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矿山投稿须知(共11篇)
篇1:金属矿山投稿须知
1.征稿范围
本刊刊登具有创新性、高水平、有重要意义的原始性研究学术论文以及反映学科最新发展状况的文献综述和信息性文章。来稿应观点明确,论据充分、数据可靠,层次分明,文理通顺。
2.投稿要求和注意事项(1)文题、作者姓名(一般不超过 6 人)、作者单位及所在城市和邮编、摘要、关键词均需中英文对照。论文如果获得有关研究基金或课题资助 , 需提供基金名称及编号(亦需中英文对照)、并提供第一作者的姓名、性别、民族(汉族不写)、出生年、职称、学位以及联系人姓名、职称、电话、传真及 E-mail 地址。
(2)论文题目应简洁、准确,不宜使用缩略词;摘要(中文)字数一般在 200~300 字间,内容应包括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及研究结果等;英文摘要字数在300~400个单词左右(对中文摘要内容进行扩展),简要地介绍研究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关键词的个数为 3~8 个。
(3)文中量、单位及符号的使用应符合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注意容易混淆的外文字母的文种、大小写、正斜体及上下角标的正确书写。文中外国人名、术语统一为英文,不宜采用中文译法。
(4)图、表和公式应通篇分别编号,图题、表题应有中英文对照。表格应采用三线表形式,内容以英文表述。
(5)稿件具体格式、体例请参考近期出版的本刊杂志。
3.投稿约定(1)原稿必须是在中外文正式刊物上未发表的论文。本刊严禁一稿多投、重复内容多次投稿、不同文种重复投稿。一旦发现上述情况,稿件将按退稿处理,并将通知作者单位及材料冶金领域有关期刊。作者本人的稿件今后将不被录用。
(2)稿件审查结果在三个月内通知作者 , 在此其间 , 作者不得将稿件投往他处。个别稿件可能送审时间较长。如果作者决定改投他刊或退稿,请通知编辑部后,再进行处理。编辑部决定录用稿件后 , 将及时通知作者。
(3)在稿件的修改过程中,若超过稿件修改时限30日,编辑部将以作者返回修改稿日期作为投稿日期;超过30日,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出退稿处理。
(4)文责自负, 编辑部有权对稿件做技术性、文字性修改 , 在征得作者同意后可以进行实质内容的修改。
(5)论文发表后 , 版权即属于编辑部所有(包括上网的版权)。
(6)作者需交纳审稿费和发表费,编辑部将给予一定的稿酬,同时赠寄当期杂
志1 册。
4.相关费用
(1)稿件处理费 100元/篇
(2)发 表 费 300-400元/页
5.稿件流程
(1)投稿:网络远程投稿,请登录本刊网站;投稿成功后email回执。
(2)收稿:编辑收稿,为稿件分配稿号,并由email发送稿号信息。
(3)初审:编辑初审,通过后送外审(此时通知作者缴纳100元审稿费);否则直接退稿(无需缴费)。
(4)外审:送2名专家进行外审。
(5)终审:主编终审,结合外审意见给出最终结果:录用,改后再审,退稿。
(6)编辑:对录用稿件进行编辑、加工、出版
欲对投稿事宜进一步了解者, 可向编辑部询问。
篇2:金属矿山投稿须知
1.文章书写顺序为:标题,作者姓名,单位及邮编,中文摘要,关键词及中
图分类号,与中文对应的英文标题,作者姓名的汉语拼音及单位的英文译名,英文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2.如果论文属于基金项目,请在页脚处表明该基金项目的名称和标号,并列
出第一作者的个人简介(姓名,性别,籍贯,职称或学位,联系电话和电子邮件地址)。同时附上联系人的姓名、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地址。3.标题不超过20个汉字;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内容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
论4部分,2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参考文献选用最近发表的最主要的列在文后,并按出现顺序编号
4.图要清晰、精确。坐标中的物理量及单位要使用规定符号标注。同一内容或
同一组数据,如列成表,不再作图;已用图示的不必列表。表格一律采用三线表,金相照片请提供原件并标明放大倍数。
5.单位和符号
5.1 国家已废止的计量单位不能再用,如比重、毫米汞(水)柱、卡、度等;应
一律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如密度(kg/m)、压力(Pa)、热能(J)、电能(kW·h)等。并用国际符号表示。
5.2 凡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以及科学计量或统计数字,均用阿拉伯数
字记述。
5.3 文中的外文字母、符号须分清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的字母、数码位置
高低须区别明显;容易混淆的字母、符号在第1次出现时,请用铅笔注明(如标明是希文、德文、俄文等)。关于外文正斜体的使用规则是:所有计量单位、3
词头、量纲符号,有固定定义的函数、常数、化学元素、粒子、射线符号、仪器、元件、机具等的型号或代号,不表示量符号的外文缩写字母等均为正
体;量符号及代表量和变动性数字与坐标轴的下标符号,数学中的变数及一
般函数,几何图形中表示点、线、面、体的字母,坐标系符号等均为斜体。
凡处在计量单位和计数单位前面的数字(包括个位数),应使用阿拉伯数字,如1倍、1min(1分钟),10多倍等等。
6. 参考文献按引文在文章中出现顺序,用[ ]将编码置于引文右上角,并
按以下格式汇于文末:
[1]期刊作者姓名(不超过3人者全部写出,超过者只写出前3名,后加“等”或et al).文章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
[2]图书作(编译)者.书名[M].版次(第1版略), 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年:
起止页
[3]专利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出版日期
[4]论文集论文作者姓名.题名[A].//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年:起止
