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旅游
内蒙古冬季旅游(精选三篇)
内蒙古冬季旅游 篇1
目前在内蒙古旅游市场上流通的主要旅游商品有:
(一) 肉食和奶食系列
作为北方少数民族蒙古族的饮食主要由红食和白食组成的。红食是指肉食, 例如, 以牛肉为原料的诈马宴是元朝时期的宫廷大宴, 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还有, 以羊肉为原料的烤全羊原是蒙古王府招待贵宾时的美味佳肴。除外, 还有涮羊肉, 手把肉, 羊背子等肉食品也是蒙古族饮食的一大特点。白食是指我们通常食用的奶食品, 有奶油、奶酪、奶豆腐、奶皮子等。
(二) 羊绒、羊毛、驼毛、皮革系列
羊绒, 称得上“毛中之王”, 我区阿尔巴斯山羊绒被誉为“纤维宝石”, “鄂尔多斯”牌羊绒衫已经成为世界知名品牌。除了羊绒制成品, 还有很多羊毛产品, 例如羊毛地毯、挂毯、毡画等, 不仅质量好, 也充分展现了草原游牧民族的生活场景。同时, 内蒙古的驼毛品质全国之首, 最近几年也驰名国外, 其中阿拉善盟产的驼毛质量最好, 被赞成“王府驼毛”。
(三) 民族工艺品系列
北方游牧民族用品制造历史悠久, 每件民族用品都凝聚着民族智慧, 展现草原民族文化。比如, 马头琴是蒙古族特有的一种乐器, 能够弹出独特而美妙的音乐, 深受国内外游客喜爱。蒙古族服装无论是款式设计还是颜色, 图案等方面都充分展现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特征。还有, 蒙古刀不仅是牧民的生活工具, 也是男士的配饰, 刀饰以及刀柄的花纹等独具特色。
(四) 山野菜、中药材等土特产系列
内蒙古很多地方有发菜、蕨菜、黄芪、肉苁蓉、甘草等山珍野菜和中草药材。发菜, 无论是作为食品的营养价值, 还是药物价值都比较高的野生食用植物, 发菜蛋白质含量20%, 比鸡蛋蛋白质的含量还要高, 是很多地方比较筵席上的美味佳肴。发菜与“发财”谐音, 因此深受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青睐。还有产于内蒙古阿拉善盟的肉苁蓉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 被人称为“沙漠人参”。
二、旅游商品在生产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产品品种单一, 缺乏创意
我区旅游商品经营者大部分都采用小型的摊点、铺面以及小作坊的经营方式。由于经营规模比较小, 经济实力不强, 所经营的旅游产品种类不多, 几乎大同小异。塞上老街是旅游商品的名街, 这里生产和销售各种旅游纪念品。但是走访几家店就会发现各经销店销售的产品大致都是皮画, 毡画、蒙古族刀具, 艺术摆设品等手工艺品和奶食品。除了塞上老街, 昭君博物院, 国际商贸城等地方所销售的民族纪念品也是大致相同。
(二) 产品文化价值低
旅游者来内蒙古之前, 对本地区的印象是“蓝天白云, 草原辽阔, 连城里人上下班都骑着马”, “蒙古人的性格豪爽、直率, 对人热情和真诚”。其实, 他们不仅想看到或了解到这些, 还希望在所购买的旅游商品上能够体现出这些内容。当他们看到商品时就会联想到牧民生活的场景, 就会勾起他们曾经美好的回忆。而我们地区现在所出售的旅游商品恰恰缺少的就是这种文化内涵。
(三) 缺乏品牌意识
我们都知道名牌产品往往有较好的质量。当人们对自己想要购买的商品不太了解, 或者不知如何去识别质量的好坏时, 通常都会偏向购买名牌产品。其实在内蒙古的旅游商品中也有很多高质量的产品, 只是部分生产企业缺乏品牌战略意识, 没有主动去树立和弘扬民族品牌, 这也是我区旅游商品中名牌缺少的原因之一。
(四) 宣传力度不够, 知名度不高
游客在内蒙古购买旅游商品时, 总是先注意那些在其他城市商场也能买到的商品, 例如羊绒衫, 各种奶制品等。游客认为在民族地区购买民族特色商品既便宜, 品种又多, 有多项选择, 而对内蒙古其他的旅游商品不太了解。其实内蒙古特色旅游商品种类很多, 比如蒙古族刀具, 地毯, 挂毯, 皮具, 各种手工艺摆设品等都独具民族地区特色。由于地方民族商品生产商利用广告, 媒体, 报纸, 杂志等宣传比较少, 宣传方式方法不多, 力度也不够, 导致外地缺乏对民族商品了解。
三、开发旅游商品, 发展旅游业的几点建议和对策
(一) 突出民族特色
旅游商品是为了满足旅游者的购物需求和纪念意义需求, 因此在设计和开发旅游商品时, 必须从旅游者的基本需求出发。现在的旅游者要求旅游商品不仅物美价廉, 还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收藏、纪念意义。根据旅游者的这种需求, 我们可以多开发一些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日用品和艺术品, 例如我们可以做不同样式、不同材质的马鞍形或牛羊形状的纸巾抽筒, 笔筒, 餐具盒等。类似的很多生活用品具有蒙古族特色的同时也给消费者提供了多种选择。
