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樱桃苗木质量标准(精选4篇)
篇1:大樱桃苗木质量标准
大樱桃苗木快速高倍繁育技术
大樱桃苗木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后树体的生长强弱、寿命长短和结果早晚及产量的高低.因此,培育优质苗木,是确保大樱桃丰产、优质、高效的关键.
作 者:刘家基 胡其华 张斌 谭波 孙艳飞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农林局,烟台,265500 刊 名:中国农业信息 英文刊名:CHINA AGRICULTURAL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S6 关键词:篇2:大樱桃苗木质量标准
苗木质量的好坏、规格的大小直接影响成活率。
1.选苗标准: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发育良好,有较大和完整的根盘。枝条充实、丰满、无机械损伤。最好选乡土树种。选浅根性和萌芽性强并易于成活的树种。
2.选苗注意事项:最好选用苗圃培育的苗木。根据设计要求和不同用途进行选苗。特别注意苗木的来源。苗龄与规格:苗木的年龄对栽植成活率的高低有很大影响,并与成活后对新的环境适应性和抗逆性有关。
苗木起运、贮藏的损伤
人工起苗所造成的伤根、根系过短或根系不完整,将直接影响到苗木的质量。还有大多数苗木起苗后不能马上栽植,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贮藏。这样的苗多采用田间假植方式,如果贮藏苗木的根系与土或沙不能充分接触,出现空隙或水分过大,会导致苗木根系失水或根系腐烂,影响栽植成活率。
移植季节
种树要在树木休眠期进行,才能有利于成活。所以确定某树种最适宜移栽时期的原则为:选择有利于根系迅速恢复的时期和选择尽量减少因移栽而对新陈代谢活动产生不良影响的时期。要符合这个原则,一般以晚秋和早春为佳。
苗木特性
1.生态学特性即适地适树,主要是树木的生态学特性和栽植地点的生态条件相适应,达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较高的生长水平,以充分发挥树种在相适应的立地生态条件下的最大生长潜力、生态效益与观赏功能。
2.栽植树木时不能违背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必须维持树木地上与地下部水分代谢的相对平衡。
养护管理
树木栽植后必须进行及时、合理、经常的养护管理,才能提高成活率。俗话说“三分种,七分养”,苗木成活养护管理是关键。
养护管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工作:
1.灌水与排水:水分供应是否充分、合理、及时是树木成活的关键。一般情况,栽后第一年应灌水五六次(根据具体情况而定),特别在高温干旱是更要注意浇水,最好能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为60%以上。在多雨季节要特别注意防止土壤积水,除注意绿地的排水外,可在树的基部适当培土,使树盘的土面适当高于地面,使树木不被淹。
2.树冠喷水:栽植常绿树种或反季节栽植时,一般栽后要往树上喷水,喷水的时间上午10时以前,下午4时以后。目前抗蒸腾剂应用广泛。
3.修剪时期、补充修剪与抹芽去萌:确定好修剪时期,否则会影响成活。如核桃的特点是休眠期修剪容易出现伤流现象,伤流过多会引起水分、养分的大量流失,使树势衰弱,甚至枝条干枯死亡,所以秋季修剪效果较好。
栽植时发现发芽、展叶、抽枝缓慢或枝叶发生萎蔫,浇水、喷雾、叶面喷肥后不能缓解,可以补充修剪。在不影响树形的情况下,剪去一部分枝叶,甚至去顶或截干,以减少蒸发量,促进其成活。同时处理过去因为留芽位置不当或剪口芽不合适造成的枯枝或发芽太弱的现象,剪去枯枝、弱枝、萌蘖枝。
4.合理施肥:树木栽完后,发现地下根系恢复得很慢,不能及时吸收足够的水分与养分供给地上部生长的需要,此时可适当浇灌生长刺激素溶液,如萘乙酸、3号生根粉,目的是为了刺激尽快发新根。同时,合理的施用有机肥、化学肥料和叶面喷肥。
5.松土除草:松土保墒、增加土壤透气性;除去杂草,以防影响树体生长,减少水分和养分竞争。
6.成活调查与补植:调查苗木成活情况,及时去除死苗进行补植,减少病虫害的病源和寄主。