页
[5]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者,年份
7. 来稿如在30天内未收到录用通知,请作者自行处理,本刊由于人力有限,不
篇3:投稿须知
杂志全方位反映教师生活, 记录丰富生动的教学生涯;既有专家学者对教育的各种问题的分析、论述;又有众多一线校长、教师的经验交流。关注教师专业成长, 集学术性与专业性、实践性与综合性于一体, 以专业品位、文化风范为定位, 以期与广大教师, 与中国教育共同成长!
现将投稿须知公布如下:
1. 要求文章为原创首发, 请勿一稿多投。
2. 观点明确、表述清楚、资料准确、文字流畅、注释完整, 文责自负。本刊在不影响文章主要观点表述的前提下, 有权对稿件作必要的删改。
3. 稿件字数一般在3 0 0 0字左右。
4. 文中插图、表格要清晰、整齐, 用序号标明, 并命名图题和标题。
5. 稿件请注明作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邮政编码及电子信箱等相关资料。
6. 本刊录用稿件一律以纸质文字稿件为准, 请作者在发送电子文稿的同时务必邮寄纸质稿件。
7. 本刊现已加入思博网 (C E P S) 、《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和《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龙源期刊网以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 被中国核心期刊 (遴选) 数据库收录。
凡被本刊录用的稿件将同时通过因特网进行网络出版或提供信息服务。如作者有异议, 请在投稿时声明。
8. 凡向本刊所投稿件, 本刊即认定作者将该文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化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力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给本刊。
如作者有异议, 请在投稿时声明。
9. 稿件在三个月内未采用, 作者可自行处理, 恕不退还原稿, 敬请原谅。
1 0.稿件一经采用, 将一次性支付作者著作权使用报酬 (包括印刷版、光盘版和网络版各种使用方式的报酬) , 同时赠送当期样刊两本。
投稿方式
1.纸质文字稿件请投至: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教育楼601室中国教师杂志社 (100875)
2.电子稿件请投至:zgjs@vip.163.com
篇4:本刊投稿须知
1、作者须以电子版的形式将文章投至本刊专用投稿信箱xqjyyj@163.com,并在主题栏中注明“投稿—学前教育研究一日期”字样。来稿文责自负,切勿一稿多投。凡是未将稿件投至本刊投稿邮箱的文章均不属正式投稿,本刊将不会给予任何答复;
2、稿件处理将遵循如下基本程序:编辑部初审通过一送两位专家匿名审议,均同意发表,并提出修改意见→编辑部向作者反馈审稿意见,敦促作者修改到位→编辑部根据收稿日期/审稿日期/修改日期确定文章发表的具体时间→主编终审通过→文章发表。在此过程中,凡是未能通过编辑部初审的文章、未能通过两位专家匿名审议的文章、修改三次均未达到要求的文章、未能通过主编终审的文章,本刊均将做退稿处理;
3、正文前须有题目、作者姓名与单位、中文摘要与关键词,同时请在首页以脚注的形式标明文章受课题或基金资助的情况,以及作者个人的详细信息(姓名、职称、职务、工作单位、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等)。如有两位及以上的作者,请注明通讯作者;
4、正文后的注释与参考文献应完整、准确,其中参考文献必须与文中引用情况一一对应,并不少于9条(重复引用的文献计为1条)。同时,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写法须按照本刊规定的格式书写;
5、正文后须附题目、作者姓名与单位、中文摘要与关键词的英文译稿;
6、自投稿之日起,4个月内未收到处理意见,作者可改投他刊(为防疏漏,请事先与本刊联系);
篇5:金属矿山投稿须知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编辑出版的学术期刊《中国社会科学》,热诚欢迎海内外作者投寄稿件或推荐优秀作品。为保证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严谨性,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推进学术规范建设,敬请作者赐稿时遵照如下规定:
第一,所投稿件须系本人独立研究完成之作品,对他人知识产权有充分尊重,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按学术研究规范和《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的有关规定,认真核对引文、注释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资料,确保引文、注释和相关资料准确无误。如使用转引资料,应实事求是注明转引出处。本刊采用页下注(脚注)方式,引文出处注请遵照《<中国社会科学>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详见附录)
第二,凡向本刊投稿,承诺该文未一稿两投或多投,包括未局部改动后投寄其他报刊,并保证不会将该文主要观点或基本内容先于《中国社会科学》在其他公开或内部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专著、论文集、学术网站等)上发表。如未注明非专有许可,视为专有许可。
第三,所投稿件应遵守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规,如关于标点符号和数字使用的规范等。
第四,本刊整体版权属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选编。经我社许可需在其他出版物上发表或转载的,须特别注明“本文首发于《中国社会科学》”。
第五,本刊实施专职编辑三级审稿与社外专家匿名审稿相结合的审稿制度。请在注册、提交稿件时按要求填写作者信息,提供的文稿中不要出现作者姓名及其他有关作者的信息。
