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实习报告范文

关键词: 拆装 指导老师 实习

农业机械实习报告范文(精选6篇)

篇1:农业机械实习报告范文

实习日期:2009—11—20

指导老师:

实习地点:老实验楼三楼301机床拆装实验室

实习目的:使我们机设专业的学生了解 齿轮泵 减速器 汽油发动机 钻铣床的内部结构,提高动手能力,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独立作图、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拆装一个不是很复杂的机械使我们树立一种机械构造是一种很严谨、很巧妙的设备,增强我们对机械的感性认识。

操作要求:1,按主次进行拆装,先外部后里部,先主后次

2,合理分工,拆下的零件按顺序放置

3,安装时不能遗忘零件,零件不能装反等

实习收获:1,详细了解了汽油发动机和钻铣床的工作结构和原理

2,弄清了汽油发动机和钻铣床里的传动结构和原理

3,与指导老师讨论了一个自己发现的问题并最终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4,独立进行了钻铣床主轴和工作台工作原理图的绘制提高了独立绘图的能力

这一周是我们拆装辅机的实习课,从一开始,我就很认真的去对待,因为我知道,这样的机会来之不易,平时都是对着抱着课本,念着理论,说到实践,真是少之又少!所以,我很珍惜,自始至终,我都坚持去做到,认真听老师讲解,凡事都参与动手,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虚心向我们的老师请教!

我们的指导老师是几位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老师,在他们耐心和热情的指导之下,我了解了齿轮泵 减速器 汽油发动机 钻铣床等等这些从前只在理论书上看到的设备。在每个设备的动手之前,老师都是首先为我们详细的阐述机器的工作原理、工作流程和功能意义。

在拆装机器的过程中,我都积极的动手,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一个机器,是有很多零件组成的,很多时候,拆装并不是一个人动手去完成,而需要群体分工合作才能完成,这又要需要每一个人在做的过程中很好的去配合,正所谓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整体相结合!在拆装所有机器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汽油发动机,它实在花了我们太多的时间很精力,我从中学到的东西最多,虽然我们装完它之后不能运转,但我们并不屈服于困难,最后解决掉了问题,终于成功了,当时心理真是难以形容的高兴!原来,工作可以带给人以快乐,特别是不怕困难挫折去解决一些高难度的工作,那样才会更有成就感!

拆装实习前我们都事先料想会有一大部分同学因为怕脏怕冷而“袖手旁观”,谁知,当我们

一件一件拆下外部零件逐渐露出内部零件时,我们都被其内部巧妙而精致的机构吸引,于是精巧机构对我们吸引的热度的抵抗了天气的寒冷,我们都变得活跃起来了,生怕插不上手。就这样,一个完整的机床被我们几个人庖丁解牛似的“五马分尸”了,刚开始,面对拆下的一堆零件,我们傻眼了,这东西拆下来容易,想还原可就难多了。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内涵——再详细的纸上谈兵也不能保证实践时的得心应手。

于是,我们从机械的工作原理入手,从传动结构开始分析,慢慢理清了各零件的位置,找到了安装的方法后,安装起来就很顺手了。由此可以看出,零件的功能和其机构都是相统一的: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功能;反过来,零件的功能给定,其机构也大致定下来了。顺着这样的思路,我们又得出:机器的功能和其内部零件的功能也是相统一的,也就是说某个零件有什么样的机构,它就能完成某项功能,从而它就只能安装在机器中能完成此项功能的位置,举例说明,比如,齿轮能改变运动方向,那么齿轮就能安装在机器中需要改变运动方向的地方,以此类推。

后来,在我们即将顺利完成安装时,我发现有一个螺丝“独自”露在外边,不知道把它安装在哪,并且我们再三检查没有发现装配错误,在我们指导老师的帮助下,给我们进行了讲解,帮我们进行了安装,在此过程中,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我想,这就是一种进步,一种不能在课堂上学到的进步。

机床拆装实习感想

一周的拆装实习很快过去了,留给我的印象不仅是严冬下冰凉的金属零件,更多的是机床精巧的内部结构——齿轮相互咬合、轴与套严谨配合、运动的完美传递、零件表面工艺的精细„„每一项都使我惊奇。我想,一个小小的机床内部结构就是如此复杂和精巧,那么大型车床、数控车床的结构岂不是叹为观止,所以,机械制造的深度与广度使我们现在远不能企及的。通过这次拆装实习,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做任何事情都必须认真对待,都必须付出汗水和努力。当然这次实习也达到了我预先的目的,让我对发动机及变速器等汽车大型组件有了一个很深的认识,以前只有在课本上的感观性的认识,这次则是实践中的深入性的认识。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通过这次的实习,我收益良多,无论是技能方面还是思想方面。在此,我感谢我们的老师辛勤的教导,也感谢自己的不懈去努力,我今后会好好的去发扬

