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含有动物的四字词语(共11篇)
篇1:含有动物的四字词语
观者成堵、观者如堵、观者如垛、观者如市、观者如云、观者如织、观者云集
静观默察、借镜观形、镜里观花、燎若观火、燎如观火、冷眼旁观、明若观火
旁观者清、跑马观花、凭轼旁观、齐量等观、迁延观望、束手旁观、烧犀观火
水月观音、叹观止矣、探观止矣、叹为观止、蔚为大观、兴观群怨、袖手旁观
雄伟壮观、仰观俯察、以观后效、眼观六路、眼观四处、耳听八方、眼观四路
耳听八方、岩居川观、游目骋观、洋洋大观、作壁上观、坐观成败、坐井观天
走马观花、侏儒观戏、作如是观、掌上观文、掌上观纹、东张西望、虎视耽耽
视而不见、熟视无睹、前俯后仰、左顾右盼、探头探脑、极目远眺、高瞻远瞩
昂首望天、瞻前顾后、一览无余、管中窥豹、面面相觑、坐井观天、侧目而视
察言观色、一目十行、见异思迁、探头探脑、举首昂视、望穿秋水、见貌辩色
一望无际、登高望远、鼠目寸光、见风使舵、一览无遗、明察秋毫、耳闻目见
篇2:含有动物的四字词语
含有动物名称的词语是生活中很常见的词语,那么,含有动物的四字词语有哪些?
1.【鸿鹄之志】比喻志向远大,与“青云之志”义同.
2.【声色犬马】形容生活非常糜烂.
3.【牛头马面】(1)形容一个人面貌丑陋吓人.(2) 比喻行事荒诞凶恶之人.
4.【单枪匹马】独自冒险直进,不依靠别人.
5.【牛溲马勃】比喻低贱之人或物.
6.【龙凤呈祥】富贵吉祥的征兆,多用于结婚证书或喜帖上.
7.【鹤发童颜】比喻年老而健康.
8.【露出马脚】比喻露出真相.
9.【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10.【画龙点眼】喻作画在重要处添上一笔使作品更加深动.
11.有关“雁、鹅”的成语
12.【为虎作伥】比喻做坏事的帮凶.
13.【马不停蹄】比喻没有休息,不停留.
14.【纵虎归山】喻放过恶人,使其再度危害社会.
15.【金戈铁马】表示军队装备很好,作战力非常强;或喻战争.
16.【鲁鱼亥豕】指文字因形近而传写错误.
17.【倦鸟归巢】形容游子倦游归家.或比喻离开工作岗位太久,倦于在外形式而回到自己岗位.
18.【青梅竹马】指幼时游戏的伴侣.
19.【鲍鱼之肆】比喻恶劣之环境或小人聚集之所.
20.【一石二鸟】比喻做一件事获得两个效果.
21.【虎口余生】比喻经历极大危险,侥幸保全下来的生命.
22.【叶公好龙】比喻表面上爱好某事物,但并非真正的爱好它;引申为浮华不实.
23.【鹤立鸡群】比喻才能出众.或用以形容人身材特别高大.
24.【龙马精神】形容精神健旺、充沛.
25.【鹏程万里】祝福别人前程远大,如鹏飞万里.
26.【一马当先】作战或做事时,不畏艰难,勇敢地走在他人前面.
27.【浑水摸鱼】在混乱的局势中得小便宜.
28.【饿虎扑羊】喻非常贪馋.
29.【漏网之鱼】喻罪犯没有被逮捕归案.
30.【如虎添翼】喻强者又得助力而更强悍,更令人害怕.
31.【鱼沈落雁】形容女子的美貌.
32.【走马上任】待日后补充.
33.【谈虎色变】原意是指必须亲身经历才有真知;后引申为惊惧某事,谈及此事就惊慌色变.
34.【调虎离山】骗人离开根据地,以期达到某种目的的计策.
35.【马革里尸】形容军人英勇地战死在沙场上.
36.【鹣鲽情深】比喻夫妇恩爱逾恒,与“伉俪情深”义同.
37.【势成骑虎】喻一个人做了某件事后,想罢手也来不及,有左右为难之意.
38.【鸦雀无声】比喻原本吵吵闹闹的人群安静下来.
39.【鱼水相逢】(1)比喻夫妇和乐.(2)比喻君臣相得.
40.【九牛二虎】喻极大的力量.
41.【驷马难追】话一说出口,难以收回.用以警告人言语谨慎,要信守诺言.
篇3:汉语四字词语的翻译
四字词语是汉语词汇中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由四个词素构成,通常分为自由词组和固定词组。自由词组是临时组成的,可随意拆散,例如“经济繁荣”、“弘扬文化”等。固定词组则是一个整体,不能拆散使用,其中的任何词语都不能随意更换,也称为成语,如“三心二意”、“曲高和寡”等。汉语中的四字习语由予其长期习惯、形式简洁、意义精辟、相对定型、富予含蓄,意在言外,音节优美、韵律协调。四字习语的描绘语言极具汉语的特点,特别有感染力。四字词语不仅大量地出现在文艺作品里,在政治和科学论文中也同样经常遇到。四字词语翻译的好坏对整个译文的质量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如何处理四字词语是翻译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二、汉语四字词语的英语翻译方法
(一)把四字词组带译成英语的一个单词
一部分汉语西字词组译为英语时只需要一个英语单词 (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 替换就足以表达它的意思:有一些四字词组前后两部分意思重复,就只需译出其中一个意思;而英语里的有些动词或名词,已经把汉语里修饰名词或动词的形容词或副词的含义包括进去了,在翻译成英语时就可以把这些形容词、副词略去不译。
例如:虽然我们前面的路崎岖不平……
Although the road before us is rough...
