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的词语

关键词:

势的词语(精选7篇)

篇1:势的词语

【热门】形容女人有气势的词语

跋扈:霸道,不讲理。

专断蛮横,任意妄为,蛮不讲理

刚中柔外 刚:刚硬,坚强;中:里,内心;柔:软弱,柔和。表面柔顺,内里刚强。指人外柔而内刚的性格。也指外表和好,内藏杀机的策略。

刚毅木讷 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弘毅宽厚 弘毅:意志坚强,志向远大。志向远大而待人宽大厚道。

百折不摧 〖解释〗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百折不屈 〖解释〗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疾风彰劲草 〖解释〗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同“疾风知劲草”。

百败不折 折:屈服。即使失败100次也绝不屈服。形容意志坚强。

百炼之钢 比喻久经锻炼,坚强不屈的优秀人物。用法:作宾语;指坚强不屈的人

刚毅木讷 刚:坚强;毅:果决;木:质朴;讷:说话迟钝,此处指言语谨慎。孔子称颂人的四种品质。

弘毅宽厚 弘毅:意志坚强,志向远大。志向远大而待人宽大厚道。

坚定不移 稳定坚强,毫不动摇。

疾风知劲草 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铜山铁壁 形容坚固的防御物。比喻可信赖的坚强人物。

咬钉嚼铁 比喻意志坚强。

真金不怕火炼 比喻品质好、意志坚强的人经得起任何考验。

中流砥柱 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独立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不挠不折 不弯曲,不屈服。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疾风劲草 在猛烈的大风中,只有坚韧的草才不会被吹倒。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知道谁真正坚强。

铁壁铜山 比喻坚强可靠的势力。

铮铮铁骨 比喻人的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骨气。

铮铮铁汉 指刚正不阿、坚强不屈的人。

柱石之坚 像柱石一样坚硬。比喻大臣坚强可靠,能担负国家重任。

篇2:势的词语

1、巾帼不让须眉:jīn guó bù ràng xū méi

释义:帼,妇女头发上的饰物。巾帼,妇女的头巾和头发上的装饰物。诸葛亮派人给司马懿送去巾帼,意谓司马懿如同妇人。后以“巾帼”为妇女的.代称。古人称男子为须眉。封建传统歧视女性,所以当一个女人很有作为时,就叫巾帼不让须眉,意思是说女人不比男人差。

出处:该词源出《 三国志· 魏志·明帝睿传》裴松之注引《魏氏春秋》:“亮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以怒宣王。”

例句:公园里面的树都很挺拔,松树长的遮天蔽日,旁边的柳树也长的郁郁葱葱,有点巾帼不让须眉的气势。

2、女中豪杰:nǚ zhōng háo jié

释义:女性中的杰出人物。

出处:该词出自于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二:“十娘钟情所欢,不以贫寠易心,此乃女中豪杰。”

例句:女王,你才是正真的女中豪杰。

3、威震天下:wēi zhèn tiān xià]

释义:威名传于全国,震惊世上。

出处:该词出自于汉·桓宽《盐铁论·非鞅》:“蒙恬却胡千里,非无功也,威震天下,非不强也。”

例句:挺身而出战无不胜临危不惧威震天下面不改色勇冠三军骁勇善战。

4、席卷天下:xí juǎn tiān xià

释义:形容力量强大,控制了全国。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篇3:察势的状态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说:“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领导者认识到势的这些特性,保持对势的留心观察的思维状态,就能心随势走,应势而思,势变随知。尤其是在新经济条件下,作为企业领导者,“对经济环境和市场趋势的认知能力变得比任何时候都宝贵”。

沃伦·本尼斯、罗伯特·托马斯在三年中采访过40多位企业和公共机构的高层领导,从中揭示出伟大的领导者所拥有的四项必备技能:让他人共同参与、分享意义的能力,独特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能力,正义感,特别是适应能力。而适应能力中重要的素质组成就是审时度势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前提是能留心权衡各种纷繁复杂的因素,养成对形势的客观观察、分析与思考。

篇4:动的表现 势的思考

随着思绪的逐渐深入,一种笼罩在心灵深处的症结悄然呈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有必要来探讨一下传统艺术思维中的“形”与“势”。古代论述中认为形是视而得之的客观形貌,偏重于客观性、空间性、静止性的造型探讨;而在“势”的论述上,刘勰在《文心雕龙•定势篇》中说:“夫情致异区,文变殊术,莫不因情立体,即体成势也。”在造型艺术中,“体”即“形”,“体势”就是线条与结构所展示的抽象化的空间视觉效果和动态气韵显现。同时王羲之说:“形彰而势显”,进一步说明了“形”与“动势”的相互依存之关系。在某种观念上,我们可以认为现代意义的“动”和传统观念中的“势”是相通或相同的,这恰好补充了时间艺术原本对动势探讨的缺憾。诚然,它们都很客观的解释了传统艺术中最基本的概念,为现代社会美学的价值取向作了导向。

