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宿舍安全防火措施

关键词: 职工宿舍 宿舍 施工人员 防火

第一篇:职工宿舍安全防火措施

职工宿舍防火安全管理规定范文

宿舍防火、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现场施工人员宿舍安全防火防电管理,消除火险漏电隐患,杜绝火灾事故,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各住宅楼道是公用通道,又是消防通道,禁止堆放杂物,确保消防通道畅通。

第二条 禁止各宿舍职工私自拉接电线。安装电器设备应由电工人员安装。

第三条 禁止在宿舍内使用电炉子、热得快等电热器具;严禁使用明火如煤油炉、酒精炉等燃具和存放汽油、煤油、酒精等易燃易爆物品 。

第四条 烟头、火柴梗不得随意乱扔,禁止躺在床上吸烟,以免发生火灾。

第五条 外出或睡觉前,必须要检查用电器具是否断电。做到外出随手断电,拔下电源插头。

第六条 严禁在阳台和窗口燃放鞭炮,不要在阳台上放置易燃物。

第七条 严禁在宿舍楼内及过道焚烧垃圾杂物。

第八条 严禁非火警动用消防设备和器材。

第九条 一旦发生火灾,不要惊慌失措,要立即拨打消防报警电话: 119,并第一时间通知该施工单位领导。报警时要讲清楚详细地址、楼层、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及报警人姓名和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接消防车。如果火势不大,应迅速利用宿舍内中备有的灭火器材,采用有效措施控制和扑救火灾。未切断电源前不得用水扑救。

第十条 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切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救火时不要贸然开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第十一条 发现火势变大,自己无法控制,一定不要贪婪财物,要当机立断披上湿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冲出去。穿过烟雾逃生时,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若所有路口被大火封堵,要立即返回室内,用挥舞衣物或呼叫等方式向窗外发出求救信号,千万不要盲目跳楼而要等待救援。

第十二条 宿舍住宿人员及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改、加装、拆卸室内供电设施。

第十三条住宿人员禁止动用和损坏公共场所配电箱、开关或灯具等用电设施,如有违反规定造成损失或事故的,除加倍赔偿外要追究

相应责任;工作人员对上述行为发现不予以制止而造成的后果同样负重要责任。

第十四条 寝室内或寝室之间禁止私拉、乱接电源和宽带网线,禁止在灯具上栓蚊帐、晾晒衣物、节日装饰物等。

第十五条 发现寝室长时间超负荷用电时,该施工单位管理人员有权停止供电;住宿人员要做到人走断电,以免超负荷用电或长时间供电散热受阻而导致火灾等以外事故。

第十六条 住宿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宿舍安全用电制度,对违反制度者追究责任,并酌情进行处罚。

天津市陆港石油橡胶有限公司

2010-12-6

第二篇:宿舍安全防火规范

宿舍安全用电、防火规范

为了保证员工住宿生活安全,保护员工生命财产的安全,在满足员工住宿生活基本需求基础上,规定员工宿舍安全用电、安全防火的要求,以及日常管理、检查、整改、考核等工作的规范。

一、安全用电

1、每间宿舍除现有照明、电视、空调等电器设备外,安全用电负荷不得超过1200w(按用电器铭牌标注)。所有用电器应错时启动,避免瞬间过载。

2、员工自备的各种交流用电器,必须是正式生产厂家,且具有铭牌和安全标志的产品,并严格按其说明书要求使用,严禁使用三无产品和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及具有安全缺陷的用电器

3、除公司提供的电源插座外,不得私自加装插座和私拉乱接交流220v电源线。如确需增加时,应向所住区域宿管员申请,经人事行政部审查批准备案后,公司统一按装配置,费用自理。

4、严禁使用热得快、电炉、电热毯等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生活电器

5、室内无人时,应关闭所有用电器,不得在室内长时间无人时,开启各种充电器、电热器、电热水壶及电饭锅等,避免因用电器故障引发设备、电源线短路,引发火灾。

6、员工在使用室内用电器及开关时,严禁用湿手、湿布等易导电物体接触,避免发生触电事故,各种电器及电源插座附近不得放置易导电物品。

7、爱护和正确使用公司提供的电器设备、设施,严禁私自拆改、损坏,违规使用。

8、宿舍内的用电器及设施发现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关闭电器或所有开关,以防事态发展、蔓延,向所住区域宿管员报告,人员应及时离开现场

