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专注于做一件事

关键词: 靠不住 专注 精力 格言

第一篇:如何专注于做一件事

把精力专注在“一件事”上

把精力专注在“一件事”上(德鲁克格言)

“成功靠不住,有效方长久”,在担任管理者的大多数人中,高度有效者,殊不多见。为何有才华的人往往最为无效?因为他们并没有领略到才华本身并不等于成就。他们甚至于不晓得,一个人的才华,唯有透过有目的、有条理、有系统的工作,才能所为有效。

就拿卓有成效的彼得·德鲁克,他也不认为自己真正有效!为什么?

他说:只有偏执狂才能真正成就大事,其他的人,就像我一样,或许生活多姿多彩,却白白浪费青春,像富勒(几何学家)和麦克鲁汉(电视先知)这样的人,才可能让他们的使命成真,而我们却兴趣太多,心有旁骛。我后来学到,要有成就,必得在使命感的驱使下“从一而终”,把精力专注在“一件事”上。富勒在荒野上待了40年,连一个追随者也没有,然而他还是坚定地为自己的愿景奉献一切。麦克鲁汉花了25年的光阴追逐他的愿景,从不曾退缩。因此,时机成熟时,他们都造成相当的影响。而其他像我们这样有着很多兴趣,而没有单一使命的人,一定会失败,而且对这个世界一点影响力都没有。(取材自《旁观者》一书)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书中有两个结论,一是管理者的工作必须有效,二是有效性是可以学会的。“有效性”虽然人人可以学,但却无人可教,有效性不是一门课程,但却是可以“自我训练或自我修炼”的,有效性乃是一个人自我发展的关键,也是组织发展的关键。

然而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也有两大挑战,一是人的诚实与正直,其本身并不一定能成就什么,但是如果一个人在诚实与正直方面有缺失,则足以败事。其次,当今的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关系着组织的生产力,更关系着国家的生产力。

第二篇:为父母做一件事

亲情篇之饺不香,情也浓

又一个暑假在望眼欲穿的等待中蹒跚而至。提着回家的小破包,望着川流不息的车辆,那瞬间似乎连空气都变的清新了。已是下午四五点的光景了,校对面的面馆也已摆出了那个招牌大铁炉,炉上雄雄烈焰,而那口无敌大黑锅在烈火的考验下竟是显出了真金品质,它也还不怕红炉火,安然的在火中守护那些欠煮的东西。忙碌的老板娘定是在小客人的一再催促下,急急的掀起了锅盖了吧!风里若有若无的飘着些饺子的香味。嗯,一定是饺子!就是还真欠了些更美的味道,熟悉的味道。

只要不是那样十年如一日的吃某样东西,多数时候我对食物没啥挑剔的,能吃饱就好。不过这学期倒是有三样食物馋的我是发了慌,伤了肝,想了家,而其一吧就是这饺子。也不知是哪位惊才绝艳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先贤如此聪颖,把一点点破菜包进一张面糊糊皮里,下锅一煮,你还别说这凑起来的味道还真的特别让人难忘,皮薄,馅多,汤浓,味美,好吃的没话说。简单的说如很多其他地方一样,家里也是逢年必吃饺子汤圆的,母亲说那饺子形似元宝,我也不知道她怎么看出饺子像元宝的,我是没看出来。说它有富贵吉祥的意思,生活富足有余似乎一直是大家的追求啊,就不知道这样的追求算不算文化传统啊!而从传统饮食文化给予它的内涵来看,又似乎有着平安团圆的寓意了,总之,饺子被我们寄予了美好的意义和生活的憧憬。

其实,家中不光团圆年吃饺子,我稍稍重大的考试,亲人的他乡远行,也都是母亲包饺子的理由。还记得那时母亲还没有固定的工作,摆完小摊若是早些回家还是有空的。这样常是在考试的前一个傍晚,刚回家的我就已看见母亲在厨房里忙碌了,穿着白中带黄的围裙,坐在桌边擀着饺皮,那时的灯光昏黄而黯淡,但母亲的神态却是那样的宁静与安详,像极了圣子圣母图里的圣母,那样的家温馨无比。

