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与985大学介绍

关键词: 重点学科 建设工程 工程 大学

第一篇:211与985大学介绍

211大学与985大学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原国家教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211工程”正式启动。

2002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原国家计委、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十五”期间加强“211工程”项目建设的若干意见》。

2011年12月30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时表示,“211”工程和“985”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不再新设这两个工程的学校,同时为了注重学科导向,引入竞争机制,实施了“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对非“211”学校的国家重点学科予以支持。

“211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整体条件、重点学科和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三大部分;建设项目均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各“211工程”学校成立项目法人组织和落实项目法人代表,有关省(区)主管部门成立“211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形成中央、省(区)和学校三级管理体制。

实施“985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大决策。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985工程”正式启动建设。

“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2004年,根据《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教育部、财政部印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启动了“985工程”二期建设。 2010年,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财政部印发《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意见》,新一轮“985工程”建设开始实施。

“985工程”建设任务为机制创新、队伍建设、平台建设、条件支撑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五个方面;采取国家、共建部门(有关主管部委或地方政府)和高等学校三级管理方式,以高等学校自我管理为主;建设实行项目管理和绩效考评。 2016年06月23日,教育部官网发布文件,宣布382份规范性文件失效,包含《关于继续实施“985工程”建设项目的意见》等“985”“211”工程以及重点、优势学科建设的相关文件。

第二篇:“985”、“211”大学

一、“985”、“211”大学是什么意思?

答1:“985工程”是我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高等教育建设工程。名称源自1998年5月4日,江泽民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讲话。最初入选985工程的高校有九所,被称九校联盟,截至2011年年末,985工程共有39所高校。此后,教育部表示“985”工程和“211”工程的规模已经稳定,将不会再新增高校,于是引入动态竞争机制,在非985工程高校且是部属211高校实施“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

答2:211是邓小平批的项目,目的是在中国建100所名校。985是江泽民批的项目,目的是建设30所世界级的名校.这不仅是政策支持,更是有资金投入的。985工程选中的院校,仅中央就给予8000万~2个亿的资金投入,主要用于科研,其次就是校园建设。随着国家富裕了,追加了好多211,985大学。现211已过百所,985有40多所。985院校中80%都是教育部直属的高校,百年名校也是比比皆是。如:清华,北大,浙大都100零几岁,四川大学110多岁,中国矿业大学99岁,江苏有11所211工程院校,3所985工程院校。

二、“985”大学名单共37所

985大学名单

一期高校

学校共建部门协议签署时间

北京大学教育部、北京市1999.7

清华大学教育部、北京市 1999.7

复旦大学教育部、上海市1999.7

南京大学教育部、江苏省 1999.7

上海交通大学教育部、上海市 1999.7

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安徽省 1999.7 西安交通大学教育部、陕西省1999.9

浙江大学浙江大学 教育部、浙江省 1999.11

哈尔滨工业大学工业与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龙江省1999.11北京理工大学工业与信息化部、教育部、北京市2000.9 南开大学教育部、天津市 2000.12

天津大学教育部、天津市2000.12

华南理工大学教育部、广东省2001.1

中山大学教育部、广东省 2001.1

山东大学教育部、山东省 2001.2

华中科技大学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 2001.2

吉林大学教育部、吉林省 2001.2

厦门大学教育部、福建省、厦门市2001.2

武汉大学教育部、湖北省2001.2

东南大学教育部、江苏省2001.2

中国海洋大学教育部、山东省、国家海洋局、青岛市2001.2湖南大学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湖南省2001.2

中南大学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湖南省2001.2

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工信部、教育部、陕西省、西安市2001.4

大连理工大学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 2001.8

重庆大学教育部、重庆市 2001.9

四川大学教育部、四川省 2001.9

电子科技大学教育部、工业与信息化部、四川省、成都市2001.9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与信息化部、教育部、北京市2001.9兰州大学教育部、甘肃省 2001.12

东北大学教育部、辽宁省、沈阳市 2002.1

同济大学教育部、上海市 2002.6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部、北京市 2002.8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部、北京市 2003.9

二期高校

中国农业大学教育部、北京市、农业部 2006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中央军委、长沙市 2006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育部、陕西省2006

中央民族大学 教育部、北京市 2006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上海市2006

优势学科平台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国务院决定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由教育部和财政部共同负责。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高校从属于“211工程”建设的学校但不属于“985工程”建设的学校中选择。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的主要任务是以国家和行业发展急需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和学科前沿,在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全国顶尖的优势学科重点建设一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从而大力提高建设学科的科技创新能力和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能力,打造一批世界一流学科群。

“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基本上是没有经历过合并重组的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精度极高,拥有一至两个全国顶尖的学科,在行业内认可度极高,具有深厚的行业底蕴和学科积淀。只有国家中央部委直属的“211工程”高校才有资格获得985平台。

三、“211”大学名单(共116所)

“211工程”即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这是我国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而实施的一项跨世纪的战略工程,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的重点建设项目。“211工程”自“九五”期间立项建设,中央和地方共投入资金180亿元,建设了一批高等院校和重点学科,改善了一批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条件,一批重点学科已成为国家科技创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本名单来源于教育部网站,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全国共有112所“211工程”高校,其中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拥有两个校区,实际高校为116所。

北京(26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上海(9所):复旦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上海大学 同济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天津(4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重庆(2所):重庆大学 西南大学

河北(2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大连理工大学 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吉林(3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黑龙江(4所):东北农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江苏(11所):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苏州大学河海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浙江(1所): 浙江大学

