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的介绍(精选5篇)
篇1:文天祥的介绍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4、青春岂不惜,行乐非所欲。
文天祥的爱国诗: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沉浮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扬子江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篇2:文天祥的介绍
文天祥
中文名称: 文天祥
又 名: 号文山 字天祥 字宋瑞 字履善
性 别: 男
所属年代: 宋代
民 族: 汉族
生 卒 年: 1236~1283
生平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小名云孙,字天祥;后以字为名,改字履善;后又改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南宋末大臣。宝四年(1256年)进士。宋度宗咸淳九年(1273年),任湖南提点刑狱,次年调任知赣州,得元军渡江的消息,立刻组织万人起兵勤王。德二年(1276年)正月,谢太后向元军投递降表,文天祥被派往元营谈判,被扣留,押解北上,后设法逃脱,再组织民兵抗元。景炎二年(1277年),文天祥收复兴国等县,包围赣州,军势颇盛。不过,文天祥组织起来的`民兵,战斗力不强,很快就被元军击溃,文天祥的妻子也被元军俘掳。他只好收拾残兵奔循州,驻南岭。后在广东的潮州、惠州继续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宋廷封文天祥为少保、信国公。十二月,元军从海陆大举进攻,文天祥撤出潮阳,转移海丰。因叛徒的出卖,他在五坡岭再次被元军俘掳。次年正月,被移上海船,经珠江口零丁洋时,写下〈过零丁洋〉一诗。诗中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明宁死不屈之志。
篇3:文天祥的《木鸡集序》
这幅书卷,是文天祥应同乡好友张宗甫的要求,为他的诗集《木鸡集》写的一篇序言。木鸡,出自中国道家的“呆若木鸡”典故,意思是说,最优秀的斗鸡在不打斗时往往像木头一样呆傻,其实是在养精蓄锐,一旦投入“战斗”就能全力获胜。《木鸡集序》的书法,以行草书体写成,流畅劲秀,收放自如,颇有大家风范。仔细观赏,点画精妙,轻若游丝,字体清秀神逸,但又笔锋老辣,气势畅达,尽显民族英雄的豪迈气概。此外,书卷笔势虽连绵,却不讲究笔画间的连带,每个字的重心都较低,又显得沉稳而雍容。
文天祥的书法,师法王羲之、王献之,字体结构受米芾书法的影响,运笔又有黄庭坚的悠扬笔致:笔画粗细变化不大,但安排疏密有致,仿佛清泉流动,颇具文人气息。据记载,文天祥小篆书法闻名于当时,可惜目前留存作品不多,行草书《木鸡集序》是其难得的传世之作,写于1273年,当时文天祥正值38岁的壮年。不幸的是,五年之后他就被元军俘获,囚禁三年后慷慨就义。
释文:日 吉水张强宗甫以木鸡集示予 何其酷似选也 从宗甫道予素,宗甫欣然 便有平视曹刘沈谢意思 三百五篇 家有其书 子归而求之 所谓吾道东矣
篇4:文天祥诗作介绍
文天祥铜像
在全国各地的文天祥公园中,以文山公园最有名。该园位于文天祥的家乡吉安,占地面积庞大,入园处的一尊文天祥雕像通体洁白,周边翠柏参天。该公园内的匾额和楹联均出自书法大家之手,如进门的匾额由书法家舒同题写,“正气浩然”由沙孟海手书,“文天祥纪念馆”几个大字是启功的手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则是毛主席手书。