建议和意见实验室可以为我们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器材和设备,供学生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做的实验机械。充分发挥各个学生的特长,在尽量少讲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机械的拆卸和装配。希望学校把实习的课时安排得更加长一些,让同学们能够进行更多的并且充分的完成机械拆装。

篇2:农业机械实习报告范文

一个星期,短短一个星期,对我们这些工科的学生来说,因为这是一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绝好机会,又将全面地检验我们知识水平。我暗暗下定决心:我会做得最好的!车工实习是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基础课。学生在车工实习过程中通过独立地实践操作,将有关机械制造的基本工艺知识、基本工艺方法和基本工艺实践等有机结合起来的,进行工程实践综合能力的训练及进行思想品德和素质的培养与锻练。车工实习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又是我们大学生、工科类的大学生,院的学生的必修课,非常重要的也特别有车工实习又是我们的一次实际掌握知识的机会,离开了课堂严谨的环境,我们会感受到车间的气氛。同时也更加感受到了当一名工人的心情,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责任。通过老师的讲解,实习报告《机械专业实习报告》。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铣工。同时也懂得了为什么有人说“当铣工是最累的!”铣工是以手工操作为主,使用各种工具来完成零件的加工、装配和修理等工作。与机械加工相比,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但是可以完成机械加工不便加工或难以完成的工作,同时设备简单,故在机械制造和修配工作中,仍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工种。铣工的常用设备有铣工工作台、台虎铣、砂轮等。铣工的工作范围有划线、錾削、锯削、锉削、刮削、研磨、钻孔、扩孔、铰孔、锪孔、攻螺纹、套螺纹、装配、和修理等等。

其中铣工的实习安全技术为:

1、铣台要放在便于工作和光线适宜的地方;钻床和砂轮一般应放在场地的边缘,以保证安全。

2、使用机床、工具(如钻床、砂轮、手电钻等),要经常检查,发现损坏不得使用,需要修好再用。

3、台虎铣夹持工具时,不得用锤子锤击台虎手柄或钢管施加夹紧力。

4、使用电动工具时,要有绝缘保护和安全接地措施。使用砂轮时,要戴好防护眼镜。在铣台上进行操作加工时要有防护网。

5、毛坯和加工零件应放置在规定的位置,排列整齐、安放平稳,要保证安全,便于取放,并避免碰伤已加工的表面。

6、钻孔、扩孔、铰孔、锪孔、攻螺纹、套螺纹时,工件一定要夹牢,加工通孔时要把工件垫起或让刀具对准工作台槽。

7、使用钻床时,不得戴手套,不得拿棉纱操作。更换钻头等刀具时,要用专用工具。不得用锤子击打钻夹头。以上都是作为一名铣工必须懂的基本知识。第一天,来到车间,老师叫我们做的第一个零件是螺母。听完老师的要求,也看了黑板上那看似简简单单的图样,我们便开始了我们的实习。首先是把在铁块上量好尺寸并画线,画线,这工作可马虎不得,一旦画错便会使自己的零件不合尺寸,还好听了老师说的注意事项,我按老师所说的,稍微把尺寸画大了一点。接着,便是令我一生难以忘怀的锯削了。我原先以为锯锯子嘛,就那么来回拖啊拖,没什么大不了的,小事一桩。但是事实在锯锯子,也在诀窍的,锯锯子并不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单纯的来回拖啊拖啊,如果是这样做的话,无论一个人多少强壮,都会累得两手发麻,两眼发慌的,我们首先要调节好锯口的方向,根据锯口的方向使力,起锯时应该以左手拇指靠住锯条,以防止锯条横向滑动,右手稳推手柄,锯条应该与工件倾斜一个锯角,约10度~15度,起锯过大锯齿易崩碎,起锯角过小,锯齿不易切入,还有可能打滑,损坏工件表面,起锯时锯弓往复程要短,压力要小,锯条要与工件表面垂直。同时,锯削时右手握锯柄,左手轻握弓架前端,锯弓应该直线往复,不可摆动,前推时加压均匀,返回时锯条从工件上轻轻的滑过。往复速度不应该太快,锯切开始和终了前压力和速度均减小,以免碰伤手臂和折断锯条。还可加少量机油。开始锯时我实在是吃了大亏,因为我一直都是用力的拉啊、推啊,完全是死力的锯削,结果弄断了一根锯条不说,第二天吃饭都成问题,右手像裂开了一样,真是惨啊,还好我终于学会了怎么锯削了。锯完了,还得锉削,锉削也是一个又累又苦的差事,但是只要掌握方法,同样不难了。首先要正确的握锉刀,锉削平面时保持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力

篇3:农业机械实习报告范文

奶制品:生产稳步发展产需缺口继续扩大

报告预测,未来10年,奶类生产继续稳步发展,但进口量仍将较快增长。

中国是奶 业生产和 进口大国,奶产量居世界第三位,奶制品进口量居世界首位。报告指出,2014年,中国奶产量恢复好于预期,液态奶进口增长最明显。奶产量同比增长5.5%,全年奶制品进口数量、进口金额分别为181.26万吨( 折合原料 奶1188.40万吨)和64.1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393.76亿元),同比分别增加13.9%和23.6%。其中,中国进口奶粉92.34万吨(折合原料奶738.72万吨),同比增长8.1%,液态奶进口32.89万吨,同比增长68.9%。

