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复兴

关键词: 初升 前进 走向

走向复兴(精选四篇)

走向复兴 篇1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以主题队列队形表演《走向复兴》的创编及组织过程为研究对象;以体育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9班19名女学生为施教对象。

2.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和图书馆查阅相关论文47篇、书籍3部, 了解相关成果的状况, 为研究收集理论依据和参考, 并结合研究形成观点。 (2) 访谈法。对教育学、学校体育学研究有关专家进行访谈, 就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划、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的方式等问题进行磋商;对体操教研室有关专家进行访谈, 就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动作细节的修缮进行探讨;对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9班19名女学生进行访谈, 就学习的收获和满意度进行研讨。

二、结果与分析

1. 队列队形表演的创编。

(1) 设计创编目标和题材。本研究的施教对象是大学二年级的学生, 队列队形对于她们来说并不陌生, 本研究中她们既是练习者, 同时也是思考者和参与者。根据练习者的身心特点, 同时要考虑应富有时代气息, 具有流行元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反映学生生活, 体现活泼、朝气、进取、健康向上的主题思想, 诠释团结奋进的文化内涵等因素。 (2) 选择和处理音乐。根据创编的需要, 经与有关专家、练习者进行商讨和慎重挑选, 最终选择《走向复兴》作为主题音乐。这首歌曲是进行曲, 是为了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而创作的歌曲, 曲调昂扬向上, 富有时代特征, 歌词振奋人心, 极富号召力, 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洋溢着爱国主义热情和革命英雄主义、乐观主义精神, 传递了中华民族渴望民族复兴、期待国家富强的热切愿望, 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明前景团结奋进的坚强决心。此歌曲的节奏是116拍, 由于节奏明快、节律清楚, 各个单元轻、重拍区分明显, 便于练习者熟记音乐特点, 也便于队列动作和队形变化的编排。选择好音乐后, 首先创造性地将整曲分作若干单元, 并记录每个8拍的特点, 以备选择动作和队形安排之用;然后根据实际需要对音乐进行剪辑处理, 采用了蓝光影音MP3剪切器软件, 保证剪辑后的音乐能够完整并保持其音质。 (3) 选择队列动作和队形。根据音乐的特点和练习对象的特点选择具体队列动作和队形。a.队列动作的选择和创新。进行曲所适合的动作应简单易行、刚劲有力。结合队列动作的基本元素, 本表演主要体现原地的站、坐、跪、蹲等动作;表现行进间的踏步走、齐步走、正步走、跑步走这四种步法和行进间三种转法。根据表演需要, 踏步走、齐步走、正步走改变了表达方式:当强调整齐划一的动作时表现的重点放在下肢, 而手臂的挥摆被弱化;当诠释歌词含义时表现的重点放到上肢, 脚步的幅度有意减小。这样, 队列动作的表现形式改变了其传统模式, 增添了艺术表演的光彩。集合后的队形散开改变了传统的散开方式, 采用齐步走和踏步走结合步法, 利用两个8拍的连续口令进行指挥, 行进过程中带有转身动作, 有效地利用了时间, 这一创新性表演是师生共同讨论演练的结果。在练习的过程中对教授对象采取启发式、研究式组织方法, 发挥练习者的想象力, 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和表演观赏性。b.队形的选择和创新。由19人组成的团队其队形的变化应该是多样多彩的。可以创作成为微型团体操, 是所有参与者共同的财富, 作为将来组织团体性活动的资料。根据主题歌曲的文化内涵, 经过教师和学生共同研讨, 在最初的10个队形中选择了4个进行排练。所采用的队形在简单明快中表达歌曲的文化内涵、紧扣音乐主题, 并且队形与动作风格相互匹配、富有新意。 (4) 绘图和注释。将构思以绘图和文字注释的形式记录下来, 绘图可以保证练习者的排练位置准确, 同时也便于其记忆和理解。研究采Adobe Illustrator CS3软件进行绘图, 在启发学生对所设计的队形进行绘图和设计注释的过程中, 锻炼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5) 设计表演服饰。对于表演服饰的设计应该贯穿在研究的始终,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格特点、表演主题的要求、学生经济情况等现实因素, 服饰应以简约朴实、整齐利落为佳。并且在发型和化妆方面做适当的修饰。对服饰的设计一直处在探讨中, 这个过程对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尤其是创造性地、灵活机动地根据实际情况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的较全面地锻炼。

