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学前儿童安全意识启蒙教育:现状与对策

关键词: 儿童 留守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本研究所指的留守学前儿童则是0-6、7岁学龄前留守儿童。2015年《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表明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如自我意识、情绪问题、压力应对、亲子关系、人际关系、学业学习、社会适应方面等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定的问题。除心灵状况外, 留守儿童在身体发展和人身安全方面也存在很多问题, 突出表现为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欠缺, 导致遭受意外伤害的比例高于非留守儿童。而留守学前儿童状况则更加令人担忧。2016年2月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 明确指出提出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 也是家庭和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 深入了解留守学前儿童人身安全问题问题及安全意识启蒙教育的现状, 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探索相应的对策, 必要而迫切。

一、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常见人身安全问题及原因

1、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常见人身安全问题

通过访谈发现, 农村留守学前儿童人身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各种意外事故的危害, 例如溺水、煤气中毒、触电、交通事故、斗殴、自杀等;二是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容易受到不法分子欺负和侵害, 如拐卖、致残后被犯罪团伙控制并为其服务;三是留守学前女童时有被虐待、猥亵。

2、农村留守学前儿童常见人身安全问题原因

1) 家庭的监护功能和教育功能弱化和缺失。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说“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父母对孩子的悉心管理和认真监护是保证孩子人生安全的前提条件。通过访谈发现, 农村留守儿童尤其是留守学前儿童, 之所以受到这样那样的人身安全伤害, 与家庭监护、教育功能的弱化和缺失密切相关。例如当笔者问道:“父母不在身边时, 你们遇到困难了吗?”受访者立即情绪激动地感概到:遇到的困难太多太多了!当进一步追问:“都是哪些困难?”时, 答曰:生活自理上, 很小就开始自己做饭、洗衣服, 学习方面主要是学龄前基本没有到幼儿园, 也没有接受到爷爷奶奶的系统教育, 更加严重的是安全方面, 由于没有人看管, 留守学前儿童常常与年长孩子爬山、上树、下河, 这些活动看似自由自在、快乐无忧, 实则危险重重:在面对一些突发事件时, 缺乏判断、应对能力, 很容易受到身体和心理的双重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2) 城乡二元化导致父母长期外出及社会缺乏相应关爱保障体系。城市的高度发展与农村的贫困导致的农民工外出, 已然成为当今中国经济体中的一种必然。例如当笔者问道:“所有打工者家里都很穷, 都必须外出打工吗?”, 答曰:也不尽然, 其实他们已经不习惯农村的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果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那么留守儿童尤其是留守学前儿童的人身安全状况就真的令人堪忧。

3) 农村学前教育普及程度低。虽然早在2010年国务院就颁发了《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 指出发展学前教育, 必须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 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并且实施了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但是, 贵州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入园状况依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这也是他们人身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之一。

二、留守学前儿童人身安全意识及启蒙教育现状

1、留守学前儿童人身安全意识现状

留守学前儿童由于年龄较小、知识经验缺乏, 对自己人身安全的保护意识较缺乏。但是在贵州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 这一特点更加突出。

2、留守学前儿童安全意识启蒙教育现状

三、留守学前儿童安全意识启蒙教育对策

1、强化亲子教养

亲子关系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关系, 这种关系是与生俱来的, 具有不可替代性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全面发展。通过访谈了解到, 为了孩子安全健康成长, 在毕节市和六盘水市, 已有大量农民工返乡陪伴教育子女。新京报2016年6月17日报道:“留守儿童”压力下的毕节之变, 去年7月夫妻两人放弃打工生活, 从广东回家乡, 陪伴孩子们。杨祖荣说, 如果实在不能满足家里的生活, 他可能还会选择去打工, 但这次, 肯定会留妻子在家, “一来可以靠种辣椒皂角维持生活, 二来, 不让娃娃再留守。”毕节市留守办数据显示, 截至今年4月底, 全市已经劝导45000余名留守儿童父母返家照料孩子53000余名, 其中, 22000余名返乡父母在本地就业。这无疑对留守学前儿童的人身安全及启蒙教育意义非凡。

2、建立健全留守学前儿童关爱制度

自国务院颁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以来, 留守儿童工作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例如毕节市政府采取“四个一批”措施:“劝父母返家照料一批、劝父母携带外出一批、委托监护照料一批、机构临时管护一批”, 落实留守儿童监护责任。同时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政策, 使留守儿童基本生活有保障, 全力防范留守儿童受伤害事件再次发生。

3、普及学前教育并将安全意识教育纳入学前教育课程体系

发展公办幼儿园, 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 形成多种办园形式并存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 以最快速度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同时保证0至3岁婴幼儿教育得到重视和加强, 这是毕节市和六盘水市正在进行的工作;另外, 农村幼儿园将安全意识教育纳入学前教育课程体系的工作仍需加强。

摘要:为深入了解贵州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安全意识及启蒙教育状况, 在毕节市和六盘水市各选取10名关注、思考、从事留守儿童工作的志愿者, 采用访谈法, 通过追问、分析方式进行面对面深谈, 结果显示:留守儿童、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学前儿童的安全意识淡薄, 原因主要是启蒙教育的缺失, 除社会、学校的因素外, 家庭的重视不可替代, 建议留守学前儿童父母回乡陪伴、抚育孩子安全健康成长。

关键词:留守学前儿童,安全意识,启蒙教育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 2016年02月14日.

[2] 李亦菲.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EB/OL], 2015, 6, 8.

[3] 程明, 戚中美.农村留守儿童人身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以T乡的调查为个案[J].现代交际, 2015年09:7-8.

[4] 刘颖.浅析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意识问题教育[J]科技视界, 2015年08:115-116.

[5] 李丰.“留守儿童”压力下的毕节之变[J/OL]新京报2016--6-17.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安全台账检查 下一篇:2024年留守儿童安全夏令营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