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先进事迹演讲稿

关键词: 先进事迹 演讲稿

演讲稿具有总结性与实用性的特点,是一种观点明确的书面材料。演讲稿是以生活为中心,如何根据生活中的感悟,写出一份有意义的演讲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医生先进事迹演讲稿》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医生先进事迹演讲稿

医生先进事迹报告会演讲稿

尊敬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XXX,是林xx的同事。我报告的题目是《大好人阿太》

提起林应太,我们同事都一致评价他是一个大好人。他的好,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他的好,似陈年酒酿,越品越香。危机时刻他会挺身而出,繁琐的工作他会及时解套,我们都说能跟阿太一起工作是最幸福的。

阿太是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大好人。每天都提早半个小时上班,整理科室的内务,准备一天的工作。可是20XX年的一个上午却出现反常的情况,上班时间过了半小时,我还没见到阿太上班。

我纳闷地问科长:“阿太怎么还没来?”科长沉重地说:“阿太得了淋巴癌,今天动手术。”我一时蒙了,昨天还看他加班到深夜,怎么今天说住院就住院了呢?我拉住科长的衣袖反复地追问:“阿太得的是淋巴癌,是么?”我多么希望科长说不是呀,要知道得这种病,能够生存的机会仅有万分之一呀。可是科长无奈地点了点头。我霎时如被雷击中一样,不由自主地唠叨:“阿太是个大好人,好人不能走呀。”

就在这时,我的电话响了,是阿太给我打来电话。他说:“小XX,我今天起要休假一段时间,手上有些工作要交给你……”我的心阵阵发颤,多么敬业的阿太呀,他的心第一时间考虑的不是自己的病情,而是工作。听到电话里我的唏嘘和梗咽,阿太反而安慰我:“没事的,我很快就会出院跟大家一起工作了。”我一听,再也忍不住,放下电话躲在一边嚎啕大哭起来。

好人决不能走!我们大家自发地进行了捐款活动,全局219名干部职工都来了,少的几百,多的几千,有的直接从钱包里拿出一百元,剩下的全捐。短短的一个上午,捐款就达到52230元!大家都在默默地祈祷,让好人阿太快点回来吧!

我们的好人阿太战胜了病魔终于回来了,他又成为助人为乐的“活雷锋”。

刚刚大病初愈的阿太回来后,同事们又像以往一样找阿太帮忙修电脑、请教电脑知识了。阿太从不拒绝请求,也从来不吝啬帮助。阿太的家照例和以前一样,又成了同事们的“电脑维修中心”,他的电话就是大家的“服务热线”。

每当电脑故障或网络断线的时候,我就会马上给他打电话,“太师傅,电脑断线了,快帮帮忙啊”,阿太总会笑呵呵地说:“好啊,我马上来!”平时哪个科室电脑故障无法处理,一打电话给他,他不管自己多忙,总是立即赶到。

阿太见同事们上班远,他就当起义务司机,用自己的车接送同事们上下班。他的车里还常年备有过修理工具和仪器,碰到周围有需要帮助的人,他就马上帮上一把!有人打趣地笑他:“你呀,多门手艺多麻烦。”但是阿太始终乐在其中。还有一次,有个同事生病了,本来家境就困难的阿太,多次主动给患病同事和家属捐款近万元。同事们都称赞阿太是我们xx局的“郭明义”。但每当同事们赞赏他时,他就会红起脸来,嘴里总是朴实的两个词“哪里,哪里”。

在我的眼里,阿太不仅是大好人,还是一位好老师。他谦和、诚恳让我倍感亲切和温暖,在一起工作他总是热心和耐心地传教业务,无微不至地关怀帮助我。

办事处的环境艰苦简陋,4个人挤在一间办公室,工作任务比较繁重,平均每月检疫船舶达1000多艘,24小时轮流值班,三更半夜上船检疫是家常便饭,爬软吊梯登轮更是我们的拿手好活,而膝盖磨损也成了职业常病。

因为化疗,阿太的腿脚留下了疾病,走起路来一瘸一拐,但他总是把登轮检疫等最苦最累的活揽下来。锚地登轮爬软吊梯是最难的,软梯晃来晃去,稍有不慎就会掉到海里。有时遇到特殊情况,一天还要爬上爬下好几趟。

我和阿太一起登轮,每次他总是让我先爬,他说要在后面看着,免得我掉到海里。其实我知道,他比我爬得更艰难。阿太每天忍受膝盖的疼痛,在码头监管长时间地行走,爬摇摇晃晃的弦梯都是咬紧牙关,每天晚上回到家里就给膝盖做物理治疗。而在我们面前,他总是用微笑掩盖身体的病痛。当劝他注意休息时,阿太总是笑呵呵地说:“我的病我知道,没大碍,这不是都扛过来了吗?”

