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压力容器资质

关键词: 挥发 锅炉

第一篇:锅炉压力容器资质

锅炉压力容器

1.煤的发热量:1KG煤完全燃烧能够发出的热量,2.煤的挥发分: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将煤隔绝空气加热至900度,煤中挥发分解出的气体除去水蒸气,剩下的统称挥发分。3.一次应力:也叫直接应力,是由外载(内压)引起并与外载平衡的应力。4二次应力:也叫间接应力,是在外载(内压)作用下,元件的不同的变形部位相连接处,由于满足位移连续条件所引起的局部附加薄膜应力及弯曲应力5.水的硬度:水中能够形成水垢或者水渣的钙,镁盐的总含量,包括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2.锅壳锅炉的结构特点

1.“锅”和“炉”都包在一个壳体——锅壳中2.炉膛矮小,水冷程度大(整个金属炉膛浸泡在水中),燃烧条件差,必须烧优质燃料3.受热面少,蒸发量低,常装水管或烟火管以增加受热面4.壳体直径较大,开孔多,现状不规则,内部受热部分与不受热部分连接在一起,温度不一致,热胀冷缩程度不同,对安全工作不利5.系统比较简单,一般没有砌砖炉墙及尾部受热面,便于运输安装,运行管理及检查维修,对水质要求较低 7锅炉压力容器常见的缺陷

1.腐蚀{腐蚀是锅炉、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最容易产生的一种缺陷,在化工中容器尤为突出,主要包括:氧腐蚀、低温硫腐蚀、大气腐蚀、硫酸等介质引起的腐蚀、应力腐蚀等。} 2.裂纹[是腐蚀中最严重的一种缺陷,锅炉压力容器承压部件的裂纹、按产生原因可分为:焊接裂纹,热应力裂纹,腐蚀裂纹等,不同裂纹产生的部位不同,并有不同的形貌。] 3.变形{变形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缺陷,部件产生变形以后,改变了原有的结构形状,在变形部位结构部连续集中。} 4.磨损{锅炉部件的磨损常见的是冲刷磨损,即带有固体微粒的烟气流经受热面时,对受热面产生磨损。 5.钢材组织缺陷{钢材组织缺陷是指钢材金相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具有危险性的变化’}

8水管锅炉的结构特点 1.炉膛置于筒体之外,“炉”不受“锅”的限制,体积可大可小,可以满足燃烧及增加蒸发量的要求 2.以容纳水汽的管子置于炉膛,烟道中作受热面,锅筒一般不直接受热,传热性能及安全性能都显著改善 3.水的预热,汽化及蒸汽过热在不同的受热面完成,这些受热面分别叫做省煤器、水冷壁与对流管束、过热器。 4.水汽系统、燃烧系统及辅助系统比较复杂,但单个承压部件的结构比较简单 5.由于水的预热、汽化及蒸汽过热都是在管里面完成的,管子结垢难于清理,因而对水质要求较高,对运作、操作、管理水平也要求高

9. 安全泄压装置按其结构形式

1.阀型:设备超压时,通过阀自动开启排出介质降低设备内的压力。适用于介质比较清洁的气体,如空气等设备,不合适用于有剧毒性的设备。优点:仅仅排泄压力设备内高于规定部分的压力,而当设备内的压力降至正常操作压力时,它就自动关闭,所以可以避免一旦出现设备超压就得把全部介质排出造成的浪费和生产中断,装置可以重复多次使用,安装容易 缺点:密封性差,合格的安全阀,在正常的工作压力下也难免有轻微的泄露,由于弹簧等的惯性作用,阀的开放有滞后现象,泄压慢,安全阀不干净时,容易堵塞 2.断裂型 爆破片和爆破帽 前者用于中低压容器 后者用于超高压容器 这类安全装置是通过爆破元件在较高的压力下发生断裂而排放介质。适用于容器内因化学反应等升压速率高或介质具有剧毒性的容器。优点:密封性较好,卸压反应快,气体中的污物对装置元件的动作压力较小。缺点:完成降压之后,元件不能再使用,容器也要停止作用,元件在高压作用下,易产生疲劳损坏,元件寿命短,爆破元件的动作压力也不易控制 3.融化型 适应于器内介质压力完全取决于温度的小容器。利用装置内的低熔点合金在较高的温度下融化,打开通道,使气体从原来填充有易熔合金的孔中排放出来泄压 优点:结构简单,更换容易,熔化温度而确定的动作压力较易控制 缺点:完成降压作用后不能继续使用,停止运转,因易熔合金强度的限制,排放面积不能过大,该装置可能会在不应该动作时脱落或熔化,致发生意外 4.组合型 具有阀型和断裂型或阀型和熔化型的泄放结构。常见的有弹簧式安全阀与爆破片的串联组合。该种泄压装置一般用于剧毒或稀有介质容器,又因为安全阀的滞后作用,它不能用于器内升压速度极高的反应容器

第二篇: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周期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检验周期

一、锅炉

(一)

在用锅炉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外部检验,每 2 年进行一次内部检验,每 6 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

(二)

锅炉停止运行 1 年以上需要恢复运行前,受压元件经重大修理或改造后重新运行 1 年后,应进行内部检验;

(三)

新装锅炉首次检验应为内部检验;

(四)

对于不能进行内部检验的锅炉,应每 3 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

(五)

固定式小型锅炉每 2 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在水压试验前,应当进行必要的内外部检查;

(六)

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压力表、测温仪表按计量部门的规定进行校验。

二、压力容器

(一) 压力容器外部检查,每年至少一次;

(二) 内外部检验,安全状况等级为 1 、2 级的,每 6 年至少一次;安全状况等级为 3 级的,每 3 年至少一次;

(三) 对固定式压力容器每两次内外部检验期间内,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对移动式压力容器,每 6 年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四) 投用后首次内外部检验周期一般为 3 年;

(五) 安全阀、压力表每年至少校验一次;测温仪表 、液面计按计量部门的规定进行校验;在苛刻条件下使用的爆破片装置应每年更换,一般爆破片装置应在 2 至 3 年内更换。

三、压力管道

(一) 在运行条件下进行在役检验,每年一次 ( 可由使用单位取得检验资格的人员或由有压力管道检验资格的单位进行);

(二) 在停产条件下进行全面检验,安全状况等级为 1 级的,其检验 周期一般不超过 6 年(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管道与储罐定期检验同时进行);安全状况等级为 3 级的,其检验周期一般不超过 3 年;

(三) 经全面检验的管道一般应进行压力试验;

(四) 经重大改造、使用条件变更、停用 2 年以上需重新投用的管道应进行压力试验; 安全阀、压力表一般每年校验一次;爆破片按有关规定定期更换。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的检验周期

一、锅炉

(一)

在用锅炉一般每年进行一次外部检验,每 2 年进行一次内部检验,每 6 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

(二)

锅炉停止运行 1 年以上需要恢复运行前,受压元件经重大修理或改造后重新运行 1 年后,应进行内部检验;

(三)