2. 队列队形表演的组织。

(1) 进行练习动员。因此首先诠释本表演的目的和意义, 使学生充分理解表演任务的意义。然后宣传表演的特点和亮点, 本表演的特点是简单易行、新颖时尚, 亮点是将传统队列队形进行改善, 突出了学生个性色彩。最后强调练习注意事项, 每个班级成员都有其表演角色和分工, 这样既保证练习的顺利进行, 也督促学生积极学习技能技巧。 (2) 组织成套练习。在教学课的热身部分或结束部分抽出些许时间, 由教师根据设计方案组织成套动作的串连,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组织形式和练习方法, 随时调整指挥方案。利用课下的业余时间, 由体操专修学生和普修骨干学生组织, 进一步巩固课上的练习成果, 并将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记载, 必要的带到下次课堂与教师共同探讨。 (3) 改进设计缺憾。在练习的过程中, 会发现动作与音乐风格不匹配、队形的变化与音乐的单元不吻合、队形的审美要求与练习者的身高排列或位置安排不和谐等具体问题, 经常遇到前一个动作的结束与后一个动作的开始之前的衔接问题……这就需要大家一起研讨, 最终提出解决方案并进行落实。这一过程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考能力, 在修善设计缺憾的过程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对学生的锻炼意义尤其重大。 (4) 雕琢表演细节。当成套动作基本熟练之后, 练习的重点在于对动作质量的精雕细刻, 从动作路线、动作幅度、动作的节奏等方面严加要求。这一过程中“研究”起到了突出的作用,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展开多次讨论, 共同就某一问题进行磋商、改进、反复演练, 灵感的火花迸发飞扬, 使得这个简单的表演题材充满了探究的色彩, 每位参与者都体会到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 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得到历练和增强。

3. 结果。

(1) 形成表演成品。在教师的主导下, 学生参与实践其创编和组织的全过程, 将队列队形的基本动作以表演的形式表现出来。本研究形成了配乐主题队列队形表演———《走向复兴》。在期末体育教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0级队列队形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2) 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学生们亲身体会了选择动作、创编队形、选择编辑音乐、进行文字和绘图记载、设计表演服饰、演练成套动作的每个环节, 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3) 学生提高了认识和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对本研究的认识和理解逐步加深, 从被动地、不情愿地跟从到愉悦地参与思考和行动。对体操课的意义和价值加深了理解, 对知识的掌握越来越主动, 收获越来越大, 消除了畏难情绪, 增强了自信心, 获得了成就感, 提升了满意度。

三、结论

1. 本研究对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进行了较全面地锻炼和培养。

2. 本研究进行了授课教师、体育专业体操专修学生和

普修学生阶梯式承接学习的模式探索, 具有重复操作性, 为其他术科课程提供了共性借鉴, 使之根据本课程实际情况开发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新途径。

摘要: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 以体操教学中主题队列队形表演《走向复兴》的创编和组织为研究切入点, 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锻炼和培养。结果表明, 在教师的主导下, 学生参与和实践创编和组织的全过程, 在确定表演主题、选择动作和队形、选择编辑音乐、进行文字和绘图记载、设计表演服饰、演练成套动作的每个环节中对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创新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创新实践能力都起到了锻炼和提高的作用。

关键词:体操教学,创新能力,队列队形表演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K].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

[2]余华东.创新思维训练教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走向复兴串词 篇2

(一)B:文明古国,奋发图强,我们迎着初升的太阳,走在崭新的道路上

E:前进,前进,向前进,排山倒海不可阻挡

B:青春似火,经典传唱,我们将用嘹亮的歌声,与祖国一起走向复兴,创造辉煌。

E:请欣赏四组带来的大合唱《走向复兴》

走向复兴串词

(二)女:金色的光芒闪耀在胜利的旗帜上,和谐的旋律谱写在光荣的旗帜上。

男: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凝聚在我们伟大的旗帜上!

女:请欣赏由斗笠山镇带来的《走向复兴》

走向复兴串词

(三)男:九十年征程路漫漫兮,女:九十年历史波澜壮阔。

男:一个崭新的国家屹立在世界东方,女:一个伟大的民族正扬帆远航。

男:我们开始新的长征,合:前进,前进,向前进,排山倒海不可阻挡。

前进,前进,向前进,走向复兴创造辉煌!