位于广东海丰的文天祥公园因文天祥曾在此被捕而建,该园由县政府耗资近两千万元建设。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海丰被捕,旋被解至元大都,文天祥拒绝向元朝投降,最终被害。明代人为了纪念这位民族英雄,在文天祥被捕处建立一座石亭,取名“表忠亭”,后又建立方饭亭于表忠亭后,如今所见的方饭亭碑刻为即为明代遗迹。
除了内地以外,在香港也有一个文天祥公园。位于新界新田,占地30万亩,公园内有文天祥雕像,底座正面书“民族英雄文天祥”。虽说文天祥是爱国英雄,纪念不分地界,但文天祥与香港也确有渊源。南宋灭亡后,文天祥的族弟文天瑞迁居香港,经过上千年的繁衍,文氏已成为新界大族。
文天祥书法赏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青照汗青。”文天祥在历史上以宁死不屈的精神而著称,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书法也不错。实际上,文天祥在书法上的造诣相当高,仅存的几幅墨宝被后人争相收藏,而《木鸡集序卷》是文天祥书法的代表作。
《木鸡集序卷》真迹
《木鸡集序卷》是文天祥应友人张疆所请,为其《木鸡集》写的序言。据史料记载,1273年冬,37岁的文天祥在湖南任职,好友张疆请其为自己的作品作序,于是便有了行草《木鸡集序卷》。《木鸡集序卷》首先是一篇治学的文章,其中包含了文天祥对治学的见解。文天祥认为,学习应从“难”和“严”下手,应先学《诗》,再学《文选》,才能更有进益。从书法的角度上来看,《木鸡集序卷》一气呵成,下笔如虹,气势豪迈,是行草中的佳作。
自文天祥死后,《木鸡集序卷》“失踪”了近三百年,直到明代中叶才在苏州出现,旋即被文徵明之子收购。到了明朝末年,该卷被书画家王稚登收藏,至清朝前期又被收藏家宋犖得到,辗转又成为皇宫藏品。到了民国初年,末代皇帝宣统将大批故宫文物盗出,其中就包括《木鸡集序》。解放后,《木鸡集序》被辽宁省博物馆收藏至今。
篇5:文天祥的介绍
宋理宗:此天之祥,乃宋之瑞也。
王积翁:南人无如天祥者。
蒋一葵:当时有先兆曰:“擎天者,文天祥。捧日者,陆秀夫。”
于谦:呜呼文山,遭宋之季。殉国亡身,舍生取义。气吞寰宇,诚感天地。陵谷变迁,世殊事异。坐卧小阁,困于羁系。正色直词,久而愈厉。难欺者心,可畏者天。宁正而毙,弗苟而全。南向再拜,含笑九泉。孤忠大节,万古攸传。载瞻遗像,清风凛然。
陈循:天祥孤忠大节为宋臣,首按谥法;临患不忘国曰“忠”,秉德遵业曰“烈”请谥曰“忠烈”。枋得仗节死义为天祥亚。
韩雍:今斯集也,传之天下后世之人,争先快睹,皆知是君之大义,守身之大节,不宜以成败利钝而少变。以扶天常,以植人纪,以沮乱臣贼子之心,而增志士仁人只之气。其于世教,重有补焉。
胡华:昆陵忠义之名益著,忠义著而诸公之英声伟烈,震耀两间,人人知所景仰,吾辈又当以君之录达于朝行,将立庙奉祀,勒石颂功,隆一代崇褒之典,而大显扬于时,于以励髙风,激颓俗,匪直有劝于常抑有劝于天后世是録有关于忠义大矣。
杨士奇:文丞相甫冠奉廷对,即极口论国家大计。未几元兵渡江,又上书乞斩嬖近之主迁幸议者,以一人心安社稷,固已气盖天下矣。自是而断断焉,殚力竭谋,扶颠持危,以兴复为已任。虽险阻艰难,百挫千折,有进而无退,不幸国亡身执,而大义愈明。盖公志正而才广,识远而器闲,浩然之气以为之主,而卒之其志弗遂者,盖以天命去宋也。虽天命去宋,而天理在公,必不可已。故宋亡其臣之杀身成仁者不少。论者必以公为称首公。
敖英:人莫不有死也,恶之欲其死者,众人之情也。爱之欲其死者,君子之心也。夫既爱之矣,又欲其死何哉!盖所爱有重于死者,先民有言,纲常九鼎,生死一毛,是故南霁云被执而未死,张睢阳大呼男儿以速其死,文丞相被执而未死,王鼎翁作生祭文以速其死。
宋仪望:公之忠大矣,海隅荒服闻其名犹知敬慕,况过化之区乎!孺子懦夫一及当时事怒发竖指,涕洟沾襟,况冠裳之儒乎!
