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童糖尿病中的应用

关键词: 循证 儿童 糖尿病 护理

儿童糖尿病多以1型糖尿病为主 , 发病高峰主要为5~6岁和11~13岁两个年龄段[1]。该研究旨在将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儿童糖尿病中并观察护理效果 ,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该院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50例儿童糖尿病 ,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 每组各25例 , 年龄范围为5~15岁 , 平均年龄为 (10±2.5)。两组患儿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可进行组间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糖尿病常规护理 , 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

1.2.1循证护理循证步骤包括循证问题、支持、观察和应用 , 首先要提出临床问题 , 根据问题采取循证护理措施 , 护理中询问患儿的主观感受 , 与家属进行有效沟通 , 根据患儿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生活习惯、对自身疾病的认知度及掌握度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2]。

1.2.2护理措施1用药指导 , 儿童糖尿病在用药指征和禁忌症方面较成人复杂 , 需密切观察患儿的用药效果及不良反应 , 注意用药个体化。

2动态监测血糖及精准注射胰岛素 , 据儿童糖尿病的控制目标 , 可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 (CGMS) 监测血糖并在短效三餐前或中、长效在早、晚餐前30 min经皮下注射胰岛素。

3心理护理干预 , 因患儿需要每日多次注射胰岛素 , 一方面限制了患儿的生活 , 同时也给家长一定的精神压力。因此在心理护理干预上要给患儿更多鼓励和关心 , 帮助患儿及家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保证患儿规律的生活 , 促使患儿能坚持长期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采取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后分别统计有效率和无效率 , 观察有无不良事件发生 , 经调查问卷了解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该研究中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各项参数,采用t检验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护理措施有效率、健康教育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 , 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1。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循证医学和循证保健必不可少的环节 , 是护理人员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结合获取证据 , 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3]。临床护理路径 (CNP) 是护理标准化的一种综合性质的跨学科整体护理模式 , 以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期间每天护理成效为标准值 , 利用路径表格提供实践性地有序照顾[4]。

该研究中 , 采取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达100%, 护理措施有效率达96%, 健康教育有效率达92%, 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 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 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儿童糖尿病 ,减少了不良反应发生率 , 大大提高患儿依从性 , 有助于患儿健康成长 , 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儿童糖尿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该院50例儿童糖尿病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糖尿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有助于患儿的健康成长,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循证护理,临床护理路径,儿童糖尿病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康复护理在骨关节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下一篇:红外测温仪在玻璃工业中的应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