第六,研究论文需有200-300字的摘要和3-5个关键词;有条件的作者请提供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译稿,供编辑参考。第七,文稿请参照刊物版式。内文为简体横排,论文为5号宋体通栏,41字×40行;学术综述、会议综述、读者评议等文章为小5号宋体双栏,46字×46行。注释采取页下注,注文排小5号宋体。
第八,本社有权对来稿做文字性修改,如因违背上述规定,而给《中国社会科学》造成不良影响,将承担全部责任,并接受编辑部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警示,这些措施包括:停发或追回稿费、书面批评、载名通报、10年内禁止本人的任何作品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主办的刊物(《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历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等)上发表,或其他适当警示措施。
第九,稿件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并寄样刊。
篇6:投稿须知
1主要栏目及选题
本刊是软科学研究类学术期刊,是历年的国家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凡向本刊投寄的稿件,均要求理论性、学术性与可操作性并重,具有创新性、前沿性和前瞻性。科普类、概念介绍类、经验总结类等本刊均不发表。本刊的主要栏目及重点选题如下:
科技管理创新:创新理论;管理科学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科研管理;项目管理;科技管理部门自身建设等。
区域科学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社会进步;区域科技创新;区域可持续发展;高新区、生态园区与循环经济园区;城市化与城市经济理论;新农村建设等。
产业技术进步:产业研发管理;产业经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产业技术进步;产业转移与产业选择;产业集群、产业链与价值链;主导产业、新兴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等。
企业创新管理: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创新;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组织创新;企业市场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品牌培育;企业能力培育等。
科技法制与政策:涵盖国家科技法律和宏观科技政策;区域或地方科技法规与政策;资源及环境保护法律与政策;科技规划;创新、创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凡不涉及科技的法律理论与实务研究均不在本刊选题范围之列。
评价与预见:科研评价;大学评价;区域评价;产业评价;企业评价等。
综述: 侧重于与科技管理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评述及预测。
科学理性与科学方法: 科学学、科技哲学、科技史学、科学研究方法论、科技伦理等。知识科学与知识工程: 知识管理的最新理论及其具体应用。
人才与教育: 高等教育理论(侧重于宏观理论研究,不包括远程教育、职业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法、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大学科研、大学科技产业;人才理论(侧重于科技人才)。
科技进步论坛:名家名言;时事专题等。
2、审稿流程
编辑部收稿---责任编辑初审---编辑部复审---专家(编委)终审---主编定稿。
3、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采用GB7713-87,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稿件的结构组成按次序排列为题名、作者署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前言、正文、参考文献、全部作者的简介、英文题名、作者英文署名、作者工作单位英文名称、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及文章所涉基金项目及基金编号。
3.1 题名
题名应简单明了,并能概括文章的主题,一般不超过15字。
3.2 作者署名及单位
作者署名置于题名下方,且不宜超过4位。
3.3 摘要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一般应说明研究工作的目的、实验方法、结果和结论等,而重点是结果和结论。以200~300字为宜,用第3人称写,尽量不重复题名中已有信息。不出现插图、表格、公式及参考文献序号等。
3.4 关键词
每篇论文选取4~8个单词或术语作为关键词。英文关键词与中文关键词必须对应。
3.5 中图分类号
参见《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
3.6 正文和结论
正文字数最好在6000——10000字符以内(包括插图及表格)。各层次标题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码,前言部分力求精炼,不编号。
结论内容不重复正文内容,较多时可分条来写,并给以编号,如(1)、(2)等。
3.7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的标准采用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的参考文献请在正文中用方括号和阿拉伯数字按顺序标在引用处。作者一律姓前名后(外文作者名应缩写),作者间用“,”间隔。作者少于3人应全部写出,3人以上只列出前3人,后加“等”或“et al”。
凡参考过本刊论文的请勿忘标注在参考文献中。主要标注示例:
(1)图书
著者.题名[M].其他责任者.版本项.出版地(城市名):出版者(可以是学术团体),出版年.例
[1]霍斯尼 R K.谷物科学与工艺学原理[M].李庆龙,译.2版.北京:中国食品出版社,1989.
