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扶贫工作总结

关键词: 对口 扶贫

时间的流逝很快,我们在季节的变化中,也积累了众多工作佳绩。回首看不同阶段的工作,个人的业务水平也有着提升,为了更好的了解自身工作水平,可以为自己写一份工作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对口扶贫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对口扶贫工作总结

县对口扶贫情况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县对口扶贫情况工作汇报

中国共产党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委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关于对口扶贫情况的报告

国家环保总局:

自1992年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确定总局对口包扶围场以来,总局各位领导高度重视、悉心关怀,全力帮扶,通过多种途径,不断加大对围场的包扶支持力度,为围

场县域经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和扶贫攻坚战略的有效实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工作,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十五年来,在国家环保总局的大力支持下,围场的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有力地推动了围场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1996年围场县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扶贫攻坚先进县”,1997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脱贫工作先进县”,199

8、199

9、2000连续三年被河北省委、省政府评为“扶贫目标责任制考核先进县”。可以说:

这十五年,是我县各族人民倍受总局关注的十五年。总局领导高度重视对围场的对口包扶工作,解振华局长、宋瑞祥副局长、王心芳副局长、祝光耀副局长和王玉庆副局长等领导同志先后多次亲临围场检查指导工作和现场办公。为我县解决了许多实实在在的问题。特别是总局确定的“不脱贫不脱钩,即使脱贫也不脱钩”和“到围场扶贫就是要做围场人,说围场话,为围场人民办实事”的帮扶宗旨,更使我们倍感亲切和鼓舞。为此,总局还专门选派3名优秀干部先后到围场挂职,直接参与扶贫工作,使我们受益匪浅。

这十五年,是我县开拓思维,更新观念,智力扶贫的十五年。总局先后多次出资组织围场有关科局长、乡镇长和副县级以上领导赴山东、江苏、浙江、上海、海南等地考察学习,使我县领导干部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拓宽了思路,为全县扶贫开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十五年,是我县受益最深的十五年。总局共累计无偿投资近2000万元,捐款捐物合计40多万元。在改善围场公益事业落后状况,加快改变贫困面貌等方面给予了强有力的支持;在重点企业污染治理、县城自来水、民族文化活动中心、环境监测站、自然保护区、集中供热、县城形象建设等工程建设中都给予了大力支持;同时,对龙头山乡头板村、道坝子乡顺上村、顺下村、八家村、牌楼乡厂沟村、杨家湾乡小洼村等贫困村的基础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特别是,在总局各位领导的倾力帮助下,在祝光耀副局长的亲自关注下,姜家店乡至塞罕坝机械林场公路建设项目,争取交通部支持建设资金1350万元,现已全线贯通,有效地解决了“姜塞”两地多年来交通不便的瓶颈制约问题。与此同时,总局还通过科技贷款、争取其他部门支持等多种形式扶持了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示范工程、围场电力增容等项目。帮助协调武汉绿世界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就马铃薯淀粉降解餐具用料生产基地建设、沙棘综合开发项目等进行了合作洽谈。

通过总局多年来一如既往的支持、关注和呵护,2006年,我县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长足发展。全县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突出加快发展这个主题,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了“以工业化为核心,推进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实现‘三化并举’,富民强县”的总体战略。牢牢把握“缩小差距,加快发展”主基调,突出“创环境、强开放、快发展、求突破”这一主题,解放思想,真抓实干,拼博进取,全县经济呈现出速度加快、质量提高、后劲增强的良好势头。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开放项目工作实现新跨越,民营经济主体地位和贡献率稳步提高,薯、牛、菜、电、矿、游六大主导产业特色优势更加明显,城乡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进一步巩固。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6.5亿元,同比增长8.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5亿元,增长24.1;财政收入完成1.37亿元,增长50.1;引进县外资金5.2亿元,同比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0元,增长5.5;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到17.9亿元,较2005年净增2.6亿元。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总局的长期关爱与扶持;得益于总局领导在百忙之中对围场的指导和挂记;得益于总局对项目、资金的支持和倾斜。对此,我们代表围场52万人民向各位领导对围场十五年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怀和厚爱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借此机会向各领导汇报一下2005年王玉庆副局长带队赴围现场办公有关事项落实情况。

