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清明粿叙事作文

关键词:

包清明粿叙事作文(通用9篇)

篇1:包清明粿叙事作文

要做清明粿,首先要找到一种叫艾草的绿色植物,然后将它压成泥,与面粉混合在一起,再蒸熟,原料就准备好了。

清明节这天,我们开始做清明粿了。首先,将艾草泥揉成圆形。第二步,和入面粉,这个有点难。第三步,把糖和芝麻放入艾草泥球里。我用大拇指对着艾草泥球的中心,另一只手不停地转,就做好了一个窝窝头,然后把芝麻和白糖一勺一勺地放进去,直到装满为止。接着,封口,千万不能漏了哦。

最后,蒸好的清明粿端上了餐桌。吃着自己亲手做的清明粿,我心里美滋滋的。

篇2:包清明粿叙事作文

刚一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大家都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在老师的带领下,飞快地跑到学校教师的食堂里,找个位置坐下来,焦急地等待阿姨教我们做清明粿。

你看,大家都跃跃欲试的样子,都想快点拿到材料做清明粿。我也想看看这个清明粿究竟是怎么包的。就在大家期盼中,阿姨拿起一团又青又圆的清明团子,边揉边告诉我们做清明粿的步骤。

我接过分到手中的一个团子,按照阿姨教我们的步骤迫不及待地做起来。我先把团子揉成一个圆球,它就像一个小皮球,然后再把圆球摁下一个凹,这时我手中的团子又变成了一顶绿色的小帽子。接着我拿起瓢羹舀了一勺馅倒进去,直到塞得满满得为止,然后把两边对折捏好,不让里面香喷喷的菜露馅。可是,我手中的清明团子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娃娃,不听使唤,却露“馅”了。但我并不灰心,又包一个,这次我吸取上次教训,开始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地按阿姨说得去做。真是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成功了。这次我的清明粿包得有模有样,而且还没有露陷。

篇3:包清明粿作文

可是没想到,面团到了我手里可不听话了,捏出来的形状碗不像碗,盘子不像盘子,装馅的时候,我装了满满一勺进去,没想到口却包不起来了,包了好久好久,终于才包成功了一个。

看着妈妈那么熟练的包着清明粿,真叫人佩服。

终于要上锅蒸了,妈妈在烧火的时候,我就蹲在旁边等着,口水都快流了一地了。等清明粿好了以后,我可是第一个尝鲜的,等爸爸、妈妈、爷爷来吃的时候,我已经吃了三个了,爷爷问我:“你吃饱了没有?”我拍拍肚皮满足地说:“吃饱啦!明年,我还要和妈妈一起做清明粿。”

篇4:包清明粿作文

终于有一天,外婆大声喊我:“嘉韵,跟我去做清明粿吧。”“做清明粿?怎么做?”我疑惑不解地问。“跟我去就知道了。”外婆神秘地告诉我。

我们提着篮子,走在菜地旁宁静的小路上。这时,我余光扫到了一棵渺小又奇怪的小草,我好奇地问外婆这是什么植物。外婆笑眯眯地回答:“这就是做清明粿的原料——艾草。”

采完艾草,回去清洗干净,榨成艾草汁,加入糯米粉,揉成面团,放在碗里。

现在终于可以包清明粿了。我想:“一定要把红糖芝麻馅儿放多一点,这样才好吃。”于是,我放了好多馅料,结果包了一个“四不像”。我这才知道馅儿要放少一点才能成功。

第二次,我在面皮上放了一点点馅儿,正要包起来时,外婆慈祥地告诉我:“面皮要捏得薄而圆,馅儿要放得适当。如果太多了,面皮会撑破;如果太少了,吃起来就不甜了。”我听取外婆的建议,把面皮捏得圆圆的,大大的,然后放入不多不少的红糖芝麻馅儿。终于包出了一只“飞翔的小鸟”,一只“可爱的小猫”,还有一朵朵“美丽的花”,我满心欢喜地把形态各异的`清明粿放进了锅里……

篇5:包清明粿作文

终于有一天,大声喊我:嘉韵,跟我去做粿吧。做清明粿?怎么做?我疑惑不解地问。跟我去就知道了。外婆神秘地告诉我。

我们提着篮子,走在菜地旁宁静的小路上。这时,我余光扫到了一棵渺小又奇怪的小草,我好奇地问外婆这是什么植物。外婆笑眯眯地回答:这就是做清明粿的原料艾草。

采完艾草,回去清洗干净,榨成艾草汁,加入糯米粉,揉成面团,放在碗里。

现在终于可以包清明粿了。我想:一定要把红糖芝麻馅儿放多一点,这样才好吃。于是,我放了好多馅料,结果包了一个四不像。我这才知道馅儿要放少一点才能。

第二次,我在面皮上放了一点点馅儿,正要包起来时,外婆慈祥地告诉我:面皮要捏得薄而圆,馅儿要放得适当。如果太多了,面皮会撑破;如果太少了,吃起来就不甜了。我听取外婆的建议,把面皮捏得圆圆的,大大的,然后放入不多不少的红糖芝麻馅儿。终于包出了一只飞翔的,一只的小,还有一朵朵的花,我满心欢喜地把形态各异的清明粿放进了锅里

