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大气污染及其监测问题探讨

关键词: 污染 人们 生活 发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于生活环境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当前情况看, 我国大气污染情况严重, 是世界上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给经济发展以及人们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 尤其是频发的雾霾以及酸雨天气, 更是给人类敲响了保护大自然的警钟。为此, 要想更好地改善大气污染问题, 就必须加强污染监测力度, 采取积极措施改善大气污染问题, 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1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现状分析

经济的发展离必然会消耗一定的能源, 随着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 能源消耗量也日益增加。我国是一个煤炭大国,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当中, 煤炭能源所占比例较大, 大量煤炭燃烧所排放出的气体导致大气层遭受严重污染, 使得我国污染主要以煤烟型污染为主。在我国南方地区, 大量二氧化硫的排放致使酸雨天气形成, 给环境以及人们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相关数据调查显示, 在我国华北地区的部分城市中, 可吸入颗粒浓度严重超出国家的标准范围。此外,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城市车辆不断增多, 汽车排放出来的尾气量也不断增加, 导致一氧化碳以及氮氧化物的污染日益加重。因此, 在进行大气污染物的监测时, 应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等浓度作为主要监测项目。

2 大气污染的主要监测对象

2.1 二氧化硫的监测

当前, 工业发展步伐加快, 煤炭燃烧及硫矿石冶炼都会向空中排放出大量含硫物, 给大气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而分布最为广泛的当属二氧化硫污染。因此, 在大气污染监测过程中, 要加强对二氧化硫浓度的监测。并根据二氧化硫本身所具有的化学特性, 采取以下三种方法来进行监测, 分别为“紫外荧光法”、“定位电解法”、“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2.2 可吸入颗粒的监测

人类的很多生产活动均会产生颗粒状物质。例如:在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粉尘, 或因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烟尘等, 导致空气中含有大量直径小于十毫米的颗粒状物质, 这些物质容易被人体吸入, 危害人体健康。这些可吸入颗粒物质成分极其复杂, 经相关检测后可发现, 在催化作用下容易产生更大毒性的物质, 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为此, 要加强对空气中可悬浮颗粒的监测, 仔细分析其所含的化学成分, 并采取相应措施, 减少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

2.3 关于大气中氮氧化物的监测

汽车排放出的气体均含有大量氮氧化物, 并且在化肥生产、石化高温燃烧的过程中, 也会排放出大量含有氮的氧化物, 这些氮氧化物给空气造成严重的污染。其中, 氮氧化物中的一氧化氮以及二氧化氮分布最广, 含量最大。在大气污染监测的过程当中, 可借助专业的氮氧化物分析仪器, 采用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进行监测, 分析氮氧化物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在空气中的所占比例。

3 改善大气污染问题的有效对策

3.1 创建并完善监测体系, 对污染源进行科学治理

首选需要对污染源进行深入调查分析, 提高大气污染监测的准确性, 把获取的监测数据作为治理大气污染的主要依据。同时, 创建定点监测站, 改进监测技术, 加强对当地环境污染以及空气质量的监测, 明确各类污染源。建立并进一步完善无线传感器技术网络环境监测系统, 加强对重点污染地区的监测, 对监测情况进行实时分析, 总结并掌握污染源分布以及迁徙的规律。

3.2 加强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当前, 我国很多企业仍然采用粗放型的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煤炭消耗量大、容易造成严重污染。要想彻底解决此问题, 需要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从传统生产模式转向集约式生产模式, 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降低能源消耗, 加大对新能源的开发力度, 加强对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利用, 使之逐步替代旧能源。最后, 还要优化能源生产技术, 大力推广环保型汽车, 减少汽车污染物的排放量, 从根本上保护大气环境。

3.3 对污染物排放量进行严格控制, 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 需要从污染源控制方面着手。可通过以下方面加强污染物控制:1.严格制定排放标准, 要求企业对煤炭燃料等进行严格处理后再投入使用, 尽量减少大气污染。2.对生产工艺进行改革, 提高企业工艺技术水平, 与时俱进, 更新生产燃烧设备, 进一步提高燃烧效率, 减少空气污染排放量。要求各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 在燃煤设备上添加除尘装置, 利用先进的冷凝技术, 及时回收并科学处理废气, 此外, 还应呼吁有车一族在汽车装置内, 安装尾气净化处理装置, 以达到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的目的。

3.4 加强监督管理力度, 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

环境保护需要国家宏观调控, 制定相关保护条例, 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加强对环境污染企业的责罚力度, 为新能源生产企业提供更为优惠的政策。只有这样, 才能防止大气污染。对于那些不达标的生产企业, 应勒令停顿整改, 对工业区进行合理布局和规划, 避免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此外, 加强与城市环境管理部门的沟通, 对车辆排放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 对露天工程粉尘排放场所进行严格整治。此外, 在大气环境监测中, 需要引进先进的监测技术, 主要推荐的检测技术有两种, 一种为在线监测, 该检测技术主要是把无线传感器网络环境监测系统作为基础系统, 预先把所需监测的参数设置好, 通过传感器来进行测量, 利用网络媒介向控制中心传送监测到的数据。该方法主要被应用于大范围监测或者比较危险的区域内, 但成本大、数据采集需要较高精准度, 因此, 该技术在应用方面存在较大局限性。另一种检测技术主要利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进行监测, 该监测方法具有高度的灵敏性, 可在第一时间内对监测对象进行监测, 符合现场监测要求。在实际监测过程中, 工作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监测技术, 做好大气环境监测工作。

3.5 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环保是人类共同的责任, 保护环境是人类的一个永恒课题。只有不断提高全民环保的意识, 才能确保环保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和落实。为此, 相关部门要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性, 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宣传教育, 发放相关的环保资料, 强化人们的环保意识。此外, 还应开展环保讲座、举办各种环境保护活动, 鼓励群众积极参与。从身边做起, 调动全民力量参与到环保工作中, 促使环保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结束语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环境污染治理已经成为了国民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大气污染治理, 需要每一位公民积极参与。只有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强对空气污染的监测, 加强对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利用, 完善监督管理体系, 提高全民环保意识, 采取积极的环保措施, 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大气污染问题, 优化大气环境, 确保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大气环境, 大气污染不但会给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还会危害到人们的健康。本文主要探讨当前存在的大气污染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大气污染监测措施, 目的是为环境监测部门及环保部门提供有效借鉴与参考, 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大气污染,监测问题,探讨

参考文献

[1] 杨志宁.浅谈我国城市大气污染及其防治措施[J].河南科技, 2013, 24 (06) :556-558.

[2] 王明贤, 陈英, 张先宝, 刘振梁.突发性大气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布点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 2014, 11 (04) :113-115.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从企业管理视角探讨我国高校管理的若干问题 下一篇:对我国失业问题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