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应如何提高期刊文献利用率

关键词: 期刊管理 信息源 期刊 信息

期刊是传播新知识和信息的重要载体之一。它汇集了人类绝大部分研究成果, 成为文献信息源的主体, 并以其独特的活力, 在人们社会信息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优化期刊管理, 提高期刊利用率, 充分发挥期刊在教学和科研中最大效用是当前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一) 期刊管理服务理念先进, 但服务方式单一。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的一个终极目标是为广大读者服务。“爱馆、爱书、爱知识、爱读者”, “一切为了方便读者, 努力为读者创造更好的读书环境, 提供更完备的服务”是现今高校图书馆先进的服务理念。“服务能力要不断提高, 服务态度要无条件做好”“对一线人员的工作评价, 以读者的评价为最高标准”等等一直是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这种服务理念贯彻到高校图书馆工作的方方面面, 同样也是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自始至终的服务目标。但是, 目前高校图书馆期刊管理服务工作仍是常规的、浅层次的、被动的基础服务, 服务方式单一。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缺乏诸如期刊书目信息的导读工作、优秀期刊的推荐工作, 更不用说对广大读者的需求进行主动分析, 提供有针对性的二次文献的开发、定制、推送等。期刊阅览室依旧沦为读者的休闲娱乐室, 服务的深化处于长期空白状态。

(二) 普遍存在阅览座位过少、刊藏种类过少等突出的问题。阅览环境主要是指阅览室的布局, 开放时间, 刊藏的建设等,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快速发展, 高校图书馆的硬件、软件设施相较以往已得到较大改善, 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整体阅览布局是合理的, 舒适的, 人在书中, 书在身边。开放时间的延长也为广大读者最大限度地利用期刊提供了方便。期刊阅览室一般可以提供多个信息点, 只要读者自带电脑, 即可实时上网查阅, 方便便利。但是, 高校图书馆由于场地所限, 相对于众多的读者, 座位过少, 加上期刊阅览室的期刊不能外借, 常常对真正需要期刊信息的读者来说陷入无座可坐的尴尬境地。目前期刊价格上涨, 图书馆经费紧张, 因此所购期刊数量和种类有限, 而高校连年扩招, 读者众多, 造成人多刊少, 矛盾突出。

(三) 读者众多, 自身需求旺盛, 但获取能力处于盲目、空白的状态。高校读者群体简单地说是师生, 其中教师可分为专家用户和教师用户, 专家用户不仅需要某一自己专研的特定的文献, 还需要图书馆提供二次开发的期刊文献信息, 提炼后的增值信息等。教师用户需要的是本专业相关的最新动态参考信息, 针对性强, 范围固定。学生用户是高校图书馆最为庞大的读者群体, 其需求呈现多样化、范围广的特点。他们索求文献的能力处于不同的状态, 但都有一些普遍的特点:为了寻找所需的期刊或文献漫无目标, 不能快速地搜索整个资料库。查找不到时也不知通过何种渠道获取所缺资源。有时急需一份文献信息时, 面对大量的期刊资源不知从何下手。有时查找较长时间才突然发现得到的是无用甚至是错误的信息, 走了许多的弯路。

(四) 期刊资源严重不足。高职院校的办学主要以教学为中心, 科研任务不多, 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而非研究型的, 广大师生也主要要求图书馆提供与他们课程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虽然我院图书馆也致力于“特色”建设和完善, 但由于面临经费紧张、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 能够投入到图书馆期刊的资金少之又少, 造成图书馆的期刊种类、数量减少, 导致期刊文献的供不应求, 期刊资源严重不足, 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这除了期刊价格大幅度上涨, 新办高职院校存在经费不足、新增专业多等情况外, 又有经费使用不合理、检索体系不完善、深层开发不够、资源共享少等原因。

