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工作是最重要、最基础的民生工作。2010年3月双桥区在全市率先召开民生工作大会, 大会把教育列为惠民工程的最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双桥区教育工作围绕“打造民生幸福城市”, 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双桥, 大力实施“五个校园”建设、校舍安全工程、标准化学校建设、城乡学校捆绑发展、校园安全新型警务体制、学生资助体系完善等教育民生工程, 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享受优质教育, 取得了显著成效, 提前10年实现了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学前、小学、初中、高中等阶段的普及目标。惠民工程措施落实, 教育工作助推民生幸福度提升, 在接受区人大常委会对区教委工作评议时, 被评为满意单位。
一、提升普及水平化解入学难题
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主要发展指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已提前10年达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的普及目标。一是民办学前教育探索出了“规划控制+督导评估+民办公助”的办园模式, 按生均240元/生的标准考核奖励民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按400元/生、年的标准落实生均公用经费。目前, 我区幼儿学前1年入园率达到96%以上, 学前3年入园率达到91%以上。二是小学实行6周岁入学, 入学率和毕业率均为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和毕业率分别达到99.8%、99.2%和100%。三是继续实施初中毕业生免试升入高中制度和本区户籍学生就读区内中职学校免学费制度, 高中阶段入学率提高到99%左右。四是2010年全区18周岁户籍青年中,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40%。
二、推行学校捆绑促进均衡发展
将农村小学从镇中心校整体划转给城市 (城镇) 示范小学成为其分部, 实行城乡学校捆绑发展, 突破城乡学校在人员编制、经费保障、校园文化建设等体制、机制上的束缚, 农村小学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城乡小学的教育差距进一步缩小。全区城市小学、城镇小学、农村小学的在校学生比已调整为65:30:5。初中阶段, 区域内三所中学实现了均衡发展的良好态势, 全区初中在校学生年辍学率已经稳步控制在1%以内, 联招上线学生的质量明显提高。初中毕业生继续不受招生人数、录取分数的限制, 不交择校费和赞助费升入区内高中阶段学校就读。并实行均衡安排财政拨款, 全区所有中小学均按统一标准安排经常性运行经费, 2010年这一标准分别为小学810元、初中1190元、高中900元。
三、改善办学条件推进标准化建设
加快了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进程, 形成了城乡教育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一是投资近6000万元的双路中学迁建工程已于2010年秋季竣工投入使用。二是完成了双桥中学和实验小学科技综合楼主体建设, 启动了双路小学、双路镇小学科技综合楼建设。三是完成校舍安全加固工程。通桥镇小学教学楼、双路小学教学楼、实验中学教学楼和双桥中学实验楼加固工程已完成投入使用, 加固工程完成三年规划总量的98%, 校安工程共完成33043平方米, 占三年规划总量36206平方米的91%。四是建成了双路中学、双路小学、实验小学3片塑胶运动场并投入使用。生均占地和校舍建筑面积方面达到了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基本规定要求, 2010年小学生均占地面积和校舍面积分别为30.53平方米、10平方米;初中生均占地面积和校舍面积分别为40.02平方米、14.61平方米。全区标准化率达到100%, 超过市定标准40% (市定60%) 。
四、实施警务机制安全保障到位
实施网络“三防”全覆盖, 全年投入资金120万元新装视频监控和报警系统。新聘专职保安64名, 在重点学校驻警5名, 新增加校园周边日均巡逻次数5次, 推行每周安全教育和每月安全演练。落实校园保安人员工资、社保、服装费 (500元/年、人) 、装备费、培训费等。建立工商、卫生、安监、城管等部门联合巡查机制, 实现师生自我防护、学校联动防护和全区协同防护。
五、妥善解决难点促进教育公平
一是建立并完善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依靠学生资助中心这个平台, 除严格执行国家和市级等学生资助政策外, 我区还新增4项资助政策:第一, 从2007年起低保家庭子女就读普通高中实行免学费、免住宿费、补助生活费。第二, 从2006年起对因村小撤并跨村就读的学生进行午餐补助。2008年起对因村小撤并跨村就读需乘车上学者, 试行上学、放学乘车补助。第三, 2009年起对学前一年城乡低保家庭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在园幼儿免保育费。第四, 2008年起对双桥户籍学生就读区内中职学校的实行免学费。2010年资助各类学生5764人次, 总金额约为168万元, 救助面达到35%。
二是基本解决“大班额”和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从规划入手, 全力实施“中小学布局与扩容计划”和标准化建设, 通过4年时间整治, 秋季学期消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现象, 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每班人数均未超过55人, 义务教育阶段率先在全市消除大班额。为切实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上学难问题, 全区所有学校均向农民工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开放, 只要申请就读的, 都能就近到指定的公办学校就读。
三是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富有成效, 2010年我区贷款学生还款违约率为零。
四是“学生营养促进计划”有序推进。从2006年起对跨村就读小学生按生均2元的标准进行午餐补助。2010年开始为非寄宿贫困生提供“爱心午餐”。从春季学期开始, 按每学期10元/生的标准安排财政专项资金, 免费为中小学生提供饮用纯净水。9月, 区政府办印发了《双桥区推进中小学生营养促进工程实施方案》, 随后区教委、区财政局联合制发了具体实施办法, 12月24日学生饮用奶工程正式实施, 第一阶段实施对象是义务教育阶段城乡低保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五是通过不断规范教育收费行为, 双桥区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成效显著, 社会各届对教育的满意度普遍提高, 从2006-2010年起连续五年荣获“规范教育收费示范区”称号。
2011年是我区民生幸福提升年, 将加大实施惠民工程的力度, 教育被列为十大民生内容之一, 区委书记、区长先后调研教育工作, 并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区教育将以抓师资队伍、抓项目建设、抓学前教育和抓高中课改开启2011年教育工作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