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的严重症候。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 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上消化道出血部位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而在临床实践中,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极为常见的严重病症, 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方法不妥当话, 则会很容易造成死亡。我院采取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14例病例效果非常明显, 现将相关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9月至2009年10月期间, 我院共收治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14例。其中2例有长期饮酒史, 入院的时候已经处于休克状态, 同时呕吐了大量暗红色的不凝血, 虽然积极抢救了6~7h, 但还是无效死亡。其他12例都在48h内顺利进行了胃镜检查。
出血原因为:贲门黏膜撕裂症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例;胃巨大息肉溃疡1例;胃溃疡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2例;胃癌2例。年龄20~75岁, 平均46岁, 男性10例、女性4例。以上1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都伴有呕血、便血和/或者休克症状, 据估测, 失血量>l000m L。
1.2 方法
奥曲肽0.1mg静注;NS 100m L加泮托拉唑40mg静滴, 每日2次。同时再以NS 500m L或5%GS 500m L加奥曲肽0.3mg连续静滴, 以25μg/h。并且严格执行禁食、消炎、补液、纠正休克、止血等治疗措施。对Hb<60g/L的患者进行及时输血。由于是较为难治的危重病症, 我院没有设立平行对照组, 而是以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来判断治疗效果。
1.3 疗效判断标准
1.3.1 止血成功
(1) 休克病人整体情况显著好转, 脉搏、血压等生命征基本平稳, 休克得到纠正; (2) 胃镜证实无活动性出血; (3) 胃管内抽出的胃液无血, 为清亮色, 无继续呕血或者便血, 大便转为黄色; (4) 未经输血者血色素不再继续下降, 血压稳定。有以上1项即可判定为止血成功。
1.3.2 止血失败
(1) 休克不能彻底纠正或者需要服用升压药维持; (2) 胃镜证实活动性出血; (3) 有呕血或便血等活动性出血无法终止; (4) 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 (5) 经过采取输血、扩容、补液等措施后, 病人生命征仍不平稳。有以上任何1项即可判定为止血失败。
1.3.3 疗效标准
(1) 显效:24h内出血停止; (2) 有效:48h内出血停止; (3) 无效:48h后仍然继续出血或者死亡。
2 结果
采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患共14例, 显效12例占86.0%, 有效13例占92.9%;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例, 有效4例占80%。通过临床观察发现,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的不良反应较少, 并且很轻微, 治疗过程中有1例病人使用奥曲肽出现头晕, 将该药浓度减小 (奥曲肽0.2mg添加生理盐水250m L持续静脉滴注q8h) , 头晕症状随即消失。
3 讨论
我们都知道上消化道大出血是临床中常见的急危重症, 该类患者的临床症状一般表现为昏厥、呕血和/或便血。如果在入院前未经特殊治疗的话, 那么病人在入院时大多都处于休克状态, 而且多数情况是活动出血。因此, 对于该病的治疗, 最大限度控制出血乃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而降低消化酶活性、抑酸、促进凝血、稳定血痂、降低出血血管压力, 又是止血的关键措施。而人工合成的生长抑素奥曲肽是一种胃黏膜质子泵H+-K+-ATP酶抑制剂, 可减少内脏血流, 对基础胃酸和胃酸促分泌素等多种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一次给药可以产生胃内酸度立即性下降以及24h内平均90%的下降作用;同时该药还可有效抑制胃蛋白酶的释放。
另外, 泮托拉唑具有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块收缩的功能, 并且能抵抗胰高血糖素对内脏血管的扩张, 进而起到减少胃肠血液的作用。同时, 该药对冠状动脉以及血压无影响。因此, 奥曲肽不但可以保护胃黏膜和促进黏膜增生, 还能抑制胃酸对出血血管的侵蚀, 并能使血痂及血凝块不易脱落。通过静脉给药起效迅速、作用强劲且持久, 可使胃内p H持续保持较高水平, 从而为止血营造良好的环境, 使得出血得到迅速而有效的控制。