(2)科技报告
著者.题名,报告编号(如果有)[R].保存地(城市名):保存者(可以是学术团体),年份.
[2]U.S.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Guidelines for Handling Excavated Acid-producing Materials,PB 91-19400[R].Springfield:U.S.Department of Commerce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1990.
(3)学位论文
著者.题名[D] .保存地(城市名):保存者(一般为大学或研究机构),年份.
[3]Calms R B.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Berkeley:Univ.of California,1965.
(4)标准
标准提出者(一般为标准化组织).标准代号 标准顺序号-发布年 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4]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六分委员会.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
(5)专著(包括图书、会议录、论文集等)中析出的文献(从整本文献中析出的具有独立篇名的文献)
著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专著责任者.专著题名.版本项.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起止页码.
[5]黄蕴慧.国际矿物学研究的动向[M]//程裕淇.世界地质科技发展动向.北京:地质出版
社,1982:38-39.
(6)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作者.题名[J].期刊名全称,年,卷(期):起止页码.
[9]徐滨士,欧忠文,马世宁,等.纳米表面工程[J].中国机械工程,2000,11(6):707-712.
(7)报纸中析出的文献作者.题名[N].其他责任者.报纸名,年-月-日(版次).
[10]傅刚,赵承,李佳路.大风沙过后的思考[N].北京青年报,2004-11-20(15).
(8)专利文献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9)电子文献(上述(1)~(8)类的电子版文献,在上述著录格式后加“[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其他电子文献按如下规则处理):
著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文献载体标志].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获取和访问路径.
[13]PACS-L:the Public-access Computer System Forum[EB/OL].Houston,Tex:University of Houston Libraries,1989
[1995-05-17].http://info.lib.uh.edu/pacsl.html.[14]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http:///news/200112190019.htm.
[15]Scitor Corporation.Project Scheduler[CP/DK].Sunnyvale,Calif.:Scitor Corporation,1983.文献类型标志:
普通图书-M;会议录、论文集-C;汇编-G;报纸-N;期刊-J;学位论文-D;报告-R;标准-S;专利-P;数据库-DB;计算机程序-CP;电子公告-EB。
3.8 作者简介
作者请注明性别、出生年、籍贯、工作单位(具体到院系)、职称、学位(注明正在攻读还是已经获得)、研究方向、成果获奖情况、出版专著数、发表论文数;其余作者注明性别、出生年、籍贯、工作单位(具体到院系)、职务职称、研究方向。
篇7:投稿须知
知
各镇(办)中心学校、局直学校:
为了能更好的展示我区教师良好的师德师风和教科研水平,提高教师、学校知名度,请各单位积极组织本校教师踊跃向《襄阳教研》、《襄阳教育》、《湖北教育》等杂志投稿。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投稿要求
1、所有稿件必须为原创,要求具有可读性、创新性、前瞻性,文稿需自行整理成文,做到语句通顺,无错别字。
2、所有稿件以电子文档形式投稿,须具体标明工作单位、姓名、文章标题、联系电话。
3、稿件可根据内容,自行配制相应图片,要求清晰。
二、投稿方式
1、《襄阳教研》杂志
主要栏目:教学管理、课改前沿、校本研究、教师艺苑、教学设计、聚焦课堂、德育天地等。
投稿邮箱:xyjyzz@126.com
注明“襄阳教研杂志投稿” 联系电话:0710-3701093
联系人:张
杰
2、《襄阳教育》杂志 责任编辑:
饶龙武:邮箱:rnw23@163.com QQ:373465172 殷贞艳:邮箱:yinzhenyan@sina.com
QQ:694029763 刘
艳:邮箱:xfjks@163.com
QQ:165279533 杨雪灿:邮箱:253465000@qq.com
QQ:253465000 李
甫:190199569@qq.com
QQ:190199569 联系电话:3553010
3、《湖北教育》杂志
投稿邮箱:hbjyjx@163.com 联系电话:(027)50769361
4、每年对在以上教育杂志发表的篇数进行统计,并向全区通报。望各镇(办)、学校广泛宣传,将以上通讯投稿方式公布给教师,做到人人知晓,个个投稿。