一、2005年总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议定事项落实情况

2005年8月王玉庆副局长率领有关司处领导来我县就扶贫有关情况进行调研和慰问,在对我县扶贫开发工作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基础上,表示总局将一如既往地对围场的扶贫开发工作予以大力支持,帮助谋路子、持项目。并对我县提出的

一些需要总局继续给予支持和帮助协调的项目明确了意见。

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能力建设项目。该项目于2005年上报国家环保总局后,经总局协商财政部,分别于当年支持资金100万元,2006年支持资金80万元,目前均已落实到位。

晓雅乳业养殖小区粪便无害化处理项目。该项目已按照申报程序呈报至总局,总局规划司正在协调财政部进行

落实。

有机马铃薯基地建设项目。总局已明确生态司帮助开展有机马铃薯基地的规划认证工作。经生态司帮助,我们已与南京国家有机食品发展中心取得了联系,目前正在进行规划编制前的准备工作。

县城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该项目通过总局协调国家发改委使用国债资金给予支持,目前资金已经到位,项目正在建设中。

县城污水处理厂及管网配套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244万元,已上报国家发改委。总局已与国家发改委协商,初步达成一致意见,将该项目列入了《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

双九马铃薯淀粉有限公司污染治理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400余万元,已被列入国家污染治理重点计划盘子,总局以国家专项治理资金支持600万元。目前资金已到位,正在进行施工设计。

县环境监测站能力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60.2万元,经总局协商财政部支持建设资金25万元,现已到位。

二、2007年扶贫开发工作中需要国家环保总局帮助和协调支持的事项

马铃薯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01万元,规划种植用地0.7万亩,年形成生产0.7万吨有机马铃薯生产能力。投资概算:育种140万元,土地整理70万元,土壤、水、大气等化验、监测费140万元,培训费21万元,基地开发科研费30万元。该项目地方自筹101万元,拟申请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农产品生产基地项目专项资金300万元。

承德晓雅乳业养殖小区粪便无害化处理项目。该项目计划投资7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60万元,流动资金19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00万元,实现利润220万元,税金70万元,年处理粪便21900吨,生产优质有机肥4500吨。该项目拟申请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小康环保行动项目资金500万元,企业自筹250万元。

棋盘山镇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综合治理工程项目。该镇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了3万亩,年出产土豆8.1万吨,加工马铃薯的生产能力近10万吨。据初步统计,2006年,该镇生产干淀粉约为2万吨。在淀粉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机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产生了水环境污染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拟在棋盘山镇建设马铃薯淀粉工业园区,集中处理淀粉加工废水。该项目计划投资4000万元。拟申请国家级环境污染专项治理资金2000万元,企业自筹2000万元。

红松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1209.216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898万元,地方配套311.216万元。2007年总投资582.9万元,拟申请国家投入433万元,地方配套149.9万元,恳请总局协调相关部门给予支持。

县环境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及大气自动化监控系统建设项目。项目预计总投资970万元(其中:投资760万元,购置监测仪器设备64台[套]及附属设施;投资210万元,购置大气自动监控系统3套及附属设施)。该项目自筹120万元,拟申请国家监测能力建设专项资金510万元,省级监测能力建设专项资金340万元。

县环境监测站生态与无公害产品检测中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66.7万元,其中:投资380万元,建设生态和无公害产品办公、检测实验用房1200平方米;投资74.7万元,购置专用仪器设备42台(套);附属配套工程12万元。该项目自筹资金166.7万元,拟申请国家监测能力建设专项资金300万元。

2007年,我们坚信在总局的关怀与支持下,通过继续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2006年底,胡锦涛总书记来围场视察慰问指示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会发展全局,以扶贫开发工作为重点,以“强开放、快发展、求突破”为主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展思路,集思广益,围绕建设经济强县和构建“和谐围场”两大任务,突出一个目标(缩小差距,加快发展),立足四个定位(建设能源大县、农业产业化强县、生态旅游名县、城镇化特色县),培育壮强六大产业(薯、牛、菜、电、矿、游),抓好四项工作(工业经济、项目建设、改革开放、优化环境),加强三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我县经济社会将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

最后,我们在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之际,祝愿国家环保总局各位领导新春快乐、工作顺利、阖家欢乐、身体健康!

