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解释技术在石油勘探领域的应用探讨

关键词: 石油勘探 油田 勘探 地震

前言

石油勘探直接影响油田企业生产发展, 尤其是地震勘探技术在石油勘探领域中,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1]。作为地震勘探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震解释技术是预测、评价油气储层和开发油田的关键。目前, 地震相干解释技术、波阻抗反演技术、地震相分析技术、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等常见的地震解释技术, 已在石油勘探领域广泛应用, 不仅解释了地层构造, 还真实、准确、清晰的反映了地下地层各种地质信息, 有效提高了石油勘探和开发效率。

一、石油勘探领域中常见的地震解释技术

1. 地震相干解释技术

地震相干解释技术是常见的地震解释技术之一, 指的是利用地震波形相干原因, 对中心地震道和指定相邻道相干系数进行计算, 并转换普通地震资料为相干系数资料, 从而有效突出地震异常现象[2]。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快速建立断裂系统、特殊岩性体空间展布形态;解释岩性体和断层剖面。在实际石油勘探中, 地震相干解释技术适用于解释地层构造, 以及反映石油储层具体信息。例如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中, 地震相干解释技术的应用, 解释了地层构造, 有效的预测了碳酸盐岩表层储层, 清晰反映了该地古水流分布特征。

2. 波阻抗反演技术

波阻抗反演技术指的是转变地震反射振幅横向变化、界面型地震剖面为速度横向变化、岩层型速度剖面, 从而有效反映石油储层横向变化规律, 适用于直接勘探油气藏。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有效结合各种数据, 如地震、测井、地质解释等;通过纵向分辨率、横向连续性, 对地震物性参数进行有效分析和研究。在实际石油勘探中, 波阻抗反演技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明确石油储层空间分布规律和储层物性参数。

3. 地震相分析技术

地震相分析技术指的是将地震层段选于地震剖面目层附近, 之后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处理地震道形状, 并形成合成地震道, 对比实际地震道和合成地震道后, 对实际地震道进行合理划分。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在地震道形状变化上反映地震信号物理参数变化;对应地下地质信息和地震道形状变化。在实际石油勘探中, 地震相分析技术可有效划分沉积微相, 研究沉积环境, 以及识别油气模式

4. 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

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指的是利用几何体和三维体显示, 三维可视化的解释地震资料。该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分解地质目标为数个体素, 体素中含体积参数和属性参数, 可对地震属性进行有效反映。在实际石油勘探中, 三维可视化解释技术不需假设先验结构, 即可将三维数据体显示成像, 从而简单、直观的理解分析结果, 并标示和圈定石油勘探目标区域。

二、地震解释技术在石油勘探领域的应用

1. 解释地层构造

在石油勘探领域中, 应用地震解释技术可有效解释地层构造, 即通过对不同地质界面同一时间水平切面的反映, 详细了解地层出露情况, 以及解释地质构造。时间振幅水平切片中, 振幅大小反映反射波强弱, 而同向轴宽窄则与反射波频率、界面倾角息息相关。例如:反射层为背斜, 水平切片上显示圆;反射层为单背斜, 那么在数张水平切片上, 其同向轴向同一方向规律移动。

2. 识别小砂体油气藏

小砂体油气藏通常处于地层平坦、河道发育、构造运动若的区域, 这样的区域会形成储层是砂岩的岩性油藏[3]。在实际石油勘探中, 应用地震解释技术可有效识别小砂体油气藏, 具体体现在:有效反映砂体沉积特征和空间分布, 清晰识别油藏准确位置;通过相邻道波形间的相似, 可显示砂体内部相似, 从而有效确定砂体主河道和边界;通过振幅、频率、相位等基本地震属性, 可有效反映砂体形态、岩性、分布等, 从而有效识别小砂体油气藏。

3. 识别小断块油气藏

地震解释技术的正确应用, 直接影响石油勘探决策, 以及勘探是否成功。对于小断层, 可通过地震解释技术解释断层和层位, 并利用相干、可视化等技术, 先宏后微观, 以及立体-平面-立体原则, 对层位进行解释, 进而有效闭合层位和断层。为了清晰显示小断块油气藏空间形态和发育规律, 需利用相干、波阻抗反演等技术, 高分辨率的确定小断层范围, 之后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 对透视参数进行精细化调整, 并只对突出和断层信息进行保留。

三、地震解释技术在石油勘探领域的发展方向

在石油勘探领域中, 地震解释技术逐渐向深层次应用、更全面推广、融合可视技术等方向发展, 从而高效勘探和开发石油, 具体体现在: (1) 更深层次应用。振幅属性是最常见和有效的地震属性, 通过详细分析和研究振幅属性特征, 可有效了解流体、岩性、储层孔隙度等变化规律, 从而实现地震解释技术更深层次的应用。 (2) 更全面推广发展。石油勘探阶段, 地震解释技术以解释地层构造为主, 而开发阶段则精细描述油藏, 从而有效保证石油储量和产量。此外, 在新石油领域勘探和开发中, 地震解释技术可全面推广发展。 (3) 进一步融合可视技术。以三维可视化显示来看, 地震解释技术通过三维空间可视化方法, 可更直观、准确的解释地质体, 还可实现可视技术的进一步融合。

小结

总之, 在石油勘探领域中, 地震解释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有效的解释了地层构造, 真实、准确、清晰的识别了小砂体油气藏和小断块油气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地震解释技术逐渐向深层次应用、全面推广、进一步融合可视技术等方向发展, 并在石油勘探领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进而最大限度的降低石油勘探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

摘要:在油田企业工作中, 石油勘探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目前地震勘探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 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地下岩石物理特性和油气水分布, 从而高效开发有利储层和油藏。而随着石油勘探工作的逐渐深化, 新地震解释技术不断涌现, 并在石油勘探领域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本文以石油勘探领域中常见的地震解释技术作为切入点, 分析了地震解释技术在石油勘探领域的应用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石油勘探,地震解释技术,应用,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 汪云海.浅析石油勘探技术方法[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 31 (01) :55.

[2] 刘路, 李雄飞, 程文静, 闫冰.浅谈三维地震解释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 33 (16) :176.

[3] 王炳章, 王丹, 陈伟.油气地震勘探技术发展趋势和发展水平[J].中外能源, 2011, 16 (05) :46-55.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不同剂量缬沙坦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的效果初评 下一篇:全膜法水处理技术在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