在一般的医院, 介入治疗对医疗设备和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有的时候, 病人的病情也不允许, 如休克, 或者胃腔内潴留大量的血液影响视野等。所以, 探寻一种简单易行、副作用少, 疗效明显, 且适合一般基层医院推广应用的方法显得至关重要。通过实践得知, 血小板聚集和血浆凝血功能所产生的止血作用需要在p H>6.0的环境下才能有效发挥。胃蛋白酶在p H 1.0~4.0时处于激活状态, 而p H 4.0~6.0时不能被激活, p H在6.0以上则不可逆失活。因而, 胃腔内p H值至少应该保持在4.0以上时, 血凝物才不会被溶解, 同时p H至少在6.0以上才能保证血小板凝集并启动血凝机制从而达到止血目的。
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是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 对细胞色素P450依赖性酶的抑制作用较弱, 生物利用度更高, 患者的症状缓解更快, 治愈率更高。每日1次40mg静滴, 可以使胃内p H>4.0达17h以上, p H>6.4达9h以上。本组使用泮托拉唑40mg静滴, 每日2次, 能使p H>6.0的时间更长, 更有利于止血, 并且可以有效预防二次出血。奥曲肽是人工合成的八肽生长抑素, 能够减少门脉主干的血流量25%~35%, 降低门脉压12.5%~16.7%, 并且可使内脏血管收缩和抑制胃泌素与胃酸分泌, 能帮助降低胃酸及食管一胃底曲张静脉压力。对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的出血, 其止血成功率可达70%~87%。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 首先是降低门脉压, 使门脉血管压力下降, 从而有利于止血;其次就是抑制胃酸分泌, 使胃内p H>4, 甚至每日多数时间里胃内p H>6.0, 从而保证血小板凝集, 形成血凝块, 保护创面, 使得血凝块不至于被消化溶解, 以达到降低二次出血率、促进溃疡愈合的目的。本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 出现白细胞减少1例, 没有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等症状。以上分析资料说明, 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是肯定的, 其在止血方面具有迅速、准确、安全、适应性广等多个特点, 无明显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上消化道大出血合并心血管疾病, 以及不宜手术或者手术风险过大的患者更为适用。
本研究结果同时还表明,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组具有止血迅速、再出血率低、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等优点, 从而能大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虽然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会增加一定的药物费用, 但是其止血速度快, 输血量减少, 停药后再出血率低, 又可缩短住院时间, 并不会增加住院费用。最终表明, 采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 疗效显著, 快速, 安全, 并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 而且整体治疗费用较低, 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奥曲肽加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14例临床疗效。方法 建奥曲肽0.1mg静注, NS 100mL加泮托拉唑40mg静滴, 每日2次。同时再以NS 500mL或5%GS 500mL加奥曲肽0.3mg连续静滴, 以25μg/h。由于是较为难治的危重病症, 我院没有设立平行对照组, 而是以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自身对照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 采用奥曲肽联合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患共14例, 显效12例占86.0%, 有效13例占92.9%;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5例, 有效4例占80%。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奥曲肽加泮托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优点是: (1) 在有效降低门脉压力同时, 对全身血流动力学无影响, 不良反应少; (2) 止血快、效率高, 为以后硬化剂或手术治疗赢得了时间。
关键词:奥曲肽,泮托拉唑,门脉高压
参考文献
[1] 凌红, 张华珍, 谭潇莹, 等.急诊硬化剂与联合奥曲肽治疗食管静脉曲张出血45例对比研究[J].临床荟萃, 2009, 14:451.
[2] 骆抗先.乙型肝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409.
相关文章:
沉睡的帝王龙作文01-12
古诗诗意01-12
中学化学教育研究协会经验交流会活动总结01-12
雷雨天户外行走安全防护小常识01-12
联合抗菌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观察01-12
泮托拉唑注射液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