然而,在我国动画创作中,由于缺乏对“动”的深入探讨,形成了谈“动”论动的多米诺怪圈现象。实事上,过多浅层概念模糊了动画艺术本身的深层内涵。 “Animation这个词从西方传到中国也不过百余年,我们一直将其译为 “动画”,而这个奇妙的翻译总是让国人不经意认为——会动的画就可以称为动画。而实事上,光为了动而动的动画,侧重的是一种对“动”本身的重现而忽略了“动”势韵的生成,忽视了对“动”之深度追溯。

在动画探讨中,“动”是“势”的展现方式,是气韵生成的一种无形介质, “势”即动作的倾诉内容。动是前提,达到有韵味的“势”,才是我们的目的。动是籍以表达动画角色多样情感与深层的心绪的,我们不是因为动而喜欢动画,而是由于有生命的动画角色和有气韵的动作。

一、误读的分析——表现的“势”、再现的“动”

由于我国动画起步较晚,没有过多的理论作为依据,特别在传统造物艺术的规范中,受到儒道释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喜“静”而限“动”。在探究艺术时,往往着重于对静态形体之“象”的隐喻与“意”之韵味的把握,一般对“动”本身不做过多的阐述。甚至在常规理解上,很容易认为动画和真实人物运动规律是相同的,这种浅层思考是再现的思维。虽然动画的前提是要了解事物在自然界的行为规律,但这并不是终极目的。动画的目的是赋予生命给角色,让有生命的角色去表演,去超越本身机械和“不假修饰”的动作。它不仅仅要处理“动”的变化,更重要的是表现一种“活灵活现”具有气韵之“势”的感觉,情绪和性情上的变化都要通过“动”来加强和完成。动画是表演艺术,它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对事物简单复制不是动画艺术的皈依。

角色的每个动作都是动画设计师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双重作用下的产物,一方面它源于对现实世界的运动和形态的观察模仿,更重要是为了深刻地反映角色的性格,烘托环境的气氛,使动画作为艺术的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得以彰显。

二、产生的原因——模仿的“动”、缺本的“势”

纵观我国动画近年的发展,不难发现,造成把“动”认为是动作的再现这种狭隘认识,其主观原因是对西方的动画过分崇拜,进而丧失了民族自我,忽略了对自身传统美学的深层思考。在传统艺术观中,注重心理意象创造的方式绝不是单纯的针对“形”所致,其实“势”又何曾没有“象”与“意”的追究。西方美学思想更加偏重于如实“模仿”,追求艺术形象的近似或逼真,也就是“形”似。而中国水墨禅释等观念更多地注重主观精神的体现、情感的表达、意趣的抒发,即“神”似,作品中呈现许多假定性因素。如果我国动画一直盲目地追求艺术观,而不从根本上理解吸收,甚至把积淀千年的华夏美学思想弃之一旁,那我们就很难走出“中国制造”的迷途。

事实证明,中国动画也经历无尚荣光的初创阶段,一批老艺术家在创作诸如《三个和尚》《小蝌蚪找妈妈》时,也注重了动画动作之精神与气质追求,用动作之“神”传达相关之“意”,这段七彩岁月只是越来越令人留连。

动画是个再创作的艺术,照搬生活中的事物就会失去其韵昧,而单纯的技术的学习效仿只能动得更为流畅,过于程式化,而达不到具有鲜活生命的“势”的效果。长期对动画中“动”的理解的偏差,很大原因跟客观依存的环境也存在一定的关系。看着外邦已经拟定的剧本、分镜头、动态线,进行低智商的技术加工,完全把动画创作当成了简单的机械制作,逐渐丧失了自己思考的可能。没有带有思维的核心价值,何谈对“动势”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也就更谈不上将动作静态之“形”上升到对“意”的追求上,这直接导致了中国原创动画的缺失。一个缺少对艺术观念最起码认知和理解的民族,那里还有跃跃游动的精神之“势”存在。当美国动画片《唐老鸭和米老鼠》中那种夸张滑稽和超越现实的的角色“动势”出现时,我们难道还要去以为动画只是动的画么?没有一种气韵与“气”“势”的动作营造能使这部片子几十年经久不衰么?