未来10年,随着畜禽规模化养殖的推进,中国奶牛养殖进入关键转型期,规模化程度将继续较快提升。预计2024年,中国存栏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化养殖比重将会达到65%,比2014年提高20个百分点。规模化程度的提升将直接推动中国奶牛单产水平的提高。展望期间,中国每头奶牛年产奶量将提高0.9吨,2024年达到6.5吨。

得益于单产水平的提升,中国奶类产量将继续增加。预计2020年,奶类产量为4397万吨,2024年达到4760万吨,展望期内平均增速为2.0%左右。受环境保护因素和资源短缺的制约,展望期间奶牛存栏数量的增长有限。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发展及学生饮用奶计划等推进,奶制品消费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中国城乡居民人均奶制品消费量(含乳饮料、冰淇淋、蛋糕等食品中奶制品消费量)继续增加,2024年或将达到39.56公斤,年均增速为2.2%。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46.30公斤,年均增速为1.5%;农村居民人均消费27.60公斤,年均增速2.3%。预计2020年奶制品国内总消费为5661万吨,2024年为6303万吨,展望期内年均增速为2.3%。

长期看,奶制品进口量总体仍将继续增加。在2013年和2014年度所谓的“奶荒”、国际市场低价等多重因素刺激下,近两年奶制品进口大幅增加,乳品加工企业积压严重。预计2015年奶粉进口量将有所下降,奶制品进口总量略降。但由于国内供需缺口长期存在,且呈明显扩大趋势,长期看奶制品进口量总体上仍将继续增加,鲜奶将是增长最快的奶制品。预计到2020年,中国奶制品进口总量(折合原料奶)达1304万吨,2024年达1603万吨,比2014增长34.9%。展望期间,奶制品进口量年均增长率预计为3.0% ,明显小于过去10年年均15.5%的增幅。

未来的奶制品市场发展仍然受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未来10年,中国生育政策如何调整将直接影响新生婴儿数量,欧盟生产配额制取消可能改变世界奶制品供应格局,中国-澳大利亚新自由贸易协定、俄罗斯进口禁令取消等因素都影响未来奶制品市场。

猪肉:消费增速放缓供需趋于平稳

报告预计未来10年中国猪肉产量占肉类产量比重将从2014年的66.4%降至2024年的64.9%,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将成为生猪养殖的主导,到2024年其出栏比重将会达到60%以上。

报告预测,未来10年猪肉消费量和人均占有量年均增速将保持在1.3%和0.8%。2015年猪肉总消费量和人均占有量预计分别较上年增长1.0%和0.4%,分别为5760万吨和41.87公斤/人/年。预计2024年猪肉总消费量和人均占有量将分别达到6510万吨和45.24公斤/人/年。其中,中国居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从2015年的20.19公斤增至2024年的22.00公斤,年均增1.0%,低于2012~2014年均4.2%的增速。城市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分别从2015年的16.32公斤和23.23公斤增至2024年的17.92公斤和24.30公斤 , 年均增速 分别为1.1% 和0.5%;未来10年加工猪肉消费量预计年均增速3.3%,从2015年的990万吨增至2024年的1340万吨。

报告认为,尽管2015年下半年生猪供需面将显著改善,猪价总体将呈现涨势,有可能会出现阶段性的供需偏紧,但鉴于消费处于稳定状态,整体价格涨幅不会太大,全年生猪养殖将处于小幅盈利水平。从长期来看,活猪和猪肉价格总体将震荡上行。未来10年生猪和猪肉价格将在震荡中上涨,受规模化水平提高的影响,波动幅度将会显著减缓。

国际贸易方面,猪肉仍将保持一定进口量,出口则稳步增加。展望前期,进口量不会出现大幅增加。短期来看,2015年猪肉进口量有望稳中有增,进口量将在59万吨左右。长期来看,受产能增速放缓影响,2019年以后猪肉进口量将保持在80万吨以上,2024年在100万吨左右,净进口量将由2014年的34万吨提高至2024年70万吨左右;出口方面,猪肉出口量将稳中有增。受俄罗斯开始重新从中国进口猪肉影响,未来猪肉出口量(含活猪折算猪肉出口量)将会继续增加,将保持在20万吨以上,2024年预计在30万吨左右。

禽肉:规模化生产发力市场保持供需平衡

报告预测,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禽肉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将是产业健康发展和适应以需求为导向新形势的重要保障。未来10年,中国禽肉生产和消费增速都将逐渐放缓,进口平稳,禽肉市场将继续保持供需平衡格局。

