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138块沙三段储层流体性质判别标准研究

关键词: 濮城 储层 新井 识别

前言

濮城地区濮138块属典型的低孔低渗性砂岩储层。因储层物性差, 埋藏深, 对该区储层识别及油水层判别存在很大困难。紧跟实际生产需要, 提高有效储层识别, 对该区块进行深入细致研究, 为新井解释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一、储层“四性”特征

1. 岩性特征

该区块储层岩性以粉砂岩为主, 含少量细砂岩, 岩石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 长石次之, 胶结物多为灰质和泥质。沙三段是一套砂泥岩、页岩、油页岩和盐岩的地层组合。

2. 物性特征

储层沙三上油层平均孔隙度11.9%, 渗透率2.06m D, 沙三中油层平均孔隙度10.8%, 渗透率1.3m D。该区基本上属于低孔低渗砂岩储层。

3. 电性特征

本区沙三段砂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自然伽马中等数值65-110API;自然电位负异常且幅度大小不匀;井径缩径或接近钻头直径;微电极中等数值, 幅度差明显;储层密度值和中子值低于围岩, 声波曲线平直;受围岩 (页岩、油页岩) 影响严重, 泥岩电阻率较砂岩储层电阻率偏高, 明显不同于常规储层测井响应特征。

4. 含油性特征

以本区其中两口井原油密度资料为例, 沙三中平均地面原油密度0.8571g/cm3, 粘度10.78mpa·s, 凝固点30℃。根据投产资料显示该区含油性好, 原油具有低密度, 低粘度, 低含硫等特点。

二、测井解释标准

本区岩性较复杂且物性差, 电阻率测井响应受岩石骨架影响严重, 反映储层流体性质的信息弱致使流体性质难以判断, 给储层精细解释与划分带来困难。

1. 资料标准化及确定物性下限

早期测井解释标准已不适应目前的解释工作, 物性下限需重新确定。通过岩心分析数据与测井解释参数相互验证, 合理选取标准层段, 进行测井资料标准化处理。依据试油、投产资料, 通过研究分析得出物性下限在:φ≥6%, DT≥210μs/m, DEN≤2.60g/cm3。

2. 试油资料确定油水层标准

建立砂岩储层孔隙度-电阻率交会图版, 及相应的储层评价标准, 从而指导测井解释工作以提高解释精度。分层位 (沙三上、中、下段) 作密度-深感应、声波-深感应和孔隙度-深感应交会图, 综合各区域及层位分析得出本区储层解释评价标准 (见表1) :

三、应用效果

本区濮X侧井3号层:电阻率大于4Ω·m, 声波时差在205-225μs/m之间, 高于物性下限。该层所选资料点均落在解释标准图版中低产油层区域内, 综合解释为低产油层。射孔后日产液7.8t, 日产油5.9t, 含水仅25%。解释结论与投产结果相吻合, 验证效果明显。

结论

通过本区沙三段砂岩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可识别及划分储层。结合试油和投产等资料, 重新确定该段砂岩储层物性下限, 建立了油水干层解释评价标准, 为后期部署的新井及老井再挖潜提供测井评价依据。

摘要:濮138块沙三段砂岩储层具有砂体厚度较小, 连通性差, 非均质性强等特点, 属低孔低渗储层, 这类储层在流体性质判别方面存在困难。针对该区十余口井, 以试油投产层段为依据, 结合地质、录井资料, 通过对测井曲线进行标准化处理, 建立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 确定物性下限, 开展油水层测井识别研究, 建立该段储层流体性质判别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低孔低渗,流体性质,判别标准

参考文献

[1] 李国军, 范朝晖等.濮城地区濮138块测井解释标准研究[J].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4, 05, 142-143.

[2] 彭红浪, 周丽艳等.赤岸油田韦2块储层四性关系研究[J].国外测井技术, 2010, 04, 26-3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分析 下一篇:《大话西游》超级经典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