当然,过分依赖国外动作模式库,也是导致我国动画“动”而无“势”的一个原因。其实,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表现、动作趋向,夸张手法都与西方有很大不同,如果我们不将西方有利的营养进行选择性、理解性的吸收,那中国的原创之路还会很长、很远。

三、相应的策略——文化为本、价值优先

1.加强传统文化之修养,加强民族自信心。

一种文化表现方式的存在,作为理论支撑势必是这个民族自身长久形成的传统。对于动态之“动”的理论阐表,据前所述,中国早已有之。只是动画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门类,特别是作为创作主体的人,文化修养不够,缺乏理解与省悟能力,一味的参照与脱离实际的模仿,在作品之中无法赋予动画气势和气韵,无法让受众感受到“动而有势”的动态作品,一切都是枉然。

一切动画规律与技术,都要围绕动画中“活”“意蕴”的目的来造“势”。明确动画之动不是由物理的表演而产生的,不是对现实的仿照,而是通过设计师有意识将“形”“势”进行有机结合,使动势夸张且富有吸引力,使人类对运动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以充分展现。

2、文艺相融,洋为中用,占据核心价值领域。

一直以来,在中国动画界有着“重技轻艺”的可怕思维。由于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艺术生的招录往往对文化素养要求并不高。学生文化功底奇差,一些高校甚至出现了技道相触的奇怪现象。笔者在剧本教学中就碰到过这种情形,学生竟然会提出,“为什么要写剧本?要画分镜?剧本让学文学的人来写,我们是学艺,直接画就可以了。”的奇怪论调。殊不知,在一部优秀的片子中,起主导和核心价值的就是这些基础性的工作。如果一天我们不自创剧本自析分镜头、不加强文艺修养和长期静心地锤炼艺术修为,我们一天就得不到核心价值的东西,将永远停留在“中国制作”的阶段。不努力消化引进的洋“玩意”并为己所用,中国动画一天就没有出头之日。

3.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适当的运用民族符号,充分掌握我国文化历史和符号背后的文化底蕴,把其思想运用到动画中,必须明确将中国美学思想的“神似”介入其中。以虚拟性的动态影像和夸张性的叙事场景,将人们的心绪和意识带入一种奇特的审美情景之中,产生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精神意象,中国动画的灵魂才找了回家的路。

我以我“形”造世界,我以我“势”赢意蕴。我想,这点应该能引起大家点滴思考。

[1]贾否、路盛章.动画概论 [M].北京: 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2.

[2]叶佑天.让“实验”成为中国原创动画的日常语言 [J].大众文艺,2011,7

[3]陈黎阳.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民族主义[M].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6.

[4]叶佑天.用动画叙写涩涩战难与淡淡离愁的方式 [J].电影评介,2011,15(7):55.

[5]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篇5:有气势的口号

2. 用一流的待遇留住一流的人才!

3. 团结、敬业、奉献、创新!

4. 创建南电网络,追求美好生活!

5. 团结奋进、开拓创新、拼搏向上。

6. 中国电信,执着追求完美品质,演义网络新篇章!

7. 学技术,提供优质服务;讲高效,以行动让用户满意;扩宣传,开拓市场新局面;建制度,树立企业新形象。

8. 以人才为根本,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保证,以服务为宗旨。

9. 节约、团结、求实、创新。

10. 讲团结,发扬团队精神;重科技,以科技促发展;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11. 大踏步,大发展;人有多大劲,地有多大产

12. 付出一定会有回报

13. 永不言退,我们是最好的团队

14. 相信自己,相信伙伴

15. 因为有缘我们相聚,成功要靠大家努力

16. 失败与挫折只是暂时的,成功已不会太遥远

17. 道路是曲折的,“钱”途无限光明

18. 一鼓作气,挑战佳绩

19. 市场是企业的方向,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20. 市场是海,企业是船,质量是帆,人是舵手

21. 顾客是我们的上帝,品质是上帝的需求

篇6:有气势的句子

1、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2、万战自称不提刃 生来双眼篾群容。

3、天地主宰,耐我如何。

4、招手海边鸥鸟,看我胸中云梦,蒂芥近如何?楚越等闲耳,肝胆有**。

5、力拔山兮气盖世!

6、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7、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8、它强任它强,轻风拂山冈, 它横任它横,月光照大江。

9、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10、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11、剑痴刀狂世纷云 今将衣钵卸双肩。

12、提笔安天下,跨马定乾坤。

1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4、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有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15、天地苍神,无所不遵。

16、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17、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8、踏尽千山无人识 当初枉受成名牵。

19、借我铁骑三千,复我浩荡中华。

20、我摇晃着向前走,哪怕血与骨散落一地。

21、坚强并不只是在大是大非中不屈服,而也是在挫折前不改变自己。

22、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23、十年如未死,()卷土定重来!

24、征衣风尘化云烟 江湖落拓不知年。

25、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6、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27、东风吹醒英雄梦 笑对青山万重天。

28、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29、一生思破红尘路 剑藏庐轩隐迷踪。

篇7:有气势的励志诗词

2、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屈原

3、差以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4、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5、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

6、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

7、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

8、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

9、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

10、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1、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1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1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

15、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

1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陆游

17、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

18、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

19、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20、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2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22、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曾公亮

2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2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5、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王安石

26、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27、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

28、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29、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三体育教学工作总结 下一篇:喜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