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秀贞----《城南旧事》有感(精选3篇)
篇1:我眼中的秀贞----《城南旧事》有感
《城南旧事》读后感
童年,是记忆开始的地方。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以淡淡的文字,悠悠的叙述将我领进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老北京。一开始,我就被英子看见骆驼在吃草,自己也被带动起来的情节逗乐了,童年的幼稚,是童真的最质朴的表现。难道不是么?
经常痴立在胡同口寻找女儿的“疯”女人秀贞,是英子结交的第一个朋友。英子并没有因为她是疯子而像大人那样,疏远她,却在背后又打听秀贞。相反,她十分喜欢秀贞,三天两头往惠安馆里钻,听秀贞说自己的事情,帮忙秀贞干一些琐事,很关心她。妞儿是英子的另外一个好朋友。当时,油盐店的伙计正逗着她,英子十分恼火,帮助妞儿解了围,俩人也因此成为了好朋友。妞儿身世悲惨,英儿十分同情她,却坚定地帮妞儿保守秘密。
篇2:读《城南旧事》有感
在这个故事里,英子读一年级,有赖床的“嗜好”。一个下雨天的早晨,她竟然想逃学。英子的爸爸大怒,吼道:“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英子却没有挪窝儿,结果被爸爸拿鸡毛掸子打了一顿,“那一条条鼓起的鞭痕,是红的,而且发着热”。读到这里时,我想到了自己。不过,我不是赖床,而是……
那是上学期的一天下午,胡老师让我和程心怡去她办公室拿听课本。打开抽屉时,我忽然看到一块圆圆的橡皮,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这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作怪,我悄悄地拿走了这块橡皮。我有点儿紧张,但也没有多想。谁知,两节课后,胡老师找到我问那块橡皮的事。我非常害怕,竟壮起胆子骗她说自己没有看到,就像英子那样“错上加错”!胡老师又让我去找程心怡,我脑子一片空白,头脑一热,竟趁此机会把橡皮藏进了厕所。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程心怡看到我拿走了橡皮。胡老师没有对我多说什么,只是很严肃地让我回家告诉爸爸,好好反思。
我的爸爸也像英子的爸爸一样,是一个很严厉的人。我心里别提有多担心了,就怕会遭到痛打。到了家,我居然还想隐瞒自己的过错。但是,再瞒也瞒不过爸爸的“火眼金睛”。爸爸用扇柄在我的手心上留下了一条条印子,红红的,而且发着热。说来也奇怪,被爸爸这么一打,我的心里反而好受多了,就像甩掉了沉重的包袱。
爸爸在我的日记本上,郑重地写下了“知错就改,善莫大焉”和“勿以恶小而为之”两句话。这多么像英子爸爸说的那句话——“晚了也得去,怎么可以逃学!起!”
是啊,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我们都不应该逃避自己所犯的过错!英子之后再也没有迟到过;我,也再没有拿过别人的东西。
篇3:读《城南旧事》有感
也许,童年,是记忆的开始,也是一个梦的开始,它是经历沧桑后的人对纯真年代的怀念。童年啊!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读着《城南旧事》,我渐渐地走近了书里,看着英子在城南度过的幸福童年,它们就像是一股细流静静地、慢慢地渗入我的脑海中:缓缓的骆驼队、惠安馆、胡同的井、闹市僻巷、草垛子。这些地方所浮现的人物:井边的小伙伴妞儿、惠安馆的疯女人——秀贞、躲在草垛里的小偷、斜着嘴笑的兰姨娘、不理“我们”的德先叔和我朝夕相伴的宋妈以及最后因肺病去世的爸爸都与 “我”建立下了深厚的感情,而这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筑成的,而他们都在岁月的步影中消失了,童年美梦,顿然破碎。可以说,童年时的每秒每刻都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重要段落。
相比之下,虽然我的童年过得无忧无虑,但英子的童年在我看来却更精彩。她的童年是戏剧化的,却真实、纯朴、那样的纯净淡泊、弥旧温馨。
当读到英子和秀贞玩时,我真担心秀贞会不会做出伤害英子的事,当看到英子知道自己的好伙伴就是秀贞的女儿时,不仅帮助他们母子重缝,还将自己的生日礼物和妈妈的金手镯送给他们当作盘缠,此刻,我不禁为英子感到骄傲。读着读着,我的心时而心惊肉跳、时而轻松自在。看到最后,我才明白:她的童年之所以精彩,是因为她有一颗纯洁的心灵,正是因为她有了这样一颗心,她的童年才多彩、丰富、淡然、纯真。
可以說,她的思想像金子一样闪光,像玛瑙一样纯洁,像水晶一样透明,像牡丹一样鲜艳。也许,童年是贫穷的,但也是富有的。
这本《城南旧事》就像夏日里的一缕清风,让我知道别错过童年,珍惜童年,因为花儿谢了还会开,太阳下山明天还会爬上来,我的童年一去不复返,像小鸟一去不回来……
指导老师:吕会英
相关文章:
初三第四次月考试题02-03
低碳校园活动方案02-03
安徽扬尘治理专项方案02-03
适合10个人玩的小游戏02-03
安徽电建一公司淮南顾桥电厂项目部行政事务科2010年度工作总结02-03
2022河南政法干警面试备考之制胜策略02-03
2023年安徽政法干警考试时事热点:河北蠡县一派出所指导员用警车送女上学被免02-03
信号工培训心得体会02-03
安徽省政法委人员名单02-03
2022年安徽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