解析:按字面翻译崎岖不平应该是rough and bumpy,但只用了rough,是因为两个词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选择其中一个即可。
(二)将四字词组译成短语
这种方法就是把四字词语译成短语。如介词短语、副词短语、不定式短语等:
款式繁多with various patterns
出类拔萃above average
驰名中外to be popular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德才兼备with both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品种齐全in complete range of articles
(三) 汉语同义习语的套用法
四字词组中有一部分是成语。成语往往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地方色彩。而英语里也有一些和汉语的成语采用相同或者相似的形象或比喻的习语,它们都表达相同或相似的喻意。在这种情况下,就可借用英语里同义的习语来翻译。
(1) 双方有完全相同的形象比喻
捧上天去to praise to the skies
混水摸鱼to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火上加油to add fuel to the fire
如履薄冰to be on thin ice
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s.
(2) 双方有大体相同的形象比喻
沧海一粟a drop in the ocean
挥金如土to spend money like water
害群之马a black sheep
七上八下at sixes and sevens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四)综合整合法
当一个长句或自然段落内连续出现几个四字词组时,适合采用综合整合法,也就是打破四字词组的形式。兼用各种技巧于一体的翻译方法。它既能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意思,又能较好地体现原文的风格。
三、四字词语在汉英翻译中的优势
从内容上看,使用四字词语可以使译文言简意赅;从形式上看,使用四字词语可以使译文通顺流畅;从语音上看,使用四字词语可以使译文节奏感强、铿锵锐耳。
四、使用四字词语需要注意的问题
汉语的一些四字结构深深打上了民族文化的烙印,而这些具有民文化色彩的四字结构,为数不少,笔者简单将其归类如下。
(1)反映汉语动植物名称方面特有文化观念的四字结构,如“望子成龙”、“李代桃僵”;
(2)反映中国特有物质文化的四字结构,如“拂袖而起”、“罄竹难书”;
(3)反映中国宗教信仰的四字结构,如“苦海无边”、“立地成佛”;
(4)反映中国朴素唯物主义哲学观的四字结构,如“刻舟求剑”、“愚公移山”;
(5)反映中国历史文化背景的四字结构,如“暗渡陈仓”、“完璧归赵”。
在英译汉时,译者要避免运用这些具有鲜明民族文化色彩的四字结构,否则,一不小心,落入文化陷阱,便会使译文所传递的信息不忠不信。使用时须充分考虑到语境、四字词本身的感情色彩,以及说话者的身份、性格特点等。使用四字词语进行翻译决不能脱离原文的意境而勉强生成,必须依照原文的语义结构进行构思。原文节奏缓慢,译文则不可明快,原文平直朴实,译文也不必纤巧生动。无论是选择已有的四字词,还是创造新四字词,对原文深刻的理解和对语境的准确把握都是必不可少的。
五、结语
翻译是语言的再创造过程。译文对原文的反映不应是机械的、被动的,而应该是积极的、主动的,翻译不仅仅是原作各个部分与汉语的生硬组合,它应该蕴含更多的内容,使译文充满生气。四字词语的使用在许多时候都能帮助我们达到这一目标,使译文既忠实于原作的内容,保持原作的风格,又通顺易懂、符合规范。以上分析说明,汉语中四字词语的运用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传统的,也是积淀;是特点,也是优势。它在人们的语言交往中和文学作品中广泛地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宏薇.汉英翻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2]何善芳.英汉语言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篇4:趣填古诗中的四字词语
1.________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唐】孟郊《登科后》
2._________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宋】叶绍翁《游园不值》
3._________入诗篇,白日清宵是散仙。——【唐】鱼玄机《题隐雾亭》
4._________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
5._________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唐】白居易《长恨歌》
6._________闻者诫,下流上通上下泰。——【唐】白居易《采诗官》
7._________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唐】李白《赠汪伦》
8._________无人管,并作南来一味凉。——【宋】黄庭坚《鄂州南楼书事》
9.西塞山前白鹭飞,_________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10.摇落深知宋玉悲,________亦吾师。——【唐】杜甫《咏怀古迹》之二
11.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2.欲把西湖比西子,________总相宜。——【宋】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
13.杳杳天低鹘没处,________是中原。——【宋】苏轼《澄迈驿通潮阁》
篇5:含有比喻的四字词语
顾此失彼 悲喜交加 异口同声 七上八下 大同小异
南箕北斗 南腔北调 南鹞北鹰 南征北战 南辕北辙
苦尽甘来 上窜下跳 上行下效 辞旧迎新 生死存亡
欺上瞒下 辞旧迎新 新陈代谢 上传下达 知己知彼