阿太虽然是的大好人,但是在在家人眼里,阿太却不是个好“孝子”。阿太常说,企业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服务企业发展我们责无旁贷。他一心扑在工作上,与家人常常是离多聚少。

还记得当年CIQ2000系统推广应用时,阿太作为我们办事处、也是广东局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者,每天白天都要组织CIQ2000系统测试和推广应用,晚上还要组织干部职工培训到深夜,他忙得不可开交。

就在推广应用进入最关键的时刻,老家打来电话,告诉他母亲病危,立归。这消息如晴天霹雳,阿太心里一阵纠结!这个时候如果他离开,整个试点工作就要停下来,xx港口的电脑报检系统就要瘫焕,暂时停用,几万家企业的进出口必将受到影响!

阿太强忍着感情的煎熬,打电话嘱咐家人细心照料母亲,他继续留在单位日以继夜地坚守岗位。直到系统试点成功那刻,阿太才连夜赶回老家的医院。可是一切都太晚了,母亲已经最终没有等到儿子,看上最后的一眼。阿太紧紧握着母亲冰凉的双手,噗通一声跪倒在地上,声泪俱下:“妈妈,妈妈,我对不起您啊!您的不孝儿子来晚了!……”

我非常幸运能在阿太身边工作,在阿太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共产党员的坚守,什么是检验检疫人的博大胸怀。此时此刻,我想代表我的同事说:“阿太,你千万要保重呀,因为你是一位大好人!”

祝好人一生平安!

谢谢大家!

第二篇:妇产科主任医生事迹演讲稿

“>妇产科主任医生事迹演讲稿2007-12-18 19:55:42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妇产科主任医生事迹演讲稿

无影灯下的天使百合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来宾、各位女同胞们:大家好!我叫××,来自××市人民医院。

今天,在这个展示巾帼风采的舞台上,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向大家讲述一个“天使百合”的动人故事。朋友,您喜欢百合花吗?那圣洁美丽的花儿被赋予了天使的灵性,寓意着人间的美满和幸福。在××市人民医院,就有着这样一个人,她以博爱的胸怀温暖着每一位患者的心、她以精湛的医术挽救了无数个

家庭,她如天使般无私地将幸福和健康带给了病患者,她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天使百合”。或许你认识她,或许你也认识,她就是我市知名妇产科专家、我院妇产科事业的承继者和发扬者、妇产科主任××*。

1983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市人民医院。二十多年来,这支“天使百合”在临床妇产科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先后开创了“无痛分娩法”、“笑气助产术”、“妇产科腔镜手术”等高新技术,推行了“孕妇学校、康乐待产、温馨病房”等人性化特色服务,并创下了剖宫产率在××市所有医院最低的纪录。二十多年里,她成功抢救急危重病人数千例,成功救治危重新生儿两千余例,主刀万例手术无差错,连续多年被市妇联、荆门市妇联授予“巾帼建功女能人”和“巾帼建功岗位明星”等荣誉称号。人们由衷地将鲜花和荣誉送给了这支“天使百合”,而透过绚丽的光环,我们看见的依然是她——一个普通的妇产科医生,在无影

灯下,在患者身旁,以她的执着,锲而不舍地挽救生命,以她的坚定,竭尽全力地播撒幸福。她爱病人,她付出最多的是对疑难病患者的救治。2000年5月,一例先天性阴道闭锁的病例摆在了××*面前,先天性阴道闭锁在民间被称为“石女”,对于这种病症,临床治疗方法只有一个——“阴道疏通术”。可这种高难度的手术在我市从未开展过,手术的成功系数、手术后遗症的发生率都是难以预测的。当时,有些同事私下对她说“这种手术难度大,风险高,一旦闪失,你做医生的声誉就完了,把患者介绍到省级医院算了。”可在农村长大的××*深深知道,省级医院那几万元的高额手术费,会永远把这个14岁的少女挡在生活的大门之外。看着小女孩父母那焦急甚至祈求的目光,再看看小女孩那稚嫩的脸庞,××*下定了决心——破解这”石女”的咒语,让小女孩拥有美好的明天!为了把手术的风险降到最低,她查资料,做实验,虚心向妇科老前辈请教,经过长达2