新装锅炉首次检验应为内部检验;

(四)

对于不能进行内部检验的锅炉,应每 3 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

(五)

固定式小型锅炉每 2 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在水压试验前,应当进行必要的内外部检查;

(六)

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压力表、测温仪表按计量部门的规定进行校验。

二、压力容器

(一) 压力容器外部检查,每年至少一次;

(二) 内外部检验,安全状况等级为 1 、2 级的,每 6 年至少一次;安全状况等级为 3 级的,每 3 年至少一次;

(三) 对固定式压力容器每两次内外部检验期间内,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对移动式压力容器,每 6 年至少进行一次耐压试验;

(四) 投用后首次内外部检验周期一般为 3 年;

(五) 安全阀、压力表每年至少校验一次;测温仪表 、液面计按计量部门的规定进行校验;在苛刻条件下使用的爆破片装置应每年更换,一般爆破片装置应在 2 至 3 年内更换。

三、压力管道

(一) 在运行条件下进行在役检验,每年一次 ( 可由使用单位取得检验资格的人员或由有压力管道检验资格的单位进行);

(二) 在停产条件下进行全面检验,安全状况等级为 1 级的,其检验 周期一般不超过 6 年(液化石油气充装站管道与储罐定期检验同时进行);安全状况等级为 3 级的,其检验周期一般不超过 3 年;

(三) 经全面检验的管道一般应进行压力试验;

(四) 经重大改造、使用条件变更、停用 2 年以上需重新投用的管道应进行压力试验; 安全阀、压力表一般每年校验一次;爆破片按有关规定定期更换。

第三篇:锅炉压力容器用钢

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国内具有较高水平的中厚板厂陆续建成投产,现有中厚板厂工艺装备的不断完善,我国锅炉、压力容器用钢板不仅在产量上具备了一定规模,而且部分企业在实物质量上也逐步接近发达国家锅炉、压力容器用钢板的水平。至此我国已形成了具有一定生产规模,规格日渐增多,质量逐步提高的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的生产体系。

近年来,随着锅炉、压力容器向产品大型化的方向发展,以及应用环境的日益苛刻,对钢板的需求和要求也在增长和提高。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此类产品市场的变化,及时把握变化的市场发展动向,针对锅炉、压力容器板市场状况、生产设备、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用户消费的情况开展了调研,并提出调研报告。

一、国内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生产现状

1.生产现状

2000年全国共生产锅炉板约17.24万吨,产量最大的3家企业是:太钢(27269吨)、重钢(25754吨),浦钢(19422吨)。主要钢号有20g、22g、16Mng、15MnVg,14MnMoVg等。

2000年全国共生产容器板约29.82万吨,产量最大的三家企业是:武钢(68862吨),重钢(50693吨)、舞钢(37638吨),主要钢号有20R、16MnR等。

表1至表3分别给出1998年至2002年我国锅炉、压力容器用钢板的总产量及主要企业产量。

表1 1998~2002年我国锅炉、压力容器用钢板的产量

单位:吨

项目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特厚板

锅炉用钢板 11292 7698 15873 17388 21700

压力容器用钢板 18354 14498 35913 46770 29600 中厚板

锅炉火箱板 185442 161977 156533 207087 211600

其中:高压板 8613

压力容器板 264697 225619 262299 340239 452900

表2 主要钢铁企业锅炉板产量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特厚板

鞍钢 2412

单位:吨

1058 685 3180 2136 浦钢 77

254 341 2157 3815 舞钢 7033

6230 14061 10850 13737 武钢 1770

156 786 1201 1983 中厚板

锅炉火箱板

其中高压板

天津天盾有限公司 250

邯钢 74

23

1372 太钢 19603

12441 27269 16633 18004 鞍钢 8623

7276 7511 12263 9146 营口中板厂 6201

4088 4366 6774 2437 宝钢 25718

32106

浦钢 24559

15334 19081 20431 25444 南钢 2738

7898 12758 12424 24667 马钢 8613 8613 3979 7001 6855 8208 济钢 10786

16831 12290 22802 14962 舞钢 3933

4297 1300 5825 10834 安钢 12175

13316 15749 22492 31100 武钢 9763

3400 9077 13552 9138 柳钢 16706

14212 13955 14259 7744 昆钢 1395

2038 399 622 230 重钢 28013

22910 25754 38344 36712 酒钢

1612

5283

表3 主要钢铁企业压力容器用钢板产量 单位:吨

年份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特厚板

鞍钢 4150 3749 1245 1431 1775 浦钢 1217 1455 957 4889 5896 舞钢 6388 8662 31383 17225 18267 武钢 6599 632 2328 4295 3702 中厚板

首钢

241

4722 邯钢

1455

9076 太钢 12884 10355 13628 8555 13168 鞍钢 31882 35214 21978 33329 18410

营口中板厂 12091 9936 14 16360 5446 宝钢

6456 100855 浦钢 43095 48898 29505 51437 75013 南钢 4168 3429 17771 14655 36635 马钢

4232 5659 6294 8974 济钢 17962 20720 14144 25836 11582 舞钢 14910 15213 6255 35583 36576 武钢 48042 10913 66534 51339 49974 柳钢 18122 13709 12981 7618 2617 重钢 61349 44070 50693 44213 45442 酒钢

250

4733

2 生产装备及技术改造情况

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我国目前生产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的主要企业大约有15家,表4列出14家企业的中厚板轧机设置情况。

表4 我国锅炉及压力容器用板轧机一览表

序号

企业名称

投产或改造日期

设计能力

轧机规格及型式

备注

(万吨) 粗轧机架

精轧机架

1 武钢集团公司轧板厂 1968.8 60 2800mm二辊式 2800mm四辊式

前苏联制造 2 重庆钢铁集团公司第五轧钢厂 1984.4 20440 2350mm二辊式 2450mm四辊式

国产

3 舞阳厚板厂 1978 40 4300mm四辊式

引进二手设备

7 鞍钢集团公司中板厂 1993.9 40 2300mm三辊劳特 2550mm四辊式 2003年改造

8 南京钢铁集团公司中板厂 1994.9 25 2300mm三辊劳特 2500mm四辊式

9 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中板厂 1998.7 15/30 2300mm三辊劳特 2800mm四辊式

10 济南钢铁集团公司宽厚板厂 1989 40 2300mm三辊劳特 2500mm四辊式

国产

11 安阳钢铁集团公司中板厂 1996.5 15142 国产

14 邯郸钢铁公司中板厂 1993.9

2300mm三辊劳特

我国生产锅炉、压力容器用钢板的生产企业经“七五”、“八五”期间的技术改造,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生产装备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各企业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主要集中在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加热炉、高压水除鳞装置、轧机、冷床、剪板机、标志打印机设备及探伤设备等方面,如利用计算机对加热炉进行全面控制,将三辊劳特式轧机改为四辊精轧机或将三辊劳特式轧机作为粗轧机,后面增加1架四辊精轧机;增加高压水除鳞装置,采用计算机控制轧机液压AGC、电动APC装置;增加滚轮式冷床,辊底式常化炉;增置新的剪板机,如双边滚切剪等;增加激光测宽、测厚,划线装置和(射线测厚仪等测试装置,添置各种各样的钢板标志打印、喷印设备和超声披探伤设备。柳钢中板厂还研制了我国第一条30通道在线超声波探伤仪。

