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新的时间周期还是新的任务周期,工作计划都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该如何写好工作计划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学预防艾滋病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中学预防艾滋病计划
XX中学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
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是预防和控制艾滋病传播与流行的重要措施。中学生是预防艾滋病的重点人群和中坚力量,根据《艾滋病防治条例》和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学校应将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开设相应的课程,完成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普及教育。为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发挥各种优势,大力增强我校广大师生的预防艾滋病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加大预防艾滋病工作力度。根据县防艾办要求和相关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我校预防艾滋病工作计划。
一、总目标:
通过专题教育形式,使学生了解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培养其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
二、分目标:
初中: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和措施,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高中:进一步了解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相关知识,正确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学会保护自己,培养对自己、他人及社会的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
初中: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内容标准(6课时)
教学内容:
1.艾滋病基本知识。
(1)什么是艾滋病病毒。
(2)什么是艾滋病。
3)HIV/AIDS的传播途径、不传播途径。
(4)预防艾滋病的方法与措施。
①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②增强抵御不良行为和侵犯的能力,提高生活技能。
③不去无行医执照或无消毒措施的街头诊所、美容所等场所打针、输液、穿耳、纹身等。
④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及有可能刺破皮肤、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2.艾滋病对人类社会(重点在个人及家庭)的危害。
3.判断安全行为与不安全行为。
4.拒绝不安全行为的技巧。
5.如何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法。
6.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的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知识。教学活动建议
1.收集有关艾滋病流行情况、对人类社会危害的相关资料。
2.通过案例分析,了解传播途径。
3.集体讨论哪些途径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4.小组活动,危险度分级(日常行为)辨别HIV感染的高危行为及预防措施。
5.角色扮演:拒绝不安全行为(包括吸烟、吸毒、酗酒、到不健康场所活动等)。
高中: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内容标准(4课时)
教学内容:
1.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以及艾滋病对社会、经济所带来的危害。
2.HIV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的区别。
3.艾滋病的窗口期、潜伏期。
4.吸毒与艾滋病。
5.无偿献血知识。
6.预防艾滋病的方法和措施(初中基础上扩展内容)。
(1)在与异性交往中,自尊、自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2)学会拒绝的技能,避免婚前性行为。
(3)需要输血时,避免输入未经检验的血液及血液制品。
7.了解歧视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影响,如何正确对待和关爱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病人(在对艾滋病患者提供帮助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8.在初中基础上增加与预防艾滋病教育相关的性道德与法制教育。
9.我国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相关政策。
教学活动建议:
1.参观艾滋病防治机构,观看有关艾滋病防治的宣传片,了解
无偿献血的重要意义、血液相关知识以及艾滋病相关知识,知道寻求帮助的途径。
2.收集有关艾滋病国内外流行形势,艾滋病对社会、经济造成的危害,艾滋病防治宣传等相关资料。开展主题班会等,增进对预防与控制艾滋病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对他人、社会的责任感。
3.讨论:哪些是歧视行为,为什么歧视不利于艾滋病防治工作。
4.参与学校和社区组织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活动。
【知识点】艾滋病防治的八个关键问题:
1.一个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从外表上看的出来吗?
2.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吃饭会感染艾滋病吗?
4.输入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会得艾滋病吗?
5.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吗?
6.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生下的小孩有可能得艾滋病吗?
7.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
8.只与一个性伴发生性行为可以减少艾滋病的传播吗?
第二篇:中学生预防艾滋病教案
【教学对象】:高中生 【教学目标】
1、掌握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2、增强预防艾滋病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4、了解日常生活中哪些不会传播艾滋病,消除恐惧心理 。
5、关爱他人,共享生命。 【教学内容】
1、艾滋病的流行概况
2、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3、艾滋病的危害及预防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案例:艾滋病离象牙塔并不遥远!!!
