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山西煤矿整合看全国煤矿企业发展趋向

关键词: 高产 高效化 现代化 矿井

1 现代化矿井高产高效的走势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煤炭企业主要搞的是两化矿井建设模式,即建设质量标准化和现代化矿井。进入21世纪,根据国内外市场竞争需要,煤矿的生产模式转为生产的高产高效化,这就是煤矿在生产上追求高产高效,特别在一些居领航地位的煤炭企业,如神华、淮南、大同等,一个矿井年产量就突破1000万吨,有的达到2000万吨;淮南矿业集团已建成和拟建成4个千万吨级煤矿;神华集团现有7个千万吨级煤矿,到2010年准备建成12个千万吨级煤矿。国家发改委发布的《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10年全国要建成25个千万吨级煤矿。生产高效率也促进了煤矿生产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极大地提高了煤炭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

2 现代化矿井的本质安全型走势

近几年煤矿重大伤亡事故的接连发生,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和谐社会严重不符。为此,这几年许多煤矿在实践中逐渐推行了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实现本质安全化。创建本质型安全矿井就是要求在煤矿安全管理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实行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追求人、机、环境、管理等要素优化组合,实现人员无失误、设备无故障、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的目标。

3 注重煤矿成本控制的走势

一是在常规成本管理上要追求精细实。就是在原有成本结构的常规性管理方面,坚持由粗放管理转为集约管理和精细管理,依托现有企业组织体制和业务单元流程线,全面分析与系统策划,实施目标成本责任制的细化管理、突出可控成本的管理、测实成本目标基础数据、优化生产经营业务流程、严格指标考核并与其收益密切挂钩。二是搞好煤矿完全成本管理。煤矿现行成本核算基本是生产成本或制造成本,今后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调整、行业标准提高、物价指数上升、企业改革改制和技术工艺装备的提高等变化,调整成本结构,推行完全成本核算。三是在成本管理中变革、创新中降耗提效。如通过改革降低成本费用;推进生产技术、工艺、装备的改造和创新,提高效率,降低消耗。

4 强化现代化煤矿质量管理的走势

为此,近年来各煤矿都注重质量管理工作,主流的做法有四点:一是普遍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意识;二是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坚持两场对接,就是把市场与现场对接,市场导向于现场,现场服从、服务于市场。及时了解用户动态变化的质量要求,根据市场用户的质量要求,编制煤矿内部生产、加工、运输、检验等质量标准规范,确保现场产品质量及流通服务质量符合用户要求,达到用户满意,进而赢得用户的信任和忠诚。三是推行ISO9000质量认证,实行三全质量管理,即要实行全面、全员、全过程质量经营管理。四是分解落实质量管理责任,推行三零质量管理,实现产品质量零杂物、零缺陷、零投诉,创名牌,造品牌,以三零质量工作目标赢得市场地位。

5 注重现代化矿井员工素质培育的走势

结合实际树立提高员工素质的新理念,创造新方法,一是牢固树立培训新理念。即树立知识更新理念,树立终生学习和持续动态学习的新理念,树立人才培训开发与企业成长互动双向对接的新理念,树立因人适教和尊重成人素质提高规律的新理念。二是根据各自煤炭企业所处发展阶段不同、产业结构不同、规模大小不一和经营业务所需人员素质(年龄、文化、技能等)不等的情况,科学编制员工培训计划。三是本着形式多样、因人制宜和追求实效的原则,根据培训计划中企业需要与职工素质的差距,确定员工培训的适用内容。四是及时做好培训效果的评估工作,检验员工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五是创造员工培训物质的和政策的条件,提供有力支持保障。

6 加强煤矿区队班组建设的走势

一是进一步确立区队班组是基石、区队班组的执行力和战斗力是企业生产力的源泉、区队长班组长是煤矿最重要管理者的思想;二是明确区队班组建设的方向,即建设安全高效型区队班组、建设节约降耗型区队班组、建设技能素质型区队班组、建设现代管理型区队班组、建设文明和谐型区队班组、建设自主管理型区队班组;三是注重强化煤矿区队班组建设的管理体系、组织体系和制度体系;四是重点抓好区队长班组长的选拔和使用、加强区队班组团队建设、强化区队班组人员素质培训、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建设;五是积极开展六好区队、五好班组、三无班组、星级班组、星级员工等活动。

摘要:煤炭大省山西开展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煤炭资源整合,在社会各界产生了较强影响。文章综述了整合取得的成效,总结了经验,得出了相关启示。

关键词:整合,煤矿企业,山西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全国就业形势 下一篇:煤矿申报全国文明煤矿简要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