襄州区教研室
篇8:投稿须知
2、本刊已加入《中国学术期刊 (光盘版)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网络媒体, 不愿通过网络媒体发布者, 请在来稿中注明, 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3、本刊编辑部对来稿有修改权, 不愿改动者请事先说明。自收稿之日起1个月内未收到刊用通知, 作者可自行处理。
4、来稿请注明作者姓名、单位、通讯地址、邮编、联系电话及电子信箱。
5、本刊为月刊, 出版周期为30天, 出版后 5天内邮寄样刊。
6、如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 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CONTENTS
Ongoing Research on Concrete's Numerical Simulation Based on Micro-mechanics (Part Ⅰ) WANG Li-jiuCHENG Wei-feng (1)
On the Method of Testing the Steel Structure in a Construction LI Yun (4)
Disposal of the Failures in the Parent Link and the Dead Zone's Trouble Shooting in the Computer's Protective Units TANG Min (6)
Special Points Noticeable in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he Huizhou Sports Stadium ZHENG Tao (8)
Electric Equipment Design for the High-rise Apartment Buildings YE Xuan-ju (10)
Energy-saving Measures in the Construction's Electric Design CAO Guo-xi (12)
Water Consumption in the Fire-fighting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s AN Xian-fengLI Zhi-mei (14)
Applied Skills Used in the Preformed Mortar's Water Shut-off in the Total-section Deep-hole Covering GAO Zhe (16)
Application of the Pretensioning Technology QIN Zhi-wei (18)
Installation of the Fire-fighting Facilities in a Business Building CHEN Zhi-quanWU Sheng-cun (20)
Processes of the Fair-faced Concrete Used in the Main Workshop of the Power Plant ZHAO Bing-hui (22)
Smooth Installation of the Pre-stressed Concrete Box-beam by Slagless Orbit MENG Xian-biao (24)
An Analysis on Concrete Strain Cracking WANG Xin (26)
Application of the Hole-drilling and Paste-pressing Piles in the Electric Transformer Station Construction LIU Wan-hui (28)
Study on the Problem of Structure Sagging Caused by the Weak Soil in an Electric Transformer Station Construction ZENG Zhi-qiang (30)
Application of the Spot-supporting Full-glass Curtain-wall in the Large Public Buildings LIANG Cheng-zhong (32)
How to Deal with Leakage in a Toilet Room SONG Hui-jun (34)
Causes of the Subgrade's Transverse Non-uniform Settling Deposition in a Road Construction ZHENG Jian-ping (35)
Income Increase and Expenditure Reduction in a Construction Project LI Yi-bin (37)
Faults and Related Measures in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s Electric Equipment YE Yong-guang (39)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rosion of the State-owned Property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DU Bing-hua (41)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Electric Facilities Installation and Their control LUO Xian-huaLI Jian-yi (43)
