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VOLEN气相聚丙烯工艺对产品性能的控制

关键词: 立构 规整 进料 产品

1 立构规整性的控制

1.1 不同的硅烷类型对产品立构规整性影响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使用同样剂量的两种硅烷, 其产品的立构规整性是不同的, C-Donor的立构规整要高于Bups型硅烷。

1.2 硅烷进料量对产品的立构规整影响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出, 随着硅烷加入量的增大, 立构规整性增加。

1.3 不同催化剂类型对立构规整性的影响

不同催化剂类型对立构规整性的影响图如下 (C-D o n o r, 持续操作) :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等规度9 8%以上时, Lynx1010用量可以降低较多。

因为X S是工艺中硅烷平衡浓度的函数, 工艺反应改变“缓慢”。

从高X S过渡到低X S通常可以通过使用硅烷冲洗使其速度加快。

因为硅烷进料停止可以导致X S非常高, 使得从低X S过渡到高X S花费更长时间。高XS时, 硅烷中微小的变化都会对XS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影响。低XS时, 硅烷中的变化对XS的变化影响很小。硅烷中的每次变化也同时改变催化剂系统中氢气的响应以及随后的M F R。

所以对于硅烷的控制控制方案基本上有两种方法:

A:硅烷与TEA成比率进料, TEA与新鲜丙烯成比率进料

B:硅烷与催化剂成比率进料, T E A与新鲜丙烯成比率进料

相比而言, 方案A:更稳定, 比较适合在装置开车期间, 以及丙烯质量稳定的情况下使用, 一些约束条件控制更高的XS (>3.5%) 。方案B:更完善的, 对丙烯杂质敏感度更低, 是高XS的更佳的控制方案 (>3.5%) 。

2 MFR的控制

2.1 MFR控制机制

氢分子与活性中心相互协作。一个氢分子终止了一个聚合物链, 另一个氢分子仍在活性中心开始下一个链接。所以, 由链终止所消耗的氢几乎可以忽略, 主要是通过载气离开工艺过程。MFR 12产品的平均分子量大约250.000 g/mol, 1 t大约为4 mol PP, 每终止一个链, 需要4 mol=8 g的氢气;XS约为2.5时, 对于MFR12产品需进料大约100 g/t, 这种情况消耗的氢气占总进料量的8%, 对于低X S产品, 甚至变得更低。

2.2 不同的催化剂对M F R的影响

通过给定氢气进料量, 可以得到不同催化剂类型对M F R影响曲线

2.3 硅烷进料量对M F R的影响:

在给定的M F R, 氢气的量主要取决于实际的X S (硅烷进料) :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MFR为15时, 随X S的不同, 所需的氢气量随X S降低而增加。也就时说硅烷进料量增加, X S降低, 所需氢气量增加。

2.4 用氢气调节MFR的方法

MFR增大

*把H2增加到2倍形成新的氢气比率 (1小时)

*把H2设定到新的配方值

MFR降低

*把H2加入量减小到0, 保持30分钟

*把H2重新设定到配方值

*当循环气冷凝器液位低时, 考虑冷凝器放空5分钟 (因为冷凝器是氢气的“缓冲器”)

为了完全看清反应器中的效应, 大概需要3倍的停留时间 (3~4小时)

3 结语

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上述对产品的等规度及MFR影响的各种曲线, 在实际生产中要根据这些曲线来更好的控制产品的等规度及M F R, 从而有针对性的降低过渡料的产生。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NOVOLEN气相聚丙烯工艺对产品的立构性、MFR的控制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关键词:聚丙烯,立构性,MFR

参考文献

[1] 洪定一主编.聚丙烯原理、工艺与技术[M].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不同产品条件下的定位规则 下一篇:产品性能A级认证简介5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