集聚在这里繁衍生息,有时连家鸭家鹅也凑乎,真是好不热闹。在营区里的每一个角落。你都能听到它们婉转悠扬的叫声……然而。这些都是我在童年时所看到得景象。

听爹爹他们老辈的讲,他们58,59年往这儿(北大荒)大移民的时候,这里传送着一个顺口溜:“瞎子(黑熊)野狼登门造访,野兔袍子满地里跑。出门舀水满瓢鱼,野鸡落在锅灶上。”北大荒的原生态由此可见一斑。而今在这里剩给我们的只有下这片水塘了……我还记得那时爹爹经常带我去小水塘的最上端的水塘逮鱼。它和营区的水塘相依而连。因它的面积大还又比较深,各种鱼儿非常多:有老头鱼,柳根鱼,还又滑溜溜的泥鳅。由于这里离家有些远,营区的人不大上这下网捕鱼。所以爹爹几乎每次都能满载而归。一到夏天,爹爹每天清晨背着用车轮内胎做的鱼筏子,包着几片小渔网,踏着露珠沿水塘边往上走,去最上端的大水塘撒网。有时候我也会自己偷偷地去,一路上,湛蓝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儿,好像和我赛跑似的,总是跟着我。水塘面上,微风拂过波光粼粼,银星闪烁。一对野鸭带着几只毛茸茸的雏鸭从水面草丛中来回穿梭。我不时地被水塘中隐藏的水鸟所惊吓。哎呀,也不知走了多远的路啊,总算到了老龙岗了。它是紧挨着大水塘的一个大土包,高有3米左右,面积约有五六百平方米。岗上长满了属桦木科的榛子,蔷薇科的刺玫果,百合科的金针(黄花菜),还有被称为蔓珠纱华又名彼岸花的野蒜花(红红的花瓣,鲜嫩欲滴),还有称为黄花地丁的蒲公英,似金菊盛开。娘说不能碰的是打碗花,碰了它就会时常的`打碎家里的饭碗哟,但是它果真像一个白色的小茶碗着实可爱。欣赏这么多种类繁多的鲜花,忙得我眼花缭乱,不知看什么好了……至于爹爹打鱼细节我并没有看多少。但是我看到爹爹今个又是逮了不少鱼儿……

而现如今,家乡中的水塘消失了,说是因过度开垦和天气连年的干旱,小水塘不见了。为此我暗自伤心哭泣,小水塘,我还能见到你吗?然而我不相信,小水塘会真的消失了!

我深深地眷恋着家乡的小水塘,头些日子我迫不及待地回了一趟家中。路过小水塘时,我仔细地打量着她;我昔日的伙伴,她竟然还在,昔日的风采依稀可见只不过有些消瘦。我的心放松了些,心里默默地祝福你小水塘,祝你日益丰满,再显昔日辉煌!

篇3:四年级作文:村前的小河

从前,在一座大山里,有一个美丽的村庄。在村庄的前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河水清清的,来这儿取水的人们总是络绎不绝。小河像一个温情的母亲,用她那甜美的乳汁养育着她的儿女。

小河永不停息的流着。村民们一天几趟的.来这儿挑水,除了吃用,满村子的菜园、庄稼也都离不开它。村民们个个提起这条小河都感到非常自豪,亲切地称它为“母亲河”。

村子的东头,住着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他年纪大了,腿脚又不灵便。他的女儿在外地工作,几个月才能回来一次。大家见这位老人用水困难,就齐心协力帮助他打水。乡亲们你挑一担,他提一桶,老人的水缸总是满满的。

有一天,老人的女儿寄钱来了。老人托村上的一位小伙子,上街买了许多鸡蛋和鱼、肉,他要把这些分给经常帮助他的乡亲们。尽管这个山村还不太富裕,乡亲们逢年过节都不一定能吃上这些东西,但一听说老人要把这些东西分给大家,他们说什么也不答应。老人急了,大声地说:“乡亲们,你们长年累月的帮助我,我这个孤老头子总得讲点良心,给大家一点小小的回报吧!”

这时,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从人群中走了出来,大声地说:“老爷爷,这些东西你还是自己留着用吧!你想想看,村前的那条小河,它为我们出了多少力,可它什么时候要过回报?小河都能这样,何况我们还是人呢!”“是啊!是啊!”乡亲们都这样劝说着老人。听了乡亲们的话,老爷爷激动地哭了起来。

篇4:村前的那片小树林学生作文

村前有一片杨树林,那里的杨树又高又粗,巨大的叶片把夏天的阳光遮挡得只漏下斑斑点点的日影。小树林并不大,在村前和麦田之间,却成了我的乐园。

星期天,我做完作业后,便去那里清醒头脑,缓解疲劳。特别在没人时我总是在那儿哼些脑子里突然浮现的歌词,在里面又蹦又跳,反正也没人管,累了,我便躺在草丛中,享受大自然的味道。

在春天刚过一半时,那里的芥菜都长得很大个了,我就叫上好朋友,带着铲子去挖,从早晨一直挖到要做午饭。这时我们便自卖自夸说自己挖得多,还会比一比,不过每次都是我的多,因为我在里面装了两棵大野草,这个秘密至今无人知晓。一到晌午,我们就能吃上带甜味的芥菜饺子,那时,心里别提多美了。

最美的时候是夏天。初夏,每天如雪般洁白、如鹅毛般轻盈的杨棉儿便会成群的飘下来,我看着那景色,多想把它永远留住,可是就是没有那本事。杨棉儿是杨树的种子,小得就像芝麻一般。有时候,风还会把杨棉儿吹到我的手里或身上,那时候,我就认为这是杨树给我的`礼物,我一溜烟跑回家,种到园子里,期望它发芽,不幸的是,妈妈要种菜,把地翻了一遍,至今那杨树苗也没长出来。

为了装扮小树林的美丽,我经常提着铲子,带着塑料袋去寻找漂亮的花草,把它们中的一员送到小树林里,又精心照料,希望它长出美丽的花朵。虽然一些花草已经没有生机了,不过大多数已经安居乐业,那样,第二年挖芥菜时,我就会领着小伙伴参观我的“战绩”,每当听到小花、小草被夸奖时,我心里美滋滋的。

树上的小鸟,特别是夏天的麻雀格外多,我喜欢它们。一定是杨树林的魅力吸引它们来到这里的,每次想到这儿,我就会把家里的馒头捏成渣,撒在地上,可它们不敢下来吃,只是在树枝上跳来跳去。第二天,我再来时,地上已经没有了。这时我总会很高兴,因为我觉得它们肯定吃的饱饱的。于是,每天我都来撒,只要我在家。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石桥游记作文 下一篇:于《齐州泺源石桥记》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