近年来,受生产成本高企、居民总体消费平淡等因素影响,中国禽肉产业进入调整期。产量连续两年出现下降,预计近期保持基本稳定,远期将恢复增长态势。考虑到近5年全产业快速发展,消费需求增长缓慢,未来生产继续快速扩张的可能性降低。土地、水、饲料资源短缺,生产成本高企也给产业扩张带来约束。报告认为,未来10年禽肉产量年均增速将下降为1.9%,比过去10年降低1.5个百分点。

未来10年,禽肉产业生产方式将加快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和集约化程度显著提高。2013年,中国出栏2000只以上及1万只以上的肉鸡规模养殖比例分别达到85.6%和71.9%,超过100万只的大规模养殖快速发展,比例达到12%。未来,肉鸡养殖的规模化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将涌现出更多的肉鸡自养自宰一体化龙头企业。

高附加值的禽产品生产将会增加。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需求更加多元化,禽肉深加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以预见,未来肉禽企业将更加注重品牌化发展,开发多种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城镇化发展,禽肉消费将继续增加。长远看,新增城镇化人口和农村居民都是禽肉消费增加的主要潜力。从消费结构看,未来冰鲜禽和加工制品将会成为消费的主流产品。但受制于食物消费需求多元化,禽肉消费增速会受到制约,未来10年中国禽肉消费超过猪肉的可能性不大。总的看,未来10年禽肉消费稳步增加,2024年人均占有量有望达到14.6公斤,年均增长1.3%,比过去10年的年均增速下降1.6个百分点。

未来10年,中国禽肉贸易将继续平稳发展。目前中国禽肉贸易量仅为50万吨左右,占全球禽肉贸易量的比重不足5%。未来10年,预计中国的禽肉贸易将继续平稳发展,到2024年进口规模将保持在60万吨以内,出口有扩大的可能,特别是对中亚地区的出口量会小幅增加。

牛羊肉:消费继续增长供需总体偏紧

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中国牛羊肉消费人群和消费量均增加,消费整体处于稳步增长态势。但受饲养周期、生产成本、发展方式转型和疫病多发等因素影响,未来10年牛羊肉供给偏紧的趋势将继续存在。

未来,牛羊肉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提升,牛羊肉生产将稳步增长。在市场价格和国家扶持政策的拉动下,牛羊养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组织化程度将大幅提高,预计2015年牛羊肉产量较2014年分别增 长3.1% 和3.7%;2020年牛羊肉产量分别为784万吨和509万吨;2024年牛肉产量达828万吨左右,年均增长1.9%;羊肉产量达548万吨左右,年均增长2.5%。

预计牛羊肉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增速放缓。考虑我国居民膳食结构、消费习惯、肉类价格等因素,预计未来中国牛羊肉消费继续增加,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消费呈刚性增长。预计2020年牛肉、羊肉消费量分别为823万吨和537万吨,2024年分别为877万吨和577万吨,比2014年分别增长22.3%和26.8%。

牛羊肉消费量虽有增加,但预计增速逐年放缓。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消费者选择多元化,预期牛羊肉消费增速将下降。预计未来10年中国牛羊肉消费量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0%和2.4%,均低于过去10年。

中国牛羊肉供需矛盾依然存在。未来10年,考虑我国国内牛羊产业发展速度和国际市场供给能力,预计到2024年中国牛肉供需缺口在50万吨左右,羊肉供需缺口在30万吨左右。未来牛肉进口呈继续增加趋势,羊肉进口稳定。

报告指出,未来10年,牛羊肉仍将处于供给偏紧状态,受此影响,牛羊肉价格将高位运行,不排除有继续上涨的可能,但涨幅趋缓。另外,牛羊肉供需水平还受疫情、自然灾害、生态环境、政策等影响,国内阶段性、区域性供需不平衡。

禽蛋:产量增速放缓消费稳步增长

报告预测,未来10年,中国禽蛋生产将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产量稳步增加,增速有所放缓,禽蛋消费稳步增长,价格波动上涨,进出口贸易基本稳定;成本波动、政策变化、科技创新进程、风险规避手段等不确定性依旧存在。

过去30年,中国禽蛋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产量年均增长率达6.5%。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禽蛋生产国,占世界禽蛋产量的40%左右。2014年全国禽蛋产量2894.0万吨,同比增长0.6%,为近5年来较低增速。据测算,2014年禽蛋总 消费量2880.0万吨,同比增长1.0%。由于国际蛋价上涨,2014年中国禽蛋出口快速增长,禽蛋出口量94582.7吨,同比增长1.4%;全年禽蛋贸易顺差达到1.89亿美元,同比增长7.8%。