《县对口扶贫情况工作汇报》来源于,欢迎阅读县对口扶贫情况工作汇报。

第二篇:医生扶贫对口支援工作心得体会

X,现工作于X中医医院X医院。X年X月至X年X月到X人民医院参加“x扶贫”工作。

自收到来X对口支援的任务,我的心情忐忑万分,一方面是对新工作环境不熟悉,担心与当地蒙古族居民沟通不顺畅,另一方面担心不适应那里的生活环境,听说X冬天比较冷,怀着这种心情,我于十月初来到这里,当天晚上下飞机后,医院特意安排一名司机接机,然后我们又开车一百多公里来到了目的地,大概晚上十点多我们到了宾馆,这里的气候真冷,而且很干。

第二天一早医院派人接我们来到了X人民医院,我来到中医科门诊,这样我对口支援工作就正式开始了。

不知不觉来这里已经近半年,对这里的患者特点有了一些了解,这边居民高盐高脂饮食,同时喜欢喝酒,心脑血管疾病高发;这里部分患者庭条件差,有病不能及时就医,很多患者来医院只是咨询,没有能力支付挂号费及医药费,针对这种状况,在医院领导的帮助下,我们进行以下尝试:

鉴于患者家庭经济水平差,我们为患者免挂号费,义务为患者看病;很多患者为了省钱,有病不就医,我们义务工作者去社区乡镇,上门为患者提供医疗帮助,同时进行健康宣教,让老百姓多了解医学常识,让居民切身感受到我们支援医生为他们带来的帮助与温暖,让他们感受到国家政策带来的福利,能为他们解决一个问题,真是高兴万分!

期间诊疗患者百余人,到社区进行健康宣教及义诊,同时举行学术讲座,为当地患者缓解病痛的同时扩大了人民医院的影响力,感受到本地就医之难同时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希望尽自己微薄之力,给当地病人带来温暖!得到患者的好评及X人民医院的认可,荣获“对口帮扶杰出贡献奖”。

第三篇:广东省转发省教育厅关于教育对口扶贫和学校对口支援工作意见的通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办〔2001〕121号 【发布日期】2001-12-26 【生效日期】2001-12-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广东省转发省教育厅关于教育对口扶贫和学校对口支援工作意见的通知

(粤府办〔2001〕121号)

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市人民政府,省府直属有关单位:

省教育厅《关于教育对口扶贫和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省教育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关于教育对口扶贫和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意见

省人民政府:

为贯彻《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和《广东省农村“十五”扶贫开发纲要》(粤府〔2001〕76号)精神,加强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发达地区对口扶持我省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现就我省教育对口扶贫和学校对口支援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对口扶贫的方式

(一)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汕头市、中山市、东莞市、江门市、佛山市、顺德市等9个市,对口扶持15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具体对口扶持名单见附件)。

(二)地级以上市在其辖区内经济条件较好的县级市(县、区)、镇或学校扶持本市贫困地区或经济条件较差地区的中小学。

(三)省教育厅对口扶持清新县,并加强对1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校长、教师的培训工作。

二、对口扶贫的项目和内容

(一)对口扶贫单位3年内必须为1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16所普通高中、16所初中和32所小学(每个县1所普通高中、1所初中和2所小学)配备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设备。

地级以上市市内安排的有关对口扶贫单位4年内必须为辖区内贫困地区的1所普通高中、3所初中和6所小学配备信息技术教育和英语教育设备。

(二)对口扶贫单位连续3年每年派出骨干教师和校长到1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工作,每个县1名校长,5名教师,共向1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派出16名校长,80名教师。