个月的探索研究,她终于为小女孩顺利施行了我市首例“阴腹联合阴道疏通术”。手术的成功,驱散了小女孩头上笼罩14年之久的阴霾,也为患有先天性疾患的女同胞们点亮了希望的明灯。其后,她又孜孜不倦地探索着一道道医学难题,相继攻克了介入疗法治疗输卵管堵塞等疑难病课题,让一个个因不孕不育而濒临破裂的家庭重归于好。她爱病人,她思考最多的是怎样用最简捷的方法为患者解除病痛。她常说“精湛的医术是做一名好医生的基础。”在临床工作中,针对每一个病例,她都仔细研究,不断总结,力求最合理、最科学的救治方案。2000年初,介入手术不开刀、保留子宫、延长妇女生理年龄的优点,深深吸引了××*的目光,攻克它,普及它,让子宫肌瘤患者不再忍受开刀切除子宫的痛苦,××*给自己下了道难题。“工夫不负有心人”,2000年底,××*开展了我市首例子宫肌瘤介入疗法并获成功。然而,在成绩面前,她没有止步,随着微创技术的

蓬勃兴起,她又开始了新的追求。2001年,她率先在我市开展了“阴式子宫全切术”;2002年,腹腔镜、宫腔镜妇科微创技术由她在我市妇科临床推广普及;2003年,她提议开展的微生物感染检查运用于临床后,为优生优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2005年,她开展的leep刀微创手术,在妇科手术方法上另辟蹊径,以其微创、快捷的手术优点,极大地缓解了妇科病患者的痛苦。她爱病人,她牵挂最多的是如何让无助者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黄萍,是东桥的一个孤儿,因患功能性子宫出血伴严重贫血住进医院,住院后生活、医疗费都没有着落。在小黄萍无依无靠之时,××*来到了她的床边,像关心自己女儿似的照顾着黄萍的一切,为了让小黄萍得到及时治疗,她悄悄拿出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垫付在黄萍账上;为了给瘦弱的小黄萍增加营养,她从家中带来鸡蛋、奶粉。在她的带动下,科室医护人员自发捐款、捐物,凑钱为黄萍输血、治疗。在全科人员的爱

心呵护下,小黄萍痊愈了,临出院的那一刻,懂事的黄萍捧着一束盛开的百合送到××*手中说“宋阿姨,这束百合花很美,但不及您在我心中的模样,您是我心中永远盛开的百合花。”××*,这支患者心中盛开的百合花,这支无影灯下的“天使百合”,二十多年来,她满怀着对病患者一片赤诚的爱,用她全部的身心谱写了天使百合的动人赞歌。今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衷心地祝愿她,天使百合,愿你永远幸福美丽,愿你将幸福与欢乐带给每一个人!谢谢大家!

妇产科主任医生事迹演讲稿

第三篇:优秀乡村医生事迹-优秀乡村医生事迹 18-最美乡村医生事迹

优秀乡村医生事迹-优秀乡村医生事迹 2018 最美乡村医生事迹

2016最美乡村医生事迹记录一位八零后的乡村女医生,一直坚守在深山之中,在这艰苦条件下,用自己精湛的医术贴心为村民们尽心服务。以下这篇来自资料下载网整理的2016最美乡村医生事迹范文。

2016最美乡村医生事迹:

“人就算活150岁,如果没为别人做点有益的事,那也是虚度了年华。”钟晶,一个80后独生女,一个坚守在大山深处的乡村医生。xx年,她为了与在乡

镇工作的丈夫团聚,辞掉贵阳大医院的工作,来到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龙河村卫生室,做了一名乡村医生。不久,丈夫调入州府,她却仍然独自坚守。没有澡堂、时常停电、没有城市里五彩斑斓的时装和琳琅满目的零食,乡村的寂寞无边无际……但她一一承受,并用精湛的医术和贴心的服务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解除病痛。她的付出换回的,是乡村百姓无限的信任,以及来自网友的声声祝福,她是网民眼中“最美乡村女医生”。