未来10年,受益于家禽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中国禽蛋产量将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但受环境保护、市场发展等因素制约,小规模养殖户加速退出,蛋鸡养殖规模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禽蛋产量增速将放缓。预计2015年 , 禽蛋产量 同比增长0.9% ,到2024年达3210.6万吨,展望期内年均增速1.0%,相比过去10年年均增速略有放缓。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城镇化步伐加快,禽蛋消费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2015年禽蛋总消费为2906.5万吨,同比增长0.9%,2024年为3195.8万吨,展望期内年均增速1.0%。其中,禽蛋加工消费515.7万吨,年均增速1.5%,显著高于总消费增速。人均消费量缓慢增长,城乡差距依旧明显。展望期内,城乡居民人均禽蛋消费量年均增长0.7%,增长缓慢,到2024年达到17.1公斤/人;其中,城镇居民年人均禽蛋消费量达到19.7公斤,农村居民人均禽蛋消费量达到12.5公斤,城乡间差距依旧明显。

禽蛋贸易 继续保持 顺差格局。出口量10万吨左右,出口市场仍以周边国家和地区为主。

报告指出,家禽生产资源环境、相关产业政策、科技水平、家禽饲养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影响禽蛋产业发展。

饲料:“饱和式增长”成为市场主基调

中国饲料工业已跨过快速增长期,进入成熟期,“饱和式增长”或将成为未来10年中国饲料市场的主基调。

饲料是人饲养的所有动物的食物总称,按营养成分可以分为配合饲料、浓缩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等。饲料工业是支撑现代畜牧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基础产业,是关系到城乡居民动物性食品供应的民生产业。

未来,中国饲料产量将缓慢增长。预 计2015年为19835万吨,2020年增至21430万吨,2024年达22706万吨,展望期间年均增长率预计为1.5%,显著低于过去10年7.3%的年均增速。预计中国饲料工业总产量增长的主要来源是配合饲料,展望期末将达到19559万吨,约占饲料工业总产量的86.1%,年均增幅为1.7%。反刍动物饲料和水产饲料优势将突显,2024年产量预计将增长至1286万吨和2416万吨,年均增速分别为4.9% 和2.6% ,明显高于猪饲料、肉禽饲料和蛋禽饲料同期的发展速度。

中国饲料消费将稳步增长。2015年中国工业化饲料总使用量预计为19679万吨,较2014年增长1.3%,2020年将达到21094万吨,2024年总使用量预计将增至22905万吨,较基期增长19.7%。中国饲料总需求的年均增长率预计仅为1.7%,与过去10年6.6%的年均增长率形成鲜明对比。饲料转化率的提高以及畜牧饲养结构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节约饲料消耗;同时,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调整,中国工业化饲料结余量在展望期间总体呈上升态势。

中国饲料产品价格将温和上涨。未来10年,受资源约束、人工成本、物价水平等支撑上涨因素影响,中国饲料产品成本持续上涨可能性较大。预计2015年国内育肥猪、肉鸡和蛋鸡配合饲料的市场平均价格将分别达到每公斤3.27元、3.36元和3.09元;预计到2020年将分别达到每公斤3.50元、3.55元和3.28元,2024年将进一步上涨至每公斤3.60元、3.73元和3.43元,较基期涨幅分别为11.1%、12.0%和12.0%。

篇4:对13团农业机械化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的时间、地点、对象、方式、内容

调查时间:2010年3月、4月、5月。

调查的地点:13团

调查方式:问答式调查

调查的对象:13团农业科、机务科及相关科室、13团机务工人、13团大田棉农。

调查内容:机车更新、新技术应用、农机服务、农机管理。

二、基本情况

13团位于塔克拉马干大沙漠边源,距阿克苏150多公里,是一个农机合一的单位,现有大马力机车13台,链轨车32台,55、654、724、824等轮式车46台,机务工人230人,现有耕地面积12万亩。我对13团机务科、生产科、机务工人、大田工人共80人就机车更新、新技术应用、农机服务、农机管理进行了调查。其中的机车更新情况,认为好的占50%,认为一般的占40%,认为不好的占10%;新技术应用方面,认为好的占40%,认为一般的占40%,认为不好的占20%,农机服务方面,认为好的占70%,认为一般的占20%,认为不好的占10%。农机管理方面认为好的占60%,认为一般的占30%,认为不好的占10%。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机车更新方面

目前,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水平不断的提高,一些农业机械已经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了,必须更新机车,东方红70机车在2005-2006年就已经被淘汰,2007-2009年1002机车也不允许参与犁地作业了,随着人工拾棉花的费用不断提高,职工已经不愿意用人工拾花了,彩棉机也逐渐成为生产比备的机械了。但是目前13团只有2台彩棉机也无法满足当前生产需要。

(二)新机具的推广应用方面

新机具的推广在13团较慢,新型喷药机械,新型联合整地机械,大马力整地机械及相配套的农具都不够,就我团的大马力而言,在短短的20天时间里要犁完12万亩地,就要求平均每天犁地450亩以上,而且不能有任何故障。彩棉机也短确10几台。

(三)农机管理方面

一方面机务工人短缺,由于机车全部作价归户,就出现了大家只使用不培养的情况,机务工人数量明显下降,据调查,现有的机务工人只有2001年前人数的30%。

二方面,机务工人水平跟不上,由于一些新型机具的不断引进,一些新的操作技术、保养技术、维修技术都不是很快就全部掌握的,往往由于一些小问题而耽误了工作,既影响机务工人的收入,又影响连队生产。