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使得产品质量有了飞跃提高,如重钢五厂在我国首先将三辊劳特式轧机改为2450mm四辊精轧机,随后对加热炉进行了三次改造,建立了国内第一条控冷生产线,并陆续建设了压力为18MPa的高压水除鳞装置(在生产作业线前后3次除鳞),用于钢板热处理的常化炉1座,安装了双边滚切剪(最大剪切厚度40mm)。1995年5月又建成一条全长80m滚动式冷床生产线,从根本上解决了钢板表面划伤问题,目前正在安装调试一套计算机控制全自动钢板标志打印喷字系统,对整个轧钢生产系统实行计算机控制及数据系统管理系统化等。重钢第五轧钢厂的技术改造与设备更新使得该厂的产品质量有了飞跃提高,该厂生产的“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厚钢板”获得劳动部免检产品称号。

在上述改造的基础上,各企业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对轧机进行了进一步改造。其中,武钢2800mm精轧机于1999年3月改造完工后,近两年又通过对该轧机的辊型的进一步改进,克服了钢板头尾中间超厚、板形不良等质量问题,减小了钢板的凸度,提高了板形质量和厚控精度。

舞钢4200mm轧机在1996年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造,配备了液压AGC系统、激光自动测宽、测厚装置,从而提高了该套轧机的装备水平。

济钢对3500mm宽厚板生产线进行改造,如今其装备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南钢中板厂在1994年投产的四辊精轧机安装了控轧控冷设备,并在该轧机后安装了一个在线液压升降机构,实现了钢板交叉轧制,大大缩短了轧机待轧时间。该厂还在四辊轧机后40米处安装了长度为24米的控制层流冷却系统,采用目前国际先进中厚板厂所用的高密度直管层流冷却系统,同时改进了HAGC厚度系统,并采用西门子网络控制系统对中厚板加工采取完全的过程控制、准确跟踪和数据库管理。南钢中板厂的这一系列改造措施提高了产品质量,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率。

柳钢中板厂2800mm四辊轧机建于1998年,投产时未配备厚度自动控制系统(AGC),为了提高产品厚度精度、全面实现负偏差轧制,提高成材率,柳钢于2002年1月对2800mm中板轧机进行液压AGC改造,以实现厚度控制和平面形状控制的要求。

3.锅炉板及压力容器板进出口情况分析

由于我国中厚板轧机装备水平低,特别是大多数中厚板厂前工序不完善,难以提供优质专用板坯,因此目前大多数中厚板轧机以生产Q195-Q235普碳板为主导产品,专用板产量较低,2002年专用板产量仅占板带材总产量的16%。因此我国每年需要进口生产难度较大的专用钢板,特别是强度级别高的锅炉板、压力容器板。例如锅筒用钢板(俗称汽包板)牌号为S1299,总量约1.3万吨/年,依赖进口(德国蒂森公司)。另外,厚度大于40mm的结构板,大部分依赖进口。

二、用户行业现状和消费量预测

1.锅炉、压力容器行业现状

目前我国锅炉、压力容器的制造企业3684家(包括气瓶制造企业)。2001年这些企业共计制造了10.6万台锅炉、35.1万台压力容器和1300多万只气瓶。

从地理位置分布看,我国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业主要分布于我国经济发达的长江沿岸地区和东部地区、见表5。

表5 国内主要锅炉、压力容器企业及其年产能力

单位:万/年

山东地区典型用户

产能

环渤海地区典型用户

产能 江浙地区典型用户

产能

济南锅炉集团 1.2 北京金属结构厂 0.5 上海化工机械厂 0.8

长清水龙王集团 0.5 北锅容器制造厂 0.4 上海电站辅机厂 0.6

齐鲁石化压力容器厂 0.3 邯郸石油化工机械厂 0.6 上海锅炉厂 5.5

青岛锅炉集团 0.3 石家庄化工机械厂 0.6 杭州锅炉厂 3.0

泰山锅炉集团 1.0 天津轻工机械厂 0.6 南化集团机械厂 0.2

冰山集团重型机器厂 3.0 镇海炼化公司 2.0

锦西化工机械厂 0.2 常州锅炉集团 0.6

大连重型机器厂 0.6

哈尔滨锅炉厂 6.0

合计 3.3 合计 12.5 合计 12.7 其他 2.7 其它 27.5 其它 12.4 总计 6.0 总计 40.0 总计 25.0

三地区合计 71.0万吨

这些是我国锅炉、压力容器行业的重要基地,这类企业约占总量的65%左右,耗用钢材量约占总耗材量的80%以上,在用材标准上这些企业也是国内最高的。较有影响的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企业有上锅、哈锅、杭锅和镇海炼化厂。

我国加入WTO给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业带来难以估量的深刻影响,从已得到的资料和数据显示,由于锅炉、压力容器的关税大幅降低,非法定检验市场的开放,使更多的国外产品、制造企业和检验公司进入我国市场,加剧了市场竞争,见表6。

表6 1994~2002年进入国内的国外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增长情况

年份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累计申请数量 3 7 46 398 537 620 664 726 761

累计发证数量

6 15 184 364 493 556 610 626

注:2002年数字为1—7月的累计数。

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国内市场份额将重新分配。这会使我国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和冲击,从而会引发国内企业(机构)的兼并重组,甚至导致一些缺乏竞争能力企业(机构)的倒闭。在这样一个国内竞争骤然加剧的经济环境下,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锅炉行业现状根据机械工业“十五”规划,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发展重点,而常规工业锅炉则是限制生产能力扩张的产品。

表7给出1999—2001年我国工业锅炉和电站锅炉产量统计。

表7 1999~2001年我国工业锅炉及电站锅炉产量

单位:蒸发吨

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工业锅炉 70145.8 82912.34 82772

电站锅炉 37672.27 39635 55217

至2001年我国具有锅炉制造许可证的企业共664家,其组成和分类见表8。

表8 锅炉制造许可证企业组成及分类

锅炉制造企业 A级 B级 C级 D级

合计

持证数(个) 27 189 133 315 664

我国工业锅炉以A、B级锅炉生产企业为主。根据统计,2001A、B级工业锅炉生产企业完成工业锅炉8.54万蒸发吨,约2.03万台。与2000年相比,工业锅炉的产量增加8300蒸发吨,生产台数则减少约1100台。2001年锅炉销售价格普遍低于上年,在锅炉产量增加的同时工业总产值和销售收入均有所减少,这也反映出锅炉市场的严峻和压力。

2001年工业锅炉产量前10名的生产企业见表9。

表9 2001年工业锅炉产量前10名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年产量

备注 号

蒸发吨

台数

1 无锡华光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5551 182 其中:工业锅炉5271蒸发吨,180台