在疾控中心,上大三的小青讲述了他的故事:
“在感染艾滋病之前,我自由地生活在自认为与艾滋病绝缘的校园里。大一那年,在交友论坛上认识了风。第一次可以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心事,我觉得风就是最懂我的人。我们的感情也越来越深,大二那年寒假的一个晚上,我们真正拥有了对方。后来,我渐渐地发现,我并不是风的惟一,风开始找借口不见我。有一天,风突然对我说:“你去检测一下艾滋吧。”我当时就懵了。第二天一早我就赶到医院去抽血。艾滋病检测的报告单上赫然写着两个字——“阳性”。
据报道,自2005年长沙在校大学生中的男男性接触者中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至今已发现4名大学生感染者,这些感染者都是通过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
过渡:案例中小青是不幸的,他的不幸缘于他对艾滋病的无知、淡薄的性安全意识。
二、为什么要在中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生理机能和性机能日趋成熟,性观念开放但是性教育落后,好奇心和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易在性和毒品方面误入歧途,从而成为艾滋病易感人群,存在着艾滋病传播的危险隐患。
调查显示:
我国中学生对艾滋病3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约为70%-90%;对艾滋病性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10%以下到90%不等;有过性行为经历者约1%-8%左右,个别地区甚至高达10%以上。
学校是青少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环境,是对中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实践表明,通过学校保健网进行健康教育,是增强学生健康观念,培养健康习惯和建立健康行为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在青少年人群中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艾滋病对世界造成的威胁不亚于让恐怖分子获得核武器。------联合国报告
三、艾滋病流行概况
从1981年美国第一次报告1例艾滋病到2011年全球艾滋病累计死亡超过 2870万人,存活感染者/病人3400万人,艾滋病全球流行30年时间,上升了上百万倍。 ---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发布的《2012艾滋病疫情报告》
中国艾滋病流行现状
据中国卫生部《2012艾滋病疫情报告》,截至到2012年10月底,全国累计报告HIV/AIDS者492191例,存活的感染者和病人383285例,报告死亡病例近11万例 。
2012年1-10月数据
新报告HIV/AIDS者68802 例,其中艾滋病人34157例,同比增12.7%; 死亡人数17740例,同比增8.6%; 15-24岁感染者9514例,同比增12.8%; 男男性传播占比21.1%,同比增6.1%;男男性行为感染率6.7%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胡锦涛曾提出“艾滋病防治是关系我中华民族素质和国家兴亡的大事,各级党政领导需提高认识,动员全社会,从教育入手,立足预防,坚决遏制其蔓延势头。”
四、艾滋病的知识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AIDS)全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感染人体免疫系统的淋巴细胞引起,淋巴细胞被大量破坏,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体内免疫系统对机体起着良好的“防御”作用,抵抗各种病原体的袭击。但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之后,人体的这种良好防御系统便会受到破坏,防御功能减退,这时病原体通过破损伤口等长驱直入。此外,身体中一些不正常的细胞,例如癌细胞,也乘机迅速生长、大量繁殖起来,发展成各类癌瘤。也就是说,艾滋病病人主要表现为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机体抵抗力下降,以至诱发严重感染和一些少见的癌瘤。
艾滋病病毒在体液中主要存在于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 过渡:知道了艾滋病病毒在体内的分布,同学们思考一下,艾滋病会通过哪些途径传播呢?
