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水彩水彩的青岛(精选三篇)
青岛的水彩水彩的青岛 篇1
一、肌理技法概述
水彩画的肌理技法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肌理,在绘画中简单地说就是纹理和结构,是美术作品中通过各种介质、艺术方法等的使用,最终达到的共同构成的效果。肌理技法的运用,不仅能够增加作品的审美内涵,而且还体现了画家自身的智慧与才情,具有神奇的美学特性。我国近几年来开展的画展,其中就有大量地运用肌理技法创作的水彩画,如余晓君的《墙》、刘光柏的《窗外》,都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彰显了水彩肌理在水彩画中的无限魅力。 水彩画中的肌理并不是单一的可以随意使用的,而是要讲究一定的技法。在初学水彩时,运用一般的肌理效果便可, 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习对水彩画水分与时间的把握,这是最基本也是必须掌握的肌理技法。我们平时最常见的肌理技法撒盐,就是在画面半湿半干的情况下,让盐与水发生自然反应, 形成白点。类似撒盐的肌理技法还有很多种,比如喷洒、染色、冲洗、涂抹等,这些技法的合理运用,使得画面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形成一种完美的意境。到了水彩画学习的后期, 多采用特殊肌理技法,这种技法难度较大,是用来凸显作品的主题或审美意象,具有更深层次的美学特征。
二、肌理技法在水彩画中的应用
(一)突出表现对象。在水彩画尤其是写实水彩画中, 为了表现客观世界被画的对象,常常采用肌理技法使作品更加惟妙传神。每一个客观事物都有自身的特性与材质,如何能将这些林林总总的事物在画面中得到充分的表现,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透过一些水彩画,可以看到肌理技法在其中的完美应用,肌理给我们的感觉就是,我们用眼可以感觉到它的质地与纹理,你甚至能感觉到它的起伏不平,而当我们用手触摸时,它却是平整光滑的画纸。比如,在表现蒙蒙细雨的画面时,常用湿画的手段营造雨天的意境,在表现天空的画面时,常用渗透的手法使云彩深浅不一,飘忽不定,给人一种动态美。在表现草地、沙滩等具有质感的画面时,一方面运用画纸刮刻,另一方面采用肌理手法将画面与对象融合,形成一种真实的质感。
(二)对水彩画的装饰。肌理技法有时候也用来增强画面的装饰效果。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审美需求的变化,肌理技法开始大量应用在对画作的装饰上。在水彩画作品中,最忌讳的就是画面的单调与死板。因此,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家们常常变换各种肌理技巧,不断地丰富画面的内容与表现力,吸引大众的眼球。变幻在水彩画中是最具魅力的一种展示手法,作为一种视觉艺术,不仅要让作品有趣好看,更要使作品耐看。水彩画中,一些虚实、远近的对比表现,增加了作品的表现力,也体现了作品的韵味。我国著名水彩画家刘永健在这种技法上有着很高的造诣,他的作品《2009·矿工纪事》,就准确把握了虚实与干湿的程度, 将矿工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可以从作品的任何一个角度窥探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与凸显的主题。
(三)强化作品主题。美术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意识。从这方面来说,水彩画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它所传达的某种情感或主题。肌理作为水彩画画面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承担了表现并凸显主题情感的责任。它所传达的不仅是画面展现给我们的心灵感悟,更是作者在创作时所蕴含的个人情感。一幅水彩画的审美,最重要的就是情感上的审美,它是无声的语言,这些都需要通过水彩肌理技法来完成。作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情感,对创作的材质统一调配,再加上充满创造性的肌理技巧,使这些情感因素与客观物象达到完美的融合,从而呈现出近乎完美的水彩画表象,达到了人画合一、情画合一。肌理的运用是有一定的相关技巧的,比如,表现崇高、严肃的画面,一般用垂直肌理;展现杂乱无章则用破碎肌理;表现水的流动用曲线肌理。这些都能够与主题达到完美的配合,从而强化作品的主题。
三、结束语