Research on the Comprehensive Energy-saving Measures in the Air-conditioning System of th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Building ZHOU Wei-qiangSUN ZheZHAO Wei (45)
How to Make a Good Organization Plan for a Construction CHU Ming-nan (47)
Sponsor: Shanxi Vocational Poly-Tech College
Editor & Publisher: Publishing House of Research & Applica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s
Chief Editor: SHENG Jin-sheng
Editorial Office: No.665 Wucheng Road, Taiyuan, 030006, P.R.China
Tel. +86-351-7015706 Fax: +86-351-7015963
E-mail: sxjc@public.ty.sx.cn
篇9:本刊投稿须知
1.作者须以电子版的形式将文章投至本刊专用投稿信箱xqjyyj@163.com,并在主题栏中注明“投稿一学前教育研究一日期”字样。来稿文责自负,切勿一稿多投。凡是未将稿件投至本刊投稿邮箱的文章均不属正式投稿,本刊将不会给予任何答复;
2.稿件处理将遵循如下基本程序:编辑部初审通过一送两位专家匿名审议,均同意发表,并提出修改意见一编辑部向作者反馈审稿意见,敦促作者修改到位一编辑部根据收稿日期/审稿日期/修改日期确定文章发表的具体时间→主编终审通过→文章发表。在此过程中,凡是未能通过编辑部初审的文章、未能通过两位专家匿名审议的文章、修改三次均未达到要求的文章、未能通过主编终审的文章,本刊均将做退稿处理;
3.正文前须有题目、作者姓名与单位、中文摘要与关键词,同时请在首页以脚注的形式标明文章受课题或基金资助的情况,以及作者个人的详细信息(姓名、职称、职务、工作单位、地址、邮编、电话、电子邮箱等)。如有两位及以上的作者,请注明通讯作者;
4.正文后的注释与参考文献应完整、准确,其中参考文献必须与文中引用情况一一对应,并不少于9条(重复引用的文献计为1条)。同时,注释与参考文献的写法须按照本刊规定的格式书写;
5.正文后须附题目、作者姓名与单位、中文摘要与关键词的英文译稿;
6.自投稿之日起,4个月内未收到处理意见,作者可改投他刊(为防疏漏,请事先与本刊联系);
篇10:投稿须知
1.1 简介《神经解剖学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解剖学会和第四军医大学主办、神经解剖学杂志编辑委员会编辑出版,国内外公开征稿和发行的高级学术期刊,双月刊,A4开本;ISSN 1000-7547,CODEN SJZHAZ,CN 61-1061/R, 邮发代号52-214。该杂志属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基础与临床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自然科学类核心期刊;已进入中国各大检索系统和一些著名国际检索系统, 影响因子和被引频次均逐年上升。《神经解剖学杂志》反映中国及世界医学神经解剖学领域基础和临床科研、医疗、卫生防疫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和技术方法,促进学术交流和发展。内容包括与神经解剖学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军事医学、口腔医学、航空航天医学、中医中药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等各方面的创新性研究论著、研究快报、新技术交流、述评和综述等学术性论文。
1.2 收稿 接收国内外论文,欢迎先进性(创新)、科学性(设计合理、数据可靠和统计方法正确)、实用性(对科研、临床等有指导意义)及可读性强的文章。论文应表达准确,重点突出,文字简练。研究论著、文献综述、述评8000字左右,研究快报、新技术交流3000字左右。所有文稿均采用我刊网上注册投稿。简化汉字按1986-10-10国务院批准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书写。
1.3 术语 应规范,前后统一,如原词过长且多次出现者,可于首次出现简称时写出全称加括号,以后直接用简称。医学名词以《医学名词》系列(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新译名词应附外文。公认通用缩略语可直接应用。如ACTH,DNA, LD50, HBsAg, ATP, RIA,ELISA,PCR,ECG,IgG(见常用缩略语表)等。基因符号一律用斜体字符表示, 如ras, myc, ced等;基因产物如蛋白质,常用相应的基因符号命名,一律用正体字符表达,如Ras, Myc, Ced蛋白等。