(二)、艾滋病的传播途经
1、性接触传染
性接触传播是目前全球HIV传播的主要途径(中国2012年新增艾滋病感染者中经性传播所占比例为84.9%);同性恋、异性、双性恋性接触均能感染;肛交是最危险的性接触传播途径。与性传播有关的因素有:性伴数、是否使用安全套、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体内的病毒载量、有无同时感染其他性病、性交发生的时间(在女性月经期)、女性长期服用避孕药等
2、血液传播
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是通过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媒介。
3、母婴传播
患有艾滋病或携带有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可通过胎盘将艾滋病病毒直接传染给胎儿,另外还能够在产前、产程中(出生时通过产道)和产后(通过哺乳)感染新生儿。
(三)、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是一个健康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社会问题,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可能成为艾滋病流行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艾滋病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造成不可忽视的危害。
1、艾滋病对个人的危害 。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健康状况就会迅速恶化,患者身体上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最后被夺去生命。心理、社会上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知道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心理上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另外,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容易受到社会的歧视,很难得到亲友的关心和照顾。
2、艾滋病对家庭的危害。
社会上对艾滋病人及感染者的种种歧视态度会殃及其家庭,他们的家庭成员和他们一样,也要背负其沉重的心理负担。由此容易产生家庭不和,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因为多数艾滋病病人及感染者处于养家糊口的年龄,往往是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当他们本身不能再工作,又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时,其家庭经济状况就会很快恶化。有艾滋病病人的家庭,其结局一般都是留下孤儿无人抚养,或留下父母无人养老送终。
3、艾滋病对社会的危害。
艾滋病主要侵害那些年富力强的20-45岁的成年人,而这些成年人是社会的生产者、家庭的抚养者、国家的保卫者。艾滋病削弱了社会生产力,减缓了经济增长,人均出生期望寿命降低,民族素质下降,国力减弱。社会的歧视和不公正待遇将许多艾滋病人及感染者推向社会,造成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使犯罪率升高,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遭到破坏。
4、艾滋病对儿童的影响
艾滋病使千千万万的儿童沦为孤儿,使千万无辜儿童被迫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还要经常忍受人们的歧视、失学、营养不良以及过重的劳动负担。
过渡:作为我们人类共同的敌人,艾滋病那么可怕!目前无特效药,我们该怎么办???要消灭艾滋病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需要培养预防艾滋病的社会责任感,需要从"我"做起。艾滋病传播方式明确,只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是可以减少其发病率的。预防艾滋病时不我待,让我们了解艾滋病预防常识并告诉其他人!
(四)、艾滋病的预防 中学生主要预防措施: (1)同学间文明交往,不早恋,自尊自爱,不发生婚前性行为; (2)不吸第一支烟,拒绝毒品,珍爱生命;
(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4)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纱布、药棉或其它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物品。;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洞、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
(6)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7)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
结论:中学生要掌握有关艾滋病方面的知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以洁身自好实现对人生和社会的双重责任。
过渡:全球每分钟有11人感染HIV,请问你准备好了吗?
五、巩固练习
1、你认为生活中下列哪些方式可能传染上艾滋病病毒? (1)、共用注射器吸毒。
(2)、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肚里的胎儿。 (3)、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牙刷。 (4)、穿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用过的衣服。 (5)、不安全性行为(不用避孕套)。 (6)、输来路不明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7)、被蚊虫叮咬。 (8)、艾滋母亲哺乳。
2、假设你已经知道你周围的人中有一位是HIV感染者,你会怎样做? a.他/她主动伸手来与你握手,你会与他/她握手吗? b.你会与他一起吃饭吗? c.你会与他一起打篮球吗?
d.在路上,他从对面走来,你会绕道而行吗? e.他邀请你去他家做客,你会去吗? f.他想用你的学习用具,你肯借吗? g.你会和他一起去游泳吗?
