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留守儿童论文提纲

关键词: 所限 属地 务工人员 农村

论文题目: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与改进研究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市转移,受经济收入、工作性质及入学户籍属地管理制度等所限,许多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无法将子女带到身边,因而导致农村留守儿童这一庞大而特殊社会群体产生。由此产生的教育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繁荣以及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目前虽然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有一定程度的研究,但其针对性和系统性明显不足。为了提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的系统性和针对性,本研究遵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研究思路,对山东省Q市6所农村小学的学生和教师等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访谈留守儿童、学校校长和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等全面系统地了解学校在应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中的教育对策及其局限性,具体表现为总体学习成绩较差、心理问题显著、缺乏有效监护以及教育的针对性不足等。并结合社会大背景、农村学校发展现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需求等,深度剖析学校在引导与促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制约因素及其缘由,具体表现为:学校未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在弥合留守儿童家庭资本短缺方面的特殊价值;对留守儿童教育干预的顶层设计不足,支持体制运行不畅;未充分发挥帮扶留守儿童的关键枢纽作用。因此,为有效解决留守儿童面临教育问题,本着有效且可行的原则分别从学校的制度、实施以及保障层面提出相应的可操作化对策及改进策略。制度层面具体如下:学校成立专门管理部门,负责留守儿童帮扶工作的统一部署;积极发挥中介作用,与政府、非政府组织等共建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结合现实情况,制定适合本校留守儿童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实施层面具体如下: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实行“差异化”管理,提高学校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成立与完善“留守儿童之家”,给予留守儿童心理与人文关怀;发挥帮扶留守儿童的枢纽作用,构建“四位一体”教育模式,推动协同育人;教育评价应考虑留守儿童特殊性,发挥评价促进教育发展的功能。保障层面具体如下:组建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帮扶留守儿童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完善寄宿制学校建设,对留守儿童实行全方位管理与帮扶;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创建服务于留守儿童需求的校本课程;开展面向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专题活动,提高其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等。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家庭资本;乡村振兴

学科专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众多,其教育问题是各方关注焦点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学校应发挥主体作用

(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探讨较多,但针对性的对策研究较少

二、研究意义

(一)为农村学校教育与管理留守儿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可操作化策略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农村留守儿童

(二)学校教育问题

四、文献综述

(一)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问题研究

1.学习方面的教育问题研究

2.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问题研究

3.身体健康与安全方面的教育问题研究

4.留守儿童行为方面的教育问题研究

(二)农村留守儿童面临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研究

1.政策方面原因分析研究

2.社会环境方面原因分析研究

3.家庭方面原因分析研究

4.学校方面原因分析研究

(三)农村留守儿童面临教育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

1.政策方面对策研究

2.社会环境方面对策研究

3.家庭方面对策研究

4.学校方面对策研究

(四)国内外研究简评

1.已有研究取得的成果

2.研究的不足之处

五、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二)创新点

1.构建了学校教育制度保障体系及切实可行的实施路径

2.综合运用多种实证研究方法,保证了对策的可操作性

六、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行动研究法

3.文献研究法

(三)研究内容

第二章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的现实表征

一、学校缺乏必要的学习辅导,留守儿童总体学习成绩较差

(一)学校对留守儿童辅导的数量不足

(二)学校对留守儿童辅导的针对性不够

二、学校人文关怀不足,留守儿童易产生不健康心理

(一)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怀程度欠佳

(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关怀深度不敷

三、学校未有效发挥“家校共育”的引导作用,留守儿童监护质量低

(一)学校与留守儿童监护人的沟通与合作有待提升

(二)学校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支持力度不强

四、学校“同质化管理”,造成留守儿童教育针对性不足

(一)学校的管理未充分顾及留守儿童的特殊性

(二)学校对留守儿童管理策略的系统性不够

第三章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的形成缘由

一、学校未充分认识到在弥合留守儿童家庭资本短缺方面的特殊价值

(一)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家庭经济资本帮扶力不从心

(二)学校对留守儿童家庭文化资本提升重视不够

(三)学校未充分发挥增强留守儿童社会资本的作用

二、学校对留守儿童教育的顶层设计不足,支持体制运行不畅

(一)机构设置不完善、政策落实不到位

(二)教学资源短缺,支持机制运转受阻

(三)评价体系欠科学,难以有效开展针对性教育

三、学校未充分发挥帮扶留守儿童的关键枢纽作用

(一)学校自身帮扶工作不到位,教师主动帮扶意愿不强

(二)学校未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协同参与留守儿童帮扶工作

第四章 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的改进策略

一、制度层面

(一)学校成立专门管理部门,统一部署留守儿童的帮扶工作

(二)学校积极发挥中介作用,与多方力量共建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三)学校制定适合本校留守儿童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二、实施层面

(一)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实行“差异化”管理

(二)成立与完善“留守儿童之家”,给予留守儿童心理与人文关怀

(三)学校要构建“四位一体”教育模式,推动协同育人

(四)学校教育评价应考虑留守儿童特殊性,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三、保障层面

(一)组建德才兼备的师资队伍,提高帮扶留守儿童的专业性和针对性

(二)完善寄宿制学校建设,对留守儿童实行全方位管理与帮扶

(三)优化学校课程设置,创建服务于留守儿童需求的校本课程

(四)开展面向留守儿童的安全、法制教育专题活动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调查问卷(学生版)

附录二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学校教育问题的调查问卷(教师版)

附录三 学校校长访谈提纲

附录四 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人访谈提纲

致谢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交往能力留守儿童论文提纲 下一篇:家具厂的安全生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