警钟长鸣 走向复兴 篇3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广场上的“残历碑”,凝结着中华民族刻骨铭心的一页——1931年9月18日。

这一天,驻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炮击中国东北军的北大营并向沈阳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19日,日军侵占沈阳,几天之内又占领长春、吉林等地。“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

今年9月18日,是“九一八”事变爆发80周年。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省委和省政府,联合在残历碑前举行勿忘“九一八”撞钟鸣警仪式,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励人们勿忘国耻、发愤图强。

9月18日一大早,1000多位学生、职工、解放军战士就来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肃立在残历碑前。

9时15分,仪式开始。中宣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有关领导、东北三省有关党政领导及群众代表,走上“勿忘国耻”警示钟撞钟台。

9时16分,厚重的钟声响起,回荡在“九一八”博物馆广场。14响钟声,警示人们勿忘“九一八”后14年的国难,牢记自此开始的中华民族14年可歌可泣的抗战历史。

9时18分,尖厉的防空警报声刺破天空,响彻沈阳全城。同时,沈阳的9条大街、18条马路上,车辆停驶,鸣笛示警;沈阳电视台、广播电台中断正常节目,插播“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字幕和声音。

3分钟,警报缓缓停息。随后,18名解放军战士护卫着国旗到国旗杆前。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国旗徐徐升至杆顶,飘扬在残历碑的上方。

沈阳师范大学大三女生佟思琦,是这次活动的群众撞钟手。她说:“刚才撞钟时,感觉每一次都像撞在自己的心坎上。我们铭记历史,绝对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要保持清醒,居安思危,让自己强大起来。”

走向复兴演讲稿 篇4

六十二年前的今天,在亚洲的广大版图上,一直雄鸡在昂首高唱。六十二年前的今天,在天安门城楼上,一个声音如春雷般炸响。刹那间,巨浪咆哮,天地呼应,四海翻腾,五洲震荡。风骨遒劲的中华民族啊,终于跨越了一到沉重的门槛,巨人般挺起不屈的脊梁。五千年厚重的中国历史啊,从此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神话般揭开新的篇章。

想说又不愿说,想提又不忍提。祖**亲也曾羸弱过。她曾经成了帝国主义倾销鸦片的场所,成了军阀混战的战场,成了帝国主义瓜分世界的赌场,成了野心家们争权夺势的赛场。她曾遍体鳞伤,千疮百孔。每一寸土地都被烙上深深的血痕,每一张容颜都布满了惊恐的阴霾。此情此景,山河在呜咽,松涛在哀泣,乌云笼罩下的祖**亲在艰难的行进。路在何方?民族的希望何在?

作为90后,改革前的一切只能从书本中获得或是听长辈们描述,落后、贫困是当时的写照。然而回望现今,中国的变化让世界震惊:从第一颗人造卫星到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再至2008年的成功出舱,中国一步步实现千年飞天梦想;从经济复苏到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一步步向现代化前进;从在美国洛杉矶奥运会取得第一枚奥运金牌到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中国圆百年奥运梦想,再到2011年的天宫一号……我们无不在享受着强大祖**亲带给我们的荣耀。每每凝望着鲜艳的五星红旗,心总是久久地无法平静。我们的心与祖**亲的脉搏一起跳动,我们与祖**亲一同起舞!

江山如画,烟云醉,一曲春笙来报。月射苍穹,沧海动,何处残音故调。回首他朝,清风旧土,惟叹山河妙。六十二年,对于一个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东方古国来说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六十二年辉煌业绩足以告诉世人,中国创造的奇迹还将延续,中华民族必将实现伟大复兴。不管经过多少风风雨雨,不管经过多少坎坎坷坷,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中国历史永恒的延伸,中国已然崛起!古老萌动了青春;进步窒息了腐朽;地球在浩渺的银河中巡天遥看;人类在广袤的原野上向星展望。五星红旗,在人类的旗海里闪烁起独树一帜的绚丽!五星红旗,在地球的脸庞中照耀起绝无仅有的光辉!

本文来自 古文书网(www.gwbook.cn),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相关文章:

煤层走向02-09

走向成熟作文02-09

学科走向02-09

走向理解02-09

人本走向02-09

培养学生情商02-09

集成化实验室02-09

《走向海洋》02-09

战略走向02-09

心灵走向02-09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煤层走向 下一篇:培养学生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