南来北往 声东击西 东奔西走 舍近求远 喜怒哀乐
天旋地转 半死不活 春华秋实 春华秋月 春种秋收
前赴后继 前呼后拥 前因后果 前仆后继 承前启后
上窜下跳 三起三落 温故知新 夜以继日 寒来暑往。
左顾右盼 左右开弓 左右为难 左右逢源 左图右史
生死攸关 此消彼长 南箕北斗 大智若愚 天寒地冻
冬暖夏凉 同生共死 死去活来 是非曲直 七上八下
冬温夏凊 冬暖夏凉 同生共死 死去活来 是非曲直
江山如画jiāng shān rú huà
【解释】:山川、河流美如画卷。形容自然风光美丽如图画。
【出自】:宋·苏轼《念如娇,赤壁怀古》:“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示例】:苍天无语,~,一片残阳西挂。 ◎梁启超《劫灰梦传奇·独啸》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形容山河美如图画
门庭若市mén tíng ruò shì
【解释】:庭:院子;若:象;市:集市。门前和院子里人很多,象市场一样。原形容进谏的人很多。现形容来的人很多,非常热闹。
【出自】:《战国策·齐策一》:“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骨瘦如柴gǔ shòu rú chái
【解释】:形容消瘦到极点。
【出自】:宋·陆佃《埤雅·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瘦,故谓之豺。”
【示例】:刘姥姥看着凤姐~,神情恍惚,心里也就悲惨起来。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三回
冷若冰霜lěng ruò bīng shuāng
【解释】:冷得象冰霜一样。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象冰霜一样冷。也比喻态度严正,不可接近。
【出自】:汉·王逸《正部论》:“谚曰:政如冰霜,奸宄消亡;威如雷霆,寇贼不生。”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俺老夫人治家严肃,凛若冰霜。”
【示例】:笑起来一双眼又秀又媚,却是不笑起来又~。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二回
如雷贯耳rú léi guàn ěr
【解释】:贯:贯穿,进入。响亮得象雷声传进耳朵里。形容人的名声大。
【出自】: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一折:“久闻先生大名,如雷贯耳。” {[csc:pagelist]}守口如瓶shǒu kǒu rú píng
【解释】: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出自】: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下:“富郑公有‘守口如瓶,防意如城’之语。”
浩如烟海hào rú yān hǎi
【解释】: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出自】:隋·释真观《梦赋》:“若夫正法宏深,妙理难寻,非生非灭,非色非心,浩如沧海,郁如邓林。”
【示例】:古今载籍,~。 ◎清·周永年《儒藏记》
春深似海chūn shēn sì hǎi
【解释】:春天美丽的景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到处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这屋里那块四乐堂的匾,可算挂定了!不然,这春深似海的屋子,也就难免欲深似海。”
呆似木鸡dāi sì mù jī
【解释】: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出自】:《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csc:pagelist]}繁花似锦fán huā sì jǐn
【解释】: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出自】:曹靖华《点苍山下金花娇》:“中饭后,我们坐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听她谈起沙村公社来。”
归心似箭guī xīn sì jiàn
【解释】:想回家的心情象射出的箭一样快。形容回家心切。
【出自】:明·名教中人《好俅传》第十二回:“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奈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示例】:不多时,穿过松林,渡过小溪,过了水月村,越过镜花岭,真是~。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一回
光阴似箭guāng yīn sì jiàn
【解释】: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出自】:唐·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示例】:~,日月如梭,不觉半年有余。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三
胆小如鼠:把人的胆量比喻成老鼠,意思是说人非常的胆小,就好像老鼠的胆子一样小
栩栩如生:把一些非生命的物体比喻生活的,通常用来形容艺术品非常的`接近真实的东西
一清如水:把清比喻成水,形容为官非常的清廉,也可以用来形容非常的清洁
嫉恶如仇:把坏人比喻成仇人,形容非常的痛恨坏人
铁证如山:把证据比喻成山,意思是说证据非常的可靠,就好像高山一样不可动摇
守口如瓶:口是嘴巴的意思,把嘴巴比喻成瓶子,比喻人说说话比较谨慎,不该说的不会乱说
爱财如命:把钱比喻成命,哈哈,这样的人得多么爱钱啊,搞的钱比命都要重要了
执法如山:把法律比喻成高山,执行法律像山一样不可动摇
把薪助火:抱着易燃的干柴去救火,比喻方法用的不对,只会越弄越糟糕
篇6:含有秋的四字词语