水彩画是一种灵活多变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肌理技法的运用下,它的画面感及意象能够更加完美地凸显出来,也彰显了作品所包涵的审美意识与思想情感。现代科技的发展为水彩画的繁荣创造了一个有利环境,我们要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将肌理与水彩画充分结合,不断开拓新的创新路径,实现水彩画的变革,使水彩画的发展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增色。
摘要:水彩画最大的魅力就在于其中多彩的肌理变化,透过这种肌理之美,我们能够发掘作品更深刻的审美内涵。本文将着重探讨水彩画中肌理技法的应用,体会水彩画的别样魅力。
吕品:青岛的水彩水彩的青岛 篇2
吕薏莎是吕品9个子女中的一个,从她提供的照片上,记者见到了年轻时的吕品,他的外貌堪称俊朗,散发着日时艺术青年的沉静儒雅的书卷气。用当下时髦的话说,此人很有明星相,绝对有那个年代明星皇帝金焰的风采。他的眼睛迷蒙甚至有些忧郁,雾一般,不知道是不是经年从事水彩画创作的熏染积淀所致。
已故著名画家赵伸玉与吕品曾在北平京华美术学院专攻油画,“七七”事变后,俩人返回青岛。1938年11月,他们发起成立了“琴岛画会”,赵仲玉是会长,吕品是副会长。会员分散在各个行业中,有教师、公司职员,还有从事商标设计的专业人员,比较知名的有郭梦家陈大羽,于希宁,赫保真,杜宗甫等。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岁月,这些进步青年希冀用手中柔软的画笔,坚守一块可以弘扬民族文化、可以颂扬祖国大好河山的阵地。画会除了搞画展等活动外,还开办了美术班。吕品主要担任色彩教学,风景写生是他主要的教学内容。
“他是山东水彩画的奠基人,同时也是一位受尊敬的美术教育家。“青岛市著名画家、83岁的晏文正为记者梳理起吕品的一些如烟往事,”吕品是烟台一个大户人家的少爷,家境比较殷实。1949年,吕品用他在观海一路的别墅开办了私立青岛美术专科学校,自任校长。这是青岛历史上首次出现高等美术学府。”晏文正至今记得那幢别墅的富丽,“那是一幢二层小洋房,有一个挺大的院子,院子里有喷水池、假山,室内有很大的油画,中世纪欧洲风情的那种。”
在那幢已经消逝的别墅里,吕品曾把他对水彩画创作的热情,全部投入到教学中去,美专建校之初,他不仅将全家居住的房子腾出作为校舍,还以自己的藏书为主,办起了图书馆。那些书如日文原版的《世界美术全集》等,都极其珍贵,使学生眼界大开,知识大增。学校里的许多教具,如石膏像等,也都是他和同仁们无偿赠予。
美专共办了2期,大约有70多个学生。1952年美专合并到山东艺专(现山东艺术学院),水彩画专业课继续开下去,这一美术品类便在全省全面开花,涌现出了一批造诣较高的画家。他们对青岛水彩画的传承和发展,影响深远。
“吕品是个性情中人,豪爽热情,热爱公益事业。”晏文正说,新中国成立后,吕品出席了几届青岛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为人民政权建设献计献策。他与文艺界人士一起,筹备了青岛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成立了青岛市美术工作者协会,也就是青岛美术家协会的前身。此举在当时全国鲜见。
青岛是全国最早组建画会和画展的为数不多的几个城市之一。1950年青岛举办了首届美展,地点就在今天中山路和湖北路交汇处的一座楼上,吕品,靳涛。母振元等水彩画家的作品都在其中。1954年,吕品在家中举办了一个类似于小型文艺沙龙的个人画展,共展出100多幅作品。1980年,省水彩画会在青岛成立,吕品任会长。可以说,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青岛市和山东省跟水彩画有关的重大事件,大多与吕品有关。青岛在一段时间内能与北京、上海的水彩画齐名,吕品功不可没。
用艺术的感染力传递城市的美景和风情,吕品可谓是领此风气之先,他充满青岛味道的水彩画为这种现象做了很多积淀。1953年,吕品的《青岛前海》入选“全国水彩·速写展览会”,受到广泛好评。青岛的气候特点,与19世纪水彩画的发源地英国极其相似,恰好契合了古典水彩画独特的艺术表现力以及飘渺的朦胧意境。吕品早期的很多作品都是以青岛的风景为“底色”,他的成就也与青岛风情的浸染有着必然的联系。
从技艺上看,吕品的绘画语境基本保持了英国水彩写实的法则,概括生动,流畅。这与中国画强调用水以求通透清澈,渲染法以求酣畅淋漓,有着天生的亲缘关系。吕品通过水色的交融产生散开,浑然,流动之美,或明朗生动,或淋漓浑沉,或朦胧抒情,于经意之中又似乎自然天成。他的作品特别是用于风景的造境,会让观者迷醉其中,用于静物、人物创作中气氛的渲染,会让人感觉韵味十足。
“青年时期,我的画风很受印象派的影响。以后由于教学的缘故,画风转向写实甚至拘谨。”吕品曾这样评价自己,中年以后他的画风基本保持了“教书匠”的保守,到了晚年想放也放不开。这样一条脉络形成了吕品现实主义的作画风格,比如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十分寻常的景致——上下班常见的的雾霭朦胧的街头、雨中清新的树林或者阳光下静谧的林荫小道。这些作品于自然中散发着浪漫主义的色彩,充溢着诗意的美感。
