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火力发电厂
火力发电厂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变成电能的, 这种能量的转换是通过水来实现的。因此, 水在火力发电厂中起着极重要的作用, 水处理是火力发电厂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 全膜水处理系统的特点及设计优化
1.1 超滤 (UF)
超滤是孔径为0.005~1um的不对称多孔径性半透膜—超滤膜作为过滤介质, 在0.1~1.0MPa静压力的推动下, 溶液中的溶剂、溶解盐类和小分子溶质透过膜, 而各种悬浮颗粒、胶体、蛋白质、微生物和大分子等被截留, 易达到分离纯化目的的一种膜分离技术。
1.2 微滤 (MF)
微滤主要应用在分离液体中尺寸超过0.1um的物质, 具有高效、方便的优点, 广泛应用在微电子行业超纯水的终端过滤, 各种工业的给水预处理和饮用水的处理, 以及城市污水和各种工业废水的处理回用等。
1.3 反渗透 (RO) 系统
反渗透膜是以其对小分子物质和离子态物质的良好的截留能力, 是全膜水处理工艺中除盐的核心, 由于反渗透系统易受固体颗粒的损坏和微生物的污染, 从而, 膜材料的选择和合理的系统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1.4 电除盐系统 (EDI)
为了保证EDI装置连续制水, 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EDI装置通常采用模块化设计和生产, 即将若干个一定规格的EDI模块组合成一套EDI装置。这有利于在不影响装置运行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地对故障模块进行维修或者是更换处理。EDI产水质量高, 正常情况下电阻率在16ΩM.cm以上, 优于常规混床出水水质。以UF+MF+RO+EDI组成的全膜水处理技术, 其产水质量稳定、操作简单、运行稳定, 是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的主要发展趋势。
2“全膜法水处理”系统改造技术经济效益分析
2.1 全膜法处理工艺占地小, 320t/h的全膜法水处理系统与传统离子交换水处理相比, 减少占地约30 000m2。
2.2 海水倒灌期间仍可正常运行, 全年节约自来水用量达150万t。
2.3 工艺简单, 容易实现自动控制。
2.4 产品水质高。
2.5 无废酸碱排放, 有利环保。
3“全膜法”水处理系统存在的问题
3.1 微生物污染的原因分析
A、超滤膜对水中天然有机物的去除率并不是很理想, 去除率一般在10%~30%左右。水中有机物是微生物繁殖的营养来源, 含有微生物和有机物的水进入膜处理装置后, 由于水的浓缩, 膜浓水表面有机物和微生物浓度同时增加, 微生物繁衍较快, 从而造成膜的生物污染。
B、预处理系统中的活性炭过滤器、微滤器和超绿漆的滤料滤芯运行时会过滤掉大量有机物和微生物, 如果不及时的消毒和更换, 水经过这些设备后出水中的微生物有可能不减反增。
C、在超滤出水中加入的还原剂 (Na HSO3) , 在消除余氯的同时, 与水中的有机物一起成为厌氧菌大量滋生的营养源, 从而造成反渗透膜的微生物污染。
3.2 EDI模块污堵原因
DEI作为火电厂制备除盐水的最终端, 是保证除盐水品质的重要环节。由于系统设计不完善、用材不当、安装工艺和调试措施执行不够严谨, 导致反渗透产水的二次污染。
3.3 系统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
因在全膜水处理工艺方面的经验欠缺, 在设计时各中间水箱容积过大;使用内衬连接管道过多, 很少设计交替使用的非氧化性杀菌加药系统。这些方面的疏忽, 都极易造成产品水的二次污染。
结束语
随着新建大型火力发电机组锅炉对水品质的提高, 以及节能减排和降低环境污染环保政策的实施下, 膜技术因其具有非常稳定可靠的出水水质、简单便捷的运行方式等优点, 在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得到广泛的重视。
摘要:近几年来, 水处理应用技术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膜技术的大量应用是其重要标志。电去离子技术 (EDI) 近年来在我国火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工艺中得到快速应用, 由于它工艺简单, 运行维护方便、环境友好、产品水质稳定可靠, 受到了企业的好评和欢迎。
关键词:全膜法水处理,EDI,电厂锅炉
参考文献
[1] 黄一法.全膜法水处理技术在火电厂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 2012, 01.
相关文章:
地震解释技术在石油勘探领域的应用探讨02-08
3D裸眼技术在餐饮空间的应用及探讨02-08
高压真空开关技术在水电厂机组中得到的应用02-08
水文信息化技术在水利防汛中的应用探讨02-08
超滤技术在化工工艺过程中的应用探讨02-08
江西铅山县石塘古镇历史与现状研究02-08
关于RSS技术在数字图书馆的应用探讨02-08
徽派建筑装饰艺术02-08
经济全球化与爱国主义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