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随着医学的发展, 使更多的老年患者残根残冠得以长期保留并发挥良好功能已成为必然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有学者研究报道, 采用玻璃纤维桩对老年人残根残冠修复,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为此我院自2007~2009年对老年患者残根残冠进行治疗,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就诊于我院口腔门诊的56例患者, 共计72颗患牙。其中男性32例37颗, 女性24例35颗;年龄60~85岁, 平均年龄64.3岁。前牙22颗, 前磨牙26颗, 磨牙24颗。所有患者的患牙无牙根及牙周病变, 且牙体严重缺损无法行充填治疗必需做桩核修复, X线片显示根尖及牙周牙槽骨组织无异常。
1.2 材料
玻璃纤维复合树脂预成根管桩 (Bisco, Inc, Itasca, Ⅱ.USA) ;高强度双重固化复合树脂桩核材料 (F2000 Compomer, 3M EPSE, USA) 。
1.3 治疗方法
1.3.1 一般准备
所有患者常规作X线牙片检查, 了解牙根管形态、根尖及牙槽骨情况, 完善根管治疗。根据患者的情况观察2周~1个月, 待患者症状消失后, 摄片示牙根无慢性炎症病变。
1.3.2 操作方法
根据牙根粗细的不同, 选择相应规格的根管预备钻针, 按照根管预备的一般原则进行制备, 桩的长度与冠的长度一致, 根尖部需留3~4mm的牙胶尖。在使用37.5%的正磷酸对剩余牙齿结构及根管内牙本质进行酸蚀处理约15~30s后, 用清水反复冲洗并吹干根面再将粘结剂注入根管内, 将纤维桩表面涂粘结树脂插入根管达预定深度并保持压力, 光固化处理约40s, 最后牙体预备, 要求患者治疗后按时复诊以观察临床疗效。
1.3.3 疗效评定标准
成功:桩核及牙冠无松动及脱落, 牙根无松动、无折裂。牙周、牙龈无炎症, X线片上根尖及牙周的牙槽骨无异常, 至少维持2年以上;失败:2年内出现上述任何一种情况者。
2 结果
采用玻璃纤维桩树脂核外覆烤瓷全冠进行修复治疗, 56例老年患者共72颗患牙, 并经过6个月~2年的临床随诊观察, 67颗修复体完好, 咀嚼功能恢复良好, 无修复体膜脱落, 无继发根尖周症状, 成功率为93.06%, 3颗并发根折, 1颗套冠修复体破裂, 1颗牙龈缘明显出血、并肿胀。3讨论
采用玻璃纤维桩对老年人残根残冠修复的优越性: (1)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患者容易接受, 尤其是对于年老体弱, 患有高血压, 糖尿病, 心脏病, 以及对麻醉剂过敏等不能拔牙者, 此种修复避免了因拔牙带来的痛苦。同时防止对颌牙伸长、倾斜和移动, 保持上下颔牙齿的正常咬合关系, 防止颞下颌关节病变的发生。 (2) 由于保存了牙根, 即保存了牙周膜本体感受器, 并能保持较敏锐的感受能力, 有助于感觉食物的特性。 (3) 残根残冠保存修复后为义齿的制作修复奠定了基础, 用保存修复后的残根残冠作为基牙可增加固定义齿修复率。 (4) 应用预成的根管玻璃纤维桩系统进行牙残根残冠的修复。具有操作简单、方便、快捷的特点, 而且具有可节省材料资源, 缩短就诊次数的优点。当纤维桩发生折断需要拆除时, 可以用螺旋器械方便的去除, 易于进行再次修复或治疗。纤维桩表面呈现多孔性, 为树脂粘结剂提供更大的粘结面积, 粘结性能远远超过了金属桩。
残根残冠经桩核桩冠修复的成功与否与下列因素有直接关系 (1) 时机的把握:经过成功的根管治疗后, 应观察2周~1个月, 确定无临床症状才可以开始修复。 (2) 细节的把握:桩的固位与桩核的长度、直径、形态有关, 冠桩的长度约为根长的2/3~3/4, 根尖部保留3~5mm充填材料, 确保牙髓治疗效果和预防根折。 (3) 在修复残根、残冠的同时, 注意与邻牙的关系, 注意避免创伤或减轻牙合力。外形的恢复可根据残根、残冠的情况, 因人而异进行修复。残冠修复时, 应尽可能保存健康的牙冠组织, 因为这可帮助减少应力集中于龈缘区, 在桩核粘固于根管前, 应避免在临床上将冠部制备到牙龈水平。其次在进行根管制备时, 应尽可能保存牙体组织, 而不必过分要求根面平整, 只要各牙根之间有平行就位道, 就可增强基桩与牙体组织的接触面积, 增强基桩的固位力。
桩冠修复最常见且最严重的并发症莫过于基牙根折、套冠修复体破裂, 牙龈周围炎症病变。本组56例病人中, 3颗并发根折, 1颗套冠修复体破裂, 1颗牙龈缘明显出血、并肿胀。分析根折原因可能与玻璃纤维桩应用的早期根管预备的长度不够、直径过细, 多数学者认为桩的长度与被修复的牙冠等长, 或为根长的2/3, 桩愈长固位愈好, 可减少应力集中, 桩的直径不宜太粗也不能太细, 但一定要与根管的粗细相适应。造成牙龈炎的原因可能与根管未进行彻底的清创和消毒有关。总之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
成人风疹4 5例临床分析
李世祥
(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传染病医院辽宁大连116100)
【摘要】近年来国内外对成人风疹报道甚少, 本文就我院收治45例成人风疹报道分析如下。【关键词】成人风疹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R511.2【文献标识码】A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自2004年3月至2006年2月我院共收治成人风疹45例, 其中男31例, 女14例, 年龄18~30岁, 平均24.2岁。所有病例均符合《传染病学》中的标准[1]。
1.2症状与体征