吕品的高足、著名水彩画家宋守宏回忆说,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是吕品水彩画的黄金时期,去江南写生,去北京画十大建筑,其作品用笔洗练,色彩清新、格调高雅。被名家誉为:像宝石般晶莹剔透闪闪发光。1957年,他的《雨后天坛》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同时被选八全国《水彩画选集》大型画册,影响很大。
“很可惜的是,吕品的很多画在十年浩劫时被洗劫一空或毁掉,这是我国水彩画界的一大损失。幸好他后来三下江南,画了不少上海街道,绍兴水乡等一批如梦如幻的水彩画,好评如潮。”宋守宏说。晚年他因患有白内障,很少创作精细的作品,用色也偏向于简单,朴素,创作出一批有别于早期的作品,这是他创作的另一个艺术高峰。其中代表作《雨中》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并在建国50周年举办的盛大藏品展中重放异彩。在他有生之年,人民美术出版社,山东美术出版社先后为他出版了个人画集。
水彩工具与水彩光影对建筑画的影响 篇3
关键词:建筑画,水彩工具材料,光影
1、建筑画概述
1.1、建筑画的历史
我国有着悠久的建筑历史, 自有建筑以来就有了描述建筑的绘画。据考, 河北平县出土的战国时期的《中山王陵兆域图》就是以金线镶嵌在石板上形成的建筑画。春秋时代的漆器残片上, 就画有台榭的建筑形象。在东汉后期内蒙的林格尔汉墓壁画中, 就画有宁城图, 它表现了墓主生前工作过的城池建筑群。到了唐宋年间, 就有了各种透视角度的建筑图。清代的“样式雷”, 这个中国古代史上最著名的建筑世家也是绘制过许多精美准确建筑画。
在文艺复兴前后, 西方美术家与建筑学家的划分不十分明确。往往他们既有伟大的艺术创作, 又有杰出的建筑作品。
西方新建筑运动兴起后, 出现了一批现代建筑师。他们在进行职业创作中, 使用了绘画的手段来进行设计构思、建筑表现, 使建筑绘画脱离了纯美术绘画的行列, 步入工程设计领域, 直接为工程设计服务。因而逐渐形成了一支独立的画种。并把建筑绘画纳入建筑学教育体系, 成为建筑学专业的必修课。20世纪初, 现代建筑师的职业及其知识的传授方式, 由西方传入中国, 中国的现代建筑画也随之发展了起来, 形成了中国的建筑画体系和风格。
1.2、建筑画的分类
建筑画又叫做建筑表现图或是建筑效果图, 是指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 除了方案图、施工图等技术性图纸之外, 能够直接而形象的表达建筑师的设计意图、设计构思和设计效果的表现性绘画。现在我们通常指的建筑画大致有两类, 一类是出自美术家之手, 是以建筑物为主题, 进行创作的美术作品, 这种绘画中的建筑物是作为一种美的对象来刻画的, 往往是要经过充分艺术加工和反复塑造, 以达到有强烈的感染力和生动的艺术魅力。
另一类是出自建筑师笔下的, 描述工程建筑为主体的绘画, 这种绘画有着鲜明的工程意义和具体的服务对象, 其大部分的成图, 是在建筑尚未建成时, 就可以给人以立体的、具体的、有丰富色彩、有不同材料质感、有光有影、有空间层次、有环境气氛的建筑形象的表现图 (包括平面、立面、透视、轴侧投影图等等) 。这种图又被称之为建筑表现图或建筑效果图。此种绘画, 除了要求表现得充分、鲜明、美观外, 尤其重要的是:一要准确、二要真实, 这两点可以说是建筑画最大的特征与灵魂。
2、建筑绘画类型中水彩的表现
2.1、建筑绘画最基础的表现方式
建筑绘画最基础的表现方式共分七类, 即:铅笔画、钢笔画、马克笔、彩铅、水彩画和水粉画、喷绘等, 按效果它们又可被分为两大类:前两类属于“线条画”, 后五类属于“着色画”。其中, 水彩画的表现技法, 是建筑学专业的基础课之一, 是用水调和颜料在纸上作画的一种绘画形式。它在用水、用色、用笔等方面与我国传统的水墨画有很多近似之处。用水彩表现的建筑画优点在于表现力强, 能较好地反映材料的质感和色彩, 效果真实、生动、含蓄, 具有明快、轻快、透明的感觉。通过水彩画的学习, 可掌握、理解运用色彩的变化规律, 并提高艺术趣味和鉴赏水平。
2.2、工具材料
水彩表现用笔一般选用专用的水彩笔, 每套按大小分号约十余支, 用时分别以单号或是双号购买五六支就够用了。另外, 再备一支有柔性的排笔或大号底纹笔, 主要供裱纸或渲染大面积画面使用。在用纸方面水彩表现适合用专用的水彩纸, 水彩纸有厚薄之分, 吸水性强弱之分, 通常是根据自己的画法和对纸张种类的喜爱做出选择, 有时还会选择水彩纸以外的纸, 如卡纸、有色纸, 以获得另外的效果。水彩颜料一般采用锡管装, 属半流体状颜料, 市面上有盒装供应, 每盒为12支或24支。水彩颜料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其细腻程度, 含胶多少和渗化程度, 有的颜料偏亮, 而有的相对沉着, 运用水彩表现技法必须了解颜料的性能。水彩颜料使用时还要用到调色盒或是调色板、笔洗或是小水桶等, 也可根据习惯和条件选用小瓷碟或小瓷碗一类的调色工具, 但要注意用白色的, 否则不易分辨颜色。
