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互联互动日益加强,中国正迈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家致力于培育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兴人才,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多样化高等教育的需求更加强烈,对高校引领社会进步,增强文化自信的要求更加紧迫。高校是先进文化的传播者和创造者,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和塑造者。高校在培养和提升人才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应注重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使他们具有丰厚的人文科学知识和文化修养,具有正确的价值观念、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以中华优秀文化力量的根与魂,塑造和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自信从来不是一句空话,要落实到具体事物的认识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度的文化自信为文化的繁荣昌盛铺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在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文化自信培养、中国梦实现备受重视的当下,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塑造和培育更是重中之重。
首先,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教育大学生,塑造和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一个民族存在的根基就是文化,文化是社会道德的基本要素,是引导社会风气、启蒙社会思想的重要根源。因此,高校作为塑造青年文化自信的重要阵地,要不遗余力的利用各种先进文化资源,要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文化、思想、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与熏陶,多方位多渠道对大学生文化自信进行塑造和培育。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刻听从党的召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其次,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教育大学生,塑造和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有着穿越时空的恒久魅力。高校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当代大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让大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得到滋养获得底气。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创造了灿若星河的人类文明,留下了丰厚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崇高的价值追求,蕴含着顽强的奋斗精神,包涵着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诸多智慧。高校图书馆作为承载中华文化的殿堂,浩瀚的文献资源能够使大学生浸润在文化的氛围中,在文明中体会青春与古老的碰撞,领略中华五千年的源远流长,真正做到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助力远航。
第三,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和革命文化引导教育大学生,塑造和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各种价值观念和文化思潮的大量涌入和夹击下,很容易走向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观的误区。有的学生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感情脆弱、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较差等等。有的学生热衷于关注娱乐性的事物,对公益活动缺乏兴趣,请专家举行一场讲座也要硬性要求学生才去参加。早有专家呼吁,如不彻底改变“苦中学、玩大学”的教育现状,青年学生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观就会出现偏差。因此必须确立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教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把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的全过程。
高校要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大学生接受革命传统文化熏陶,让他们深入了解老一辈革命家的动人事迹,提升他们对于革命文化的兴趣,使他们对于革命文化具有热爱和崇敬之心。通过革命传统教育,会深深吸引青年大学生的志趣,坚定理想信念,在弘扬革命传统中坚定文化自信,让大学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二、以阴山文献的利用与共享服务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在当今世界信息化、网络化的趋势下,作为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阵地作用和独特优势的高校图书馆,其使命和职责更加凸显。发挥文献资源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和成长成才中的作用,是图书馆文化传承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的艰巨任务。在阴山地域文化研究过程中,人们早已发现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地域文献,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和明德励志作用。蕴含“文化元素”的地方特色文献数据库,包含多种学科,涵盖了素有“百科全书”之称的地方文献,代表着一个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及风俗、民情、自然资源、人文景观等的综合资料和典籍,已成为各馆的镇馆之宝,体现了一个地区自身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阴山地域是我国北部边疆独具文化特色的一个区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它僻处边陲,民族成份众多,宗教种类复杂,文化积淀深厚。在人与互联网关系日益密切的今天,开展阴山文献公益性的网络传播和资源共享,倍受期待和关注。我校作为服务本地区的高校,在国内第一次将阴山文献通过网络,用数据库的形式表现出来,实现网络环境下的文献获取与利用,为阴山地域文化的研究和共享利用奠定了基础。
在全球化时代,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民族与地域文化的珍贵。我校作为地方高校,要立足于地方、服务于地方,加强图书馆知识服务,抢占地域文化这个特殊阵地,发挥图书馆在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通过开展阴山文献的共享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文化自信的塑造和培育,使大学生了解内蒙古自治区的文化特色,了解多民族共同生活、协作发展的地域历史,领略到地域文化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丰富内涵,加深对地方人文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地情的深入了解,树立热爱家乡、建设地方、回报社会的远大志向,增强建设繁荣进步的民族文化大区的责任感,融入到“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使地域文化的博大精深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境界,坚定文化自信,为保护人类文化,传承人类文明做出贡献。
图书馆要利用丰厚的阴山文献资源,在大学生中加强地域文化的教育传播,以人文底蕴深厚的地域文化引导教育大学生,利用好图书馆这方文化教育圣地,积极探索,全力推进,在塑造和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方面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创办学生文学社、演讲团、读书社团等,开办文化沙龙,举办地域文化知识讲座、竞赛,进行文化传播。以传统优秀文化、先进思想等作为专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传统教育,提高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通过挖掘文献内容、选择人文历史事件、制作人物专辑,宣传志士仁人为新中国的解放事业所谱写的英雄赞歌,宣传革命先烈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安宁、人类和平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还可以结合社会热点和时事焦点,邀请专家名人和先进人物举行学术报告,举办专题性的文化展览,领略众多成就卓越的文化名家风采。通过这些鲜活的人和事,引导教育学生,打造良好的人文品格和道德情操,为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贡献力量。
发挥网络优势,建立开放的文献资源共建共享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建立交互式文化交流平台,既满足服务教学科研的需要,又可以服务大学生群体。发挥高校图书馆联盟的作用,开辟数字化网络获取渠道,拓展服务领域,实现资源共享。通过建立文化网站、微信平台、QQ交流群、微信群等形式,使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焕发出生机与活力。高校图书馆还可以向社会开放,满足大众文化需求,让文化自信成为民族精神的主旋律。
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人才的竞争日益激烈,高校工作面临新机遇与新挑战。要完成人才培养的重任,就必须审时度势,积极引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目标,努力发挥高校文化资源优势,从塑造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视角和途径出发,在思想道德、文化自信和人文精神上坚持正面教育,使当代大学生积极投身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实践中,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书写人生华章。
摘要:高校不仅要承担知识传授的重任,在培养和提升人才综合素质的同时,更应注重加强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和培育大学生的文化自信,使他们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发挥文献资源在大学生文化自信和成长成才中的作用,是图书馆文化传承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图书馆服务育人的艰巨任务。
关键词:阴山文化,阴山文献,共享服务,大学生,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 李博.坚定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J].人民日报,2016,18(11).
[2] 刘顺厚.新时代高扬文化自信伟大旗帜[J].经济,2018(11):80-81.
相关文章:
企业职工教育经济效益的计量01-09
试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的思考01-09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01-09
论声乐艺术的科学培育01-09
法治理念视域下的责任意识培育01-09
当代研究生法治信仰培育的思路与对策01-09
试论高校和谐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01-09
论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重要性及方法01-09
高校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研究01-09
论宪法信仰的培育与树立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