二、高校图书馆提高期刊利用率的有效方法

(一) 加强期刊订购工作。期刊的订购不可能一劳永逸, 它必须根椐形势的变化而不断调整。采访人员在选购期刊的过程中要根据本校的教学实际和专业设置, 办学特色、办学目的、科研方向以及本馆的经费等, 以满足全校读者的阅读要求来确定本馆期刊的建设框架, 增订读者需求的期刊, 停订读者利用率低同时又对读者利用价值低的期刊。

(二) 坚持计划性管理, 提高期刊利用效率。期刊管理的价值在于运用根据读者对象需要, 加强期刊的采集方向、方式、程序和管理的规划, 做到有计划地采集和合理开发借阅渠道, 是提高期刊利用率的客观要求。为此, 其一, 要对读者群进行抽样调查, 包括对各二级学院、各年级、各专业的学生以及教师进行调查, 因为他们是期刊利用主体, 他们的要求是期刊采集的方向其二, 要及时了解和掌握期刊的发展动态, 结合学校学科建设的需要, 有计划采集。其三, 必须运用图书馆统计学方面的知识从质和量方面对期刊工作进行评估, 如适时统计期刊被借阅的人数次数, 测算出期刊的实际利用率, 凡是借阅率高的期刊, 必须适当增加, 对于借阅率较高的期刊必须保留, 对于极少有人借阅的期刊, 要分类进行处理, 属于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需要的要继续采集, 否则, 可适当减少采集。此外, 期刊审计也是提高期刊利用率的重要方法, 这是运用专业化标准对图书期刊工作进行综合性评估, 评估方式可对读者进行调查, 对期刊效用、管理方式、管理人员素质和服务进行全面评估, 统计期刊利用数据和结果, 为进一步做好期刊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三) 实行全开架阅览, 充分发挥馆旅作用。开架阅览是现代化图书馆服务的改革方向, 是向读者充分展示馆藏提高藏刊利用率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封闭式借借还还管理服务方式已远不能适应读者需要。图书馆应转变观念, 破除重藏轻用的思想, 实行开架服务, 方便和满足读者自由选择利用期刊文献的需要。使那些在目录中无法充分揭示的信息资源让读者实际利用, 有效提高利用率。当然开架阅览也会给管理上带来某些难点, 如期刊丢失、破损、乱架等情况出现。但如果因这方面的因素而影响开架服务的坚持, 那势必影响读者的有效利用。美国俄亥俄州肯特大学一位馆员说得好:“绝不能因为1%以下的窃贼而影响99%以上人们学习和研究。培养人才, 发展科学事业的重要性大大超过了因丢失图书而损失的价值”。基于同样的认识, 笔者认为全开架阅览是期刊服务工作应坚持的方向。在坚持开架服务的同时, 应切实加强防护管理, 避免和减少开架期刊的丢失率。

(四) 坚持人性化管理, 努力改善阅读环境。阅读环境, 是读者阅读期刊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物质环境包括阅览室内的一切客观条件、整洁情况和空气标准;人文环境是指室内布置、制度建设、服务条件等。阅读环境的优劣对于提高图书期刊的利用率有很大影响环境优越, 阅读者就会感到身体舒适心情愉悦, 就会增强读者的读书兴趣提高阅读效率。如果阅读环境差, 读者会有一种借到杂志赶快离开的心理。因此, 期刊管理人员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处处为读者着想, 积极主动地为读者创造优越的阅读环境。一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客观条件, 进行精心布置尽力拓展和利用空间, 创造一种通畅、整齐、舒展的阅览格局, 最大限度地扩展阅读容量, 并形成一种舒适的阅读环境。二是对期刊杂志进行科学归类, 便于读者查找和阅读。三是合理制定借阅制度或规定, 使借还制度简明、规范, 使阅读环境安静。四是改善服务态度, 主动、热心地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

总之, 高校图书馆期刊是一种宝贵的信息资源, 期刊工作是高校图书馆工作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 提高期刊的利用率, 是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重要使命。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有效地管理是提高期刊利用率的前提, 如何能够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 是期刊工作者必须思考且应该解决的实际问题。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图书馆藏利用 下一篇:高校图书馆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