1.4单位 采用国家量和单位(GB 3100-3102-93)标准。红细胞、白细胞等用“/L”;血压、眼压、脑脊液压、血液气体分压等用mmHg或cmH2O(首次出现时应在后面括号内注明1 mmHg=0.133 kPa); M(克分子), N(当量)改用mol/L;血中血红蛋白、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脂蛋白、总脂用“g/L”,免疫球蛋白用mg/L。血钾、葡萄糖、尿素氮、胆固醇、三酰甘油用mmol/L。胆红素、铁、肌酐等用μmol/L;肾上腺素、孕酮、雌二醇等用nmol/L;胰岛素、ACTH等用pmol/L。“分子量”应称相对分子质量(Mr), 不需单位。酶的催化活性:量符号z,单位kat(1 kat=1 mol/s);质量催化活性(也称比催化活性):量符号z/m,单位kat/kg;催化活性浓度,量符号b, 单位kat/L(1 U=16.67 nkat)。1秒, 1 s;2分钟, 2 min;3小时, 3 h;4天, 4 d等,周和月不简写。离心力用r/min或g表示。数字和单位间留适当空隙,如10 mg, 不应写10 mg。注意大小写和上下角标,如ml不应写成ML或mL。pH不应写为PH,万位以上数字,每3位空1/2字符,不用千分撇,如14 861, 不能写14,861。个别书写转变方法:cpm÷E%(通常为60%,指仪器效率)=dpm(一个核衰变数);dpm÷60=dps;1 dps=1 Bq。
单位符号正体,通常小写,如m, g, s, min, d等,但来自人名者,首字母大写,如Pa,Hz,Bq,N,V,A,Gy。此外,升采用大写L,但ml,μl,nl仍用小写。十进位词头,千以下为小写,兆以上为大写,一律用正体,如kg为千克,mg为毫克,而Mg则为兆克。中文句中的外文,除专用词或句首外一律小写。
尽可能少用百分浓度,采用量浓度(c),如血钾3.5 mmol/L;或质量浓度(ρ),如AFP<20 μg/L。此外,体积分数(φ)和体积浓度(σ)等。应废除ppm,bpm单位而用法定单位。质量分数w可采用ng/g, mg/g, g/kg。数分数(χ, number fraction)单位是1,多采用0.00表示,如中性粒细胞为0.70(不用70%),CD4+细胞为0.58(不用58%)等。
1.5 斜体 需排斜体字的外文,如生物的属名和种名Ilex pubescens Hook et Arn.var.glabes Chang, 常数K。但西文拼写的作者姓名一般用正体,如Pan Borong。量符号如m(质量),t(时间、温度),c(量浓度),p(压力),A,S(面积),V(体积),l,L(长度),v(速度),F(力),E(能量),r,R(半径),d,D(直径)等。统计学符号如t检验,F检验,P值,x±s(均值±标准差),x±sx(均数±标准误)等。拉丁词如in vitro,in vivo,vs,in situ。内切酶如:EcoRⅠ, HindⅠ等。撰稿
2.1研究论著 应包括文题、作者、单位、中文摘要、关键词;英文文题、作者、单位、摘要及关键词,脚注;引言、材料和方法、结果、讨论、致谢及参考文献。
(1)文题要鲜明而有特色,能确切反映全文的特定内容,不用副标题。要便于检索,勿用阿拉伯数字开头,请少用“的研究”,“的观察”等。左顶格写,一般中文文题不超过25个汉字,英文文题在15个实词左右。
(2)作者和单位论文署名作者应限于参加研究工作并能解答有关问题,能对文稿内容负责者,如论文学术内容的创始构思或设计者;实验数据的采集并能给予解释者;能对编辑部提出的审改意见进行核对修改者;能在学术界就论文内容进行答辩者。对研究工作有贡献的其他人可放入致谢栏内。左顶格写,按贡献大小统一排序,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2位以上如系多单位时,则在作者的右上角分别用阿拉伯数字注明。单位在作者后,加圆括号。如:李云庆1,潘伯荣2(第四军医大学:1基础部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教研室;2西京医院肿瘤科,西安 710032)。
(3)中英文摘要文意应一致,以500字以内为宜,能独立成文,可进入数据库作二次文献检索。参照文摘编写规则(GB 6448-86)要求,按目的(Objective),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 即结构性文摘的四段格式书写。
(4)关键词(Keywords)3~8个,尽量用Index Medicus当年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MeSH)中的词,以便国际检索。中文名用《汉语主题词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的译名。中医药参照《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选用。未被收录的词如确有必要也可作为关键词标注。关键词间用分号“;”分隔。
(5)首页脚注注明资助课题的基金项目及编号(编号写在圆括号内),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9637050),国家“863”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102-10-02-03);通讯作者姓名、电话及E-mail。文末注明收稿日期(yyyy-mm-dd)。
(6)正文
引言 通常在500字左右,概述立题的目的和国内外研究现状,不应作详细的历史回顾和综述。
材料和方法 应翔实、具体,注明动物品种、雌雄、年龄、体重等;患者应注明性别、年龄、诊断及其标准等;关键性的试剂、药品和测试仪器,应注明品种、规格、型号和来源。中药处方必须全部列出。一般方法可引文献,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不须再描述,如有创新或改进,则应具体描述, 具有可重复性。
结果 应按逻辑顺序真实、准确地描述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可用文字、图或表进行表达,但三者不应重复。所有数据需经统计学处理。显著性检验应注明何种方法及具体P值,如P=0.00258。