饺子包好了,照例是晚上先吃一顿的,一家人围在小桌子边,抱着碗饺子,边吃边聊,淡淡的豆角香混着浓浓的肉香,那些夜晚都像是在过节日。早晨我通常是吃六个饺子,只是饺子个头大的吓人,我估摸着和那些正常饺子一起,它们怕是遭了不少鄙视吧!我本不愿那么特殊,那么费事,只是母亲说是六六大顺,湾湾顺,吃了六个饺子定是能顺顺利利考个好成绩的。在我身上,母亲总是寄予太多的期待与关爱。而饺子则在幼年的记忆里占据了难以言说的地位,人就是那么奇怪,越是那些艰难岁月里的细小感动,越是那么的难忘。

回家的路上,我就琢磨着给父母做顿饺子,而这终于是实现了。虽然是第一次挑战饮食界的奇葩,但守着先辈那句“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的名言,我有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决心了。买了豆角割了肉,屁颠屁颠把家走,洗了食材洗锅子,终是万般俱备时。将青翠细长的豆角细细的切成了丁,听着刀从豆角上一斩而过,轻轻落在砧板上的声音,我莫名的感到了几分酸涩。曾经的多少次母亲也是这样弯着腰,为一家人做饭的吧!

将切好的肉丁和豆角丁分先后入锅炒至七八分熟的时候就可以起锅,搁在一边放凉了。馅做起来是比较容易的,皮到是比较麻烦了。用干面粉加水先和成面团,怕极了水多加面面多加水,我的动作慢的让人心焦,终是和好了面,也顾不得落了一定的白面粉了。学着母亲的样子将面团切成块,取出揉成段,再切成小段,接着将沾了面粉的小段揉成圆饼状,便可以擀面皮了。这些个工序说着简单,可每一个动作都要重复上百遍,还得承受频繁的失败打击,我无法得知母亲做饺子抱着怎样的心情,我不得不说的是确实很累,腰酸手也酸,做一个持家的母亲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儿。

终是到了包饺子了,一张无法说出形状的面皮包起色泽发暗的馅,仔细的捏紧了,乍一看还算漂亮的,有点饺子的模样,保证到哪大家都能认出那是饺子的。嗯,是从何时开始家里的饺子出现的越来越少了,是初中吧!母亲终于找到了一份固定的工作,家里着实高兴了好几天,我不安的心也渐渐放回了胸膛,我那时上初中的培养费挺高的,借了几家亲戚凑来的,我一直怕哪天实在没钱了,我就会被赶出去。钱是稍微多挣了些,可见母亲的机会却越来越少,沟通越来越少,等我发现越来越控制控制不住自己向母亲发火时,我才发现我们错过的究竟是什么,我终究不会再窝在母亲的怀里取暖,终究不再为她跳我早已忘记的舞蹈,我们终是再回不到曾经那样的日子。对这一切我们都无能为力,她需要马不停蹄的奔波养家,而我在她为我辛苦的日子里越走越远。又或者我还有淡淡的难过,我总是努力再努力不让自己成为别人的负担,可我却还是无可避免的压在了母亲的肩上。那是也许可以说我还小,而现在我长大了,却还是不停的啃老,我没有独自飞翔的勇气,我也没有独自飞翔的力量。我在努力寻找奋斗的目标,却时不时的再次迷茫,所以,不管我表现的多么坚强,我也总是害怕。也总是期待可以常常回家,从他们的身影和言语中获得新的力量,我们从来都不能只考虑到自己从出生开始我们就有了自己无法推卸的责任。现在的我是没发给他们富足的生活,但至少,我可以给他们煮一顿饺子。 不知包了多久,终于解决了所有的馅,还剩点皮让妈回来做面条吧!看着排列整齐,雄纠纠,气昂昂的饺子,抖抖手脚除了累以外,还有一股子难以言传的自豪感与成就感,原来我能做的不仅仅是学习,我也会实践的。你看,不就是包个饺子多大点事啊,我也能做的很好! 把水放上了煤气,我在静静的等待水开煮饺子。我一定会让爹妈大吃一惊的,他们一定会以我为豪的。至于,饺子的成败,就等爹妈评价了。而我注重的是过程,至于香不香,等我饺子出锅,再告诉你吧!