3、建筑画中水彩的光影表现
建筑水彩表现技法是带有传统性质的高层次手绘表现形式。在国外建筑、环境等设计行业的手绘表现领域中应用十分广泛, 居于主流地位。目前国内的设计师应用水彩进行手绘表现的还不是很多, 在业内认为水彩是一种传统表现形式, 只适用于细腻的渲染表现, 表现节奏过于舒缓, 不太适合当今的工作需要。另外也有人感觉水彩画起来比较麻烦, 技法难度很高, 不易掌握, 诸多因素都在影响着水彩的应用。但是水彩颜料材料本身具有的清新透明、色彩艳丽、干净、明亮的特点, 使得水彩在表现光线时, 光感效果会更加清澈而耀眼, 水彩对于强光的表现其强烈程度和色彩的丰富都超过了其他画种。在建筑画中, 光影已成为不可缺少的元素, 对于光影的研究和表现也更加系统深入。因此在本文中我将对水彩光影表现在建筑画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一些分析。
3.1、光影与视觉造型
光影是造型表现的媒介, 光产生光和影, 物体的形状、体积都依靠光和影而呈现出来, 不同的光线又影响着绘画造型方式和表现的重点。光亮与阴影是互为依存而又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 物体在光照与环境影响下的明暗变化是错综复杂的, 只有处理好建筑的光影关系, 刻画其细微的变化, 才能准确地表达建筑的凹凸起伏, 赋予建筑物体积感;才能使建筑物的表现详实而生动;也才能营造建筑物所处的环境氛围。
3.2、光影与构图
随着建筑水彩画的发展, 光线也已经不再只是为造型服务的小角色, 它已经逐渐地成为了水彩作品中的主角, 便也自然而然地影响到构图。在很多建筑水彩表现中, 设计师通过安排光的照射方向和光影的形状来组织画面结构, 这样画面结构由光影产生出丰富多变的节奏, 避免了单调和直白。如:在建筑画中, 利用投影所形成的斜线来抵消构图中的过于稳定的因素 (建筑物上较多的垂直线和水平线等) , 从而加强了画面张力的呈现。
3.3、光影与气氛的营造
用光影营造气氛, 形成光影的艺术感染力, 是光影体现画面美的魅力所在。环境气氛的烘托、渲染和表现是形成画面视觉语言的关键。用光影描绘塑造出一个典型的富有气氛表现的空间环境, 能够表现与内容相关的时间概念, 准确反映出物象所处的环境特性;还能通过营造的气氛引导观者的情感, 使画面形象与观者的观赏心理相协调, 光线的不同照射会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 如:平光或少光容易使人联想起虚无, 神秘以及危险。强光使物体的光影明确, 色彩丰富, 形体清晰, 则给人以真实、希望、安全的感觉。
4、结语
研究建筑画中的水彩表现技法, 我们不能忽视光影这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很多设计师认为, 光影是画面的灵魂, 因为它可以赋予画面以生命和灵气。由于水彩自身的特性和优势, 光影在建筑水彩画艺术中的表现别具风格, 散发着独特的魅力。通过对建筑水彩表现技法中光影的作用的分析, 使我们能够更深入的了解建筑水彩。
参考文献
[1]田学哲.建筑初步[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02) .[1]田学哲.建筑初步[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02) .
[2]赵航.景观·建筑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11) .[2]赵航.景观·建筑手绘效果图表现技法[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11) .
[3]王文卿.世界建筑水彩表现百年精品[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08) .[3]王文卿.世界建筑水彩表现百年精品[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08) .
相关文章:
青岛鼎信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分析报告02-04
青岛市新型墙体材料应用与建筑节能管理规定02-04
青岛大学校徽02-04
山东大学青岛大学02-04
江南大学信号与系统知识点总结02-04
2024年1季度山东省青岛市居民收入与消费价格总体情况02-04
中国地理常识课件02-04
北海水彩画与青岛水彩画的差异性研究02-04
描写青岛作文:五年后的青岛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