谢肇淛:宋之人物,若王沂公、李文正、司马温公之相业,寇莱公、赵忠定之应变,韩魏公之德量,李纲、宗泽之拨乱,狄青、曹玮、岳飞、韩世忠之将略,程明道、朱晦庵之真儒,欧阳永叔、苏子瞻之文章,洪忠宣、文信国之忠义,皆灼无可议,而且有用于时者,其它瑕瑜不掩,盖难言之矣。
王世贞:谈者悲文信公之忠,而惜其才之不称也,余以为不然夫信公非无才者也。当咸淳之末天下之事巳去而信公以一远郡守,募万余乌合之众,率以勤王而众不溃,此非有驾驭之术不能也;丹徒之役能以智窜免,间关万死,而后至闽复能合其众,以收巳失之郡邑;而所遣张汴、邹凤遇李恒悉败,既再散而再合矣。而举军皆大疫,死者过半。五坡之役,复遇张弘范以败,凡天祥之所用将,皆非恒范敌也。元起朔漠。以力雄海内外,灭国四十歼夷女直,以至宋宋自朱仙之后未有能抽一矢、发一骑,而北驰者元举太山之势以压宋卵。而信公欲以单辞羁身,鼓舞其病媍弱息,以与贲育中黄之徒抗,葢未接刃而魄先夺矣。虽有韩白未易支也。故信公之数败,而能数起吾以是知其才,其数起而数败,吾不谓其才之不称也。
乾隆帝:才德兼优者,上也;其次,则以德贵,而不论其才焉……当宋之亡也,有才如吕文焕、留梦炎、叶李辈,皆背国降元,而死君事、分国难者,皆忠诚有德之士人也。然此或出于一时之愤激,奋不顾身以死殉之,后世犹仰望其丰采。若文天祥,忠诚之心不徒出于一时之激,久而弥励,浩然之气,与日月争光。该志士仁人欲伸大义于天下者,不以成败利钝动其心。
陆以:此四人者(范仲淹、诸葛亮、陆贽、文天祥),皆经纶弥天壤,忠义贯日月。
蔡东藩:及文、张、陆三人之奔波海陆,百折不回,尤为可歌可泣,可悲可慕。六合全覆而争之一隅,城守不能而争之海岛,明知无益事,翻作有情痴,后人或笑其迂拙,不知时局至此,已万无可存之理,文、张、陆三忠,亦不过吾尽吾心已耳。读诸葛武侯《后出师表》,结末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千古忠臣义士,大都如此,于文、张、陆何尤乎?宋亡而纲常不亡,故胡运不及百年而又归于明,是为一代计,固足悲,而为百世计,则犹足幸也。
毛泽东:评语说,“命系庖厨何足惜哉”,此言不当。岳飞、文天祥、曾静、戴名世、瞿秋白、方志敏、邓演达、杨虎城、闻一多诸辈,以身殉志,不亦伟乎。
熊逸:那些理学名儒,如许衡、吴澄辈,皆俯首称臣。只有文天祥、张世杰、陆秀夫、谢叠山不肯臣元,都死了节。
★ 文天祥的爱国名言
★ 文天祥爱国作文
★ 文天祥的爱国诗句
★ 精选爱国名言
★ 文天祥说的爱国诗句
★ 爱国名言短句
★ 爱国古诗名言
★ 爱国名言名句
★ 国庆节爱国名言
相关文章:
爱国英雄文天祥镇江脱险02-02
文天祥夜坐的阅读答案02-02
文天祥的国家理念02-02
爱国就是文天祥02-02
文天祥传的节选翻译02-02
文天祥的《正气歌》02-02
文天祥写的正气歌赏析02-02
我心中的英雄文天祥02-02
关于文天祥的作文02-02
文天祥表达爱国的古诗词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