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音乐第五单元——小调集萃_歌曲《无锡景》教案(精选2篇)
篇1:七年级音乐第五单元——小调集萃_歌曲《无锡景》教案
《无锡景》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民音乐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一课教唱歌曲《无锡景》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无锡景》能用亲切、柔和的语调把江南民歌旋律优美、娇甜软腻的特点唱出来。
2、通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学习江南民歌和民间音乐,增强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感悟江南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氛围中用甜美、自豪的声音熟练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装饰音和波音及出现的地方语言“呀”、“末”等衬词所表现出的江苏民歌特有的风格。教具准备:
电钢琴、多媒体设备、PPT课件等
教材分析:
《无锡景》是一首江南民歌,歌曲的旋律曲折婉转、清丽流畅、优美动听与《茉莉花》一样,都是属于典型的江南小调。歌曲是五声宫调式。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们,正处在青春期,声带发育不够完善,往往处于一个变声期或者刚刚完成变声期的过程,这一时期最好应该使用圆润的声音来进行演唱,这一时期的学生们对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很关注,他们往往关注的是流行音乐。所以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们学习我们优秀的民族作品。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茉莉花》,学生聆听后回答问题:歌曲名字?哪个地区的民歌?(《茉莉花》),江苏民歌。
一曲具有浓郁的江苏民歌风格的歌曲,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笔下“日出江南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样的美景。江南名城景致如画,江南小调如江南山水般秀丽,柔美、细腻.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走进,一座古老而优美的江南小城-无锡,我们一起来学习那里的一首著名的歌曲《无锡景》
二、简介无锡:无锡景—无锡人—无锡乐等如此著名的优美的城市,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用我们音乐应该怎么样来表现无锡的?
二、歌曲学习:
1、初听歌曲《无锡景》回答问题:
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委婉抒情、清新秀丽)
歌曲表达的是什么内容?这是一首流传极为广泛的江苏民间小调。全曲介绍了无锡的历史、风光与特产,2、学唱歌曲:歌曲简介: 《无锡景》是一首江南民歌,在清末的时候流行在江南一带,俗称《侉侉调》属于典型的江南小调。该歌曲具有分节歌的特点歌曲为五声宫调式,节奏如轻打的鼓点一般,旋律细腻秀美,旋法曲折,特点鲜明,衬词亲切温柔,富有地方特色。用吴语演唱,则乡土气息散发得益发浓重。
(1)
---“音串” 曲折下行的模进。
???比如末、呀等“小桥流水”形象的音乐化身。结构---歌词---多语气衬词“呀”“末”。柔和的语调让听者倍感亲切。
(2)唱唱《无锡景》
发声练习:用la 演唱 61 6 56 5 35 3 23 2 1-A 奏的唱法。B学唱
难点
(注意声音的圆润和自然以及情感的表达)
3、学生练习环节:
让学生用3-5分钟的时间练习并个别指导。
4跟伴奏演唱并纠正错误的地方。
5课后小知识:
学习小调知识 江南民歌曲折婉转丽流畅。而软、糯、甜、媚的吴方言的演唱更让他具有温柔、含蓄、缠绵的音乐特质。人们把这种小腔调 小调”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方言演唱。
三;课外拓展:
1、欣赏吴方言演唱 问 讨论
2、欣赏著名的小调作品《桃花红杏花白》 五;德育渗透:
通过今天的我们共同的学习,我们通过音乐感受到了锦绣江南的大好风光,和那里的人民丰富的情感.同学们的歌声让我们的教师成为了一片音乐的海洋。那么我们的周围还有没有如此好听的民歌呢?老师希望我们的同学们今后能够多去接近和了解民间歌曲,民间音乐,领略其中无穷的魅力!六;下课
:在江苏小调《无锡景》歌声中下课
篇2:七年级音乐第五单元——小调集萃_歌曲《无锡景》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歌曲《无锡景》能用亲切、柔和的语调把江南民歌旋律优美、娇甜软腻的特点唱出来。
2、通过对江南美景的体验,学习江南民歌和民间音乐,增强对江南民间音乐文化的热爱,感悟江南丰富的人文内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氛围中用甜美、自豪的声音熟练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装饰音和波音及出现的地方语言“呀”、“末”等衬词所表现出的江苏民歌特有的风格。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播放歌曲《茉莉花》,学生聆听后回答问题: 歌曲名字,哪个地区的民歌(《茉莉花》),江苏民歌。一曲具有浓郁的江南民歌风格的歌曲,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笔下“日出江南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样的美景。江南名城景致如画,江南小调如江南山水般秀丽,柔美、细腻.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江南民歌《无锡景》。
二、歌曲学习:
1、聆听歌曲《无锡景》回答问题:
歌曲的旋律是怎样的?(委婉抒情、清新秀丽)歌曲表达的意思?
这是一首流传极为广泛的江苏民间小调。全曲介绍了无锡的历史、风光与特产,为五声宫调式,节奏如轻打的鼓点一般,旋律细腻秀美,旋法曲折,特点鲜明,衬词亲切温柔,富有地方特色。用吴语演唱,则乡土气息散发得益发浓重。
2、学唱歌曲:
(1)听听《无锡景》 A 关注歌词内容介绍了江苏名城无锡的哪些特色用了哪些语气衬词
B 关注旋律特点 歌曲的结构乐句旋律的走向怎样 师生讨论旋律---“音串” 曲折下行的模进。“小桥流水”形象的音乐化身。结构---四个乐句起承转合。一曲多段词分节歌形式。歌词---多语气衬词“呀”“末”。柔和的语调让听者倍感亲切。
师总结《无锡景》歌词有很多版本大体都是生动地介绍无锡城的历史、风光、特产与城市发展新面貌的旋律细腻秀美富有江南特色。(2)唱唱《无锡景》
A 视唱歌谱。击拍学唱 难点解决曲谱当中的装饰音记号倚音、波音以及切分节奏的唱法。
B 普通话学唱 难点解决十六分音符一字多音的唱法。
(3)品味《无锡景》
A欣赏吴方言演唱 问欣赏了方言演唱后听觉上有什么不同感受 讨论苏州方言的特点并举例“我”“让”
B学习小调知识定义产生江南小调的音乐特点。江南民歌曲折婉转清丽流畅。而软、糯、甜、媚的吴方言的演唱更让他具有温柔、含蓄、缠绵的音乐特质。人们把这种小腔调小结构的歌曲称为“小曲”、“ 小调”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是民歌一种典型的体裁。地域性强常用方言演唱。C 模仿吴方言演唱小组合作探究性学习至少会唱一段方言歌词。
三、小调弹唱与苏州弹词 :
1影片《金陵十三钗》中的弹唱 小调相对来说流传面较广遍及城市和乡镇其内容广泛涉及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因为有职业艺人与半职业艺人的传唱和加工从而和曲艺、戏曲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2小调与弹词。高博文弹词唱小调 《无锡景》俗称《侉侉调》 “侉侉调”促成了约在明初建文年间中原一带“弦索”琵琶、三弦等伴奏的弹唱形式的形成。因此小调也经常和江南的曲艺艺术——苏州弹词融合在一起。
四、小结:
相关文章:
明道经典语录集萃02-16
e小调第九交响曲02-16
影评编导真题集萃02-16
保护环境的作文400字 环保小调查02-16
动作片段02-16
翻译名言集萃02-16
陌生人的爱作文750字02-16
七下第五单元小调集萃教学设计02-16
功能性食品学最终版02-16
管理制度下学生管理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