各地级以上市安排有关单位连续4年每年派出10名中小学校长、20名中小学教师到受扶持的学校工作。

(三)加强贫困地区学校校长及骨干教师培训工作。省连续3年每年为1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培训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400名。其中,培训高中、初中、小学校长分别为32名(每个县 2名)、64名(每个县4名)、96名(每个县6名);培训高中、初中和小学骨干教师分别为32名 (每个县2名)、64名(每个县4名)、112名(每个县7名)。3年总计培训校长576名,教师624名。每期培训2个月。委托华南师范大学或广东教育学院负责培训。培训经费由省教育厅承担。

各地级以上市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安排专项经费对辖区内薄弱学校教师进行培训,每年不少于50人。

(四)建立中小学“一对一”帮扶关系。对口扶贫单位选择教育教学水平较高的16所普通高中、16所初中和32所小学作为帮扶单位,相应与1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64所中小学建立“一帮一”的学校对口支援关系,帮助每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创办1所以上等级学校。每个地级以上市也安排办学水平较高的1所普通高中、3所初中和6所小学与受扶持地区的中小学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帮扶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学校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并在常规教学设施设备上予以适当支持。

三、对口扶贫的工作要求

(一)各地要加强对省内教育对口扶贫和学校对口支援工作的领导,要从学习实践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来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将对口扶贫工作落到实处,抓出实效。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省教育厅对口扶持16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对口情况由省统一安排(详见附件),各市辖区内县区具体对口分工由各地自行安排。各地级以上市内部的对口扶持活动由各市自行安排,方案报省教育厅和省扶贫办备案。

对口扶贫工作从2002年起实施。各地级以上市内受扶持的中小学不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扶持的学校重复。对口扶贫工作一定要讲究实效,不搞形式主义,更不能迎来送往而加重各受援地区和学校的负担。各市每年的第一季度要对上一的对口扶贫工作进行总结,写出书面材料,分别报省教育厅和省扶贫办。省有关部门将不定期派出人员对此项工作进行检查和通报。

(二)确保支援设备设施符合教学基本要求。扶持贫困地区学校配备信息技术和英语教学设备的方式可以划拨资金,可以直接购置设备赠送,也可以将当地中小学更新换代的计算机及英语教学设备进行维修,在达到符合教学条件以后运往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并负责安装、调试和维护。

信息技术教育设备的配置标准为:配置计算机的数量和质量基本满足开设信息技术教育课的要求,并帮助受援学校接入互联网,或配备卫星地面接收站等设备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

英语教学设备的配备标准为:高中、初中、小学分别配备广播系统、跟读型语言教学设备、简易型语言教学设备各1套,并根据班级数配备数量足够的语言复读机和DVD机。

(三)支教人员的管理和待遇。支教人员经费由支持地区负担,教师(校长)支教期间只转临时行政、组织关系,原隶属关系不变。参加支教的校长及教师在支教期间,由支援学校和受援学校双重管理,以受援学校为主。参加支教的校长及教师的待遇等问题参照省教育厅和省人事厅(粤人发〔2001〕10号)执行。

以上意见如无不妥,请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

附件: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省教育厅对口扶持的地区和援助项目一览表

广东省教育厅

二○○一年十月十九日

附件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省教育厅对口扶持的地区及援助项目一览表

援助地区(单位) 受援地区 配备信息技术教育和英语教育设备的学校数 援教校长、教师数 培训校长、教师数 广州市 新丰县 连平县 和平县 高中3所、初中3所、小学6所 校长3人、教师15人 深圳市 紫金县 五华县 东源县 高中3所、初中3所、小学6所 校长3人、教师15人 珠海市 龙川县 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2所 校长1人、教师5人 汕头市 揭西县 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2所 校长1人、教师5人 东莞市 丰顺县 大埔县 高中2所、初中2所、小学4所 校长2人、教师10人 中山市 陆河县 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2所 校长1人、教师5人 江门市 乳源县 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2所 校长1人、教师5人 佛山市 阳山县 连山县 高中2所、初中2所、小学4所 校长2人、教师10人 顺德市 连南县 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2所 校长1人、教师5人 省教育厅 清新县 高中1所、初中1所、小学2所 校长1人、教师5人 全部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校长576人、教师624人 合 计 高中16所、初中16所、小学32所 校长16人教师80人 校长576人、教师624人

注:1.配备信息技术教育和英语教育设备的学校数:每个扶贫开发工作重

点县1所普通高中、1所初中和2所小学。?