层次系统 1~3层,如:“1”,“1.1”,“1.1.1”,各级标序均左顶格,第2层后空1字距排标题。正文内连续叙述中的序号采用(1)……;(2)……;(3)……。
表和图 用中文表述,应少而精,文字能说明的不用表和图。表和图不要重复同一数据,其设计应正确、易懂,有自明性。一般采用三线表,表序和表题置于表上方;图序、图题和图注置于图下方。组织病理照片应有良好的清晰度, 特别是免疫组化染色的照片等最好采用彩图(单栏大小为8.0 cm×5.0 cm),图的左下角注明图序(如:A,B),右下角加标尺,图的下方标出图题(包括染色方法)和标尺代表的长度(如:Bar=250μm)。在表、图中用特定
单位表示量的数值时,也可可采用量和单位相比的形式,如t/min, p/kPa, c/(mol/L)。线条图应清晰、数值准确,涉及统计结果时应在图题中标出P值大小。一般情况图不超过10幅,表不超过4个。
数字 一系列数值的计量单位相同时,可在最末一个数值后标明单位,如0,10,20,30,40 mol/L。单位相同的量值范围,前一个量值单位可以省略,如5~10 mol/L。其他如:(37±1)℃,3万-8万,50%-80%,3×105-8×105,体积2 cm×3 cm×4 cm。
完整数字不许移行。测量数据的有效位数,由测量仪器的精度决定,只允许最后一位有误差,前面的数字不应有误差。在x±s表示的一组数中,考虑到个体的变异,一般以s的1/3来定位,例如(3614.5±420.8)g,s的1/3约为140.3 g。平均波动在百位数,故应写成(3.6±0.4)kg,过多的位数无统计意义。又如(8.40±0.27)cm, s/3=0.09, 达小数点后第2位,故该组数的有效位数,应写到小数点后两位。多余位数行一次性修约,即小于5去掉,大于5进位,如0.556→0.56;0.5548→0.55。分数则横写,如2/3, 1/5。
讨论 宜充分而简明扼要,重点要深入而突出,着重讨论新发现及由此得出的结论和观点。避免应纳入引言的内容放在讨论中,不重复在结果中已叙述过的内容。
致谢 对于修改文稿、提供样品、协助实验、帮助制图、制表及统计学处理等人员可在文末表示感谢,同时应征得被致谢者书面的同意签字。
参考文献 按原文著述表达。以亲自阅读近1~3 年核心期刊或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统计源期刊,以及
E-mail: chinjna@fmmu.edu.cn
神经解剖学杂志编辑部
篇11:中国法学投稿须知
一、投稿要求:
(一)本刊投稿暂时实行双轨制,作者可以通过邮箱:zgfxqk@163.com 进行投稿,也可以以书面形式将稿件寄送本刊总编室,不要直接寄给责任编辑;如果需要本刊会联系作者发送相应的电子稿。
(二)来稿请注明是否专投本刊,有关作者姓名、学位、职称(职务)、单位及详细联系方式等个人资料请另附一页标明,不要书写于正文中,以便本刊进行专家匿名审稿。
(三)来稿请在正文前加列“内容提要”与“关键词”。内容提要为文章主要观点之提炼,字数一般控制在300字以内;关键词一般为3至6个。
(四)本刊提倡一稿专投、反对一文多用,凡已在公开出版物、互联网上发表的文章,一律不予以采用。凡于三个月内未收到本刊的“稿件录用通知”者,请自行处理。在收到本刊的采用通知前,凡文章已在其他公开出版物或互联网上发表的,请作者务必及时通知本刊。
(五)本刊对所发表的文章享有两年专有使用权,包括以文集、繁体文、电子文等出版发行,其期限从稿件正式发表之日起算。作者如不同意该约定,请在投稿时予以明示。
(六)本刊对所发表的文章享有专有出版权,且直至法定版权保护期满。一切形式的复印、照排、节选、电子刊物选用以及其它一切以营利为目的的复制,须事先征得本刊的书面许可。
(七)本刊所发文章的作者,以投稿时指明的为限;任何文章的负责人,在接到本刊的“稿件录用通知”后,不可要求“增加”或“减少”作者个数。
二、注释体例:
(一)本刊提倡引用正式出版物,出版时间应精确到月;根据被引资料性质,可在作者姓名后加“主编”、“编译”、“编著”、“编选”等字样。
(二)文中注释一律采用脚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样式为:①②③等。
(三)非直接引用原文时,注释前加“参见”;非引用原始资料时,应注明“转引自”。
(四)数个注释引自于同一资料时,注释体例为:前引①,哈耶克书,第48页。
(五)引文出自于同一资料相邻数页时,注释体例为:„„,第67页以下。
(六)引用自己的作品时,请直接标明作者姓名,不要使用“拙文”等自谦词。
(七)具体注释体例:
1、著作类
①胡长清:《中国民法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20页。
2、论文类
① 苏永钦:《私法自治中的国家强制》,载《中外法学》2001年第1期。
3、文集类
①[美]J.萨利斯:《想象的真理》,载[英]安东尼·弗卢等著:《西方哲学演讲录》,李超杰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6月版,第112页。
4、译作类
①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2月版,第55页。
5、报纸类
① 刘均庸:《论反腐倡廉的二元机制》,载《法制日报》2004年1月3日。
6、古籍类
①《史记•秦始皇本纪》。
7、辞书类
①《新英汉法律词典》,法律出版社1998年1月版,第24页。
8、外文类
相关文章:
爱学习的名人名言摘抄01-20
常用读书学习的名言01-20
劝说不爱读书的名言01-20
关于读书学习的名言01-20
爱读书的经典名言警句01-20
400字作文爱笑的我01-20
爱看书的我作文范文01-20
爱跳舞的我小学优秀作文01-20
2025年社区安全生产年度工作计划 社区安全生产工作计划(精选15篇)01-20
爱运动的我优秀作文200字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