秋高气爽 秋毫无犯 春华秋实 明察秋毫 秋水伊人 临去秋波 望穿秋水 一叶知秋 多事之秋 暗送秋波 秋高气爽 老气横秋 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琨玉秋霜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各有千秋 华星秋月平分秋色 秋毫之末 一日三秋 秋毫不犯 落叶知秋 秋水盈盈 兼葭秋水 春花秋月 春秋笔法 春蚓秋蛇 春花秋实 百岁千秋 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疾风扫秋叶 秋月寒江 万代千秋 万古千秋 万岁千秋 一叶报秋 盈盈秋水 月旦春秋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 冰壶秋月 春兰秋菊 洞察秋毫 秋毫勿犯 皮里阳秋 秋波盈盈 秋风过耳 秋扇见捐 春去秋来 一字千秋 万载千秋 微察秋毫 秋收东藏秋月春风 春秋鼎盛 独有千秋 秋荼密网 秋风扫落叶 秋风落叶 秋高马肥 秋高气和 千秋万代 千秋万古 秋实春华秋月春风 春秋鼎盛 独有千秋 秋荼密网 秋风扫落叶 秋风落叶 秋高马肥 秋高气和 千秋万代 千秋万古 秋实春华 秋后算账 秋色平分 春秋无义战 春蛇秋蚓 皮里春秋 利析秋毫 春蛙秋蝉 秋月春花 千秋万岁 霜气横秋 叶落知秋 有事之秋 危急存亡之秋 遗臭千秋 望秋先零 社燕秋鸿 秋收冬藏 富于春秋 华屋秋墟 春生秋杀 多故之秋 春露秋霜 冰壸秋月 秋行夏令 秋豪之末 秋毫见捐 秋高气肃 千秋万世 千秋人物 凛若秋霜 秋风扫叶 秋风团扇 秋风纨扇 秋后算账 秋色平分 春秋无义战 春蛇秋蚓 皮里春秋 利析秋毫 春蛙秋蝉 秋月春花 千秋万岁 霜气横秋 叶落知秋 有事之秋 危急存亡之秋 遗臭千秋 望秋先零 社燕秋鸿 秋收冬藏 富于春秋 华屋秋墟 春生秋杀 多故之秋 春露秋霜 冰壸秋月 秋行夏令 秋豪之末 秋毫见捐 秋高气肃 千秋万世 千秋人物 凛若秋霜 秋风扫叶 秋风团扇 秋风纨扇
篇7:含有脑的四字词语
1. 高等动物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在颅腔里,主管感觉和运动。人脑又是思想记忆等心理活动的器官:~髓。~子(❶脑;❷指思考、记忆等能力)。~筋。~海。~际。~壳。~颅。~神经。~下垂体。~积水。~溢血。电~。
2. 头:~袋。~壳。头昏~胀。~满肠肥。
3. 形状或颜色像脑的东西:豆腐~儿。
4. 指从物体中提炼出的精华部分:樟~。薄荷~。
脑字相关四字词语有:
绞尽脑汁、一股脑儿、蔫头耷脑、呆头呆脑、头疼脑热、贼头贼脑、笨头笨脑、置之脑后、倔头倔脑、傻头傻脑、磕头撞脑、一古脑儿、撞头搕脑、摸不着头脑、低头搭脑、昏头昏脑、有头没脑、不知头脑、枯脑焦心、木头木脑、没头没脑、狗头鼠脑、头昏脑闷、倔头强脑、憨头憨脑、愣头磕脑、土头土脑、冲昏头脑
带有脑字成语解释
1) 缩头缩脑:形容畏缩不前,或胆小不敢出头。
2) 舒头探脑:伸头去探看。形容行为鬼鬼祟祟。
3) 眉头眼脑:指眉眼间的神色
4) 笨头笨脑:笨:愚钝。形容不聪明,头脑反应迟钝
5) 倔头倔脑:形容说话、行动生硬的样子。多指说话不讲方式、直来直去的样子。
6) 贼头贼脑:形容举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7) 撞头磕脑:比喻碰壁,行不通。
8) 置之脑后:放在一边不再想起。
9) 贼头狗脑: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同“贼头鼠脑”。
10) 贼头鬼脑: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同“贼头鼠脑”。
11) 贼头鼠脑: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12) 针头线脑:缝纫用的针线等物。比喻细微的事物。
13) 撞头搕脑:犹言到处碰壁。搕通“磕”。
14) 一股脑儿:通通。
15) 摇头摆脑:脑袋摇来摇去。形容骄傲自得或自得其乐的样子。亦以形容读书吟诵的姿态。
16) 摇头稾脑:脑袋摇来摇去。多形容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
17) 摇头幌脑:脑袋摇来摇去。多形容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同“摇头稾脑”。
18) 有头没脑:形容心神不定,言行丢三落四。
19) 有头无脑:形容蠢人。
20) 有头有脑:比喻有头绪,有条理。
21) 榆木脑袋:比喻思想顽固。亦作“榆木脑壳”。
22) 鹰头雀脑:形容相貌丑陋而神情狡猾。
23) 榆木脑壳:比喻思想顽固。同“榆木脑袋”。
24) 斜头歪脑:比喻相貌不周正。
25) 痛心拔脑:形容伤心到极点。
26) 头疼脑热:泛指一般的小病或小灾小难。
27) 探头探脑:探:头或上体向前伸出。伸着头向左右张望。形容鬼鬼祟祟的探望。
28) 探头缩脑:小心胆怯张望的样子。
29) 头昏脑闷:犹言头昏脑胀。
篇8:含有动物的四字词语
一、四字词语特点
四字词语是汉语文字中的特色, 种类繁多, 并且很多词语背后都带有典故, 增加了人们对其词语的探究性。四字词语无论在句式的运用上还是在整体文章的运用上都能起到生动、传神的效果。具体来说, 四字词语具有几大特点, 具体包括:简洁干练、音律和谐、意味深长等。
二、理论分析
(一) 韩理德的功能语言理论
韩理德是伦敦语言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提出的功能语言理论是从社会功能角度对语言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在韩理德看来, 语言是由三个层次的符号系统构成, 包括语义系统、词汇 - 语法系统, 和语音系统。每个系统都是一个意义潜势系统, 是选择的范围, 每个层次依次在下一个层次中体现, 语音层体现语法层, 语法层体现语义层。理解原语的关键在于理解系统中的语义层。语言的功能可以归为三大类: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这三种功能必须通过具体的语义系统得以体现。韩理德认为, 在英语中这三种功能的体现形式为:1、及物系统。2、语气系统、情态系统。3、主位系统、信息系统和衔接。这些系统要通过更加具体放入语义系统表达。在翻译时要对原文的功能系统做准确的解读, 再进行翻译。
(二) 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
奈达是翻译研究界无法跨过的高山, 其主要贡献在于以一种新的姿态对待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他认为, 任何语言表达的东西都可以用另外一种语言同等表达出来。其“动态对等”翻译理论主要是指, 从语义到语体, 在接受语中用最贴切最自然的方式对等再现原发语的信息。翻译过程要着重原文意义和表述内容, 无需拘泥于形式。
