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生理治疗机是近年来应用于治疗脑科疾病恢复期的一种治疗方法, 是通过“负极交变电场-经颅磁刺激”技术, 适当加大超导性电流作用, 使血流加快改善循环及增加细胞有氧代谢等综合作用[1], 而治疗脑科疾病。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对脑外科住院的脑外伤患者, 在恢复期应用清华德人脑生理治疗机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护理干预, 使患者了解治疗目的和作用, 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以达到治疗效果, 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脑外科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收治住院的100例脑外伤患者经过药物、手术等治疗后进入康复期者, 其中, 男62例, 女38例, 年龄在11~82岁, 平均年龄46.5岁, 脑挫裂伤33例, 脑出血30例脑震荡37例。有头痛、头昏、睡眠差者68例, 有偏瘫者23例, 失语者9例。
2 结果
在治疗的100例患者中, 经过密切观察, 患者未诉不适及不良反应。根据统计, 有85%以上患者反应治疗效果较好, 主要作用在缓解头痛、头昏、睡眠差症状方面效果较好;其次是在肢体功能障碍及语言功能障碍方面有一定解善作用。
3 护理
3.1 治疗前护理
(1) 在遵医嘱为患者进行脑生理治疗机治疗前, 认真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病情及CT复查结果等。由于脑生理治疗机主要用于脑缺血类疾病、脑损伤类疾病、脑出血等疾病的恢复期及10岁以上的儿童脑科疾病恢复期治疗。经过认真查对以了解患者病情是否符合进行治疗条件, 如发现有疑问及时了解清楚后才能执行。
(2) 告之患者及家属,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应用脑生理治疗机作用原理;告之在治疗时可能出现轻微的震动或负重等不适。脑生理治疗机是由主机和治疗帽构成, 1个治疗帽有5个治疗小体, 5个小体的重量约1kg。患者会有一定的负重感, 加之是通过“负极交变电场-经颅磁刺激产生作用, 所以治疗时会有轻微震动反应, 属于正常现象。其目的让患者及家属在思想有一定的准备, 使患者放松及安静, 消除紧张及恐惧心理, 特别是儿童及老年人, 使之主动配合治疗。
3.2 治疗时护理
(1) 正确操作, 护理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先检查治疗机各部件的完整情况无异常现象后, 接通电源, 打开机器开关, 患者取座位或半坐卧位, 给患者正确带好治疗帽, 检查好各个治疗小体的位置正确后, 患者安静、闭目,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高或低档功率, 选择时间, 再打开功能键, 即开始治疗。一般儿童及老年人选择低档, 成年人选择高档, 时间20min或30min, 1d2次, 12d为1个疗程, 连续使用2个疗程。
(2) 在治疗时间内, 要随时观察患者的情况, 如:治疗帽有无移动, 有无轻微震动感觉或其他不适现象, 让患者及时告诉护士, 必要时时给以停止治疗。
3.3 治疗后护理
患者每次治疗时间结束后, 先断开电源, 及时脱下治疗帽, 以免患者长时间负重, 让患者继续休息10min后再活动,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及治疗效果, 如:向患者了解有何不适情况, 自我感觉对临床症状 (头昏、头疼, 睡眠、偏瘫、失语等) 有无一定的解善等。
4 讨论
(1) 100例脑外伤患者康复期应用脑生理治疗机进行治疗, 通过护理人员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和精心护理, 使患者及家属了解脑生理治疗机的治疗目的和作用, 提高了患者及家属主动接受脑生理治疗机治疗的顺应性。
(2) 护士是整个治疗过程的亲自操作、观察者, 需要了解和掌握脑生理治疗机的治疗作用、适应症、禁忌症和技术操作等, 这样才能正确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 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依从性, 同时提高护士的沟通技巧, 对脑外伤患者康复期的治疗和护理技术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摘要:脑生理治疗机是近年来应用于治疗脑科疾病恢复期的一种治疗方法 , 是通过“负极交变电场-经颅磁刺激”技术, 适当加大超导性电流作用, 使血流加快改善循环及增加细胞有氧代谢等综合作用[1], 而治疗脑科疾病。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对脑外科住院的脑外伤患者, 在恢复期应用清华德人脑生理治疗机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护理干预, 使患者了解治疗目的 和作用, 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以达到治疗效果。
关键词:治疗机,脑外伤,恢复期,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 张雪凤, 陈敏娟, 边振海.应用清华德人脑病生理治疗机治疗脑梗死80例临床观察[J].哈尔滨医药, 2005, 25 (4) .
相关文章:
经济纠纷解决途径02-20
关于提高民航机务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02-20
合同纠纷解决方式02-20
大学生就业分析论文提纲02-20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分析论文提纲02-20
给予解决婚姻纠纷请示02-20
纠纷解决与诉讼制度02-20
客服纠纷解决协议02-20
经济纠纷解决制度02-20
消费纠纷处理机制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