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发展长效机制分析论文提纲

关键词: 干旱气候 市是 乌兰察布 水资源

论文题目: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问题研究

摘要:乌兰察布市是内蒙古自治区以农牧业生产为主的地级市之一,典型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水资源严重缺乏且时间空间分布不均匀。在乌兰察布市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水资源条件,决定了农田水利设施在农牧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和基础地位。由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标准低、配套差、节水效益低,后续投入不足,工程老化失修等问题,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建设主体单一。在水利发展方面政府主体具有推动和引导作用,过程中未将有条件、有能力的农户、第三方纳入该范畴。其次,建设主体的错位与缺位。政府相关部门存在错位与缺位的现象,职责划分不明确,为农户提供相应的配套农田水利设施不足,影响农作物产量。再次,建设体制和机制方面仍也存在问题。基层组织建设弱化、自愿建设缺位以及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产权不清晰。最后,农户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参与度低以及社会组织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自愿行为缺失的现象频繁出现,严重制约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抗旱防御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大力加强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节水和经济效益。采取政府主导、农牧民介入第三方参与,构建多元化的建设体系、明晰产权建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长效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农业水价改革。所以研究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仍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迫切需要建立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以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问题研究作为硕士论文选题,以比较分析、综合分析、文献综述法、继承发展法和实地基层调查研究法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以及应采取的对策和建议。为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高效、健康、良性运行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政府;农田水利设施;旱灾;乌兰察布

学科专业: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目的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综述

1.2.2 国内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内容框架

1.5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农田水利设施的相关概念

2.1.1 农田水利设施的内涵

2.1.2 农田水利设施的分类

2.1.3 农田水利设施的作用

2.1.4 借鉴国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经验

2.2 论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产品理论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2.2.3 公共投资理论

3 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工程设施现状

3.1 乌兰察布市基本情况

3.2 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工程及设施现状

4 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建设主体单一

4.2 建设主体职能错位与缺位

4.2.1 建设主体职能错位

4.2.2 建设主体职能缺位

4.3 建设体制和机制层面的问题分析

4.3.1 建设体制层面的问题分析

4.3.2 建设机制层面的问题分析

4.4 农户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参与度低

4.4.1 农户缺乏积极性

4.4.2 农户文化、认知程度低

4.4.3 农户组织化程度低

4.5 社会组织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自愿行为缺失

5 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5.1 水利部门管理缺位

5.2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营利能力低

5.3 基层组织建设弱化

5.4 自愿建设缺位

5.5 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产权不清晰

6 改善乌兰察布市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6.1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6.2 加大社会资源介入并实行产权制度改革

6.3 完善基层组织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机制

6.4 构建多元化建设体系

6.5 明晰产权,建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长效机制,积极稳妥推进农业水价改革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就业性别歧视文献 下一篇:公务员激励机制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