三、四字词语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
四字词语具有的各种优势, 如果能在翻译时恰当使用, 将使译文大为出彩。由于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存在巨大的文化差异, 所以在翻译时要灵活变通, 采取适合的、相应的翻译策略, 而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要在保证原文的真实信息的同时, 结合相应的汉语文化环境, 翻译的内容要符合中国人的思维逻辑, 理解方式。
根据美国翻译家奈达的理论, 译文和原文在意义上要求对应, 但在形式上可以不用对等。在翻译时, 要深刻理解原文的意义。理解原文的技巧, 根据韩理德的功能语言理论, 要深层剖析原文的三个系统, 语义系统、词汇-语法系统、语音系统。从原文出发。寻找合理的翻译方式。在科技英文翻译时, 英语中的单词、词语、句式都有可能用四字成语表述出来。
(一) 英语短语的翻译
这主要在英语的名词、形容词、副词、动词等语言中运用的比较多。如:
The phase 2 extension became available for use in March1991.Ulike phase1, phase 2 laboratories and offices were designed for teaching and research.This unique feature posed a major challenge in network capacity planning –the bandwidth requirement would likely be higher, especially in laboratory areas.
第二阶段为应用提供可靠保障的扩建工程开始于1992年3月。有别于第一阶段的是, 第二阶段中实验室和办公室是为教学和研究工作所设计的。这个独一无二的特点, 在网络容量规划中构成了重大挑战—对带宽的要求可能更高, 特别是实验室领域。
根据功能语言学的理论, 概念功能主要是用于描写人物、事物、事件以及事件的状态等。韩理德认为现实是由过程本身、过程的参与者以及过程所处的环境三个部分组成。过程可以分为六种。在相同的过程中, 可以选择不同的时态、主体等手段来表现不同的状态。在翻译时, 要综合考虑三种成分, 对于不同的的过程, 要有相应的侧重点。在本段英文文献中, 结合语境, 重点是要强调实验室和办公室是为教学和科研工作设计的这一特点, unique如果翻译成独特的, 就缺少了它唯一性的特点, 所以用四字词语, 独一无二的翻译法既反映了它的独特性, 又体现了它的唯一性。对文章重点的把握准确到位。
(二) 英语短语的翻译
英语中的介词、副词、不定式短语等多可以翻译成四字成语
So in this sense the universe is intractable, astonishingly immune
to any human attempt at full knowledge.We cannot on this level understand a grain of salt, much less than the universe.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 要了解宇宙是很棘手的, 对于任何饱学之士也不例外。
从这个层面上讲, 我们不能了解一粒盐, 对宇宙的了解就更是知之甚少。
语言具有美学功能, 它的美学功能主要体现在文字的表现形式上, 它作
为一种信息符号, 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传播信息。在进行科技英文翻译时, 既要保持原文的整体意思。四字词语的恰当运用, 不近能使原文自然贴切、而且能使文章文采飞扬。
(三) 英语句式的翻译
It (jelly) is a popular food because of the fact that it’s good, it’s sweet, and it’s simple to make—doesn’t take a rocket scientist to put it together.
果冻仍然是一种倍受欢迎的食品, 因为它不仅外形美观、味道可口, 而且制作简便, 并不需要什么高科技人员才能弄出来。
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强调可以动态对等的类似对比。进行抽象化或者对等化的对比。以一种最自然的方式重现原文的内容。“重视意义, 而非形式”在科技英文翻译时, 用四字词语来表述, 既保持了科技文精简严谨的特点, 又提高了文章的整体写作水平。
四、结束语
在进行翻译时, 韩礼德的功能语言理论强调要综合运用语言三个层次的符号系统, 包括语义系统、词汇-语法系统, 和语音系统。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翻译。奈达的“动态对等理论”强调翻译要注重意义, 而非形式。主张在形式上灵活变通。本文结合具体事实, 了解到英语中的词语、短语、句式、习语都可能用四字成词来翻译。四字词语的应用既能保持科技文体, 干练、严谨的特点, 也能增强文章的整体效果。
参考文献
[1]贾柱立.实用英汉翻译基础教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辛凌.大学英语实用翻译教程.[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3]石春让, 覃成强.四字词语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外国语文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11, 27 (2) .
[4]张慧霞.解析四字词语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应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12 (6) .
[5]周晓玲, 卡力贝努尔·木台力甫.浅论科技英语翻译中四字词语的合理应用[J].金田, 2013 (8) .
[6]林克难, 籍明文.应用英语翻译呼唤理论指导[J].上海科技翻译, 2003 (3) .