45例患者中有33例病人出现发热, 体温<39.0℃27例, 39.0~40.0℃者5例, >40.0℃1例, 病程中先出疹后发热共3例, 出现淋巴结肿大17例, 结膜充血13例, 有临床腹泻症状者2例, 有明显畏光流泪喷嚏4例, 咽部充血10例, 皮疹为充血性斑丘疹45例, 无一例出现出血性皮疹, 足底有皮疹2例, 皮疹退后有脱屑2例。发热当天现场皮疹6例, 第2~3天出疹23例, 第4天出疹4例, 出疹顺序:30例 (66.7%) 自颜面开始, 15例 (33.3%) 自耳后开始, 无一例自手上肢、下肢及躯干部开始, 发热持续时间大部分3~5d, 最短1d, 最长8d。合并肺内感染1染 (2.2%) 肠炎1例 (2.2%) 。
1.3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血白细胞低4.0×109/L者5例 (11.1%) , >10×1091例 (2.2%) , 余均正常。Ly比例升高>90%1例 (2.2%) 。出现异型淋巴细胞9例 (20.0%) , 余均正常。风疹IgM抗体检测45例均阳性, 肝功能均正常, 心电图有4例病人出现改变, 即窦缓 (1例) , 窦律不齐3例, 尿常规、肾功能检测均无异常, X线1例病人出现片状阴影。
应注意临床和技工操作中的要点, 在本组资料中采用玻璃纤维桩进行牙残根残冠的修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恢复了患者的咀嚼功能, 临床上取得满意的疗效。
【文章编号】1674-0742 (2010) 01 (c) -0076-01
1.4治疗与转归
45例患者经对症治疗, 均治愈出院。
2 讨论
风疹是由RNA病毒所引起, 此病在世界范围及国内是周期性流行, 传染途径主要通过空气, 飞沫及呼吸道传染, 引起发热, 出现皮疹, 淋巴结肿大的一种炎性反应。
本组有11例 (2.4%) 出现皮疹而无发热, 3例先出疹后发热, 2例手足底出现皮疹, 2例疹退时伴有轻度脱屑, 应与临床上药疹、麻疹、猩红热及其它皮疹相鉴别, 防止漏诊, 误诊。
风疹临床上多见于儿童, 近几年来, 成人风疹数量也有明显增加, 可能与成人未接种疫苗, 外界风疹患者少, 接触产生抗体机会少, 随着年龄增长, 自身原有抗体水平逐渐下降, 有一部分人失去风疹抗体, 易感性增加有关。另外接种疫苗后, 抗体持久性大多可维持在7年以上, 所以风疹疫苗应间隔7-8年复种, 以提高抗体水平, 预防风疹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安华, 风疹见, 彭文伟.传染病学[M], 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 1991.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玻璃纤维桩对老年人残根残冠修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6例共计72颗患牙残根残冠的患者, 根据患者的情况, 选择美国产的高强度双重固化复合树脂桩核材料以及玻璃纤维复合树脂预成根管桩, 再行全冠修复, 经过6个月~2年临床疗效的追踪观察。结果67颗修复体完好, 无修复体膜脱落, 无继发根尖周炎症, 成功率为93.06%, 3颗并发根折, 另外2颗分别为套冠修复体破裂跟牙龈缘明显出血、并肿胀。结论临床应用玻璃纤维桩对老年人残根残冠修复治疗的方法可取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关键词:老年人,桩核技术,残根残冠修复
参考文献
[1] 陈敏芳, 吴海松, 王猛涛, 等.老年患者牙齿残根、残冠的治疗和修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3, 5:281.
[2] 董红, 邓蔡.牙冠延长术在老年患者残根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 2006, 4, 3:166.
[3] 王宁, 骆小平, 俞大路, 等.高强度纤维桩树脂核的临床应用研究[J].口腔医学, 2005, 25 (3) :149~151.
[4] 徐君伍.口腔修复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4, 58:297.
[5] Martinez-Insua A, da Silva L, Rilo B, et a1.Comparison of the frac-ture resistance of pul pless teeth restored with a cast post and core or carbon-fiber post with a composite core[J].JProsthet Dent, 1998, 80 (5) :527~532.
[6] 周彬, 吴丽娟, 曾引萍, 等.光固化树脂核及金属桩核在下切牙残冠复中的比较[J].临床13腔医学杂志, 2004, 10 (6) :360~361.
[7] 马轩祥.残冠残根保存修复的概况与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2006, 41 (6) :333~335.
[8] Th0rs teinsson TS, Yaman P, Craig RG.Stres sanMy ses off our prefabricated post J Presthet[J].Dent, 1992, 67 (1) :30~33.
[9] 李立, 张昀.石英纤维桩与镍铬合金桩核的临床应用对比研究[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6, 16 (7) :866~867.
[10] Schwartz RS, Robbins JW.Post placement and restoration of endo-dontically treated teeth[J].A Literature review J Endod, 2004, 30 (5) :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