目前没有任何迹象表明艾滋病病毒通过唾液、泪液、汗液或昆虫叮咬传播的,艾滋病病毒也不会通过空气、饮水、食品、以及未消费的餐具、衣服被褥等物品而传染,与艾滋病病人握手、轻吻或共用电话、马桶、桌椅、游泳池一般也不会传染艾滋病。艾滋病病毒不会通过日常生活接触而传染。面对艾滋病,我们的爱不会改变,因为我们的敌人是病毒,而不是感染病毒的人。让我们心系红丝带,关心、帮助艾滋病人、艾滋病毒感染者。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相信同学们了解了有关艾滋病方面的知识,知道怎样保护自己,预防艾滋病。12月1日我们将迎来第26个世界艾滋病日,让我们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第三篇:中学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总结
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学生个人发展和学校合格人才的培养。中学生是个人身心发生飞快性变化的关键年龄阶段,教师、家长的正确引导,可以帮助中学生摆脱青春期的困惑,摆脱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艾滋病已成为我国重点控制的重大疾病,我国已步入艾滋病的快速增长期,据专家估计,我国有HIV感染者达84万人。目前仍无治愈艾滋病的药物,也无有效的疫苗,对艾滋病的控制措施主要是预防,因此宣传教育至关重要。教育部下达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意见。为了贯彻落实《行动计划》,学校领导非常重视这项工作,把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与禁毒教育、青春期教育等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健康教育工作
对于我校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有专门的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校领导亲自挂帅,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健康教育活动。
二、强化制度,重抓落实
自此项工作全面开展以来,我校通过同伴教育,主题班会、绘画、读书活动、知识竞赛、板报、广播、录像片、宣传图片及多媒体技术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获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利用每年的艾滋病宣传日,开展专题讲座和专题活动,新学期开展对每位新生发放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学校图书馆配备了一定数量的预防艾滋病知识科普读物,确保此项工作由自发开展向自觉学习转变。
(一)为规范化、制度化开展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我校成立了领导工作小组,制定了工作规划,制定并实施了领导负责任、责任追究制、督查评比制、教师业务培训制以及各项保障机制,德教处为全校师生进行专题报告会,十月份之前,初一以上新生都能拿到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据不完全统计,08年全校共发放200份。目前学校图书馆至少都能配备5种以上预防艾滋病有关读物,学校每年都为学生配一套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读本,性健康和艾滋病预防内容教材中就能体现。
(二)为了使学校健康教育课规范、全面、深入地开设,学校领导在经济、人力资源等政策上给予了充分的保障。
三、注重督查,突出成效
为使此项工作真正落在实处,我校还充分利用家长学校给家长一份信,告家长书等形式大力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结合省、市健康知识宣传月、宣传周活动,组织健康知识竞赛,利用媒体大力宣传预防艾滋病知识,校领导对此项工作加大督查力度,对工作不力的领导及口处给予批评,要求限期整改,强制地推进此项工作进程。
二、内容及方法
1、参与性教学培训青年学生骨干,教会学生基本生活技能。(开设骨干培训班)
2、开展同伴教育活动:
(1)举办橱窗展览;黑板报宣传。
(2)通过学校电视开展健康教育。
(3)组织学生创作绘画,征文活动。
第四篇:XX中学预防艾滋病工作总结
艾滋病作为危害21世纪人类生存的一种传染病,由于其传播与人类行为密切相关、长期无症状的潜伏期、无治愈药物和无有效的疫苗等特殊性,决定了艾滋病的预防将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又紧迫的任务,对艾滋病的控制措施主要是预防,因此在学校开展行之有效的预防艾滋病工作,将直接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和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关系国家的民族兴衰。为了进一步对我校广大师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端正指导思想,我校积极响应上级的号召,按照县防艾办和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有关预防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为艾滋病防治教育提供有力保证,学校成立了相应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的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为学校开展艾滋病防治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障。成立了由校长担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德育处、教务处、校医室及各个年级组长、班主任、相关学科教师为成员的学校防治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艾滋病工作计划、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工作。把艾滋病防治教育纳入健康课的内容,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使学校的健康课开课率达100%,保证有教师、有教材、有教案,做到了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落实,开展专题讲座、黑板报、宣传挂图、利用校班会课时间宣传教育等渠道和措施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教育,使全校师生知晓率达95%以上。
