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示范效应指受外界因素影响所诱发的不顾生产力水平和经济条件去模仿过高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的经济现象。所谓消费示范效应的影响, 主要是指经济发达地区或者发达国家的消费行为对于其他地区的“刺激作用”, 促使后者模仿前者的消费行为, 继而出现一系列超越自身经济能力的高消费行为。受经济发展程度、消费习惯等影响, 不同区域的人的消费行为是存在明显差异的。在消费信贷的刺激下, 一些消费不足或者消费较为平稳的区域居民也容易在消费示范效应下滋生出超越经济能力的高消费行为。基于此, 本文将分析消费信贷对消费行为的区域差异性影响。
一、消费信贷的含义
消费信贷是一种刺激消费行为的金融政策, 也是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另一种形式。通俗理解, 消费信贷就是指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或者一些大型企业等非金融机构为消费者提供用于消费用途的贷款。伴随着我国金融体系的日益完善以及金融产品的不断丰富, 消费信贷的产品类型也日益多元化。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使用的信用卡业务, 就属于一种消费信贷。再比如购房贷款、购车贷款等也属于消费信贷的主流形式。消费信贷的本质目的, 是一种超前性质的消费, 鼓励居民提前消费, 这是一种新颖的消费方式。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观念都比较保守, 无论是生活条件比较优越的城市居民, 还是生活拮据、靠天吃饭的农村居民, 他们的消费行为都比较保守。但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快速发展, 特别是消费信贷的出现,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消费信贷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提前消费的意愿, 同时也给予人们提前消费一定的优惠。如很多银行通过开展信用卡业务来鼓励人们通过“刷卡”来积分、提额, 或者获得更高信贷额度的条件。在消费示范效应下, 消费信贷为人们模仿和追求较高消费行为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但也容易造成高消费、超高消费、不合理消费等问题。总体而言, 消费信贷是一种消费杠杆, 消费信贷对于居民消费行为区域差异性的影响是比较直观的。
二、消费示范效应下消费信贷对消费行为区域差异性影响
城镇居民消费对于农村居民消费具有一定的示范拉动作用, 受消费信贷的支持以及城镇居民的示范, 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与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日益趋同。消费信贷作为一种刺激消费的金融政策, 在影响区域居民消费行为的过程中具有明显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农村与城市以及更加广泛的地域性差异。
(一) 消费信贷对农村的促进作用优于城市
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比较低, 人均收入也比较低, 居民存款比例也明显低于城市居民。相比农村地区,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偏高, 同时人均收入也处于较高的水平线。在消费行为对于当期收入的依赖性方面, 可以发现城市居民对于当期收入的依赖性明显低于农村居民消费对于当期收入的依赖性。这主要是因为城市居民的经济能力整体比较优良, 他们可能拥有比较灵活的支付能力, 这就使得他们在当期消费过程中, 较少依赖当期收入。但农村地区的居民则不然, 他们的经济条件普遍不高, 经济收入能力也不高, 依赖农业或者其他收入来源, 可能使得他们的收入不太稳定, 当他们需要进行当期消费时, 可能需要充分依赖于当期收入。消费信贷对于城乡居民的消费行为影响与他们的当期收入对消费行为的促进等具有明显的关联性。实践表明, 消费信贷对于城市居民消费行为的促进作用, 明显低于消费信贷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促进作用。对比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的消费侧重点, 可以发现在食品、交通通讯、文教娱乐等方面两者具有一定的趋同性, 同时在享受型消费方面两者也具有一定的关联性。这说明了城市居民的消费为农村居民的消费提供了示范, 特别是在消费信贷的支持下, 农村居民有能力提前消费, 以效仿城市居民。但消费示范对于城乡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集中停留在衣食住行等基本层面, 如通讯设备的购买。在消费信贷的支持下, 农村居民也倾向于选择功能丰富、品质优良的高端产品。但在享受型消费或者在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消费, 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仍然滞后于城市居民, 这主要与农村居民的消费习惯、消费思维等有关。因此, 科学运用消费信贷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 有效提升人们的购买力, 引导人们合理消费, 理智消费, 对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消费信贷对不同地域消费行为的影响
不同区域之间的消费示范效应也是比较突出的, 一般经济比较发达的区域, 社会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 人们的消费能力也比较高, 在消费方面具有一定的前瞻性, 往往会对经济次发达或者经济不发达区域的消费行为产生促动和刺激。我国是一个省份大国、人口大国, 在广阔的土地上分布着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受经济政策、发展环境、资源条件、开放程度等影响, 不同省份的经济发展程度具有明显的差异。同时, 不同省市之间的居民消费习惯以及消费信贷发展水平也各有不同。按照最新的经济地理来进行区分, 可以将我国大体上分为东中西以及东北部等四大板块。消费信贷对于不同区域居民的消费行为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差异, 同时不同区域的居民在家庭消费方面对于消费信贷的依赖性也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实践表明, 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居民消费对于消费信贷的依赖性要明显高于中部、东北部地区。西部地区居民对于消费信贷的依赖性甚至要高于东部地区。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可能与不同区域人们的消费心理、消费预期、消费目标以及金融机构对于不同地域投放的消费信贷产品以及消费信贷优惠政策等有关。东部地区的消费行为会对中部、西部地区产生示范作用, 中部地区的消费行为也会对西部地区产生示范作用。在消费信贷的支持下, 受消费示范的影响, 区域性的差异很容易体现出来。
结论:
消费信贷作为一种刺激性行为, 在引导和鼓励人们合理提前消费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消费示范效应的作用下, 消费信贷为不同区域的人们提供了效仿和模仿其他地区消费行为的物质条件。为整体优化消费信贷的促进以及刺激作用, 应该结合区域差异来投放不同的消费信贷服务, 同时也应该培育人们科学的消费观。
摘要:在消费示范效应下, 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超越自身经济能力或者条件的高消费行为。尤其消费信贷给予了人们提前消费的购买力, 但消费信贷对于消费行为的影响具有区域性的差异, 这可能与不同区域人们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等相关。本文将以消费示范效应为基点, 探讨消费信贷对消费行为区域差异性的影响, 继而分析和挖掘影响元素。
关键词:消费示范效应,消费信贷,消费行为,区域差异性
参考文献
[1] 刘子兰, 消费信贷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基于城乡二元结构与地区差异[D], 湖南师范大学, 2014.
[2] 康红燕,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信贷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D], 湖南师范大学, 2014.
[3] 冷静宜, 消费信贷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以汽车消费信贷为例[D], 江苏科技大学, 2017.
相关文章:
消费奢侈品减少风险行为的研究——基于奢侈品消费附带消费选择02-12
高校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02-12
哲学危机02-12
金融危机的判断标准02-12
基于消费制度的居民消费论文02-12
消费类型与消费观02-12
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02-12
传统消费与生态消费论文02-12
房屋建筑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