劳动,是美丽的:贵州“最美乡村女医生”记事

她独自坚守在偏远大山中的村卫生室,用尽所学为当地老百姓解除病痛,把最美的青春留给了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网友称赞她为“最美乡村女医生”。

最近,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贞丰县龙河村的乡村女医生、一个来自省城的“80后”钟晶成为网络红人。她的故事在网络多家论坛上流传。

五一节前,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来到大山深处的龙河村,走近这位甘于清贫寂寞、倾力治病救人的“最美丽”的劳动者。

记者到达时,临街的龙河村卫生室中,不少村民正在看病买药。一个温柔的声音不断叮嘱道:“老人家,这个药晚上睡觉时才吃。”“头痛粉吃多了不好,你要一盒我不能卖,但可以送一包给你吃。”

说话的就是钟晶。她出生于1982年,是个漂亮的贵阳姑娘,个子娇小,皮肤白皙,一双眼睛大而明亮。

xx年,她辞去贵阳长江医院的工作,跟随在乡镇工作的丈夫来到龙河村,为当地缺医少药的老百姓开起了村卫生室,这也是龙河村4000多名村民唯一能进行新农合报销的卫生室。

岂知两个月后,丈夫被调至黔西南州委工作。“走还是留?”她很纠结。她发现,由于贫穷闭塞,当地农村妇女大都缺乏基本的卫生保健知识,不少妇女患

妇科病后,找不到女性妇科医生,一直拖到病情恶化。龙河村还是个风湿病高发村,老人几乎都患有风湿病,一些村民40来岁就骨骼变形、直不起腰。而村民最缺乏的就是能够对症下药的好医生。

留下来为当地百姓治病!

下了决心的钟晶拿出2万元购买了理疗仪、治疗妇科等疾病的仪器,所有用具每周消毒一次,还按大医院要求设置了垃圾分类。龙场镇党委副书记孙志宏说,她的卫生室是镇里最正规的之一。

钟晶一家三代行医,她又托均为医生的外婆和母亲打听了一副治疗风湿的草药方。优秀乡村医生事迹48岁的龙庆昌患风湿病14年,多次外出求医花费上万元。“最后找到钟医生,20元6包药就好多了,介绍的几个朋友用药后也都有好转。”龙庆昌说。

村里不少苗族群众不懂汉语,她就靠打手势,或请懂汉语的苗族学生帮忙

翻译。2016年国庆节,钟晶还自掏腰包,请来贵阳的妇科专家为村民坐诊,她也趁机学习。“我为自己学有所用感到安心。”

早上7点20分钟晶就起床开门了,她在露天水管前洗漱完毕,不施粉黛就开始打扫卫生。不到20分钟,就有村民来输液。她来不及吃早餐,却关心病人是否饿肚子,并把豆浆分给病人喝。

“病人多时一天看上百人,一天只吃一顿饭,一直忙到晚上11点,有时脸也不洗,倒在床上一觉睡到天亮。”钟晶说。

但最初多数村民对这位年轻医生持怀疑态度,一天只有两三个病人。遇到不信任自己的病人,钟晶就先给他们配一天的药,仅两三元钱,告诉病人若有效再来。每个病人进门,她总是先端上一杯热水。

渐渐的,“钟医生医术高、态度好”的口碑越传越远,邻村的群众赶来找她看病,外地来的建筑工人也把这里当成

了“固定”医疗点。

钟晶看病卖药十分便宜,有时几元药钱都免了,钱不够也可以赊账。村里一位78岁的空巢老人靠捡塑料瓶为生,全是一两毛的零钱,这样的病人,钟晶不仅不收钱,还常留他们吃饭。

第四篇: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 乡村医生事迹材料

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优秀乡村医生事迹材料 乡村医生事迹材料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培养计划

一、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宽厚的基础理论,较广泛的专业知识,较好的外语运用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系统地掌握铁路运输学科信号与控制领域的基本理论和…

【摘要】经营单位在运营过程进行汇总,实现市场的扩展均离不开市场营销。基于此,文章从经济视角对市场营销技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这对市场营销成效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经济视角;市场营销技巧;口碑营销技巧;薄利多销营销技巧 市场营销指…