2 济南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4972 77 其中:工业锅炉4452蒸发吨,74台

3 杭州富春锅炉容器有限公司 4021 121 其中:工业锅炉3101蒸发吨,115台 4 江苏太湖锅炉股份有限公司 2648 366

5 太原锅炉集团有限公司 2262 228

6 四川锅炉厂 2104 31 其中:工业锅炉1464蒸发吨,27台

7 山东泰山锅炉、压力容器集团总公司 1908 389

8 上海四方锅炉厂 1858 93

9 沈阳清华锅炉有限公司 1386 412

10 长沙锅炉厂 1378 262

注:工业锅炉产量按75t/h锅炉以下计算蒸汽量和台数。

2.我国锅炉、压力容器出口现状

目前我国锅炉、压力容器有一定的出口,能够承担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有200余家,全年创汇超过3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大约6亿~8亿美元,全行业外贸依存度不足10%,大大低于全国40%的水平。

表10给出自1992年以来,我国锅炉、压力容器出口情况。从该表可以看出无论是锅炉还是压力容器的出口量均是快速递增的。主要出口对象是亚洲,具体统计情况如下:

锅炉:2000年至2001年,出口亚洲的所占份额分别为43%、55%;非洲14%、14%;南美洲5%、5%;美国0.3%。

压力容器:亚洲96%(日本77%)、73%(日本60%);非洲3%、0.7%;南美洲1%、1%;欧洲0.2%、1.5%。

表10 1992~2001年锅炉、压力容器出口情况

年份 1992 1993 1994 995 996 997 1998 1999 2000 2001

锅炉(蒸发吨) 67 56 36 61 63 65 66 66 131 212

压力容器(吨) 991 726 1392 2302 5889 7683 9476 8193 12839 15174

三、消费需求预测

目前我国锅炉、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年需钢材100万吨,其中低合金钢、高强度钢45万~50万吨,低温钢5万~6万吨,中温钢材及锻件约3万吨。而这些高技术含量、高质量的低温钢、中温抗氢钢、正火高强度钢在国内市场还很紧缺,有些规格还无法生产,仍然依靠进口。例如,厚度在100mm以上的调质高强度钢、中温抗氢钢,用于-71℃~-196℃的低温钢,这些规格和材质的钢材每年需进口几千吨。

另外,目前我国每年还需进口大量的锅炉和压力容器,表11给出1992年至2001年我国锅炉、压力容器进口情况。

表11 1992~2001年锅炉、压力容器进口情况

年份 1992 1993 994 995 996 997 1998 1999 2000 2001

锅炉(蒸发吨) 416 445 533 776 780 780 1194 1681 1653 2391 压力容器(吨) 1834 1634 3243 3370 3370 3370 3374 2974 2141 2706

根据上述锅炉、压力容器基本现状以及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有关专家预测到2005年,我国的锅炉用钢板的需求量为80万吨,压力容器用钢板的需求量为70万吨。

由于我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预计至2010年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保持8%左右的速度增长;另外,目前虽然一部分高附加值的锅炉、压力容器钢尚需进口,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至2010年我国相应的高附加值钢板的进口量会相对减少;与此同时随着锅炉及压力容器制造水平的提高,以及合资企业数量的增加,相信我国此类产品产量将会不断提高。

在此分析基础上,预计至2010年我国的锅炉、压力容器钢板的消费需求至少达到100万吨和120万吨。

四、结束语

通过本次对锅炉、压力容器的调研,可以了解到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力工业和化学工业的发展,我国的锅炉、压力容器的需求量得到迅速增长。因此对锅炉、压力容器钢板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然而,由于我国压力容器用钢的生产企业绝大多数只能生产低中压容器板和锅炉板,总体仍处于低层次上的质量和价格竞争。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为:

第四篇:压力容器设计资质

A

超高压容器、高压容器(A1);

第三类低、中压容器(A2);

球形储罐现场组焊或球壳板制造(A3);

非金属压力容器(A4);

医用氧舱(A5)

A1

应注明单层、锻焊、多层包扎、绕带、热套、绕板、无缝、锻造、管制等结构形式

B1

无缝气瓶(B1);焊接气瓶(B2);特种气瓶(B3)

B2

注明含(限)溶解乙炔气瓶或液化石油气瓶。B3注明机动车用、缠绕、非重复充装、真空绝热低温气瓶等

C

铁路罐车(C1);

汽车罐车或长管拖车(C2);

罐式集装箱(C3)

D

第一类压力容器(D1);

第二类低、中压容器(D2)

注:1.

一、

二、三类压力容器的划分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确定;

2. 超高压容器:设计压力大于及等于100MPa的压力容器;

高压容器:设计压力大于及等于10MPa且小于100MPa的压力容器;

中压容器:设计压力大于及等于1.6MPa且小于10MPa的压力容器;

低压容器:设计压力大于及等于0.1MPa且小于1.6MPa的压力容器。

3. 按分析设计标准设计的压力容器,其制造企业应持有A或C级许可证。

4. 球壳板制造项目含直径大于及等于1800mm的各类型封头。

5. 对于产品种类单一的制造企业,应对其许可范围进行限制,如限制产品或制造方法、材质、种类、用途等。

第五篇:锅炉压力容器事故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我矿现有锅炉压力容器2台,主要用于冬季取暖、洗浴等用途。由于锅炉是一种承受高温高压、具有爆炸危险的特殊设备,如果发生紧急情况,特别是锅炉爆炸、爆管和缺水等紧急情况,将发生重大恶性事故,直接危及着员工们的生命安全,并会造成财产的巨大损失。

锅炉是一种密闭的压力容器,在高温和高压下工作,有爆炸的危险。一旦发生爆炸,将摧毁设备和建筑物,造成人身伤亡,破坏性非常惊人;锅炉运行必须非常可靠,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伤人、设备损坏,其损失将是非常严重。

锅炉爆炸时,大量的汽水从破口处急速冲出,由于具有很高的速度,当与空气或地面接触后,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力而产生动能,使锅炉部件腾空而起或向反作用力的方向运动。锅炉爆炸时所放出的能量,其中很小一部分消耗在撕裂锅炉钢板,拉断固定锅炉的地脚螺栓和与锅炉连接的各种汽水管道,将锅炉整体或碎块抛离原地,周围设备和建筑物也会受到严重破坏,甚至引起人身伤亡,后果非常严重。

1.1锅炉水位过低会引起缺水事故;锅炉水位过高会引起满水事故,长时间高水位运行,还容易使压力表管口结垢而堵塞,使压力表失灵而导致锅炉超压事故。

1.2锅炉水质管理不善,又未定期排污,造成锅炉水垢太厚,会使受热面水侧积存泥垢和水垢,热阻增大,而使受热面金属烧坏;给水中带有油质或给水呈酸性,会使金属壁过热或腐蚀;碱性过高,会使钢板产生苛性脆化、裂纹和起槽。在长期运行中操作不当,使锅炉骤冷骤热或负荷波动频繁,钢管承受交变压力,产生疲劳裂纹,同时由于腐蚀的综合作用形成起槽开裂和强度下降。