7.病虫害防治: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主要是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要掌握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要了解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发生发展特点、与环境的关系,掌握病虫害发生的时间、部位、范围等规律,抓住其薄弱环节,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治措施。
篇3:大果木姜子苗木的评价及分级标准
关键词:大果木姜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苗木分级;苗木质量;评价指标
中图分类号: S567.1+90.4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2-1302(2014)09-0223-03
收稿日期:2014-04-05
基金项目:贵州省林业厅重大项目(编号:黔林科合[2010]重大04号)。
作者简介:李鹏(1987—),男,安徽宿州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野生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研究。E-mail:lp761410952@163.com。
通信作者:刘济明,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植物生态学研究。E-mail:karst0623@163.com。大果木姜子(Cinnamomum migao H. W. Li.)别称米槁,是樟科樟属植物,树高可达25 m,主干发达,侧枝较细弱,树冠近球形,树皮粗糙茶褐色,具纵向裂纹,内层及断面棕红色,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和广西等省(区)[1],垂直分布范围为海拔300~1 000 m[2]。大果木姜子干燥的种子可用于提取芳香油(工业上的重要原料)和作为中草药,以其为君药已经开发出一系列如米稿心乐滴丸、米稿精油滴丸等国家二、三类新药[3]。大果木姜子是贵州近年来重点发展的民族特色药材,以贵州省罗甸县为主要原料基地的产业化布局已初步形成。目前,国内外对大果木姜子的基础研究还很缺乏,主要集中在化学成分分离与鉴定[4-5]、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与药理特性[6-7]、栽培技术[8-9]与种质资源调查[1,10]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产业化发展的科技基础依然薄弱,其中苗木综合评价及标准方面尚未见报道。苗木质量的优劣不仅影响造林的成活率、初期生长速度,还严重影响造林的生产力和种苗业的发展[11-12]。因此,笔者通过对贵州省罗甸县大果木姜子繁育基地进行实地调查,对大果木姜子的苗木质量评定、等级进行研究,为贵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及喀斯特区生态恢复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贵州省罗甸县逢亭镇逢亭村大果木姜子育苗基地。该基地地势平缓,平均海拔435 m,基地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全年日照时数约1 518 h,年均气温19 ℃,无霜期300~340 d,年降水量 1 150~1 300 mm,水热资源丰富。
1.2调查研究方法
1.2.1调查方法采用北京林业大学孙时轩教授提出的数理统计随机抽样法,先选比较密的2个标准样地进行比较,调查实际株数,求出极差,一般极差是标准差的5倍,据此计算标准差和变异系数。选择3个样地,按1 ∶100的比例设置样方,样方面积1 m2(1 m×1 m),然后将这些样地均匀地分布在调查地上(一般样地比估计样地多10%),统计每一样地的株数,分别调查苗高(H)、地径(D)、侧枝数、主根长、侧根数(大于5 cm的Ⅰ级侧根数)和叶片数等形态学指标。
1.2.2统计分析方法
1.2.2.1苗木产量和质量的精度计算平均值 x=∑xin;标准差s=[∑x2i-(∑xi/n)]/(n-1);标准误sx=s/n;精度P=1-sx/x×100%。
式中:xi為变数;n为变数的个数;x为平均数。