(四)农机服务方面

存在农机具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机销售、维修、作业三方面往往脱节的现象。

四、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围绕调整农机装备结构,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改善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加大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和机具的开发与应用。针对我团的农业生产实际情况,要在基本完成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重点推进棉花、、水稻等其他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到目前,我团农机装备已经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农机装备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

创新发展大农机,提升全团农机制造业水平、农业装备水平和农机作业水平。通过巩固提高经济作物(棉花)生产机械化,积极推进粮食机械化,努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化,到2008年底,全团农业机械化综合水平达到90%以上。

(二)围绕加快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应用,促进技术进步,改革农业生产方式

当前,农业要发展,科学技术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体工作中,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新变化、新趋势,满足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的需求,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应用,切实在改变农村生产方式上出实招、做文章。

(1)努力扩大保护性耕作实施范围。充分发挥全团机械化示范点、示范基地和农机大户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扩大示范推广面积。

(2)加快新机具的推广应用。首先,加强与外界农机推广部门的联系合作,扩大农机推广平台。用心把握国家和兵团在购机补贴、现代农机装备推进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找准落实政策的结合点和推进工作的着力点,最大限度地用足用活各级在发展农机化方面的政策,通过政策驱动,推进事业的发展。结合我团的农业生产急需,加大经济作物机械化、粮食生产机械化、设施农业机械化等机械的补贴力度,引导职工增加对农机化的投入,加快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步伐。

(3)推进农机科技创新。按照“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机械化作业水平”的要求,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国内外先进农机化技术及机具的引进消化和吸收,加快先进、适用农业机械的研制、开发和生产,坚持科研、生产和推广相结合,农机农艺相结合,大力普及农机实用技术,加快现有农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认真总结秸秆还田机试验示范的经验,加强调查研究,找准切入點,加大喷灌、滴灌等节水机械的全面实施。大力发展大棚内作业机械,提高全团设施农业机械化水平。

(三)围绕完善农机服务组织,提高农机化经济和社会效益;加强农机管理,建设和谐稳定的新型团场

新型团场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兵团当前及今后一个长斯的重要任务。必须促进农牧团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只有发展好农牧团场经济,建设好职工的家园,让职工过上宽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兵团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农机系统作为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完善农机服务组织,促进职工群众增收,加强农机管理,保障农业安全生产,促进农村稳定。

(1)搞好农机销售、维修、作业“三大市场”建设,促进农牧团场农机服务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农机经营和服务效益进一步提高。到2008年,农机服务对职工群众收入的贡献率达到20%左右。联合收割、机采棉、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等适应机具为主,扩大机械涉及范围和规模,积极稳妥地提高机具利用率,实现为职工群众减负增收。

(2)加强农机监督管理。继续贯彻实施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进一步加强农机化发展相关政策的研究,抓好有关政策措施落实。切实加强农机执法队伍和装备建设,全面提高农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农机执法装备水平。层层建立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正确处理农机执法和优化投资环境的关系,用执法的规范化促进软环境建设。深入开展农机集中整治,全面治理“黑车非驾”,搞好驾驶员安全教育,做好农业机械安全使用的宣传和监督管理工作,使农机“三率”有一个大的提高。积极开展创建“平安创建”活动,打造安全、有序、畅通农机作业环境。

篇5:机械 校外实习报告书(范文)

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整天只是无目标的上课,盲目的考证,所有学过的东西也可以说得上一直都在纸上谈兵,即使知道机械的相关理论知识,也你知道这些知识该怎么用,该用到什么地方上面去。而出来实习,这一切都全部颠覆,理论知识不再是那么重要,更加重要的是实际操作。要的是效率要的是结果!而不需要你啰啰嗦嗦讲半天的理论。