二、形式多样:多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的艾滋病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宣传教育是艾滋病预防控制的首要环节,把艾滋病的基本知识、传播途径、流行特点及其预防措施全面详细的灌输给学生,使学生了解哪些行为容易传染艾滋病,哪些行为不传染,教育学生积极参与预防控制工作,帮助学生消除恐慌、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动员学生消除歧视、关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通过宣传,学生们了解了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艾滋病的主要措施。
三、收到实效:我校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全校师生都受到了教育,大大加强了教师学生对艾滋病的了解,在帮助师生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今后我校将此项活动继续、长期的开展下去,在活动内容、活动形式上不断改进。让学生认清未来,让家长参与活动,让所有的人都充分意识到“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与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根本之策”。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是部分师生在思想上认识存在误区,一些人知识匮乏,对防治艾滋病持无所谓态度,掉以轻心,麻痹大意,认为“艾滋病距离我们,并不可怕”,另一些人则存有恐惧心理。
2、是由于学校经费紧张,学校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使学校图书室、阅览室配备的预防艾滋病科普材料不足,种类稀少,导致图书室防治艾滋病的相关资料及相关的报刊、杂志严重缺乏。
3、是缺乏宣传工具,宣传手段单一,学校仅仅靠图片、板报、广播进行宣传,使预防艾滋病教育不能全面正常开展。
4、是健康教育的任课教师,还没有进行预防艾滋病及其相关知识的培训,授课时没有统一的标准,难以把握教材的深度,有待进一步全面培训提升。
五、今后的工作计划:
预防艾滋病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存在复杂的社会问题,有很多工作要做,需要政府重视,需要全社会人的全力支持、共同努力、共同关心,才能真正做到有效控制,有效预防。
总之,我校“预防艾滋病教育”工作由于领导重视,思想统一,意识到位,职责明确,使整项工作自开展以来能紧张有序深入持久地开展,通过上好一堂课,开好一个班会,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师生们获得预防艾滋病的有关信息和知识,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势在必行的,增强师生们“珍爱生命,远离艾滋病”的意识,自觉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可以通过师生把一些相关知识带到社会、家庭中进行宣传,对公众普及艾滋病常识起着积极促进作用。
第五篇:上社中学“预防艾滋病活动”工作总结
为了推动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进一步深入,在全校广泛开展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我校广大师生防艾知识水平,为遏制艾滋病传播与蔓延作出努力。 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校领导重视预防艾滋病工作,对于我校开展预防艾滋病预防艾滋病活动,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有专门的预防艾滋病领导小组,校领导亲自挂帅,有领导、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预防、控制艾滋病活动。
二、主要工作
1、为了提高学校教职工和学生有关艾滋病基本知识水平,增强学生自我防护能力,共进行相关的知识讲座,内容包括:(1)艾滋病流行态势及对人类危害的普遍性、长期性及毁灭性。(2)艾滋病的基本知识:着重介绍了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叫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艾滋病的传播途径;艾滋病与HIV感染者区别;艾滋病临床表现;艾滋病毒的体外消毒方法。(3)艾滋病预防原则:洁身自爱、拒绝毒品,增强自我防护能力。(4)同情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告知同学们目前全人类的敌人是艾滋病,而不是艾滋病人和HIV感染者;我们要关心他们,如果歧视,只会加速艾滋病的传播。
2、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利用班会及周一升旗时间对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知识教育。并教会他们一些学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如何倾听,促进同学们交流,尊重别人,学会如何与人亲密相处,学会如何拒绝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良诱惑,提高自尊,将其学到知识融入预防艾滋病中去。
3、问卷调查:为了调查教师和学生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的了解程度,进行问卷调查,教师学生澄清一些模糊的认识,知道对待HIV感染者、艾滋病人不歧视,艾滋病知识知晓率95%以上。
总之,艾滋病的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最严重问题,目前世界上无治愈艾滋病药物,且相当长的时间也难以有治疗的方法,只有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不懈的加强宣传,普及艾滋病的知识,提高人们的自我防护能力,才是预防流行的主要途径。
上社中学
2016/12/4
相关文章:
中学生生命健康教育02-03
中学生健康教育作业02-03
建筑装饰专业社会实践报告02-03
萃文中学艾滋病宣传活动总结02-03
中学生健康教育教案02-03
中学生健康教育02-03
预防艾滋病宣传片02-03
预防传染病活动方案02-03
预防跌倒的护理措施02-03
小学预防艾滋病宣传稿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