(二) 注重挖掘潜在的文化价值
对旅游商品进行开发和设计时, 要把蒙古族文化渗透于其中, 让游客买到这件商品后, 既就能感受到美, 还能领略到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比如, 在省内不同地区, 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服饰都各具特点, 企业可以用民族服装的原料和样式做一些儿童玩偶当作旅游产品。这样就可以让旅游者更进一步领略和了解我们蒙古族的服饰文化。
(三) 打造民族品牌, 树立我区旅游形象
实现规模化生产, 打造民族自主品牌是民族工艺品发展的方向。只有通过打造自己的品牌才能增强市场竞争力, 并且, 只有通过规模生产才能更好地打开国内外市场。目前我区民族商品生产企业-苏鲁定蒙古人皮业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成为我区最优秀的民族商品生产企业。
我区旅游业的发展及旅游商品的特色充分展现了民族地区文化特色。但是在旅游业和旅游产品的规模化以及产业化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充实和扩大。因此, 关于这一点还需要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通过行政和法律等多方面进行监督, 加强管理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才能使我区旅游行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摘要:旅游商品能够爱体现一个地区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它在满足旅游观光客购物的心理需求、增加地方经济收入的同时, 弘扬民族文化特色等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内蒙古目前的旅游商品业的发展缓慢, 甚至约束了旅游业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内蒙古旅游商品的特色和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以及未来发展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旅游业,民族特色,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巧慧.旅游管理使用教程[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6.
内蒙古旅游注意事项 篇2
内蒙古昼夜温差较大,所以夏季旅游(6—8月份),不能只穿短衣裤、裙装,还要携带长袖衣物,以便随时增减;秋冬季节要带上棉衣、冲锋衣或羽绒服,或向当地草原接待中心租用棉大衣。最好带上一把雨伞备用。配戴太阳镜和遮阳帽,女生一定要带喷水保湿的东西。要随身携带些药物如霍香正气水、十滴水、诺氟沙星等常用药。内蒙古旅游线路较长,景点分散,乘车时间较长,比较辛苦,因此需要配备晕车药品。
交通:
路线多为砂石公路,路况很好。路途漫长,汽车应备存油桶,以免在途中燃料供应不上。但是有些游览道路比较崎岖,最好在当地租用越野车。
游乐:
在草原及响沙湾游览时,需穿平底鞋(旅游鞋);在响沙湾滑沙时,请保管好随身携带的手机、摄像机等贵重物品,以免损坏或丢失;内蒙古草原一望无际广阔无物,开车、骑马要在指定范围活动,以免迷失方向和破坏草场;晚间活动难以辩别方向,一定要有当地人陪同,且最好带上手电筒。
住宿:
草原住宿蒙古包中无备品,请自备洗漱用品。
购物:
有纤维钻石之称的羊绒制品,在产地可选货真价实之真品,切勿贪图便宜;奶制品,地道纯正,宜自己食用或馈赠亲朋;皮画,工艺精湛,造型大方;蒙古刀制作精美,工艺考究,既可赠英雄又能送佳人,但飞机、火车无法携带,需邮寄。
餐饮:
内蒙古草原饮水含碱量高,请准备一些矿泉水。内蒙古天气干燥,请多喝水,多食水果以防上火。内蒙古的水含碱份比较高,水质较硬,故请不要喝生水,以防肠胃炎。
温馨提示:
内蒙古冬季旅游 篇3