在爸爸的诱惑中长大 翻开一本老旧的相册,那张张发黄的照片显示着我的点点滴滴。我是在爸爸的诱惑中长大的,这些照片记录了我的成长历程。 照片一:第一次站起 那是一个舒适的早晨,还在上幼儿园小班的我在这沁人的阳光下,懒懒的打着哈欠。我迷迷糊糊门槛,一不留神…

乡村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我叫 ,男,汉族, 年 月出生。xx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专文化,职称:

主治医师, 年至今一直从事农村基层卫生工作,30多年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

卫生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不怕苦,不怕累,一心一意为广大群

众着想,为病人排忧解难,从未出现医疗事故、医疗纠纷,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赖和赞誉,

多次受到市县镇主管部门的表彰。

农村基层卫生工作是一项艰苦而光荣的任务,三十多年来,一直坚守在农村基层卫生工

作第一线,严寒酷暑,从无怨言。从医30多年来,总是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不管

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病人随叫随到,不怕苦,不怕累,不怕麻烦,精心治疗,耐心护

理,让患者满意,也让家属放心。

2016年元月份的一个夜晚,已是十二点多钟,本村低保户 常年患有肺气肿、肺心

病,因受凉急性发作,情况十分危急,家人只是给我打了电话,我就不顾一天的疲倦与寒冷,

立刻起床赶到病人家,对病人进行抢救,使病人得以脱险,患者家人十分感谢,又经过十多

天观察、护理与治疗得以好转,因患者家庭困难,只收取了连成本费都不

够的医药费。还有

本村五保户 ,因患偏瘫十多年,家中无人照疗,而且经济又十分困难,我就主动上门了

解病情,为他免费治疗、测血压、查心率、测血糖。还耐心向他讲解偏瘫的康复知识,还帮

他做康复锻炼等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赞扬和好评,像这种情况还很多 很多。

这些年来,我从不收病人的出诊费, 即使半夜三更出诊,也是这样,对于经济条件困难

的患者,我还采取赊欠医疗费待其条件好转后再偿还或者直接免费治疗的形式,为患者扰忧

解难。

农村的医疗条件有限,危重病人需要送专业医院治疗,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病人或患者

家属有需求,我都会随车护送,陪同诊疗。我经常免费给村民进行测血糖、

量血压、测体温、

查心律、测脉搏等常规检查,并讲授健康、防病知识,对村民进行健康教育,深夜急诊、出

诊更是家常便饭。

村卫生室不仅肩负着农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而且承担着配合县卫生局、县

疾控中心及当地卫生院做好预防接种工作,预防工作是消灭传染病,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项重

要措施。他在农村卫生工作中始终以防病工作为工作重点点,认真落实各项防疫工作,利用

广播、墙报等向群众讲解各种预防措施,使预防接种工作家喻户晓,老幼皆知,我村的防疫

工作始终保持在全镇的先进行列。

儿童预防接种工作是农村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对全村新生儿进行普查登记,及时上

报,做到无漏登、无错登,建证、

建卡率达到100%;每次接种我坚持亲自上门通知应种对象

进站接种,接种后跟踪随访,及时了解接种情况,在我的努力下, 村儿童接种率超过

98%以上,在各种传染病预防宣传中,每次都是将宣传资料发放到各家各户,真正做到家喻户

晓,确保不发生一例病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几年来,为了让更多的村民参加合作医 疗,享受国家的优惠政,我冲锋在前,耐心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政策,使农村

充分认识到新农合的好处,提高了农民参合率,张寨村村民参合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更

第五篇:最美医生保健门诊医生先进事迹材料

医生千千万,对于“如何成为一名好医生”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如果说专业知识和技术是优秀医务工作者的硬实力,那么医德就是他们的软实力。

x保健门诊的X医生给出的答案是:“对得起病人,不辜负病人的托付。”给出这个答案,需要高超医术和崇高医德的完美结合。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固然感人,但是,在平凡的医生岗位上一干二十年,尽心尽责,每一天每件事,都要对得起病人、不辜负病人的托付,何尝不是大医精诚的一种境界?