1.3水循环被破坏。结垢会造成水循环被破环,如锅炉碱度过高,锅筒水面起泡沫、汽水共腾易使水循环遭到破坏。水循环被破坏,锅内的水况紊乱,有的受热面管子将发生倒流或停滞,或者造成“汽塞”,在停滞水流的管子内产生泥垢和水垢堵塞,从而烧坏受热面管子或发生爆炸事故。钢管内外表面腐蚀减薄,强度显著降低,不能承受额定压力而破裂。

1.4超温运行。由于烟气流差或燃烧工史不稳定等原因,使锅炉出口汽温过高,使受热面温度过高,造成金属烧损或发生爆管事故。

1.5超压运行。如安全阀失灵,或者在水循环系统发生故障,都将造成锅炉超压运行,严重时会发生锅炉爆炸。

1. 6锅炉工误操作、错误的检修方法和对锅炉不定期检查等都将导致事故的发生。

2 处置原则

2.1事故报告原则

事故发生后,及时向矿应急指挥部报告。

2.2统一指挥原则

根据指挥部总指挥的命令,在现场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下,充分调动各方面救援力量,落实责任,科学组织,保障抢险救援工作快速、有序进行。

2.3救人优先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切实把保护职工生命安全走味事故处置的首要任务,有效防止和控制事故危害蔓延扩大,千方百计把事故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2.4及时抢救原则

1、事故发生后,现场人员应当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开展自救、互救工作。

2、主要负责人要按照相关规定,迅速组织抢救。

3、实施快速应急响应和快速抢险,相关部门、救援机构必须第一时间到达事故发生地,相应的救援抢险设备也必须迅速到达。

2.5 属地管辖和分级处置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在矿统一领导和组织协调下,各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负责有关生产安全事故灾难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工作。

2.6妥善处理善后原则

按照相关规定,在事故抢险救援的同时,应尽快开展善后处理工作。根就有关政策和法规,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对一”的保护安抚等措施,积极妥善处理善后事宜,有效维护社会稳定。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成立事故处置指挥部

事故救灾指挥部设在矿调度室,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

指挥部总指挥:项目部经理、党总支书记

副总指挥:生产副总、总工程师、安全副总 、机电副总

成员:安监科科长、调度室主任、生产技术科长、机运工区区长、通风工区区长、掘进工区区长。

3.2下设九个工作组,具体负责组织指挥现场抢险救灾工作。

(1)现场指挥组

组长:机电副总

成员:机运工区、机修厂负责人

主要职责:

①负责指挥现场救援救治队伍。

②组织调配救援的人员、物资。

③协助总指挥研究制定变更事故处理方案。

(2)抢险救灾组

组长:安全副总

成员:调度室主任、安监科科长、机运工区管理人员及司炉工。

主要职责:

①指挥现场救护工作,负责实施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

②快速制定抢险救护队的行动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

③组织指挥现场抢险救灾、救灾物资及伤员转送。

④合理组织和调动战斗力量,保证救护任务的完成。

(3)技术专家组

组长:总工程师

成员:技术科长、机运工区区长

主要职责:

①根据事故性质、类别、影响范围等基本情况,迅速制定抢险与救灾方案、技术措施,报总指挥同意后实施。

②制定并实施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防范措施。

③解决事故抢险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④审定事故原因分析报告,报总指挥阅批。

(4)物资保障组

组长:经理

成员:办公室主任、物资供应部部长

主要职责:

①负责抢险救灾中物资和设备的及时供应。

②筹集、调集应急救援供风、供电、给排水设备。

③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5)治安保卫组:

组长:保卫科科长

成员:全体治安保卫人员。

主要职责:

①组织治安保卫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警戒、戒严和维持秩序,维护事故发生区域的治安和交通秩序。

②指挥疏散事故影响区域的人员。

③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6)医疗救护组

组长:党总支书记

成员:矿医务室主任、调度室主任

主要职责:

①立即赶赴现场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护。

②组织医疗救治,负责制定医疗救护方案。

(7)信息发布组

负责人:党总支书记

成员:党政办公室等相关人员。

主要职责:

①负责事故信息发布工作,要按照指挥部提供的事故救援信息向社会公告事故发生性质和救援进展情况。

②向上级政府部门、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主要新闻媒体汇报现场救援工作。

③正确引到媒体和公众舆论。

(8)后勤保障组

组长:党总支书记

成员:物资供应部、调度室、机运工区

主要职责:

①负责组织拟定保障方案。

②负责食宿接待、车辆调度、供电、通讯畅通工作。

(9)善后处理组:

组长:党总支书记

成员:工会、工资、财务、党政办公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主要职责:

①负责事故中遇难人员的遗体、遗物处置。

②负责事故伤亡人员亲属的安抚接待、抚恤金善后处理。

3.3部门职责

(1)调度室

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①及时准确的上报事故情况,传达总指挥命令。

②召集有关人员在调度室待命和做好响应的准备工作。

③了解并记录事故发生时间和地点,灾害情况和现场采取的救护措施。

④核实和统计伤亡人数,按照指挥部命令和通知受威胁人员撤离。

⑤整理抢险救援命令,要做好详细应急处置记录,及时掌握抢险事故现场进展情况和救援情况。

⑥按照指挥部的要求全面协调和指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调用应急救援物资、救护队伍、设备和有关专家。

⑦按指挥部的命令,在规定时间内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救援情况。

⑧负责起草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报告。

⑨完成总指挥赋予的其他任务。

(2)党政办公室

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①及时向总指挥报告事故信息,传达总指挥关于救援工作的批示和意见。

②接受上级部门领导的重要批示、指示,立即呈报总指挥阅批并负责督办落实。

③保证事故抢险需要的车辆。

④承办指挥部交办的其它工作。

(3)安监科

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①及时向指挥部汇报事故信息。

②按照总指挥指示,组织工会等有关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及时向指挥部提供事故调查报告。

③参与上级部门的事故调查,负责向事故调查组提供事故有关情况、资料,重要事项必须向总指挥请示。

④负责现场安全措施的督办落实。

⑤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任务。

(4)矿医务室

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

①时刻做好应急救援救治工作,接警后迅速组建现场救治医疗队伍,3分钟内派出救护队伍。

②筹集调集应急救援救治急救药品等,及时提供救护所需物品。

③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任务。

(5)物资供应部

坚持24小时应急值守。保障事故抢救物资的供应,确保抢险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6)技术科、机运工区

①提供灾区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

②根据指挥部命令完成现场相关检测、测量工作。

③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方案、防范措施。

④负责起草事故原因分析报告。

⑤完成总指挥赋予的其它任务。

(7)财务科

保证为事故救援配备救援设备、器材提供经费支持和事故善后处理所需资金及时到位。

(8)工会

参与事故调查、善后处理。

(9)其它

相关部门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

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4.1.1防止炉外管道爆破:

4.1.1.1加强对炉外管道的巡视,对管系振动、水击等现象分析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当炉外管道有漏水现象,必须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若不能与系统隔离进行处理时,应立即停炉。

4.1.1.2加强对导汽管、汽联络管、水联络管、下降管等炉外管道以及弯管、弯头、联箱封头等的检查工作,发现缺陷(如表面裂纹、冲刷减薄或材质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

4.1.1.3加强对汽水系统中的高中压疏水、排污、减温水等小口径管道的管座焊缝、内壁冲刷和外表腐蚀现象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4.1.1.4对过热蒸汽管道、弯管、弯头、阀门、三通等大口径部件及其相关焊缝进行定期检查。

4.1.2防止过热器爆管:

4.1.2.1停炉检修时,对吹灰器吹扫区域周围、人孔门附近磨损情况检查。发现有明显磨损、光亮等情况,应对其管段进行测量壁厚。

4.1.2.2检查过热器区域的烟气均流装置、防磨护瓦等,防磨装置开焊、变形处应修复,缺损、脱落的要更换。

4.1.3防止省煤器磨损爆管:

4.1.3.1检修中全面检查省煤器管,重点检查弯头部位、吹灰器周围、人孔门附近等处省煤器管的磨损,必要时应对上述管子进行壁厚测量。

4.1.3.2检查省煤器区域的防磨装置、管排的固定、夹持、吊架等,保持管排整齐。

4.1.3.3全面检查管子的局部缺陷,发现超过质量标准的应进行处理。

4.1.4防止水冷壁管泄漏

4.1.4.1燃烧调整应保证水冷壁不结焦,防止发生高温腐蚀,在保证完全燃烧的情况下尽量减小过量空气系数。

4.1.4.2检修时重点检查喷燃器区域、吹灰器周围、底部水冷壁管的磨损情况,并对这些部位的弯头外弯处进行测量。

4.1.4.3严防锅炉缺水运行,当锅炉水位低到超过规定的极限值时,要立即灭火停炉;定期校对水位和试验高低水位报警;运行中严防锅炉超压。

4.1.4.4集控室所有汽包水位表计损坏,无法监视汽包水位时,应立即手动停炉。锅炉严禁在安全阀解列的状况下运行。

4.1.4.5运行人员要对承压部件经常检查,发现水冷壁管泄漏时应及时汇报和处理,防止泄漏扩大损坏其它管段。

4.1.4.6水冷壁有结焦时,必须及时打掉,打焦时应防止大块焦渣脱落。

4.1.5防止锅炉缺、满水事故

4.1.5.1正常运行中,汽包水位控制投自动,当锅炉水位低至-300mm时,应停炉处理;当锅炉水位高至+250mm时,应立即停炉。

4.1.5.2定期进行汽包水位高、低报警试验。

4.1.6设计、改造锅炉应遵守锅炉有关的安全规程条件要求。制造、修理、安装锅炉,严格执行工艺要求和质量检查制度。

4.1.7搞好水质处理工作,保证锅炉用水达到标准。

4.1.8不断加强司炉人员的正规操作,提高司炉工的操作水平和分析、判断事故的能力。为防止锅炉爆炸,遇有下列异常情况应作停炉处理:

4.1.9遇到下列情况时立即停炉:

4.1.9.1锅炉缺水:水位在汽包水位计中消失时。

4.1.9.2锅炉满水:水位超过汽包水位计上部不见水位时。

4.1.9.3炉管爆破:不能维持正常水位或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时。

4.1.9.4燃料在燃烧室后部烟道燃烧,使排烟温度不正常升高时。

4.1.9.5所有液位计损坏。

4.1.9.6流化床结焦严重,无法维持运行时。

4.1.9.7旋风分离器或旋风筒严重磨损,造成护板或横梁烧毁。

4.1.9.8汽水管道或汽水截止门破裂,造成大量泄漏,对人身及设备安全构成威胁时。

4.1.9.9锅炉超压,安全阀拒动,对空排气门又打不开时。

4.1.9.10引风机、一次风机故障,不能维持运行时。

4.1.10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请示生产副总或总工程师停炉。

4.1.10.1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或减温器泄漏。

4.1.10.2承压部件张口,焊缝裂纹或管道阀门泄漏。

4.1.10.3燃烧室内与烟气接触的承压部件耐磨绝热垫层脱落。

4.1.10.4放渣、放灰管堵塞,经处理无效,难以维持运行时。

4.1.10.5给煤机设备损坏,不能维持燃烧时。

4.1.10.6给水炉水蒸汽品质或汽温超过允许值时,经处理无法恢复正常。

4.1.10.7流化床内或返料器下部结焦无法处理,难以维持运行时。

4.2 预警行动

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发布程序

(1) 指示仪表指示异常

(2)锅炉运行声音异常

5 信息报告程序

(1)发生锅炉压力容器灾害时,值班员应立即向机运工区值班室、矿调度室汇报。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2)如果事故现场发生火灾时,现场的值长应立即组织人员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直接进行灭火,并汇报调度室。如果火势较大,不能控制时,应通知所有可能受火灾威胁地区的人员按避灾路线进行撤退。

5.1确定报警系统及程序

报警系统为电铃报警

5.2确定现场报警方式(电话、信号等)

报警方式为座机及手机联系

5.3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联系电话

向外求援方式

必要时,由总指挥下达指令,请求上级协调增援。

格目底公司调度室

水矿集团公司调度

6 应急处置

6.1 响应分级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的规定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Ⅰ级)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Ⅱ级),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Ⅲ级),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Ⅳ级),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6.2 响应程序

(1)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执行Ⅰ级应急响应。

指挥部所有成员必须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同时,总指挥立即调集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赶赴现场。1小时之内,事故信息分别报送属地各级政府、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单位、国家安全生产管理总局。

启动国家总局、省人民政府以下各级政府预案和六盘水市煤炭局应急预案。

(2)发生重大事故,执行Ⅱ级应急响应。 指挥部所有成员必须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同时,总指挥立即调集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赶赴现场。1小时之内,事故信息分别报送属地各级政府、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单位。

启动省人民政府以下各级政府预案和六盘水市煤炭局应急预案。

(3)发生较大事故,执行Ⅲ级应急响应。

指挥部所有成员必须迅速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救;同时,总指挥立即调集相关应急救援队伍和设备赶赴现场。1小时之内,事故信息分别报送属地(市)各级政府、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单位。

启动地(市)县级人民政府以下各级政府预案和六盘水市煤炭局应急预案。

(4)发生一般事故,执行Ⅳ级应急响应。

指挥部主要成员要尽快达到事故现场进行救援工作,并根据事故情况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启动六盘水市煤炭局应急预案及事故单位预案。

必要时,向地市)政府、属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单位汇报。

6.3应急行动

总指挥下达应急指挥部领导关于抢险救援的指导意见,各工作组立即执行前线救援行动。

6.4扩大响应

在启动各相关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实救过程中仍确定事故未能有效控制时,应立即向上级政府部门提出启动上级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建议。