关键词:内蒙古,道路,旅游,策略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推进, 丝路旅游经济的发展潜力也逐渐凸显, 尤其是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西部地区, 更是将深挖旅游经济潜力作为了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内蒙古地区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提出了通过构建草原丝绸之路经济带充分激发丝路旅游潜力的构想。其中, 道路旅游客运作为内蒙古地区旅游市场的重要支撑, 也成为了发展的重点领域。
一、内蒙古道路旅游客运基本情况
近年来, 随着草原旅游热的逐渐升温, 内蒙古地区道路旅游客运市场也逐步从小、散、乱、弱转变为初具规模、平稳有序的良性发展状态, 服务保障能力有了明显提升。一方面, 市场通过不断优化, 形成了52 家旅游客运企业, 旅游客车总量达到了2075 量, 改变了原有的以个人经营者为主体的市场局面。另一方面, 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了全区联网的“包车客运管理信息系统”, 完善了旅游客车源头管理和动态监管, 实现了旅游客运标牌网上申请、打印, 极大方便了客运企业。同时, 以“总量控制, 适度调整”的原则合理安排包车运力计划, 对企业质量信誉考核优秀的旅游客运企业给予一定程度的倾斜, 有效提升了行业整体实力。
二、内蒙古道路旅游客运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法律法规不完善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及其配套规定中只提出了非定线旅游客运按照包车客运管理, 并由省级主管部门自行规定细则。但是, 目前内蒙古地区并未出台统一的道路旅客运输管理规定, 各地方管理办法差别较大, 同意运营管理困难。
(二) 挂靠经营现象普遍
目前, 内蒙古地区公车公营的旅游客车较少, 大部分私人客车通过挂靠企业进行经营, 期间存在只收费不管理的现象。私人车主为降低成本, 不注重养护投入和安全检查, 主动降低服务质量, 使旅客人身财产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也使管理部门的监管难度加大。
(三) 非法营运显现较多
随着草原旅游热的不断升温, 道路旅游客运的盈利空间也在不断增大, 尤其是春夏时节的旅游旺季, 业务量会出现大幅上升。在利益的驱使下, 旅游“黑车”也逐渐出现以较低的价格承揽业务。但其安全性差、服务差、坐地起价等状况严重威胁旅客合法权益, 也因其运输周期和路程短具有很高的隐蔽性。
(四) 旅游客运企业发展之后
虽然, 内蒙古地区旅游客运企业资源已实现初步集约化, 但其规模小、管理能力弱、风险抵抗能力差等特征依旧十分明显。部分企业无固定办公场所、停车场、发车点, 企业管理和服务没有规范章程, 承运人私自揽客、随意停车等行为也屡见不鲜。
三、内蒙古道路旅游客运发展策略分析
(一) 推进企业集约化经营
1. 积极建立道路旅游客运企业扶持制度, 鼓励有市场竞争力、信誉良好的企业通过兼并整合的方式扩大经营规模。引导旅游客运市场建立产权明晰、责权明确的龙头企业, 带动行业整体发展。
2. 积极推进企业联盟。以效益好、服务有、管理强的企业为核心, 以合资、合作的方式推进旅游客运企业之间形成联盟, 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企业群, 有效利用市场资源, 凝聚行业核心竞争力。
3. 严把市场经济客观规律, 及时清理安全隐患突出、服务质量差的企业, 逐步扭转市场小、散、乱、弱的局面。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推出机制, 充分加强行业主管部门的市场调节职能, 推动市场良性进化。
(二) 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1. 依托现有的道路运政四级管理系统, 进一步完善道路旅游客运信息管理平台, 实现网上选车、网上结算、网上评价等功能一体化。同时, 完善实时监控、信息查询、统计分析决策等功能, 定期发布旅游客运市场信息, 科学分析市场供求信息, 全面掌握市场运行状态。
2. 建立旅游市场信息互通机制。由主管部门负责将审验合格的道路旅游客运企业和车辆在门户网站公布, 方便公众查询。利用网络、手机客户端等方式公布旅游客车运行信息、安全状态、责任人等内容, 使公众方便了解旅游客车的状态, 保障旅客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3. 加快推广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BDS) 、电子监控系统、车载无线网络系统等, 保障旅客安全, 提升服务质量。同时, 建立道路旅游客运企业和人员诚信档案数据库, 提升行业诚信经营水平。
