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麻醉效果观察

关键词: 阿片 全麻 例为 资料

瑞芬太尼是最新的μ阿片受体激动药, 是一种新型的麻醉性镇痛药, 用于全麻诱导和全麻中维持镇痛。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经过适当术前准备的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 年龄18~40岁, 女性, ASA I~II级, 均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下行输卵管再通造口术或/和卵巢肿瘤摘除术。麻醉前患者或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病例排除标准:巧天内服用过单胺氧化酶抑制药物者;已知有对阿片类药物过敏或高敏史者;有肝肾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心血管疾病;体克者;高血压者;怀疑入选者不具备配合研究的能力, 如语言障碍、伴有其他病史或共存疾病;怀疑有嗜酒、滥用药物者;全身感染者。

1.2 麻醉方法和分组

术前用药:术前30min给予苯巴比妥钠0.1g, 阿托品0.5mg肌肉注射。

麻醉诱导:患者入室后行心电图 (ECG) , 收缩压 (SBP) , 舒张压 (DBP) , 平均动脉压 (MAP) , 心率 (HR) , 脉搏氧饱和度 (SPO2) , 双频谱指数 (BIS) 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PETCO2) 监测, 安静平卧10min, 取3次测量的平均值为基础值。麻醉诱导所有患者均依次给予咪哇安定0.05mg/kg, 异丙酚2mg/kg (30s推注完) , 维库溴胺0.1mg/kg和瑞芬太尼1μg/kg (60s推注完) 静脉注射, 面罩加压通气, 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 潮气量8~10mL/kg, 呼吸频率10~12次/min, 吸呼比 (I∶E) 为1∶2。

麻醉维持:I~IV组采用2个微量泵分别持续输注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和异丙酚, 瑞芬太尼的剂量依次为0.2μg·kg-1·min-1、0.3μg·kg-1·min-1、0.4μg·kg-1·min-1, 和0.5μg·kg-1·min-1, 异丙酚的剂量均为100μg·kg-1·min-1;V组采用瑞芬太尼0.4μg·kg-1·min-1持续输注, 复合0.8%~1.0%异氟醚吸入。维持BIS在40~60。每隔30min间断静脉推注维库溴胺2mg。腹腔镜气腹均用CO2充气, 充气压力12~15mmHg。气腹后调节呼吸频率和潮气量, 维持PETCO230~35mmHg。如果术中发生高血压 (SBP>160mmHg) , 可静注美托洛尔1~2mg/次, 同时适当调整瑞芬太尼的剂量;出现低血压 (SBP<80mmHg) 者静注麻黄碱5mg/次;出现心动过缓 (HR<55次/min) 者静注阿托品0.2mg/次;必要时可重复应用上述药物。在预计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使用维库澳胺, 缝合皮肤时静脉推注芬太尼2μg/kg用于术后镇痛, 手术结束即时停止输注瑞芬太尼、异丙酚和吸入异氟醚。手术结束后患者送入麻醉后恢复室内继续行机械通气, 由专人进行观察。所有患者均给予阿托品0.5mg, 新斯的明lmg拮抗维库溟胺的残余肌松作用。待呼吸, 意识和肌力恢复后拔除气管导管。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3.3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各组患者的年龄, 体重, 手术时间及手术部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 (P>0.05) 。

2.2 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

与基础值比较, 诱导后时点的SBP、DBP、MAP、HR均明显下降 (P<0.01) , SBP, DBP、MAP分别下降20%、31%和26%, HR减慢为9%。在气管插管过程中, 喉镜暴露声门时点, 与诱导后比较, 血压显著回升 (P<0.01或P<0.05) 。插管后lmin时点, SBP、DBP、MAP、HR均稍高于基础值, 与诱导后比较, 均有显著差异 (P<0.05) ;而与基础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插管后3min时点, SBP和H R稍高于基础值, DBP和MAP稍低于基础值, 但与基础值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与诱导后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诱导后发生低血压5例 (6.6%) , 心动过缓4例 (5.3%) , 均在插管后回升。

2.3 术后恢复情况

在手术临近结束使用芬太尼后, 所有患者均无低血压和呼吸抑制发生。五组患者的复苏情况比较, 呼唤睁眼的时间I组<11组

3 讨论

瑞芬太尼用于麻醉维持, 可与异丙酚复合持续输注或靶控输注 (TCI) 全凭静脉麻醉, 或与异氟醚, 安氟醚等静吸复合麻醉, 还可与氯胺酮, 依托咪醋或异丙酚等复合应用于小儿。但瑞芬太尼最常用于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 为手术提供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和术后更快速的清醒和拔管。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 麻醉效果好, 血流动力学稳定, 麻醉深度易控制, 术后苏醒快而成为经典的组合方式, 但两者各自的剂量临床上有很多不同方法。

瑞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在使用异氟醚麻醉时可适当减少肌松药的用量, 从而减少术后因肌松药的残余作用而影响呼吸和肌力的恢复。在本研究中异氟醚组肌松药的使用量的仍然同于其他全凭静脉麻醉组, 但术后也未见呼吸抑制和苏醒延迟的发生。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静吸复合麻醉, 术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 虽术后苏醒时间相对延长, 但仍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麻醉方法。

4 结语

瑞芬太尼0.2~0.5μg·kg-1·min-1, 复合异丙酚100μg·kg-1·min-1, 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安全可行, 瑞芬太尼0.3或0.4μg·kg-1·min-1持续输注麻醉维持, 麻醉效果良好, 术中血流动力学较稳定, 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 术后苏醒快, 拔管时间短, 但对心血管系统有一定的抑制。

摘要: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最佳剂量和复合方法。方法 选择经过适当术前准备的妇科腹腔镜择期手术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 进行分组研究。结果 诱导后的血压和心率均明显下降 (P<0.01) , 插管即时心率显著回升, 与诱导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对血流动力学抑制较轻, 是妇科腹腔镜手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关键词:瑞芬太尼,腹腔镜手术,麻醉

参考文献

[1] 耿志宇, 许幸.瑞芬太尼的临床药理学[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4 (4) .

[2] 高鸿, 安裕文, 付贤有.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对心内传导系统的影响[J].贵州医药, 2005 (3) .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米索前列醇用于异丙酚无痛人流术前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一篇:芬太尼、异丙酚伍用麻黄碱在门诊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