[7]周佶, 周玉梅.计算机辅助医学英语翻译及其教学[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2, 26 (5) .
篇9:含有动物的四字词语
【关键词】动物隐喻词语 隐喻认知 动物商标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09)09-0022-03
引言
西方社会对隐喻的探究源远流长,经历了修辞学研究、语义学研究和多科学研究等三个时期。尤其20世纪70年代以来,隐喻成为哲学、符号学、认知心理学、语用学、语义学阐释学等众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造就了一个“隐喻的时代”(李国南 2001:41)。传统的语言学将隐喻视作一种语言现象,视作语言形式上的修辞,是语言装饰的手段。而当代认知语言学则认为,隐喻不仅仅属于纯语言范畴,而应属于更广的思维和认知的范畴。换言之,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更是一种认知现象,是人类一种基本的思维、认知和概念化方式(Ungerer & Schmid, 1996: 118-122; 蓝纯,1999:7)。由此可见,隐喻根植于人类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中,是人类赖以形成、组织和表达概念的基础与手段。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隐喻的本质是指借它类事物理解和体验该类事物”(Lakoff & Johnson, 1980:5)。这里所说的“它类事物”指的是人类所熟悉的领域,即隐喻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而“该类事物”则是指人类所陌生的领域,即隐喻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隐喻的形成是从始源域向目标域之间的投射,即人类通过熟悉的概念来理解另一个不熟悉的领域。动物作为人类十分熟悉的事物之一,是人类实现隐喻化的一种重要的始源域,对人类的思维和认知具有重要的意义。人们常用动物词汇喻指周边的人和事。本文拟通过对英汉动物词语的隐喻认知的分析,进一步讨论包含动物隐喻的商标的翻译。
1 英汉动物词语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英语及汉语中都不乏用动物来构成隐喻的现象。由于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过程大致相同,并且享有共同的世界知识和社会经验,进而对动物的感知和认知也有相似之处。但是受到英汉两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民族风俗习惯、社会地理环境和思维方式的影响,两种语言中关于动物的隐喻表达方式亦存在着许多个性和差异。
1.1 语义重合:英汉动物词隐喻认知的对应性
英汉两种语言中动物词汇的隐喻有些是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也就是说,英汉动物词汇的联想意义全部或部分重合。例如:英语单词“pig”(猪)喻义“贪婪的”、“肮脏的人”;“ass”(驴)指代“笨蛋”、“傻瓜”;以“wolf”(狼)比喻“残忍凶狠的人”等,汉语喻义也基本对应。特别是以“fox”(狐狸)喻义“狡猾的人”,英语和汉语中有着惊人的一致。例如: Be on your guard! He's a sly old fox. 提高警惕,他是一个狡猾的老狐狸。
1.2 语义碰撞:英汉动物词隐喻认知的非对应性
所谓语言碰撞时指一种语言中的某个动物词语能够在另一种语言中找到对应词,这对词虽然字面意思完全相同,但其联想意义却不完全相同甚至相反。(王璐:2005:111)非对应的动物隐喻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2.1 喻义对应,喻体不对应
在英语和汉语中,都有用不同喻体表达相同含义的现象。例如:英语中用“as timid as a hare”形容一个人胆子小,汉语里则用胆小如鼠来比喻。类似的例子还有“as strong as a horse”(健壮如牛),“a cat on the bricks”(热锅上的蚂蚁),“as slippery as an eel”(像泥鳅一样狡猾)等。
1.2.2 喻体对应,喻义不对应
英语和汉语中有时存在着相同的一个喻体,但在各自的语言中喻指的含义却不同,甚至大相径庭。例如:
从表中可以看出,“dog”(狗)和“owl”(猫头鹰)这两个在英语中具有积极喻义的动物词在汉语中的意义却截然相反。人们常用“狗仗人势”来形容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猫头鹰在中国文化中被认为是“不祥之鸟”,是厄运和死亡的象征,民间有“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的俗语。反之,汉语中象征着美丽、吉祥、尊贵的“peacock”(孔雀)、“dragon”(龙)、“bat”(蝙蝠)、“magpie”(喜鹊)在西方文化中都有消极的象征意义,有“blind as a bat”、“proud as a peacock”等习语。
1.2.3 喻体和喻义都不对应
有些动物词语在中国文化中几乎没有什么喻义,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却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同样,在汉语中的某些动物隐喻在英语中往往找不到与之对应的喻体和意义。如英语中用“crocodile tears”(鳄鱼的眼泪)喻义“假慈悲”;用“eager beaver”(卖力的海狸)比喻做事过于卖力气以讨好上司的人,这些在汉语中都没有相对应的喻义。而在汉语中象征“长寿”的“crane”(鹤)或“tortoise”(龟)在英语中几乎没有象征意义。
2 动物商标的英译策略