第三篇:为妈妈做一件事

明天是母亲节,今天晚上我要给妈妈一个惊喜,给妈妈洗一次脚。

我拿起妈妈的洗脚盆,先接凉水再接热水,用手试了一下温度,不凉不热,就端到了卧室。把水盆放到妈妈脚边,妈妈问我:“你要做什么”,我说:“待会告诉你,”我先把妈妈袜子脱下,把脚轻轻放入水中,泡了几分钟,帮妈妈洗脚的第一感觉,妈妈的脚,大。长。硬。妈妈的脚很硬,我想这就是妈妈常年奔波劳累造成的,我使劲搓洗着对妈妈说:“妈妈您劳累了一天,洗洗脚会舒服一些。妈妈没有说话,只是用温柔的目光看着我。脚洗干净了,我又拿起袜子加点洗衣粉,沾一点水使劲的搓洗,然后换一盆水,再把袜子放入盆中来回搓洗,就把一双臭臭的袜子也洗干净了。

妈妈高兴的说:“这孩子真是长大了,懂事了。”从妈妈的表情中看得出,她心里很高兴,我心里也很高心。我对妈妈说:“明天是母亲节,妈妈我祝你母亲节快乐。

第四篇:一生只做一件事(定稿)

我想请大家先跟我一起看一个动画片„„我想很多人在生活中排队都遇到过这种情景,我们很多人还扮演着其中那个小熊的角色。我们站在路的这一头,看见一个路口,就想那条路的尽头,肯定有非常美丽的风景吧。于是就走下去了,走走走,旁边又出现一个岔路口。于是乎,我们又改变方向往这儿走,就这样反反复复犹豫彷徨。这样的迷茫,每个人都遭遇过,有人迷茫了1个月,有人迷茫了1年,有人迷茫了一辈子,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是因为搞不懂要做什么,其实无论事业也罢爱情也罢,我们为什么烦恼纠结,那是因为我们心中没有一棵大树,如果人心中没有大树,就会杂草丛生,就会患得患失,而如果心中有了那棵大树,就会心无杂念,就会勇往直前。 六小龄童,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大艺术家,由他主演的电视剧《西游记》先后重播了3000多遍,赢得了广大观众的喜爱

其实六小龄童的性格最初是不适于演戏的,他小时候很内向,家里的兄弟姐妹们都叫他小女孩,六小龄童自己也说,小时候很胆小,上课时老师问1+1等于几,很简单的题,自己也知道答案但就是不敢举手回答,很羞怯。六小龄童的眼睛也是不适合演孙悟空的,孙悟空需要有一双火眼金睛,但是生活中的六小龄童却是个大大的近视眼,六百度近视两百度散光,这如何展现出美猴王的火眼金睛来,但是当年二哥撒在他心中的那棵大树种子一直以来牢牢地生根发芽,推动他一心要演好孙悟空这个角色,最终,虽然天性羞怯,但他却成功演绎出了桀骜不驯、神通广大、英雄豪气的齐天大圣的角色,虽然眼睛高度近视,但是却练出了一双火眼金睛,如电的双目,令观众印象深刻„„一生只做一件事,六小龄童用全部的心血,甚至生命,哺育着心中那棵大树,让它开花、结果,最终塑造出了至今难以超越的荧屏美猴王的完美形象。

2010年1月,有一条新闻轰动了世界,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消防站,有一只灯泡度过了它的109岁生日,在一百多年漫长的岁月里,这只灯泡熄灭的时间加起来不到一星期,其他的时间都在发光发亮。在109年前,谁有这么神奇的技术,使一只灯泡的光亮穿越了一个多世纪?人们纷纷猜测,这只神奇的灯泡,这只光耀百年的灯泡,它的发明者到底是谁呢?研究者通过查阅当时的相关资料,发现:1901年,电灯刚发明不久,美国电气公司组织了一场电灯实验竞赛,爱迪生等一批发明家都参加了这场比赛。当举办人将电压逐渐提高时,一只只灯泡都相继炸了,最后惟独留下一只灯泡还亮着。而这只灯泡的研制者,并不是当时名气冲天的爱迪生,而是当时并没有什么名气的发明家柴莱特。2010年1月记者报道的那只灯泡,正是这只柴莱特发明的、光耀了一个多世纪、使用寿命达到109年的灯泡!