安徽(3所): 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国科学技术大学福建(2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1所):南昌大学

山东(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河南(1所):郑州大学

湖北(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湖南(3所):湖南大学 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4所):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广西(1所):广西大学

四川(5所):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云南(1所):云南大学

贵州(1所):贵州大学

陕西(7所): 西北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农林科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

甘肃(1所):兰州大学

新疆(2所):新疆大学 石河子大学

海南(1所):海南大学

宁夏(1所):宁夏大学

青海(1所):青海大学

西藏(1所):西藏大学

军事系统(3所):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第三篇:211.985大学名单

“211工程”高校名单

北京 清华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中国传媒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中央音乐学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体育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同济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辽宁大学 延边大学 东北农业大学 苏州大学 河海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上海 上海交通大学 东华大学 上海大学

天津 重庆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江苏 南开大学 重庆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京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江南大学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浙江大学

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南昌大学 山东大学 郑州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

天津大学 西南大学

东北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东南大学 中国药科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安徽大学 福州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湖北

武汉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华中农业大学 中南大学 暨南大学

西南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南师范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湖南 广东 广西 四川 湖南大学 中山大学 广西大学 四川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

云南 贵州 陕西 云南大学 贵州大学 西北大学 长安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第四军医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甘肃 新疆 军事系统

兰州大学 新疆大学 第二军医大学

二、“985”工程高校名单:

一期名单:(34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国科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浙江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东南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武汉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 湖南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中南大学 吉林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中山大学 兰州大学 东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同济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二期名单:(4所) 中国农业大学 国防科技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第四篇:211大学名单和985大学名单

211和985院校

211是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目前有107所。 “211”工程大学名单

北京(26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上海(9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大学同济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东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天津(4所)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重庆(2所)重庆大学西南大学

河北(1所)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山西(1所)太原理工大学

内蒙古(1所)内蒙古大学

辽宁(4所)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

吉林(3所)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黑龙江(4所)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江苏(11所)南京大学东南大学苏州大学河海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

浙江(1所)浙江大学

安徽(3所)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国科学技术大学

福建(2所)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江西(1所)南昌大学

山东(3所)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河南(1所)郑州大学

湖北(7所)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湖南(3所)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广东(4所)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

广西(1所)广西大学

四川(5所)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云南(1所)云南大学

贵州(1所)贵州大学

陕西(7所)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农林科大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

甘肃(1所)兰州大学

新疆(2所)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

海南(1所)海南大学

宁夏(1所)宁夏大学

青海(1所)青海大学

西藏(1所)西藏大学

军事系统(3所)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985工程”介绍:

1998年5月4日,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大会上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贯彻落实党中央科教兴国的战略和江泽民同志的号召,教育部决定在实施“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重点支持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等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简称“985”工程。

“985”工程大学名单(截止到2011年3月31日)

一期(34所)

清华大学 北京大学 厦门大学

南京大学 复旦大学 天津大学

浙江大学 南开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

东南大学 武汉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山东大学 湖南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吉林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四川大学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兰州大学 东北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同济大学 中南大学

国科学技术大学

二期(5所)

中国农业大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第五篇:什么是985和211大学

浏览次数:2102次悬赏分:0|提问时间:2007-5-13 18:30|提问者:loveyansheep

推荐答案

一、 国家高等教育“211工程”概述

(一) “211工程”的内涵

“211工程”是国务院有关综合部门联合提出,并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的高等教育重点建设工程。 “ 211工程”的含义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点。

(二) “211工程”建设的目标

经过十年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力争到21世纪初,

有若干所高校和部分重点学科,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等方面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与

国际上著名大学和较先进水平的实验室相比拟;

有一批高等学校和重点学科点的教学科研水平及条件,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的提高,在国内达到先进

水平,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国际影响;

根据合理布局和行业、地区发展的需要,选择一部分高等学校进行重点建设,使其教学、科研能力显

著增强,达到本行业、地区的先进水平。

(三)“211工程”主要内容

1.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选择少数水平高、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带头学校,作为重点建设子项目,

使之成为解决本行业、本领域、本地区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和培养所需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基地;

2.一批重点学科点。在已经评定的416个重点学科点、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基础上,

形成一批具有优势的学科群体;

3.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主要包括:各个学科的文献资源合理布局和科技情报保障体系;高层次

教育管理信息和咨询服务系统;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合理配置和设备共用、资源共享的实验

体系;与国际有关系统、网络接轨等。

“985工程”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项目”。

1998年5月4日,时任总书记的江泽民在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他说:“这样的大学,应该是增强

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的摇篮,应该是认识未知世界、探求客观真理、为人类解决面临的重大课题提供科学依据的前沿,应该是知识创新、推动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重要力量,应该是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先进文明成果交流借鉴的桥梁。”

1998年12月24日,教育部制订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创建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和一批一流学科”,简称“985工程”。“985工程”建设的总体思路是:以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建立高等学校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牢牢抓住本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集中资源,突出重点,体现特色,发挥优势,坚持跨越式发展,走有中国特色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之路。“985工程”领导小组组长由教育部部长周济担任,“985工程”建设工作小组组长由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担任。在“211工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国防、民用,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原则而筛选出来列入“985工程”的大学全国不到40所,上海为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3所。

据悉,“985工程”二期(2004-2007)建设目标是巩固一期建设成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一步奠定坚实基础,使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学科水平,经过更长时间的努力,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985与211大学名单 下一篇:211大学与985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