英、汉民族在与动物长期的相处过程中,对动物形成了深厚的民族感情和特定的联想,动物词在两个民族中都有一些特殊的隐喻。因此中西方文化中都有很多以动物来命名的商标,以期通过动物喻体的象征意义体现商品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但英汉动物词语的隐喻认知差异给动物商标的翻译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极其容易引起商标的误用和误译,产生文化冲突。这种现象在中国出口商品的商标英译中尤为突出,因此主要以中文商标的英语翻译为例。
2.1 动物商标英译存在的问题
一个成功的商标译名除了要达到音、形、意的完美结合外,还应考虑译名是否符合销售市场消费群体的文化传统和审美心理等方面,否则不单无法激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甚至会损害企业形象。如我国著名鞋油品牌“金鸡”牌,被译成“Golden Cock”,忽略了“cock”在英语中有“男性生殖器”的喻义,造成了对男性消费者的冒犯,给人粗俗的感觉。又如“white elephant”在英语中指“无用而累赘的东西;成为负担或招致亏损的财产”将“白象”牌电池直接翻译成“White Elephant”后,这个产品在英语国家很少有人问津,谁都不愿意买个无用而累赘的东西回去。再如,将“蝠王”这个商标直接用拼音“FUWANG”标注,虽然避免了使用“bat”(蝙蝠)这个在英语中具有“黑暗、邪恶”喻义的动物词,但是同时也失去了商标本身的文化内涵和产品特色。
2.2 动物商标的英译策略
从上述问题可以看出,商标的翻译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简单的词对词的翻译,更不是拼音的直接标注。在动物商标的英译过程中应充分注意英汉动物词的隐喻映射,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分析英汉动物词语的隐喻认知差异,灵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最大限度的体现原来商标中所承载的所有信息及功能。
2.2.1 直译法
对于在英语和汉语中文化内涵相似的动物商标,可以采用直译法。既保留了原名,也能避免商标原语的文化亏损。如“天鹅”牌(Swan)、“鹿王”牌(King Deer)、“七匹狼”(Septwolves)、“熊猫”牌(Panda)、“金鱼”牌(Goldfish)等。但英汉语中隐喻的认知意义能重合的动物词毕竟有限,更多的动物商标需要用别的翻译方法。
2.2.2 转译法
有些动物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象征意义相同,但喻体却不同。这种情况我们通常采取“换译”,“替代”或“归化”的翻译方法或策略,即把英汉中引起误解的喻体换成能产生类似联想和含义的喻体。“使之本土化,来‘将就’读者的变通转换”切忌生搬硬造的直译,否则可能使人感到不习惯。(孙艳 2008:4)例如:3.1中提到的“白象”牌可以转译成“White Bear”,因为“bear”(熊)在西方文化中形象是憨态可掬、受人欢迎的,俚语中“bear”还有“佼佼者”的意思。该商标通过转译转换了形象,成功的打开了欧美市场。
2.2.3 改译法
这一方法主要针对英汉动物词中存在的相同喻体表达不同含义的情况。对原语中出现的在目标语中有文化冲突的词用它的近义词来代替。如3.1中的“金鸡”牌可以改译成“Golden Rooster”。类似的例子还有将“Flying Pigeon”(飞鸽)改译为“Flying Dove”,用象征“温和、和平”的“dove”代替有“傻瓜、好斗的人”等喻义的“pigeon”更贴近目标语市场的消费者的审美心理。又如现在十分受欢迎的卡通人物“喜羊羊”,在用作商标时被译成了“Pleasant Goat”。“goat”在英语中不仅指山羊,还有“老色鬼”之意,如此翻译大大损害了原商标想要传达的“快乐、机智、可爱”的含义,建议改译为“Pleasant Lamb”,“lamb”除了有“小羊、羔羊”之意外,还有“温和的人、可爱的人”之意。
2.2.4 意译法
某些动物词在原语文化中可以表达美好的喻义,但在译语文化中却出现了语义空缺。如汉语中的“鸳鸯”是经常出现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和神话传说中的鸟类。鸳指雄鸟,鸯指雌鸟,一旦结为配偶,便陪伴终生。中国人常用其喻指恩爱的夫妻。但其英语译名“Mandarin Duck”却没有相关的联想意义,所以“鸳鸯”牌翻译时可以采用意译法,译为“Love Bird”才能传递其在原语文化中的特殊内涵。又如,“玉兔”牌,不应译成“Jade Rabbit”,汉语中的玉兔并不是指“玉做的兔子”而是指的是月宫中嫦娥仙子所养的兔子,也用以指月亮。传说月中有白兔,因用为月的代称。所以译为“Moon Rabbit”更为传神。
3 结论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大量的动物隐喻词语,它们具有对应性,更具有非对应性。在进行动物商标的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英汉两个民族动物隐喻的差异与商标翻译的联系,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尽可能的使原语商标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最大限度地在译语商标中体现出来,从而使商品能成功打开海外市场。
参考文献
1 李国南. 辞格与词汇[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 Ungerer F. & H. Schmid.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 London: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1996.
3 蓝纯. 从认知角度看汉语的空间隐喻[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9,(4).
4 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5 王璐. 汉英色彩词汇联想碰壁与跨文化交际 [J]. 山东社会科学. 2005,(3).