在那个电灯刚发明不久的年代,为什么柴莱特能研制出如此高质量的灯泡呢?研究者通过进一步查阅资料,发现有这样一段记载:1901年,那场电灯实验竞赛结束后,爱迪生出于对柴莱特的欣赏,邀请他一起参加碱性电池的研究。面对大发明家的邀请,柴莱特却拒绝了这个好机会,他指着在比赛中获奖的那只灯泡说:“我只适合研究它。”后来,有人在柴莱特的日记中读到了这样一句话:“一生只亮一盏灯,守到群火熄灭,照样耀泽天空。!”

一生只研究灯泡,不管这个领域之外有多少难得的机会,有多少美丽的诱惑,也不为所动,这也许就是柴莱特研制的灯泡,为什么能穿越历史的尘埃、光耀百年的秘诀和根源吧。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生只亮一盏灯,这是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守与执着,也是一种参透人生百态的睿智和厚重。一辈子的坚守不容易,选择用一生的坚持,完成一件事,其结果或许轰轰烈烈、惊天动地,或许默默无闻、微不足道,但其透露出的人生态度,都让人感动和钦佩。六小龄童先生心中的大树是演绎好美猴王这个角色,柴莱特心中的大树是造出世界上照耀百年的灯泡,朋友们,我们心中的大树呢,它可以是一个梦想,一个榜样,一个信念,用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你心中的那棵大树,一定也会开出最美丽的花。

第五篇:我为妈妈做一件事

星期天早上,我准备为妈妈做一个荷包蛋。因为今天是母亲节,我想为妈妈做点什么,以表达我对妈妈的爱。当我把这件事告诉妈妈时,妈妈害怕油溅出来烫着我,并不同意。我立即说“放心吧,我能行。”妈妈还是不放心,于是,就跟我一起进了厨房做起荷包蛋。我先拿出一个鸡蛋,然后把锅放在灶上,再点火。这时,妈妈说:“你还小,没力气,还是我倒油吧。”妈妈一边倒油一边说:“倒的油要适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倒完油了,妈妈又打开抽油烟机,抽起油烟来。这时锅里的油冒出热气来,热气在锅里滚来滚去,锅里的油不停地滋滋叫着。我看着害怕,就离油锅远远的。妈妈说:“没事,因为有水,所以才有响声。”该打鸡蛋了,我用右手拿着鸡蛋在锅沿轻轻一磕,鸡蛋中间裂出了一条缝,我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鸡蛋,用力往两边一掰,本想把鸡蛋磕到油中间去,可是我的手刚一接近油面,就感觉热乎乎的,我手一哆嗦,随便就把鸡蛋扔进锅里了。可能是因为位置太高,有一滴油溅到我的手上,烫得我还挺疼,还有一些蛋清也撒到了锅外。掉到锅里的鸡蛋发出了“滋拉”的响声,原来像水一样的蛋清现在像一朵小白花绽放在油里,白色的花瓣还像吹泡泡一样不断地长大,蛋黄则像个小太阳浮在蛋清里。妈妈说:“赶快拿铲子翻个儿,要不该糊了。”我也顾不上手疼了,赶紧拿起铲子翻个儿。可是没翻好,圆片状的鸡蛋成了鸡蛋卷,我用铲子轻轻拍了拍,鸡蛋又变平了。一会,鸡蛋飘出香味,我就把这个荷包蛋盛在碗里,请妈妈品尝。妈妈说:“好吃,就是没有盐味。”原来,我一时慌乱,忘了放盐了。我对妈妈说:“做荷包蛋真麻烦。”妈妈说:“我每天给你做饭都是这样的。”我觉得妈妈真辛苦啊!

名师点评:小作者是一个很懂事、很孝顺的好孩子。文章开篇简单交待时间和事件,自然地过渡到下一段,因为母亲节想为妈妈做点事情来表达对妈妈的爱。文章用了大篇幅来描写小作者做荷包蛋的过程,更是写出小作者做荷包蛋的艰辛过程,而且在做荷包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其实这段也从侧面衬托妈妈对小作者的爱。小作者对做荷包蛋的经过描写生动细腻,把这个画面刻画在了读者的脑海。妈妈说:“我每天给你做饭都是这样的。”这句写得不好,并不能突出妈妈的辛苦,反而让读者觉得“妈妈”有种向小作者诉苦的感觉,换个说法会更好。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大学生如何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实践 下一篇:浅议纪检监察工作如何服务于基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