(三) 强化安全生产体系
1. 加大市场监管力度。应严格执行《道路客运企业安全管理规范》, 落实运输企业主体责任制, 加大安全生产投入, 全力保障乘客人身财产安全。严格要求司乘人员落实发放安全须知、播放安全视频、提醒使用安全带等必要措施, 做到细处着手, 查漏补缺。对运距超过400 公里的运输车辆, 必须配备2 名以上司机轮流作业, 并严格遵守驾驶时间。同时, 加强与公安、旅游、工商等部门的合作, 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 有效保障道路旅游客运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 加快完善市场管理体系。探索实现旅游客运部门联合管理机制, 形成多部门联动, 层级明晰、职权明确的大监管框架。同时充分利用道路运输行业协会的作用, 在协助行业内部监管的基础上, 形成与其它管理部门和广大从业人员的沟通纽带, 保障平稳有序。
3. 全面推进企业改革。通过行业主管部门引导、行业协会推动、运输企业积极参与的模式, 使运输企业有只重效益转变为安全为先、并重效益。应督促企业完善安全生产制度, 落实岗位安全职责, 将安全生产运行情况与薪酬直接挂钩, 并以此为人员考核人用的重要参考。
(四) 全力提升服务质量
1. 全面构建以乘客需求为出发点的品牌理念, 以诚信、热情、有序为核心打造符合企业自身特色的核心文化。从运营管理、安全保障、人员规范和培训等方面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强化司乘人员思想道德水平, 提升对旅游文化及相关知识的培训力度, 培养业务能力突出、知识储备丰富、服务能力过硬的从业人员队伍。同时, 畅通投诉反馈渠道, 及时处理和反馈服务对象的建议和意见, 逐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2. 依托旅游集散中心, 大力发展精品旅游线路, 丰富道路旅游客运服务种类, 积极与其它运输方式衔接融合, 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旅游客运体系。应坚持道路旅游客运线路开发与旅游景点开发同步的原则, 充分满足旅游市场发展需求。同时, 围绕春节、黄金周等旅游高峰时段, 及时增加运力, 满足游客出行需求。
(五) 推进绿色运输发展
1. 调整运力结构, 淘汰老旧车型。应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道路旅游客运企业积极淘汰高耗能、技术差的老旧车型, 推广先进节能车型, 尤其应大力推广清洁能源运输车辆。同时, 鼓励道路旅游客运企业发展接驳运输, 在条件成熟的线路上最大程度的整合运输资源, 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2. 鼓励企业加强节能驾驶和节能操作管理。积极组织和参加驾驶员节能大赛, 并有针对性的进行节能驾驶培训, 在保障运输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前提下, 尽可能减少能源消耗。同时, 细化各岗位节能操作规程, 将节能标准与岗位考核结果挂钩, 实现人人参与、人人监督的节能减排新局面。
3. 建立节能减排考核标准。应由道路运输主管机构牵头, 联合环境保护部门、旅游部门等研究建立节能减排考核标准, 将道路旅游客运节能减排目标细化, 并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巡查, 将考核结果作为企业整体考评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质量信誉考核体系。同时, 及时公示考核结果, 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 推动行业节能减排进度, 最终形成绿色有序、和谐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赵光辉.我国道路运输服务业发展评述[J].综合运输, 2015 (6) :27-28.
[2]林晖.道路客运企业拓展旅游市场的思考[J].交通与运输, 2013 (6) :23-25.
[3]孙振华, 高铁客运专线对公路客运的影响研究[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14 (2)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