篇10:含有绿色意思的四字词语
出 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近义词: 灯红酒绿、酒池肉林
2: 绿林好汉lùlínhǎohàn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旧时也指聚众
备注:这里的绿不念LV而是念LU。绿营,也是念LU
举例: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隋朝末年的瓦岗,等都是绿林好汉
3: 灯红酒绿dēnghóngjiǔlǜ这个含有绿的四字成语和第一个酒绿灯红意思差不多,都是指的生活奢侈糜烂,天天吃喝玩乐,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
4: 绿蓑青笠lǜsuōqīnglì绿草编的蓑衣,青竹编的斗笠。形容渔翁的打扮。
5: 红愁绿惨hóngchóulǜcǎn比喻愁思满怀,容易伤感。
6: 绿惨红销lǜcǎnhóngxiāo指妇女的种种愁恨。同“绿惨红愁”。
7: 暗绿稀红ànlǜxīhóng犹言绿肥红瘦。形容叶盛花稀的暮春景象。
8: 绿林豪士lùlínháoshì指绿林中本领出众的人物。
9: 绿水青山lǜshuǐqīngshān泛称美好山河。
10: 绿女红男lǜnǚhóngnán服装艳丽的青年男女。
11: 纷红骇绿fēnhónghàilǜ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
12: 花红柳绿huāhóngliǔlǜ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13: 绿肥红瘦lǜféihóngshòu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
14: 红情绿意hóngqínglǜyì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15: 橙黄桔绿chénghuángjúlǜ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16: 粉白黛绿fěnbáidàilǜ泛指女子的妆饰。
17: 绿草如茵lǜcǎorúyīn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
18: 柳绿桃红liǔlǜtáohóng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
19: 惨绿少年cǎnlǜshàonián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
20: 绿林大盗lùlíndàdào指聚集山林的强盗。
21: 绿衣使者lǜyīshǐzhě原指鹦鹉。近代称邮递员。
22: 绿衣黄里lǜyīhuánglǐ绿、黄:古时以黄色为正色,绿为闲色。以绿色为衣
23: 红男绿女hóngnánlǜnǚ指穿着各种漂亮服装的青年男女。
24: 惨绿愁红cǎnlüchóuhóng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
25: 愁红惨绿chóuhóngcǎnlü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
26: 绿鬓红颜lǜbìnhóngyán指年轻女子。同“绿鬓朱颜”。
27: 绿酒红灯lǜjiǔhóngdēng形容奢侈豪华的享乐生活。
28: 面红面绿miànhóngmiànlǜ形容因紧张、急躁、害羞等而脸上发红的样子。
29: 绿林豪客lùlínháokè绿林:西汉王匡、王凤为首的“绿林军”。指聚集山
30: 大红大绿dàhóngdàlǜ指颜色浓艳。
31: 回黄转绿huíhuángzhuǎnlǜ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绿。原指时令的变迁,后比喻
32: 橙黄橘绿chénghuángjúlǜ指秋季景物。
33: 露红烟绿lùhóngyānlǜ形容花木的色彩鲜艳。同“露红烟紫”。
34: 绿暗红稀lǜànhóngxī形容暮春时绿廕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35: 柳绿花红liǔlǜhuāhóng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36: 绿林豪杰lùlínháojié指绿林中出众的人物。
37: 绿林强盗lùlínqiángdào指山林的强盗。
38: 愁红怨绿chóuhóngyuànlǜ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
39: 绿叶成荫lǜyèchéngyīn比喻绿叶繁茂覆盖成荫。同“绿叶成阴”。
40: 穿红着绿chuānhóngzhuólǜ形容衣着鲜艳华丽。
41: 绿鬓朱颜lǜbìnzhūyán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借指年轻女子。
42: 惨绿年华cǎnlǜniánhuá指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
43: 绿惨红愁lǜcǎnhóngchóu指妇女的种种愁恨。绿、红,指黑鬓红颜。
44: 绿叶成阴lǜyèchéngyīn指的是女子出嫁生了子女,一代接一代的传下去。也比喻绿叶繁茂覆盖成荫,也可以比喻女子青春已逝去
篇11:含有脚的四字词语
[脚踏实地] 比喻做事踏实,认真。
[脚忙手乱] 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脚高步低] 形容脚步不稳,歪歪倒倒。
[脚不沾地] 形容走得非常快,好象脚尖都未着地。同“脚不点地”。
[脚不点地] 形容走得非常快,好象脚尖都未着地。
[展脚伸腰] ①下拜。②俗用以称人死。
[有脚阳春] 承春:指春天。旧时称赞好官的话。
[有脚书橱] 比喻学识渊博的人。也指脱离实际食古不化的书呆子。
[一脚不移] 借喻坚定不移。
[小脚女人] 因用以指思想保守的人。
[洗脚上船] 指居于水滨,舟行极便。
[抬脚动手] 指一举一动。
[四脚朝天] 四脚:指四肢。形容仰面跌倒。也比喻躺下不干。
[手脚无措] 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同“手足无措”。
[手脚干净] 比喻廉洁奉公。
[三脚两步] ①形容走得快。②指走不多远。
[七脚八手] 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亦作“七足八手”。
[蹑脚蹑手] 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同“蹑手蹑脚”。
[捏脚捏手] 放轻手脚走路,动作小心翼翼的样子。
[两脚野狐] 比喻奸诈的人。
[两脚书橱] 指读书很多但不善于应用的人。
[两脚居间] 方言。犹言中间人。多指婚姻介绍人。
相关文章:
含有比喻手法的成语02-02
含有“花”的词语及解释02-02
含有“夏”的词语02-02
词语中含有一组反义词02-02
伟大的母爱小学生作文400字02-02
含有反义词的四字词语02-02
反义式的词语 成语02-02
含有反义词的词语四个字02-02
成语-含有彩字的成语02-02
含有成语的诗词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