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论文提纲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时期 高发 危机

论文题目:新媒体时代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研究 ——以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为例

摘要:社会转型的时期,就是公共危机事件的高发时期,我国就正处于这么一个紧张的时期,此时期的公共危机不单单是种类繁多,发生概率高,并且还都有着连锁反应,而互联互通的新媒体,给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工作又带来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新媒体参与到公共危机之中为公共危机的管理工作带来了新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曙光。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不单单转换了政府和公众彼此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而且还将公共危机的发展进程和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过程全盘展示。所以,掌握新媒体的演进特征和新媒体对公共危机的具体影响,相应提高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和如何利用新媒体促进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是现如今的新媒体时代各级政府所迫切希望解决好的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新媒体的传播功能和新媒体对公共危机的影响作为研究,分析新媒体时代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不足及其原因,新媒体在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以及政府如何借助于新媒体来提高自身社会管理水平和危机处突能力,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首先,展开了对新媒体、新媒体时代和公共危机管理概念的探索,本文以对新媒体的相关理论概述为开端,说明新媒体的概念和特征,并阐述了与本文相关的沉默螺旋理论和新公共管理治理理论。对新媒体条件下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所发生的发展变化过程进行了阐述,比较研究了传统媒体的公共危机传播模式和新媒体的公共危机传播模式。分析了新媒体给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所带来的优势和劣势,认清了当前新媒体对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所带来的优势和面临的挑战。紧接着,通过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为例分析新媒体时代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现状和不足,体现出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时新媒体对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建设的巨大价值意义。研究探讨,新媒体时期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不足的原因。最后,根据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中天津政府的不足,从特殊到普遍,对完善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提出对策意见,从完善政府职能、完善政府应对舆情机制、加强媒体能力、提高公众有序参与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新媒体;政府公共危机管理;天津滨海新区

学科专业:行政管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论文创新点与不足

1.4.1 论文的创新

1.4.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概述

2.1.1 新媒体

2.1.2 新媒体时代

2.1.3 公共危机管理

2.2 相关理论阐述

2.2.1 沉默螺旋理论

2.2.2 治理理论

第3章 新媒体对我国政府危机管理的影响

3.1 新媒体改变了公共危机的传播模式

3.1.1 传统媒体的公共危机传播模式

3.1.2 新媒体的公共危机传播模式

3.2 新媒体促进了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灵活性

3.2.1 政府运用新媒体建立预警新机制

3.2.2 政府运用新媒体构建信息公开新平台

3.2.3 政府运用新媒体引导公共危机舆论的传播

3.2.4 政府运用新媒体打造信息互动沟通新平台

3.3 新媒体增加了公共危机管理的难度

3.3.1 新媒体催生公共危机的产生

3.3.2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把关人作用弱化

3.3.3 新媒体缩短危机反应时间

第4章 天津市政府处理滨海新区爆炸事故的案例分析

4.1 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事件回顾

4.1.1 爆炸发生前

4.1.2 爆炸事故回顾

4.2 新媒体对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信息报道的特点

4.2.1 部门协调,策划贯穿

4.2.2 素材来源广,反馈成报道

4.2.3 聚焦热点,时时更新

4.2.4 多角度挖掘,全方位展现

4.2.5 信息来源广,互动范围大

4.2.6 个体间的交流提高公众参与度

4.3 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处理中天津市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不足

4.3.1 天津政府职能的缺失

4.3.2 天津政府应对网络舆情的不足

第5章 新媒体时代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能力不足的原因及其对策

5.1 新媒体时代我国政府应对公共危机能力不足的原因

5.1.1 官本位思想严重,缺乏公共危机意识

5.1.2 网络舆论的监控机制不健全

5.1.3 政府忽视新媒体危机公关的重要性

5.2 新媒体时代完善我国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的对策

5.2.1 充分发挥政府核心作用

5.2.2 积极应对网络舆情

5.2.3 规范媒体保持客观公正

5.2.4 引导公众的积极有序参与

参考文献

致谢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新媒体与公共危机管理 下一篇:公共危机管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