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效果 收治 患者 研究

为提高老年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需要加强对麻醉效果的研究[1], 该研究对该院2012年4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老年患者麻醉中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进行了分析, 旨在探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该院择期开腹手术的10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每组53例。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其中对照组男30例、女23例, 年龄为56~78岁, 平均年龄为 (65.7±2.8) 岁;体重为36~72 kg;观察组患者男31例、女22例;年龄57~73岁, 平均为 (64.8±4.3) 岁;体重为37~74 kg。所有患者ASAⅠ-Ⅱ级。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手术类型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手术前30 min肌肉注射0.04 mg/kg咪达唑仑和0.01 mg/kg长托宁。待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立即建立静脉通路, 观察组采用的麻醉诱导药物为2 mg/kg丙泊酚、1μg/kg瑞芬太尼、0.1 mg/kg维库溴铵, 并在手术过程中静脉泵注4 mg/ (kg·h) 丙泊酚和0.2μg/kg瑞芬太尼进行麻醉维持, 手术结束即刻停止;对照组患者采用的麻醉诱导药物为4μg/kg芬太尼、2 mg/kg丙泊酚、0.1 mg/kg维库溴铵, 并在手术过程中静脉泵注0.4μg/ (kg·min) 芬太尼和4 mg/ (kg·h) 丙泊酚进行麻醉维持, 在手术结束时停止。所有患者均为机械通气。术中持续进行无创监测, 包括无创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电图。最后对两组患者插管及手术开始时血压和心率变化进行观察, 并对两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进行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 aP<0.05。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2 结果

经过分析可以得知, 插管前两组患者HR、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是两组患者插管后SBP以及DBP均有所升高, 但是观察组患者的SBP和DBP变化高于对照组, HR两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 (9.4±2.9) min、苏醒时间 (14.3±3.7) min, 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 (14.6±5.7) min均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其中两组患者插管后、手术开始时HR、SBP以及DBP变化情况, 见表1;两组患者的麻醉恢复情况, 见表2。

注:与对照组相比, aP<0.05。

3 讨论

老年患者自身通常会并存多种的疾病, 其器官生理结构和功能也随着不断衰老而发生变化, 在手术麻醉过程中产生的创伤和生理干扰都比较大, 所以必须有效的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2]。阿片类镇痛药是平衡麻醉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 常用的芬太尼大剂量或长时间用药后易在脂肪和骨骼肌中蓄积, 导致术后恢复期出现诸如呼吸抑制等后遗效应。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知, 瑞芬太尼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良好。瑞芬太尼属于一种阿片类超短效的新型镇痛药物, 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 诱导及苏醒迅速的特点。基于瑞芬太尼的独特性能, 故其被称作21世纪的阿片类药[3]。瑞芬太尼属于哌啶衍生物, 极易被血液和组织中的非特异性酯酶水解, 是纯粹的μ受体激动剂, 药代动力学和三室模型相符合, 具有较快的起效速度、较小的分布容积和较快的清除速率。在血脑平衡时间方面,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的T1/2Keo (血药浓度平衡于效应室浓度的半时值) 分别为 (1±1) min和6.6 min, 时间明显较短。单次给药后1.5 min瑞芬太尼就可以达到作用高峰, 而芬太尼则需要3~4 min。瑞芬太尼的T1/2cs (时-量相关半衰期) 也仅有3~5 min[4]。但在老年患者特别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在应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作麻醉诱导时, 由于瑞芬太尼对高龄患者敏感性增强和清除率下降以及起效减慢等特性, 负荷剂量应减50%, 推注速度减慢, 维持泵注速度应减慢2/3。

采用芬太尼麻醉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均是在升高之后又下降, 所引起的波动较大。和瑞芬太尼相比, 在维持血压和心率的稳定性方面效果较差[5]。曾经有实验分析得出[6], 瑞芬太尼的镇痛效果是芬太尼的1.5~3倍。另外瑞芬太尼具有起效快以及半衰期时间短的特点, 因此可以用于麻醉诱导以及麻醉维持中。在麻醉诱导期瑞芬太尼起效快、清除也快, 所以一般不会引起严重的低血压[7];在麻醉维持期, 瑞芬太尼可以对患者的应急反应进行有效的抑制, 与芬太尼相比, 瑞芬太尼可以使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更平稳[8], 同时达到较柔和的降压效果。瑞芬太尼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尤其是对EEG的抑制呈剂量依赖型, 在影响EEG方面表现为频率减慢、幅度降低。对颅内压、脑代谢、脑血流的作用和其他μ受体激动剂相似, 能够在颅内压轻度升高的患者中应用。

另外芬太尼主要是依靠患者的肝脏进行代谢, 因此由于老年患者的肝脏功能有所下降, 导致其代谢时间会有所延长, 如果采用反复注射的方法的话, 则会导致药物蓄积作用的出现。代谢不完全则会对患者的呼吸、意识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 从而使患者的苏醒时间延长[9,10]。而瑞芬太尼的代谢则可以不通过肝脏功能, 那么药物就可以在患者的体内迅速的进行代谢, 患者的呼吸以及意识则不会受到抑制, 患者的苏醒时间要少于采用芬太尼麻醉的患者。但是由于瑞芬太尼的半衰期时间短, 因此在患者苏醒之后, 其疼痛症状出现的早, 必须要适当的给予患者一定的镇痛, 以免引起患者的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

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芬太尼与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将该院收治的106例老年手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采用芬太尼麻醉, 观察组采用瑞芬太尼麻醉, 比较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插管后SBP以及DBP均有所升高, 但是观察组患者的SBP和DBP变化高于对照组, HR两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 (9.4±2.9) min、苏醒时间 (14.3±3.7) min, 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 (14.6±5.7) min均少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瑞芬太尼应用安全性高, 恢复时间短, 效果显著,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麻醉,芬太尼,瑞芬太尼,应用

参考文献

[1] 肖运珠, 张玫.静脉输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高龄患者麻醉中的临床效果[J].当代医学, 2013, 19 (11) :76-77.

[2] 李青.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比较研究[J].健康必读, 2012 (4中旬刊) :56-57.

[3] 张壮.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比较[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2 (7) :89-90.

[4] 程武军.老年手术患者120例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静脉麻醉效果对比观察[J].陕西医学杂志, 2013 (5) :106-107.

[5] 占卫庆, 丁辉有.瑞芬太尼与芬太尼静脉麻醉在老年手术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刊, 2013 (5) :93-95.

[6] Ozturk T, Kaya H, Aran G.Postoperative beneficial effects of esmolol in treated hypertensive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acopic cholecystectomy[J].Br J Anaesth, 2008 (2) :109-110.

[7] 张卫, 王中玉, 庆淑梅, 等.不同速率输注瑞芬太尼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反应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9 (26) :114-117.

[8] Mertens MJ, Olofsen E, Engbers FH.Propofol reduces Perioperative remifentanil requiements in a synergistic manner[J].Anesthesiology, 2003, 99 (2) :104-105.

[9] 陈新德, 黄汉江.老年手术患者应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11, 25 (11) :98-100.

[10] Glass PS, Shafer SL.Reves JG Intravenous drug delivery system[J].Miller RD, 2001:106-107.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异丙酚用于剖宫产的术中应用 下一篇:早春马铃薯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