2.援教校长、教师数:每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1名校长、5名教师。? 3.培训校长、教师数:每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名高中校长、4名

初中校长、6名小学校长、2名高中教师、4名初中教师、7名小

学教师。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医疗对口扶贫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组织:

时光如梭,转眼间,我已经到xxxxxx卫生院工作服务满一个月。一个月来,自己在思想、业务等方面有了更多、更深的感悟。现向组织汇报如下:

时刻牢记领导嘱托,圆满开展各项工作。到达xx后,我谨记各位领导的嘱托,竭尽所能的将我院业务技术与管理经验融入到所在的xx镇卫生院,在那里我被任命为中医科副科长,负责针灸推拿康复、中医脾胃、中医皮肤和中医烧伤等专业,每天同大家一起分享我院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取长补短,xx镇卫生院的领导和中医科的同事给予我院及本人很高的评价,这增强了我本人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服务好第二故乡,致力于当地百姓健康。因为我帮扶服务的专业主要是小儿推拿,我与当地同仁进行了针灸、推拿等特色疗法的交流、中医康复的临床运用、热敏灸配合关节松动术改善中风后肩痛的经验分享,以及同xx中医院儿科交流了xx小儿推拿流派的特点及治疗经验。在交流中,我不断提高自己专业知识的整合能力,让晦涩难懂的中医理论变得更加清新易懂。每日的专业知识学习也是我的重点。我利用闲暇之余,重新学习《推拿临床治疗学》《神经系统疾病定位诊断学》《人体解剖与姿势评估》和《濒湖脉学》等,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体系,满足临床需要,还可以缓解思乡之苦。此外,我还与中医科的同仁们一起学习《心电图入门》,共同学习提高心电图的阅图和诊断水平。

努力适应生活,协调好家庭生活。到了xx以后,医院工会、科室多次到我家看望家人,医院无微不至的关心也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工作。独在异乡为异客,在家里我一般不吃辣,但到了xx后,开始了新的挑战,与辣为伍。刚开始嘴巴上火,大便带血,里急后重的感觉很煎熬,而且皮肤也出现了一点状况,出现了玫瑰糠疹,这让我深刻感受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深刻含义,水土需要慢慢适应。为更好的生活,我调整心态,改变饮食结构,逐渐克服了身体的不适。每日给家里打电话和视频报平安,让父母和孩子安心。我也把当地雨后的群山绕雾的照片发给家人,让他们一起欣赏xx的美景。让自己的关心成为家的凝聚力,共同完成本次支医帮扶任务。

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叹祖国的伟大。工作之余,我和同事们穿行在xx的崇山峻岭间,蜿蜒着高速和桥梁,隧道之长让我震惊,多数隧道在4—6千米左右,科技含量和施工难度可想而知。我们伟大的祖国,以人民至上,办了许多服务人民的大事情,我为能见证新时代的巨大变化,感到骄傲和自豪。鲁渝一家亲,xx所需,xx所能,鲁渝合作项目、人员交流让两省人民群众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和服务。

第五篇: 公司对口扶贫和支援新农村建设汇报发言

材料

履行好社会责任 支持新农村建设

DYYS公司

各位领导、同志们:

很高兴有今天这样一个机会,向大家汇报我公司近年来对口扶贫和支援新农村建设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情况。