1.2.2.2苗木分级在确定苗木等级时,由于各质量指标间密切相关,多个指标的信息往往是重叠的,因此有必要通过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提取既能反映苗木质量又易于测量和应用的、少数较直观的指标,以用于苗木质量评估。采用“x±s”进行苗木分级,各样方调查数据的平均标准差、各性状平均值是Ⅱ级苗代表值,平均值减去1个标准差即是Ⅲ级苗代表值,平均值加1个标准差即是Ⅰ级苗分界值[13-14]。同时,采用聚类分析法进行分级,最终选择较合适的方法确定苗木分级标准。
1.3数据分析
由Excel 2003进行实测数据的初步整理,利用SPSS 18.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建立大果木姜子评价体系及苗木分级标准。
2结果与分析
2.1大果木姜子生长指标的相关分析
苗木质量评定时,不同生长指标之间往往具有重叠性而且相互交织[15],因此有必要对苗木质量指标的共性进行研究,提取既能反映苗木质量又易于测量的指标。本研究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法对大果木姜子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并在0.05的置信水平下进行Two-tailed检验,得出相关系数矩阵(表1)。结果表明,地径、苗高与侧枝数、主根长、侧根数、叶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高径比与地径、侧枝数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主根长、侧根数相关性较小。苗木各指标间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相关性,并非相互独立,它们不仅反映苗木各器官之间相对均衡的生长作用,也说明评价苗木质量时可选较少的指标[16];但每个指标所反映的苗木情况不尽相同,直接利用这些指标对大果木姜子苗木质量进行评价都是片面的,因此有必要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2.2大果木姜子生长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由于多变量之间都存在着相关性,为了使复杂的问题更加清晰,运用主成分分析[17-18]将7个评价指标归纳为7个变量进行评价。采用SPSS 18.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KMO值为0.677,在0.5~1.0之间,经Bartlett检验得出相伴概率为0.000<0.05,因此拒绝Bartlett检验的0假设,证明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累积贡献率>80%选取3个主分量,其累积贡献率为83%(表2),仅损失17%的信息,可以较好地反映大果木姜子苗木质量状况,所以可根据贡献率得到各综合指标的相对重要值。由表2可见,第一主成分对地径、苗高、侧枝数、叶片数具有较高的载荷量,主要反映了苗木地上部分的生长状况,作为苗木质量水平的度量,能够反映苗木地上部分的综合指标;第二主成分对主根长、侧根数具有较高的载荷量,反映了地下部分的生长状况,能够反映苗木地下部分综合指标;第三主成分对高径比具有较高的载荷量,高径比能描述苗木个体的均衡度,具有辅助参考意义。
2.3苗木等级划分结果
2.3.1调查与统计结果从大果木姜子苗木调查及统计结果(表3、表4)可以看出,苗木的平均高、平均地径精度均达到95%以上,符合苗木产量、质量调查的精度要求。划分苗木等级选择指标时,既要考虑到有足够多的信息量,又要考虑在生产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因此本研究选择苗高与地径作为大果木姜子苗木分级的重要指标[19-20]。
2.3.2以“x±s”划分苗木等级按照生产实际需求,将苗木一般分为3个等级,其中Ⅰ、Ⅱ级苗为合格苗,可出圃上山造林,Ⅲ级苗由于苗高或地径达不到标准为不合格苗,应留圃继续培养。划分苗木标准时,优质的苗木应位于Ⅰ级苗的上方,劣质的苗木则在Ⅱ级苗的下方,因此只要求Ⅰ、Ⅱ级苗的下限,就可准确确定各级别的界限。样地调查所得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大果木姜子苗高、地径基本服从偏正态分布,适合采用“x±s”划分苗木等级,即“x±s/2”是划分Ⅱ级苗与Ⅰ、Ⅲ级苗的界线,确定苗木标准,最终大果木姜子苗木等级划分结果为:Ⅰ级苗,H>93.3 cm,D>0.809 cm;Ⅱ级苗,73.3 cm≤H≤93.3 cm,0.604 cm≤D≤0.809 cm;Ⅲ级苗,H<73.3 cm,D<0.604 cm。由此可知,所调查的苗木中Ⅰ级、Ⅱ级苗占70%。