篇6:把快乐包进清明粿

清明节前后,家家户户都去郊外踏青、上山祭祖扫墓。而扫墓的供品中,我们特制的主味“菠菠粿”是绝对少不了的,它也叫“清明粿”。每年清明节前后吃清明粿,是闽侯特有的清明节饮食习俗。

今年,在妈妈的帮助下,我亲自动手体验了一次“把快乐包进清明粿”的过程:

第一步:先准备好大柚子叶、嫩笋、鲜猪肉、香菇以及虾米(或虾仁)等材料。

第二步:将采摘的大柚子叶洗净、沥干。接着,把嫩笋切成笋丝,再将笋丝、香菇、虾米(或虾仁)以及鲜猪肉切成小块。之后,下锅加入盐、味精等调味料,炒至八成熟即可起锅备用,这就是清明粿的“咸馅儿”。如果有喜欢吃甜味的朋友,可先干炒黄豆,即不放油、不加水的文火翻炒,待黄豆熟透之后,冷却炒过的豆。此时,黄豆便又香又脆了,将其碾碎成粉末状,调入红砂糖或白砂糖,再加些炒香了的`芝麻,即可制成清明粿的“甜馅儿”。

第三步:我们像去野外踏青似的,先学会识别老艾草和嫩艾草。再选取嫩的叶芽儿采摘,并洗净后烧沸水,将艾草下锅焯一下,而后沥干,切成泥状,即制成“艾草泥”。

第四步:将艾草泥和元宵粉和好,像和面一样,仔细地将二者揉成大面粉团似的“艾粉团”。再取一小团于掌心,搓圆之后压扁,捣出一个小凹陷,往里放馅儿包好。和包包子的方法差不多。最后,再将包制而成的生“清明粿”,取下放在柚子叶上,然后,将垫了柚子叶的生“清明粿”一一摆放在大蒸笼里蒸上15分钟左右就熟了。但是,刚出锅的清明粿又黏又软,口感不是最好的。因此,必须晾上10分钟以后再吃,那时的口感便是软硬适中的了。

篇7:清明粿作文

刚走进教室,就看见了热气腾腾的清明粿团和红豆沙,正准备迎接我们的到来!正当我疑惑不解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这节课要自己尝试做清明粿。正当我们跃跃欲试,准备动手的时候,老师说先看她做一遍示范。

首先,只见老师拿了一个小青团放在手中,在手心位置反复揉搓,青团就变成圆圆的了,然后在中间的位置挖了一个洞,慢慢把一个洞捏大,然后再往里面放了甜甜的红豆沙,接着,把两边的口捏紧封上,最后可以捏出自己喜欢的形状。

轮到我了,我仿照老师在清明粿皮的中间位置挖了一个洞,再把洞捏大,放入红豆沙,最后封口,最后我捏出了带点花边的样子,看来也不难嘛,对我来说,也就是小菜一碟呀!

不一会儿,我就包好了,我东张西望,看看其他同学包的,更有趣,有的做成了一个小元宝;有的连菜都漏出来了,就像破了洞的青瓜;还有的同学做成了四不像,像个讨喜的丑娃娃。大家看看各自的杰作,都忍不住哈哈大笑。

到品尝的时候了,清明粿从锅里拿了出来,我拿起了我的清明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香气飘满了整个教室,仿佛沉醉在里面。

篇8:清明粿作文

清明粿是用艾草做成的,将艾草和糯米粉和起来,就是清明粿皮了,当然还有配菜,配菜里面有冬笋、豆腐干、猪肉、咸菜等,这些食材组合在一起,简直就是“天作之合”,我真想先尝为快!

老师先给我们示范,拿起一块清明粿皮,先用大拇指和食指捏出一个洞,再不断的飞转着,边转还边沾上油水,老师说这样就不会黏手,最后,往里面放上好吃的馅后,把粿皮的口封上,一个好看清秀的清明粿就大功告成了。看上去也不难嘛,对我来说就是小菜一碟!

我先拿起一个清明粿球,不是很圆,我用手把它搓的圆圆的,像一个小皮球。接着用大拇指和食指像老师一样,不断地转着,“哈哈”好像一个“青碗”。也不知道是不是配菜放多了,上面刚捏紧,下面就钻出一粒豆腐干,我急忙把漏开的口子补好,可是这边刚补好,那边又漏了。哼!还想逃离我的魔爪,这是不可能的。真是,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啊!

我看看其他同学,他往“青碗”里舀了一勺菜菜刚进去,就从底下漏了出来,他急忙张开“血盆大口”去接,结果满嘴流油,活像个进了油桶的“馋嘴小老鼠”。

篇9:做清明粿作文

首先,把艾叶剁碎,再和面粉搅拌在一起,揉成面团。然后,妈妈把面团切成一段段的,放入蒸锅中蒸熟。接着,搓成小面球,用来包馅。妈妈用大拇指轻轻地压着中间部分,然后将料放到圆形的正中间,再用大拇指把它捏合起来。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做了起来,但是手越做越黏,妈妈看了,哈哈大笑地说:“你的手上没有面粉,肯定会被黏住的!”

我恍然大悟,朝手心抹了些面粉,嘿!果然不错,我一口气做了十几个清明粿,还别出心裁地捏了一只鸭子。等清明粿上锅蒸熟,我们全家人都说非常好吃。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元旦晚会搞笑主持词串词 元旦晚会带动气氛搞笑的主持词模板 下一篇:兔年元旦晚会主持词搞笑版 兔年元旦晚会主持词(通用1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