实习的第一个月,我找到了自联的第一家工作单位,是座落在东莞长安的辉铭五金模具厂,应聘进入公司后,公司就把我安排到了公司的基层----车间里面,成为了工程部的一员,职务是模具学徒,刚进去几天,一切都是新鲜的,新鲜的环境,新鲜的氛围,陌生的面孔„„因此一直都带有兴奋的心情。毕竟,自己第一次出来面对一份职业相关的工作,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便感到了各种的不适应。各种问题也接踵而来----工作强度大,实际技术的缺乏,别人的异样眼光,师傅的教训。刚来的兴奋感完全的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感觉自己一无是处。但是感觉归感觉,在我自己的心里,一直都是学习的心情占首要位置,所以对于上面那些问题,我都是一笑而过,默默的看着师傅们如何制作模具,如何车零件,如何打火花,如何铣平面,如何打孔,如何打磨面,如何用钳工„„而我,也被师傅们当打杂的,在一旁看,帮他做些琐碎的事情,比如拿工具,搬风扇,扫地,清理机器等等,慢慢的在看的过程中学习各种机器的操作,方法慢慢记住,但是这些技术性的事情一定是要做才能学会的,但是我自己也知道只能慢慢来。时间又过了一个星期,师傅们终于开始教我最简单的东西----模具的结构以及如何装模和拆模,并教我装模拆模的重点,以及拆模后模架和螺丝的分类摆放等等。模具很笨重,刚铸模后的模具又很烫,所以装模和拆模很热很累,刚开始的时候天天干到挥汗如雨腰酸背痛,还经常出错,出错又要重来,所以一开始连拆模和装模都是很吃力的。后来才慢慢熟练,之后拆模和装模几乎都是由我完成。之后,我在空闲的时间还是站在工作的师傅旁边学习机器的操作,师傅们看我看久了,有时候便会弄一点简单的工作让我完成,于是我便有了操作机器的机会!虽然一开始在师傅们的眼睛下面很紧张,总出错,但是我都虚心铭记,慢慢地,挨骂的次数也少了,慢慢地也能帮师傅们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了。当然,有时候还是经常挨骂的,有时候连最简单的拿工具都不能拿中,因为毕竟刚开始接触模具的制作,所以不知道也是正常的,但是师傅们可管不了那么多,经常骂我笨。我也没办法,毕竟,在学校学的是绘图软件什么的,又没教你认工具„„挨骂也使我明白,要学得东西还是很多啊。于是我每天都是这么过的,进行着辛苦而又枯燥甚至是单调的工作。

大概在那里做了一个月,我就申请了辞职。原因是因为我认为我在车间做的工作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该了解的模具加工流程和加工过程都知道了,铣床磨床火花机什么的也学的七七八八,再想一想我们学的是机械设计,主要是电脑绘图和设计,于是我便想找过另一份用电脑绘图的专业相关的职业。

很快,我便找到第二份实习工作,这家企业叫顺发五金厂,座落在惠阳区新圩镇,通过应聘和面试之后,我被分配到了设计部,成为了其中的一员。这家公司是港资企业,规模很小,是做铁门的,正想转型做橱柜。所以招聘我们组建了两个部门,为转型做准备。

我们的设计部的工作就是拿CAD绘图出图,用CNC编程以及PROE建模和3DMAX的渲染厨具。虽然生产的东西与我们所学的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专业不是很对口,但是设计部所用的软件都是我们机械设计专业重点学习过的软件,所以我在这里还是做的比较得心应手。

刚进入这家公司时,我就是想做一个绘图员,就是拿我们学过的那些软件绘图,锻炼一下所学软件的实践,而事实上,虽然我们所要画的东西和机械设计沾不到什么边,但是最起码我所要的实习目的差不多已经达到,在这里做的绘图工作工作量很大,所以对于CAD,3Dmax以及CNC的软件的熟练使用也就显得异常重要,而大量的工作量也使得我的绘图熟练水平不断的提升,而且工作过程中,我对厨具的生产设计等等的一系列流程也有了深刻的了解。除了在工作方面,我对这家公司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也是感触良多。也了解了在各个岗位上的职责与责任,特别是责任的问题。在装有录像和录音设备的办公室里面,每天只有不停地工作,如果你停下手来,上面的人看到立即又安排你做其他,所以,只有不停地工作,即使你出完了图,你也得找东西做,即便是检查几遍,反正就是不能闲着,不能闲聊。刚到那里,我对这个公司的管理方法很不理解甚至是排斥,因为我自己认为,每个人完成其所应当完成的工作就行,何必没事都要找事干?大家都知道了做完还得做其他,谁还愿意积极快速的完成工作?这样岂不是大大的影响了我们的工作效率,使效果适得其反?特别是在摄像头与录音器的双重监控下工作,一举一动都被人监视着,用的着吗?但是,到了一个环境,你就必须去适应它,而不是让环境来为你而改变,这不现实。老板的话就是命令,即使是错误的,你也不能去硬顶。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多听少说,还是对自己有好处的!负责好自己应该负责的部分,不关自己的部分不要多管,这样的管理方式虽然太过于苛刻,但是,他也有自己一定的道理,而在实习阶段,也无所谓管那么多了。

于是,我就在这么苛刻的管理制度下工作到了如今,几个月来,作为大学生涯中最后一堂课,枯燥而又充实的实习生活为我打开了通往社会的第一扇门,能够有机会走进社会,走进现实,将理论付诸实践,为将来真正走进社会、转换角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自己的提议或工作不能得到老板的肯定。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老板的眼色同事的嘲讽。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几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篇6:农业机械实习报告范文

展会:深圳国际机械制造工业展览会 时间:2016.3.39-2016.4.1 地点:深圳会展中心 报告人:xxx 展区分布:

1号展馆:金属切削机床展 2号展馆:钣金机床展 3号展馆:锻压压轴机床展 4号展馆:特殊钢及材料展、5号展馆:模具及金属制品展、6号展馆:测量及设备展、6号展馆平台:3D打印及软件展、7号展馆:运动控制及传动展、8号展馆:机器人应用及非标自动化展、9号展馆:刀具及工具展。

