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社会性发展研究论文提纲

关键词:

论文题目:“全面二胎”背景下3-6岁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调查研究

摘要:学前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为幼儿未来的学习与生活奠定了基础。我国―全面二胎‖政策实施以来,独生和非独生幼儿在社会性发展等方面的差异逐渐被社会所关注。然而当前对于独生和非独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对比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以3-6岁学前幼儿在社会性发展上的敏感合作、焦虑退缩和愤怒攻击三个维度作为研究视角,调查独生和非独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现状,探究二者之间的差异,并分析这种差异与人口学变量和家长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同时提出一定的教育建议。本研究选取了福建省F市四所幼儿园的小、中、大班共1096名幼儿及其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独生幼儿共419名,非独生幼儿共677名。以《家长教养方式问卷》(PSDQ)、《儿童社会能力与行为评定量表》(SCBE)和人口学信息调查问卷作为研究工具,调查独生和非独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现状和幼儿家长的教养方式等因素对其的影响,使用SPSS23.0对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分析结果显示:1.非独生幼儿敏感合作水平显著高于独生幼儿,焦虑退缩水平显著低于独生幼儿;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的愤怒攻击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2.独生与非独生幼儿均为女孩敏感合作水平显著高于男孩、男孩愤怒攻击水平显著高于女孩;大班幼儿敏感合作水平显著高于小班和中班幼儿,而愤怒攻击水平显著低于小班和中班幼儿。小班和中班的独生幼儿焦虑退缩水平显著高于非独生幼儿,大班的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焦虑退缩水平无显著性差异。3.在控制了人口学变量和家长教养方式之后,非独生幼儿的敏感合作水平依然显著高于独生幼儿,焦虑退缩水平依然显著低于独生幼儿。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的愤怒攻击水平依然没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基于量化研究的结果,在四所幼儿园中共选择了4名独生幼儿和4名非独生幼儿的家长进行了非结构式访谈,同时结合当前学界的研究现状,对提升独生幼儿的社会能力、减少社会问题行为的产生、共同促进独生和非独生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分别从家长、幼儿园和社会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教育建议。

关键词:独生幼儿;非独生幼儿;社会性发展

学科专业:学前教育(专业学位)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全面二胎”背景下,学界愈加关注独生和非独生幼儿的差异

(二)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健全发展的重要内容

(三)已有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之处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相关研究

(二)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的对比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独生幼儿

(二)非独生幼儿

(三)社会性发展

第一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假设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假设

第二节 研究对象

第三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第四节 研究工具

一、《儿童社会能力与行为评定量表》

二、《家长教养方式问卷》

三、人口学信息调查问卷

第五节 施测过程与数据统计

一、施测过程

二、数据统计

第二章 研究结果

第一节 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人口学差异比较

一、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总体差异比较

二、不同性别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差异比较

三、不同年龄段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差异比较

四、不同父母学历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差异比较

五、不同父母职业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差异比较

六、不同家庭平均月收入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差异比较

七、独生与非独生幼儿家长教养方式与其社会性发展的相关关系

第二节 独生等不同变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预测作用

一、独生等不同变量对幼儿敏感合作的预测作用

二、独生等不同变量对幼儿焦虑退缩的预测作用

三、独生等不同变量对幼儿愤怒攻击的预测作用

第三章 分析讨论

第一节 不同人口学变量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差异分析

一、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总体差异分析

二、不同性别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差异分析

三、不同年龄段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差异分析

四、不同家庭因素独生与非独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差异分析

第二节 独生等不同变量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预测作用分析

一、独生等不同变量对幼儿敏感合作的预测作用分析

二、独生等不同变量对幼儿焦虑退缩的预测作用分析

三、独生等不同变量对幼儿愤怒攻击的预测作用分析

第四章 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教育建议

一、家长方面

二、幼儿园方面

三、社会方面

第三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

一、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之处和未来研究方向

附录1 人口学信息调查问卷(部分)

附录2 《儿童社会能力与行为评定量表》(部分)

附录3 《家长教养方式问卷》(部分)

附录4 家长访谈提纲(部分)

参考文献

致谢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幼儿德育研究的认识与实践 下一篇:创造性游戏中幼儿自主性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