DYYS是始建于1953年的国有特大型铜联合企业,是国内五大铜原料基地之一。公司本部地处 市郊区,部分厂矿地处市、 县境内,企业的生产和生活区域绝大多数都处于“农村”包围之中,有的甚至形成了“厂中村、矿中村”的奇特的混居现象。长期以来,我们在坚持依法经营、照章纳税的前提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支持周边村镇的建设。可以说,我们DYYS公司建厂几十年来的改革发展的创业史,同时也是一部企业与周边农村和谐共处、共同繁荣的友谊史,我们始终不忘在公司创业阶段,厂矿驻地农村和广大农民兄弟曾给予了我们大力支持和无私帮助,公司也在农村扶贫帮困和农村基础建设等方面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形成了政企农三方共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 履行社会责任,支援地方建设。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虽然DYYS公司现在不 断发展壮大,但我们始终不曾忘记在企业的创建初期,农民兄弟舍家弃田为发展工业做出的巨大贡献。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随着时代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农村发展暂时滞后了,大力支持“三农”工作,实行工业反哺农业,积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国有企业一项责无旁贷的义务。

1、 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在支持新农村建设问题上,公司领导班子达成一致共识:支援新农村建设就是要从最基本的、农民兄弟最盼望解决的事开始做起。在每年的防汛抗旱、抵御自然灾害过程中,公司对周边村镇提供了无私的援助:捐助防汛抗旱物资、提供化肥等农资产品,每年在这方面的开支都在100万元以上。在帮助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我们又在改善村民生活质量上做文章,近3来,我公司先后出资322万元在下陆地区修建了汪家湾、北村一路和厂南公路等3条水泥公路,总长2400米,平均路宽4.5米,解决了三个行政村的出行难题;参与援建了大冶石花村、马叫村和阳新丰山村等9条农村公路,共计出资42.2万元、援助水泥等物资近180余吨。

2、 扶植村办企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无粮不稳,无工不富。为了促进周边农村区域经济发展,公司不断加大对村办企业的扶持力度:多年来为下陆区长乐村一企业提供 冶炼炉渣,生产磨料产品,全年共计600余吨,值价约6万余元;同时每年按市场最低价优先为该村瑞清公司提供冶炼烟道灰1500余吨,用以提炼生产贵金属铅铋合金;为街办企业新宇公司每年优先提供粗制硫酸镍原料约1000吨;公司及下属厂矿还将一部分基建工程发包给周边村办建筑工程队,每年合计工程造价约数百万元;通过这些援助,使村办企业得到了发展,扩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渠道和增收渠道,周边村民开始走上小康富裕之路。

3、 积极配合市政建设,治理美化周边环境。为了积极响应XX市政府关于建设洁绿亮美城市的号召,地处市郊的大冶有色公司迅速行动起来,采取得力措施,不断加大了对企业周边城乡结合区域的环境整治工作力度,先后出资20余万元,更换了新下陆地区主干道两旁的路灯150余盏,并在这些道路两旁新栽树苗152余株,还计划结合下陆大道扩建工程,对大道两边的居民楼进行外墙面整修;为取缔马路市场,公司结合平房改造,出资80万元支持陆家铺村兴建铜花集贸市场;此外,公司还赞助35万元对厂矿周边的6个村委办公楼进行了修缮。

二、做好对口扶贫,造福一方村民。多年来,公司一直按照XX市委、市政府的安排,认真做好对口扶贫工作。特别是从XX年4月开始,按照XX市政府的安排,由市政府办公室和我公司等8家责任单位相关领导组成大冶市南山村扶 贫工作队,进驻南山村开展工作。我公司领导高度重视,明确一名副职领导负责,落实一名联络员负责具体衔接。近三年来,我们密切结合南山村实际情况,克服困难,不断完善扶贫工作思路,做好扶贫开发工作,把党的温暖送进老区千家万户。