展会基本情况:

我于3月31日展会第三天去观展,主要是去参观学习,了解市场及客户信息。第三天观展的人也还是很多,据称去年机械展观展人员近8万,今年会比去年的人还多。今年参展商总数为1200家左右。

下面是各展馆情况:

1号展馆:金属切削机床展

展出的机床种类主要是:柔性制造系统,立式钻铣攻中心、精密零件加工机床、多轴复合精密车削中心、高精密数字磨削设备、复杂曲面电加工机床

代表展商:日本山崎马扎克、牧野、大阪机工、哈斯、赫克、大隈、沈阳机床、大连机床、罗德斯、兄弟、三菱重工、米克朗、马科黛尔、瑞士精机、爱路华、因代克斯、西铁城、托纳斯、津上

该场馆是最大的,各参展商都把自己的大型机床搬了进来,并进行演示,有很多观众观看。

2号展馆:钣金机床展

展出的机床种类主要是:钣金加工设备、钣金柔性生产线、双向折边机、激光技术、钣金辅助设备

代表展商:天田、通快、捷迈机械、亚威、金方圆、台励福、萨凡、恒佳折弯机器人、埃锡尔折弯机、芬兰比瓦迪 PIVATIC、意大利Gasparini S.p.A、荷兰WEMO、普瑞宝PRIMA-POWER、德国三星、丹麦偲丹CIDAN、德国施诺德、德国RAS、天田、通快、大族、梅塞尔、三菱、华工、领创、团结普瑞玛、迪能、锐科

3号展馆:锻压压轴机床展

展出的机床种类主要是:压铸与铸造、冲床及冲压自动化

代表展商:仁兴集团、力劲集团、融盛压铸、华茂机械、大同、海天、金丰+协易+意普兴冲压机器人、天田、广锻、扬锻+一超自动化、固安力+硕尔、扬力、沃得精机、扬固+瓦力机器人、东泰、拓诚、国

一、帅锋、鑫台铭

4号展馆:特殊钢及材料展 与我们公司产品不太相关 5号展馆:模具及金属制品展 与我们公司产品不太相关 6号展馆:测量及设备展

蔡司:测量毫米级的精度,可在在同一台机器上完成齿轮,形状和位置测量。海克斯康:ROMER 绝对关节臂测量机,具有 2.5 和 3.5 米两种量程可选。精度50 微米,重量仅有 7.9 公斤,并与所有主流的计量软件兼容。思瑞:展示DCC Classic 系列全自动影像测量仪、Tango-R 测量臂、Pioneer系列高度测量仪。发如:展示的FaroArm 测量臂用户操作更简便、无需电脑即可快速测量、减少测量时间、可自动生成测量报告。

6号展馆平台:3D打印及软件展

代表展商:山崎马扎克、东莞博泰、遨杰,马路科技

展览范围:桌面级3D打印机,工业级3D打印机,金属3D打印机,3D打印材料及技术,3D打印服务,3D扫描设备等。

3D打印的参展商很多只是摆出了样品及资料,不过马路科技代理3D systems摆出了一台机器。7号展馆:运动控制及传动展 A工业控制系统:

代表展商:台达-中达电通、研华宝元、英威腾、新代、亿图、雷赛、研控、凯恩帝、维宏、欧德思、信捷、昆仑通态

展品类别:数控系统,PLC,数据采集、伺服系统、网络和现场总线系统、工业影像处理系统、人机界面的应用方案。B传动与控制集成应用 代表展商:德国易格斯、日本IKO、韩国WONST、台湾上银、银鼎、隆创日盛、德士凸轮、永纮、湘聚、海威、汉诺威力

展品类别:电机、减速器、变频器、导轨、丝杠、轴承、液压气动装置、齿轮等。

8号展馆:机器人应用及非标自动化展

代表展商:发那科、柯马、ABB、库卡、史陶比尔、爱普生、安川、川崎、那智、三菱、广数、众为兴、华数、博美德、福士等品牌机器人以及利迅达、元

一、翠峰、超音速、中设、开元达、柳溪、松庆、魁元等集成商。

展品类别:机器人集成应用方案(机床上下料、码垛、搬运、喷涂、分拣、焊接、打磨、装配、三维扫描等)、机器人工作站、智能生产线、工装夹具、机器人核心部件、机器视觉系统。

9号展馆:刀具及工具展。与我们公司产品不太相关

总结:总体感觉机械展参展商与观众都挺多,兴致也很高昂,观众最多兴趣最大的还是工业自动化和机器人区域,其中深圳华数机器人和广州数控等国内品牌机器人也展现了很强大的实力,引起了非常多人的围观,据了解他们控制系统及伺服控制等关键部件都是自主研发生产的。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民族团结进步村事迹 下一篇:民族团结典型事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