作为保健门诊的骨干力量,X医生除了要完成门诊的诊疗任务外,还担负有重要的特诊医疗保健任务。x交通拥堵,X为了按时巡诊,骑着自己的电动车穿梭在城市之中。春夏秋冬,不论刮风下雨,不论严寒酷暑,他从来没有耽误过巡诊。

在一次他骑着电动车巡诊的路上,一辆汽车为了超车,不惜逆行,跨线迎面冲了过来,把他撞倒。当时的那个疼,躺在地上好几分钟才缓过神来,电动车前轮更是被撞得变形。为了不影响巡诊,X留下肇事司机的车牌号和电话号码后,擦干身上的渗血,把电动车停放在路边,骑上一部共享单车,继续往巡诊对象家里赶。当时心里只想着别耽误巡诊顾不上自己的伤,事后才发现身上多处挫伤,扭伤的膝关节痛了好几个月。但他认为,再苦再痛,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

职称考试,在专业技术人员扎堆的医疗行业,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可就在某年职称考试的前夕,医院安排他护送一位保健对象前往上海就诊,他欣然接受。按照原定安排,把保健对象安顿下来、办好住院手续,他就能回来。但等到X与上海医院交接完毕、和保健对象打招呼要回来时,保健对象却说,希望他留下来、不让他走。老同志当时诊断为肿瘤,心情低落,脾气不佳,对治疗有抵触情绪,家属也希望他留下来一起做做老同志的工作。为了不辜负这份信任,X选择留了下来,在上海一呆就是半个多月。

等到治疗方案敲定、老同志情绪稳定且同意他回家时,一年一次的职称考试已经结束。眼看着同学同事们兴高采烈地憧憬晋升,他只能默默地准备明年再考。后来有同事对他说:“你如果当时回来参加考试,对保健对象的诊疗其实没有多大影响,但是,你错过了晋升对你个人影响太大了!”但想起老同志无助的眼神,他平静地说:“我不后悔。”相比个人的得失,更重要的是,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

熟悉X的病友都知道,他的手机,X小时不关机,病友们身体上有什么不舒服,都喜欢打电话先问问他。今年X月份的一个周末,半夜X点多,一阵急促的铃声将他叫醒。电话那头是位姓x的老太太,八十多岁,儿女不在身边,就靠一个保姆照顾。老太太当天下午就开始头痛,以为是感冒了,休息一下就能好。可夜里头却越来越痛、无法入睡。接到这电话,理应建议老太太赶紧打X急救电话,既简单又最安全。可是听着老太太期盼的声音,他还是决定到老太太家里去看一下。不到半小时,他开车到达老太太家里,老太太看到他的第一眼,眼泪便夺眶而出,双手紧紧抓着他的手不肯放开。经过初步检查,老太太神志清楚,血压不高,没有发热,手脚也不麻木,考虑是偏头痛。

鉴于老太太家里这种情况,住院的确很是不方便,X于是半夜开车找药店,帮老太太买了急需吃的药,看着老太太吃药躺下后才离开。离开老太太家里时,保姆对他说:“x老看到你来了,眼睛里放着光,头痛就好了一大半!”第二天,X电话回访,听说老太太头痛有了明显好转,一颗悬着的心才算放下来。白求恩曾经说过:“当我在治病救人时,我把自己想象成一名患者。”不忘自己最初的誓言,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

多年门诊坐下来,X发现老年人的“耳石症”患者特别多,患者眩晕发作感觉时天旋地转,不能睁眼、不能起床,苦不堪言。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于是大量查阅资料,通过自学,掌握了“耳石症”的手法复位术。效果就是口碑,这种起效迅速甚至可以说是立竿见影、却又非常安全实用的治疗方法,为很多患者解除了痛苦,他还多次上门为患者手法复位。患者们为了表达感谢之情,有送红包的、有送购物卡的、有请吃饭的,他都一一拒绝,他认为,他只是做了一个医生应该做到的。他心里牢记的,还是不能辜负病人的托付。

对得起病人,不辜负病人的托付——寥寥几个字,语言质朴,道理简单。X说,他要坚守好这几个字,怀着对职业的崇敬、对病人的承诺在医道之路上无悔前行。

X从医路上的点点滴滴还有很多:碰上没有带够钱的患者,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借钱给患者,让患者能先吃上药,尽快解除病痛。正是这份对患者的充分信任,让患者也更加信任他,甚至有些口口相传的患者不惜驱车几百公里专门来找他看病。X不但对自己的病人好而且还特别有爱心,坚持每年参加义务献血,已经有十五个年头了。这些点点滴滴让X的从医之路更加熠熠生辉!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银行先进人物事迹演讲稿 下一篇:先进事迹报告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