南山村地处幕阜山脉尾端,位于 镇南山部山区,平均海拔600米。全村辖10个村民小组,21个自然村,294户,1300多人,村民分散居住在东西走向5.2平方公里的崇山峻岭之间。“山高地贫,交通不便,水源匮乏,信息闭塞”是南山村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行路难、饮水难、通讯难、收视难、吃粮难、读书难、就医难“七难”问题严重阻碍了老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按照市扶贫工作队的安排,我公司负责解决南山村21个自然村的“饮水难问题”。三年来我们先后将475吨水泥、200吨黄沙、300吨碎石以及近1万米水管等物资分批运送到南山村,帮助下饶、下面冯、胡家宕等村组修建大水蓄水池四座,新增蓄水量1000多立方米,并配套建设了自来水管网,实现了户户通自来水,解决了南山21个自然村群众饮水难问题。由于水质明显改善,有的村民开始经营打豆腐等私营经济。下面冯村村民冯庭作高兴地说:“如今有了方便洁净的自来水,我们可以大兴农业家庭经济,农民增收有希望了。”解决了群众饮水难问题后,我们又着手解决群众 用水难问题。上饶湾是红十二军发源地,近140多人的用水是一个水塘堰,人畜共用极不卫生。由于蓄不住雨水和山水,一到夏天干旱季节就干涸,村民洗衣洗菜要到较远有泉水的地方去洗,类似情况其它村组也存在。针对村民用水难的问题,XX年我们有计划地对塘堰进行了加固和维修,按照标准统

一、模式一致的样板工程进行施工,现在上饶湾的塘堰已完工。村民饶惠铜深有感触地说:“没有上级政府到南山扶贫,维修塘堰我们做梦都不敢想,现在终于实现了。”

三年来,我们每年投入资金20万元,较好地解决了南山村群众饮、用水问题,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他们分别在蓄水池旁立了碑,敲锣打鼓为公司送来了锦旗。我公司获得了XX至XXXX市模范帮扶单位的荣誉称号。

三、实施农网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的落后局面。基础建设,电力先行。国家近年来逐步实施新农村电气化建设“百千万”工程,最终实现户户通电的目标。在这种大的背景条件下,我公司为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和建设也做了大量工作。由于历史原因,我公司一直无偿转供周边农村的水、电。随着周边村镇企业的发展和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转供水、电费用逐年攀升,已经到了企业无力承担的地步,为了节省开支,只好采取定时限量供水供电的办法。加之,周边农村水电管网设施陈旧,供电质量低,许多家电不 能正常启动,水网跑冒滴漏严重,农村转供水电的现状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村民日益提高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

为了彻底改变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我公司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配合下,成立了下陆地区和铜绿山地区两个农网改造指挥部,采取“企业出一半、政府拨一半、逐步改到位”的办法,从1997年10月开始,分阶段、有重点的拉开了农网改造工程的序幕。

首先,在铜绿山矿区,历时16个月,由我公司投资1050万元的工农用电分家改造工作于1999年2月18日正式完工,与此同时,为了妥善解决过渡期的一系列问题,真正为村民把实事办好,公司还出台了按每月15KWH补助每户村民用电的优惠政策,并连续实行10年。铜绿山矿及周边工农用水分家则分两步实施:第一步是先将矿区内部工农用水分家,公司共投资723万元,并于XX年2月完工;第二步是将矿区周边农村的用水分家,计划投资400万元,其中已实际完成工程投资288万元,与矿山有长期密切联系的5个自然村1856户村民从中受益,目前还有合同造价为161万元的后续工程仍在施工中。

其次,在公司下陆地区,由动力厂牵头成立网改专班,公司投资183.7万元,从XX年10月起至XX年12月止,对周边10余个自然村的2450户村民用电进行了交割,转为供电局直供用电。

实践证明:实施企业工农用水用电分家的农网改造工作势在必行,同时也惠及村民。实行一户一表、单独计量,水网电网的容量增大,供水供电质量提高,可以绝对保证村民的家庭用电需要,也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政企农三赢。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任务艰巨。我们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作为国有大型企业,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新农村建设的一系列重要工作部署,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履行义务,真抓实干,为创建一流铜业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新文电力公司关于农村扶贫攻坚扶持的情况报告 下一篇:对口支援工作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