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是产科最为多见而且对产妇生命安全危害性最大的并发症之一。而导致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原因中, 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是最常见的, 其发生例数占产后出血例数的90%左右[1]。在以往的临床药物治疗中, 缩宫素常常被用来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但是其临床治疗效果不甚理想。近几年, 有报道显示米索前列醇药物用于产后出血的治疗和预防, 效果较为理想[2]。因此, 本院产科应用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 临床治疗效果良好, 现将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2例产妇为本院2006年6月至2009年8月住院治疗患者, 均为阴道途径分娩过程中发生产后出血的产妇, 临床诊断为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 上述所有患者没有前列腺素应用禁忌证, 年龄为22~34 (平均25.4) 岁, 孕周38+3~40+4周。将上述产妇随机分为A组 (缩宫素组) 及B组 (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 , 2组产妇在以下 (如年龄、孕周、产次、分娩过程、新生儿体重以及产妇会阴的缝合时间等) 方面无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P>0.0 5) 。
1.2 用药方法
(1) A组 (缩宫素组) :待胎儿娩出后, 产妇静脉途径注射缩宫素20IU, (2) B组 (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 :待胎儿娩出后, 产妇直肠途径塞药 (米索前列醇) 600μg, 并经静脉途径注射缩宫素20IU。用药后助产士需要仔细观察2组患者各项指标 (血压、脉搏及呼吸等) 并作详细记录。
1.3 观察指标及方法
准确对2组产妇用药后2h内出血量进行测量并作详细记录, 测量出血量采用容积法或者称重法, 产妇用药以后立即铺一次性特制的灭菌纸浆垫, 纸浆垫重量为100g, 同时还需要放置一弯盘直接用于收集产妇至会阴部位流下的血液。用环璃量杯测量弯盘中贮留的血液, 而纸浆垫则在药物治疗后2h内进行称重, 最后所增加的重量, 按1.05g换算成1m L的血液量, 将此数值与量杯测量值相加即为药物治疗以后产妇2h内的总出血量。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χ2检验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产妇药物治疗后2h出血量及治愈情况比较 (表1)
药物治疗后2组产妇采用同样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其2h出血量进行比较, B组的出血量明显少于A组 (P<0.01) 。而且B组的治愈率为 (100%) 较A组 (76%) 明显升高,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 。
2.2 米索前列醇对2组产妇生命体征的影响
2组产妇应用米索前列醇药物治疗后30min测1次呼吸、脉搏和血压, 最后检测结果显示, B组用药前后呼吸、脉搏和血压与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P>0.05) 。
2.3 米索前列醇药物治疗的不良作用
27例直肠途径使用米索前列醇药物的产妇, 其中有2例产妇用药以后出现发热和轻微寒战等临床不适症状, 均在用药治疗后的10~60min出现, 症状持续时间为10~15min, 随后消失, 不需作任何临床治疗处理, 此外, 没有发现其他不良反应;A组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3 讨论
随着围产医学水平的快速发展, 近几年来剖宫产手术已经成为临床中处理难产、病理妊娠以及一些妊娠危险合并症需要终止妊娠等特殊情况的主要方式。因为受到诸如社会、精神以及心理因素等各种各样的影响, 产妇选择进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人数较以前明显出现增多的现象, 但是选择进行剖宫产手术生产的产妇产后出血的现象较阴道途径进行分娩多见, 其中尤其以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为主要的产后出血原因。多年来临床上用来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药物一直都是缩宫素和麦角新碱, 虽然临床上这些药物能取得一定的治疗效果, 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的产妇产后出血的现象不能得到明显的缓解, 其原因可能是个体存在着差异性以及与缩宫素受体有着密切的关联。此外, 由于麦角新碱对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危害而被禁用, 临床上该药的应用因此受到极大的限制。
注:与A组比较, *P<0.01
缩宫素具有促进子宫体内钙离子的大量释放以及促进钙离子向棘细胞内进行流动的药理作用, 可以迅速使得产妇的子宫出现强直性收缩现象, 从而起到压迫产妇子宫肌层内血管进而起到快速止血的作用。但是由于缩宫素药物的半衰期比较短, 仅仅3~10min, 所以其促进子宫收缩的持续时间也相应的缩短, 仅仅0.5h。而且缩宫素存在着个体对药物的敏感差异性较大的缺点, 两者敏感性最大可相差8.8倍[3]。而米索前列醇是一种前列腺素E1的衍生物, 其能够在人体内转化成为具有生物活性的米索前列醇酸, 从而增加产妇子宫平滑肌的节律收缩等药理作用, 进而起到有效收缩子宫的功能[4]。该药物的最大作用特点是药物吸收比较充分, 药物作用起效比较快。通常用药5min后药物就可以发挥其药理作用, 口服30min后体内的血药浓度可以达到高峰值, 其半衰期为1~5h, 持续时间比较长, 可有效解决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问题, 对于子宫的收缩作用要明显强于缩宫素的药物作用。本研究组中米索前列醇给药方式为直肠途径, 此操作方式比较简单, 药物起效比较迅速, 从而避免了口服途径给药导致产妇出现不必要产生的胃肠道不良反应, 同时也可以避免阴道途径给药后药物被稀释或者冲出子宫体外等情况的发生。
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联合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其作用机理在于利用外源性米索前列醇可以迅速的使产妇血液中的前列腺素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而在米索前列醇作用达到高峰以前, 缩宫素作用已经达到血药浓度的高峰值, 这样可以使得子宫始终处于持续而较强的收缩状态, 这样就能有效解决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问题, 阻止产妇出血现象的继续发生。其临床应用意义则在于:缩宫素可以促进子宫对前列腺素释放量的增加, 同样前列腺素也能够明显降低子宫对缩宫素的刺激阈水平, 并能引起脑垂体释放缩宫素。两者有着明显的协同药物效应作用[5]。缩宫素药物作用的时间较快而且持续时间短, 米索前列醇半衰期比较长, 而且作用的时间相对持久, 在药物的敏感性方面, 米索前列醇和缩宫素均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性。所以可以利用两者的协同及互补等药物药理作用, 避免了大剂量对产妇的用药, 这样就能够达到既减少药物的应用剂量, 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又可以取得促进子宫有效收缩效果的治疗目的。
本研究组中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 与单纯应用缩宫素药物治疗比较, 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产妇的出血量明显出现减少, 治疗效果显著, 是一种安全、有效而且比较廉价的治疗方法, 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观察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52例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产妇随机被分为2组。A组 (缩宫素组) :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20IU。B组 (米索前列醇+缩宫素组) :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注射缩宫素20IU, 并直肠给予米索前列醇600μg。分别观察2组产妇产后2h出血情况、生命体征变化及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结果 B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与A组相比明显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1) , 且B组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 (P<0.01) 。结论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治疗子宫收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良好, 副作用少,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米索前列醇,缩宫素,产后出血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24~227.
[2] 梁卫星.米索前列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24例临床观察[J].河北医学, 2007, 13 (11) :41.
[3] 陈新谦, 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7:336~345.
[4] 伍海鹰, 曾晓琴, 章向红, 等.米索前列醇与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困难取器效果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07, 15 (3) :175~176.
[5] 苏琦佩.催产素在催产和引产中的应用[J].实用妇产科杂志, 1999, 15 (5) :231~232.
相关文章: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72例临床观察02-10
宫颈糜烂与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感染的关系及治疗的临床观察02-10
易瑞沙治疗一线和化疗失败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02-10
射频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500例疗效观察02-10
利普刀治疗宫颈糜烂妇产科论文02-10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42例疗效观察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