篇4:大樱桃苗木质量标准
关键词:大樱桃;标准化管理;早果技术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4-0031-02 中图分类号:S662.5 文献标识码:B
天水市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昼夜温差大,是西北黄土高原地区优质大樱桃露地适宜产区之一。近年来,该区和天水市果树研究所、甘肃省大樱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科研单位紧密协作,在基地布局、优良品种选择、高标准建园、幼树标准化管理等方面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1 适地发展
根据大樱桃生态适宜指标,通过分析全区各乡镇、区域气候及立地条件,该区藉河流域的中梁、玉泉、太京、藉口、关子、皂郊等乡镇海拔1 500 m以下,光热资源丰富的浅山区具备生产优质大樱桃的自然资源条件。在秦岭、牡丹、杨家寺、汪川等气候相对冷凉的乡镇发展大樱桃,必须先行建立小面积试验点观察,绝不能一哄而上。
2 选择适栽品种
通过多年来的观察比较,优选出适宜当地气候和立地条件、综合性状优、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良品种,主要包括:早熟品种红灯、美早、早大果、布鲁克斯等,中晚熟品种萨米脱、宾库、拉宾斯、艳阳、晚红珠等。在品种配置上适度加大了中晚熟品种的比例。为确保新建基地苗木质量和品种纯度,全面加强了区内大樱桃良种苗木繁育基地的管理扶持力度,对接穗采集、苗木嫁接、起苗调运等环节进行重点监管,彻底解决了新建基地品种混杂的问题。由于全区大部分大樱桃建园区域属于山旱地,因此多选用大青叶等对水肥条件要求较低、生长势强、抗性强的乔化型砧木嫁接育苗。
3 采用起高垄和挖大穴相结合的建园整地模式
一是确定合理密度。乔化砧苗木栽植株行距为3 m×(4~5) m。农户分散建园,行距可采取4 m;种植大户规模化建园,要将行距加宽到5 m,以便于机械化管理。二是规划起垄。将中线两边各60 cm之外的熟土翻起拍细,堆在起垄的位置,做成高垄。垄下宽120 cm、上宽100 cm, 两边高30 cm,中间稍低,垄面呈“ ﹀ ”形。三是开挖大穴及土壤改良。垄起好后,按照栽植株距,在垄的中线规划打点,开挖80 cm见方的大穴,把腐熟细碎农家肥(50 kg/坑)、磷肥(1 kg/坑)及秸秆等有机物(10 kg/坑)和行内熟土混合均匀,坑内全部用熟土拌肥回填。提倡夏秋季开挖大穴,结合降雨分次回填,以熟化土壤,提高定植穴墒情。四是“插花”栽植苗木。为提高今后授粉效果,各品种要在行内插花栽植,苗木栽植深度要适宜,秋栽的苗木必须在土壤封冻前进行防寒保护。五是通行覆盖黑膜。春季树盘浇水,待水完全下渗后覆土,将垄面整修成中间低、两面高的“ ﹀ ”形,即苗干处略低,以利于集纳雨水。垄面整修好后通行覆盖120 cm宽的黑膜,覆膜时地膜要与垄面完全贴实,以保墒提温。黑膜兼具抑制杂草的作用,可节约果园除杂草的用工。
4 合理间作
以往建园过程中,部分农民在新建樱桃园内套种小麦、油菜等作物,严重影响新植苗木成活及生长。种植大户集约化建园模式中,用于果园除草等的用工投入在前期管理中所占比例较大,业主叫苦不迭。通过多年探索,目前该区主要采取以下几种间作套种模式:一是农户分散管理的果园,建议套种黄豆、土豆等作物,不仅可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培肥土壤。二是对大户采取集约化建园模式,重点推广行内套种箭舌豌豆,秋季打碎深翻入园,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由于箭舌豌豆具有匍匐生长的特性,因此可以有效抑压杂草,降低果园除草用工。为使幼苗能够尽快覆盖行内地面,可适当增加下种密度。
5 选择适宜树形
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在山旱地新建大樱桃园重点推广小冠疏层形树形,在川水地大樱桃园重点推广自由纺锤形树形。同时综合应用抹芽、抠芽、刻芽、别枝、开角、摘心、强旺中心干、当年摘心促发二次枝等技术手段,促进新栽幼树多发枝、快长树、早成形、早结果。
6 幼树控旺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