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猩好酒文言文阅读答案

关键词: 文言文

猩猩好酒文言文阅读答案(精选3篇)

篇1:猩猩好酒文言文阅读答案

猩猩好酒文言文阅读答案

猩猩,兽之好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陈之饮器,小大具列焉。织草为履,勾连相属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无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

(节选自明﹒刘元卿《醒世恒言》)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陈之饮器 陈:

(2)盍少尝之 盍:

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2分)

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

3、“其后来者亦然”中的“然”指代什么内容?(2分)

4、请结合文段的内容,简要分析猩猩这一形象的性格特点。(4分)

参考答案:

1.(1)放置(或陈放、安放)(2)为什么不(1个1分)

2.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一处0.5分)

3.指饮醉酒被活捉的下场。

4.猩猩聪明,能够识破人家的引诱;可猩猩贪心,最终受不了引诱而喝醉酒被活捉。

参考译文:

猩猩是一种喜欢喝酒的野兽。山脚下的人摆下装满甜酒的酒壶,旁边放着大大小小的酒杯。同时还编了许多草鞋,把它们勾连编缀起来,放在道路旁边。猩猩一看,就知道这都是引诱自己上当的,它们还知道设这些圈套的人的姓名和他们的父母祖先,便一一指名骂起来。可是骂完以后,有的猩猩就对同伴说:“为什么不去稍微尝它一点呢?不过要小心,千万不要多喝了!”于是就一同拿起小杯来喝。喝完了,还一边骂着一边把酒杯扔掉。可是过了一会儿,又拿起比较大的酒杯来喝。喝完了,又骂着把酒杯扔掉。这样重复多次,喝得嘴唇边甜蜜蜜的,再也克制不住了,就干脆拿起最大的酒杯大喝起来,根本忘了会喝醉的事。喝醉以后,便在一起挤眉弄眼地嬉笑,还把草鞋拿来穿上。这时候山脚下的人就出来追捕它们,结果互相践踏,乱作一团,一个个都被捉住。那些后来的猩猩也是同样的下场。

语段阅读题答题总原则

先读题后读文。读题时注意从题干中找出“题眼”(即答题关键点),带着问题读文,使阅读具有明确的目标。

读文时,要注意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准备答题时,必须再次细读题目,找准“题眼”。

答题时,具体题目涉及到相关段落,要对这些段落反复研读;如涉及全篇,则要再读全文。

语文阅读答题方法

从适宜的角度作答

紧扣题意,选用恰当的句式,从适宜的角度作答。怎么问就怎么答,使“答”与“问”有直接的关联性。有时在原文摘取的句子中有答案所需的内容,但不能从命题者所“问”的角度作答,如果直接使用会使回答不到位,甚至答非所问。因此,一定要紧扣题目的要求,将文中的已知信息重新排列组合,使之成为与命题提问角度相契合的答案。

语言表述力求精练

这对于受字数限制的表述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高度概括的题目,当我们筛选整合好文中的相关信息之后,要把具体、形象的语言转换为抽象、概括的语言;对于解释、阐述、评价性的题目,我们可删去描述性的修饰语、较长的限制语,或合并同类项,或改字缩词,或使用指代词,使语言的表述高度浓缩,以符合题目的要求。

阅读理解如何划分层次

1、按时间划分(找表示时间的短语)

2、按地点划分(找表示地点的短语)

3、按事情发展过程(找各个事件)

4、按照情感变化过程分(找表达情感词)

5、总分总(掐头去尾)

篇2:猩猩好酒文言文阅读答案

猩猩,兽之好①酒者也。大麓之人设以醴尊②,陈③之饮器,小大具列焉④。织草为履,勾连相属⑤也,而置之道旁。猩猩见,则知其诱之也,又知设者之姓名与其父母祖先,一一数而骂之。已而谓其朋曰:“盍少尝之?慎毋多饮矣!”相与取小器饮,骂而去之。已而取差大者饮,又骂而去之。如是者四,不胜其唇吻之甘也,遂大爵而忘其醉。醉则群睨嘻笑,取草履着之。麓人追之,相蹈藉而就絷,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

夫猩猩智矣,恶其为诱也,而卒不免于死,贪为之也。

(刘元卿《贤奕编警喻》)

【注释】

①好(hào):喜欢。②麓(lù):山脚下。醴(lǐ)尊:装满甜酒的酒壶。醴,甜酒。尊,同“樽”,酒壶。③陈:陈列,陈设。④具:全部。⑤属(zhǔ):连接。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已而谓其朋曰( )

(2)相与取小器饮( )

(3)骂而去之( )

(4)遂大爵而忘其醉( )

(5)醉则群睨嘻笑( )

(6)取草履着之(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3、从这则故事中,你读懂了怎样的道理?

【答案】

1、(1)随后 (2)共同,一起 (3)离开(4)酒杯 (5)斜看 (6)穿,套

2、(1)咱们为什么不去尝它一小杯呢?当心不多喝(不上当)就是了。 (2)埋伏在周围的猎人扑向猩猩,喝醉的猩猩互相踩踏,被拘囚,没有一个能逃脱。

篇3:文言文阅读参考答案

1.A(应是“赴”。)

2.B(都是介词,用。A项第一个是介词,对;第二个是动词,做。C项第一个是代词,他们的;第二个是代词,其中的。D项第一个是连词,表示承接关系;第二个是连词,表示修饰关系。)

3.D(这是和尚圣刚对权贵子弟的话语,与他们对待饭菜的直接态度关系不大。)

4.C(不是“烧菜的程序不当”,而是使君家做火锅用的炭火不当,有烟味。)

5.(1)弟兄列坐,矜持俨若冰玉。肴羞每至,曾不入口。主人揖之再三,唯沾果实而已。(2)①这是骄奢淫逸成性的人了,你邀请他们赴宴,行吗?(乃、召、可)②李使君特意为几位兄弟准备了一桌筵席,菜肴可谓丰盛洁净,你们为什么不稍稍吃一点呢?(特、丰洁、略)

二、韦陟

1.D(应是“派,派遣”。)

2.C(都是介词,跟。A项第一个是转折连词,却;第二个是表示递进关系的连词,而且。B项第一个是介词,在;第二个是介词,介绍动作涉及对象,可译为“被”。D项第一个是结构助词,的;第二个是代词,他。)

3.A(这是描述韦氏家族的名望和门第。B项为韦斌不同他人的桀骜个性;C项为韦陟的简傲性格;D项为韦陟的清高饮食。)

4.C(文学和见识方面著名的,只是韦陟。)

5.(1)日加诲励/夜分犹使人视之/若允习读不辍/旦夕问安/颜色必悦/若稍怠惰/即遽使人止之。(2)①每吃完一顿饭,你去看看他家厨房里所扔掉的菜肴食物,何止价值万钱呢?(委弃、啻、直) ②自三事以下,没有不摘帽掸雪或抖掉衣服上的雪的,有人还移动他站立的位置。(莫、振、更)

三、芸辉堂

1.A(应是“还”。)

2.B(都是动词,做。A项第一个是介词,从;第二个是介词,介绍动作涉及对象,不译。C项第一个是介词,趁;第二个是连词,于是。D项第一个是表示修饰的连词;第二个是表示承接的连词。)

3.B(描写元载“紫绡帐”掠夺而来的来历。)

4.D(不是被皇帝收缴,是元载知道被皇帝发现了,不得不进贡给皇帝。)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微信小助手范文 下一篇:大航海助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