事故处理过程中,应每隔四小时需报一次。

必要时,有总指挥下达向上级请求协调或增援命令。

6.3 处置措施

6.3.1处置措施;

6.3.1.1蒸汽锅炉发生事故,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为防止事故扩大,可以在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下,根据具体

情况进行如下工作:①在供电没受影响的情况下,加快放渣速度,快速把渣火出,同时边用湿炉渣、砂土等灭炉火,并打开所有炉门降温。②若供电受影响,炉渣不能放尽,则用湿炉渣、砂土等灭炉火,并打开所有炉门降温。③关闭该炉在分汽包上的阀门。④关闭给水泵上阀门,并停掉给水泵电源,防止给水遇炉火产生蒸汽造成炉墙进一步受损。

6.3.1.2分汽包出现破裂事故,蒸汽锅炉按紧急停炉处理。

6.3.1.3对炉火、油火灾用砂土、湿炉渣或灭火器灭火;对电气火灾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普通火灾用消防水龙带灭火。

6.3.1.4因事故影响到供电时,禁止盲目送电,应与供电部门联系配合,电工查找原因,处理完好后恢复送电。

6.3.1.5紧急停炉操作顺序

6.3.1.5.1立即停止鼓风机和引风机运行,若是炉管爆破可不停引风机,若是流化床大面积结焦,可暂时不停鼓风机和引风机,以保护风帽。

6.3.1.5.2锅炉解列后,开启对空排汽门、停止上水时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省煤器泄漏时可不开)关闭加药门和连续排污门。

6.3.1.5.3紧急停炉后可将返料灰放净,关风门,流化床内部的底料可请示车间或厂领导后再决定是否放掉。

6.3.1.5.4电除尘下部灰必须放净后停除灰机。

6.3.1.5.5停炉时间、原因操作项目和顺序详细记录在记录本内。

6.3.1.5.6在不影响邻炉上水的情况下,可保证炉内上水,绝不能由于泄漏而不上水。

6.3.1.5.7停炉后的维护可按正常停炉进行。

6.3.2蒸汽锅炉发生事故,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为防止事故扩大,可以在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下,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工作:

6.3.2.1在供电没受影响的情况下,加快炉排速度,快速把炉火拉出,同时边用湿炉渣、砂土等灭炉火,并打开所有炉门降温。

6.3.2.2若供电受影响,炉排不能开动,则用湿炉渣、砂土等灭炉火,并打开所有炉门降温。

6.3.2.3关闭该炉在分汽包上上的阀门。

6.3.2.4关闭给水泵上的阀门,并停掉给水泵电源,防止给水遇炉火产生蒸汽造成炉墙进一步受损。

6.3.3分汽缸出现破裂事故:蒸汽锅炉按紧急停炉处理。

6.3.4对锅炉火灾用砂土、湿炉渣或灭火器灭火;对电气火灾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普通火灾用消防水龙带灭火。

6.3.5因事故影响到供电时,禁止盲目送电,应与供电部门联系配合,电工查找原因,处理故障后恢复送电。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7.1救援应急物资和装备由上运转工区及仓库负责管理和维护 锅炉房门口有砂箱一个,配有两把消防锨和部分消防沙袋;室内外消防栓的分布情况:锅炉房配有消防水泵两台(备用一台),保证消防用水充足,所有消防器材责任到人进行管理。

锅炉压力容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 事故特征

锅炉是一种密闭的压力容器,在高温和高压下工作,有爆炸的危险。一旦发生爆炸,将摧毁设备和建筑物,造成人身伤亡,破坏性非常惊人;锅炉运行必须非常可靠,一旦发生故障,将造成停电、停产、设备损坏,其损失将是非常严重;锅炉在运行中受高温、压力和腐蚀的影响,容易造成事故。

锅炉爆炸时,大量的汽水从破口处急速冲出,由于具有很高的速度,当与空气或地面接触后,产生了巨大的反作用力而产生动能,使锅炉部件腾空而起或向反作用力的方向运动。锅炉爆炸时所放出的能量,其中很小一部分消耗在撕裂锅炉钢板,拉断固定锅炉的地脚螺栓和与锅炉连接的各种汽水管道,将锅炉整体或碎块抛离原地,周围设备和建筑物也会受到严重破坏,甚至引起人身伤亡,后果非常严重。

事故类型和严重程度分析

1.1锅炉水位过低会引起严重缺水事故;锅炉水位过高会引起满水事故,长时间高水位运行,还容易使压力表管口结垢而堵塞,使压力表失灵而导致锅炉超压事故。

1.2水质管理不善。锅炉水垢太厚,又未定期排污,会使受热面水侧积存泥垢和水垢,热阻增大,而使受热面金属烧坏;给水中带有油质或给水呈酸性,会使金属壁过热或腐蚀;碱性过高,会使钢板产生苛性脆化、裂纹和起槽。在长期运行中操作不当,使锅炉骤冷骤热或负荷波动频繁,钢管承受交变压力,产生疲劳裂纹,同时由于腐蚀的综合作用形成起槽开裂和强度下降。

1.3水循环被破坏。结垢会造成水循环被破环,如锅炉碱度过高,锅筒水面起泡沫、汽水共腾易使水循环遭到破坏。水循环被破坏,锅内的水况紊乱,有的受热面管子将发生倒流或停滞,或者造成“汽塞”,在停滞水流的管子内产生泥垢和水垢堵塞,从而烧坏受热面管子或发生爆炸事故。钢管内外表面腐蚀减薄,强度显著降低,不能承受额定压力而破裂。

1.4超温运行。由于烟气流差或燃烧工史不稳定等原因,使锅炉出口汽温过高,使受热面温度过高,造成金属烧损或发生爆管事故。

1.5超压运行。如安全阀失灵,或者在水循环系统发生故障,都将造成锅炉超压运行,严重时会发生锅炉爆炸。

1.6锅炉工误操作、错误的检修方法和对锅炉不定期检查等都将导致事故的发生。

1.7先天性缺陷。设计时采用不合理的角焊结构,强度计算错误,用材不当,制造安装及修理的加工工艺不好等在使用中扩大发展,直至发生爆炸事故。

2 应急组织与职责

2.1应急组织体系

公司设立重、特大事故锅炉爆炸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组织指挥重、特大锅炉爆炸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总指挥:机电矿长,成员:调度室、机电科、安监站、上运转工区等单位负责人。

下设五个救援小组:

现场处理组:由安全矿长负责处置现场抢救工作,及时处理事故及险情。

抢险救援组:由救援指挥部紧急调集人员组成,负责实施抢险救灾和安全技术措施。

技术组:由机电科、上运转工区组成,主要研究制定抢救措施及解决事故及险情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物资供应组:由供应部、党政办公室、仓库主任组成,保证抢险物资和设备的及时供应。

事故调查组:由机电矿长、安全矿长负责,对事故原因和事故责任进行调查、分析。

2.2、指挥机构及职责:

锅炉发生事故时

总 指 挥:矿长

副总指挥:机电矿长、生产矿长、安全矿长

员:调度室、机电科、安监站、上运转工区等单位负责人。

(一)指挥协调处理组:

长:生产矿长

员:调度室、机电科、安监站等单位负责人。

具体职责:

1、分析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及可能发生的事故并制定批准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置措施。

2、教育和督促员工严格执行本单位的生产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向员工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以及事故以及应急措施。

3、发生事故时,立即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努力将事故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4、分析判断事故、事件或灾情的受影响区域、危害程度及应急自救处置程度,确定相应警报级别、应急救援级别。

5、批准成立现场应急自救指挥中心,批准现场处置方案。

6、向上级领导汇报事故处置情况。

(二)技术支持组

长:总工程师

员:机电科、上运转工区负责人

具体职责:

1、组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2、制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

3、根据事故发生的类型,确定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

4、制定防止事故扩大的措施。

5、提供事故现场的各种图纸、资料。

6、识别各险种状况,事故现场分析,确定危险的最大极限,危险的处理程序以及是否采用新技术。

7、确定事故现场的危险区、缓冲区和安全区,确保未经培训人员不能参加现场事故处置。

8、收集资料及事故现场相关数据。

9、定期培训保证每个职工都接受过业务培训。

(三)后勤保障组

组长:经营副总

成员:党政办公室主任、经营办公室主任、仓库主任,矿卫生室主任。

具体职责:

1、负责组织抢救事故受伤人员。

2、负责组织抢险救灾所需各种物资、人员和资金。

3、负责安排抢险救灾人员生活保障。

4、负责保障通讯的正常使用,及时组织维修障碍线路。

(四)治安保卫组:

组长:治安保卫部长

成员:全体治安保卫人员。

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和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事故地点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闲逛,防止产生混乱,对抢救事故造成不良影响。治安保卫部警力不足时,可临时抽调部分部室人员或区队职工协助。

(五)善后处理组:

组长:党总支书记

成员:工会主席、党政办公室成员组成。

a.负责做好事故发生后相关外部关系来访的接待工作。上级及地方关系、相关职工家属来访,做好妥善安排。

b.负责为事故救援人员提供后勤保障。

c.负责事故发生后的善后处理工作,安抚伤亡人员的家属,做好思想稳定工作,保证对遇难人员的妥善安置,负责抚恤赔偿。

(六)事故调查组:

组长:机电矿长

成员:机电科长、调度室主任、安监站长

具体职责:

1.负责现场保护和图纸绘制.

2.查明事故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提出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意见,

3.配合上级监察部门对事故展开调查,负责事故上报工作。

3 应急处置

3.1蒸汽锅炉发生事故,

3.1.1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为防止事故扩大,可以在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下,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如下工作:①在供电没受影响的情况下,加快放渣速度,快速把渣火出,同时边用湿炉渣、砂土等灭炉火,并打开所有炉门降温。②若供电受影响,炉渣不能放尽,则用湿炉渣、砂土等灭炉火,并打开所有炉门降温。③关闭该炉在分汽包上的阀门。④关闭给水泵上阀门,并停掉给水泵电源,防止给水遇炉火产生蒸汽造成炉墙进一步受损。

3.1.2分汽包出现破裂事故,蒸汽锅炉按紧急停炉处理。

3.1.3对炉火、油火灾用砂土、湿炉渣或灭火器灭火;对电气火灾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普通火灾用消防水龙带灭火。

3.1.4因事故影响到供电时,禁止盲目送电,应与供电部门联系配合,电工查找原因,处理完好后恢复送电。

3.1.5紧急停炉操作顺序

3.1.5.1立即停止鼓风机和引风机运行,若是炉管爆破可不停引风机,若是流化床大面积结焦,可暂时不停鼓风机和引风机,以保护风帽。

3.1.5.2锅炉解列后,开启对空排汽门、停止上水时开启省煤器再循环门(省煤器泄漏时可不开)关闭加药门和连续排污门。

3.1.5.3紧急停炉后可将返料灰放净,关风门,流化床内部的底料可请示车间或厂领导后再决定是否放掉。

3.1.5.4电除尘下部灰必须放净后停除灰机。

3.1.5.5停炉时间、原因操作项目和顺序详细记录在记录本内。

3.1.5.6在不影响邻炉上水的情况下,可保证炉内上水,绝不能由于泄漏而不上水。

3.1.5.7停炉后的维护可按正常停炉进行。

3.2蒸汽锅炉发生事故,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为防止事故扩大,可以在现场指挥人员的指挥下,根据具体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工作:

3.2.1在供电没受影响的情况下,为加快炉排速度,快速把炉火拉出,同时边用湿炉渣、砂土等灭炉火,并打开所有炉门降温。

3.2.2若供电受影响,炉排不能开动,则用湿炉渣、砂土等灭炉火,并打开所有炉门降温。

3.2.3关闭该炉在分汽包上的阀门。

3.2.4关闭给水泵上的阀门,并停掉给水泵电源,防止给水遇炉火产生蒸汽造成炉墙进一步受损。

3.3分汽缸出现破裂事故:蒸汽锅炉按紧急停炉处理。

3.4对炉火、油火灾用砂土、湿炉渣或灭火器灭火;对电气火灾用干粉灭火器灭火;普通火灾用消防水龙带灭火。

3.5因事故影响到供电时,禁止盲目送电,应与供电部门联系配合,电工查找原因,处理故障后恢复送电。

4 注意事项

4.1佩戴个人防护器具方面的注意事项

(1)首先检查防护器是否完好,发现不合格及时调换。

(2)根据专家组的讲解,正确使用防护器具。

4.2使用抢险救援器材方面的注意事项

(1)首先检查抢险救援器材是否完好,发现不合格及时调换。

(2)根据专家组的讲解,正确使用抢险救援器材。

(3)使用中抢险救援器材损坏及时更换。

4.3采取救援对策或措施方面的注意事项

事故处理应严格按本应急预案规定程序进行操作,严禁随意改动,如确需改动,必须经专业领导同意后方可。

4.4现场自救和互救注意事项

保护好现场伤员,防止伤员二次受伤,现场有条件的立即现场进行抢救,条件不具备的立即组织救护上井工作。了解现场情况,防止事故扩大。

4.5现场应急处置能力确认和人员安全防护等事项

医疗后勤保障组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具有临床急救经验并取得国家专业资格证书医护人员参加救助,所有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防毒设备的穿戴和灭火器材及其他设备的使用方法;消防设备配备齐全;所有工作人员应爱护和保护消防设施和器材,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维修。

4.6应急救援结束后的注意事项

在确定各项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时,由总指挥长宣布应急救援工作结束,撤除所有伤员、救护人员,清点人员后,留有专人组织巡视事故现场遗留隐患问题。

4.7其他需要特别警示的事项

各级人员严格服从指挥人员的调配,积极做好救援工作。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榜样3免费范文 下一篇:“中国知网”国内外传播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