二、安全防火

1、宿舍内禁止使用、存放各种易燃易爆物品,如:塑料泡沫、汽油、稀料、鞭炮等。

2、禁止在室内点燃蜡烛、酒精、燃气炉(灶)等明火用具。含有压缩气体的各种化妆品、打火机及充气乙炔罐应避免阳光直射,远离热源。

3、非经允许,严禁在室内擅自使用电焊机及电动工具等,从事与生活无关的作业。

4、不得在宿舍内及宿舍区域内随意丢弃烟头,应置于烟灰缸及其它弃烟设施内。烟灰缸内不得放置易燃物,严禁在室内床上躺卧吸烟。

5、室内需点燃蚊香时,应将蚊香架放置在金属盘内,并置于地上且远离床铺的空旷区域,周边不得有易燃物品。

6、一旦发现火险隐患,应立即向所在宿舍区域宿管员报告,所有员工应迅速撤离现场

7、爱护和保管好宿舍区内的灭火器材,做到“三懂三会”,宿舍门窗及走道不得堵塞,开启自如,畅通无阻,以保证发生火灾时正常使用,人员安全撤离。

三、检查、管理与考核

(一)、管理和检查

1、人事行政部和宿舍管理组长负责宿舍区及各区域的日常管理、检查、记录、处置和考核。各区域宿管员负责所在区域的日常管理、检查、记录、处置和考核。住宿员工应对所在区域宿管员负责;宿管员应对宿管组长负责,宿管组长应对人事行政部行政主管负责。

2、行政专员(区域安全员)每日巡视检查一次;宿管组长组织宿管员对所辖区域每日晚检查一次,认真填写日常巡视检查记录,详细、全面、真实记录检查和处置内容。行政专员负责每日记录的收集、汇总和核实,节假日期间由宿管组长安排每日检查、记录。

3、行政专员和宿管员有权对发现的员工违规事件进行处置,处置结果应由行政主管上报人事行政部经理及安全办并存档,处置结果应于事后进行公示。

4、行政专员在检查中发现和宿管员上报的安全隐患,应在第一时间上报安全办,由安全办负责及时落实整改。在节假日和公休时间如若发现严重隐患时,宿管组长应立即电话告知行政专员(或行政主管),出现突发事件时,按灭火疏散预案进行处置。

5、人事行政部、安全办不定期进行抽查、核实、监督检查安全用电、安全防火日常管理工作。

6、对违反《规范》中的行为给予经济处罚。造成重大后果的将追究其经济及刑事责任。

(二)、违规的经济处罚

1、超规定使用电器的,处50元/次罚款;

2、违规使用不合格电器,处100元/次罚款,并没收不合格电器;

3、私拉乱接电源线的,处100元/次罚款;

4、使用违禁电器的,处100元/次罚款,并没收其违禁电器;

5、未按要求关闭用电器的,处50元/次罚款;

6、私自拆改、损坏,违规使用公司提供的电器设备、设施的,处100元/次罚款,并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

7、 发现异常及隐患,未及时报告和采取措施的,处100元/次罚款;

8、 违规使用、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处50元/次罚款,并予以没收;

9、 违禁使用明火器具的,处100元/次罚款,并予以没收;

10、违禁在室内使用电焊机、电动工具的处50元/ 次罚款;

11、发现随地丢弃烟头、烟缸内有易燃物、躺卧床上吸烟的处20元/ 次罚款;

12、无故堵塞门、窗、走道等安全通道的,经查实后处50元/次罚款;

(三)、违规的责任处置

1、员工违反规范要求,且产生严重后果的,除罚款外应承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涉及违法的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区域宿管员、专职主管专员、安全办主管分别承担相应责任。

2、 因所辖区域失察发生安全事故的,对当事宿管员处100元/次的处罚;主管专员、宿管员未履行检查监管职责,记录不全、不实,发现违规不处置、不上报的,处100元/次罚款。

3、 人事行政部及安全办无故未按时落实隐患整改,未按要求进行抽查、处置,处责任人100元/次罚款。

本规范自2014年7月21日执行。

现代阳光自行车(天津)有限公司

2014年7月

第三篇:学生宿舍防火安全常识

(宣传稿)

一、宿舍常见的不安全隐患和因素有哪些?

1、私接乱接电源:有的为了自己方便,从室内插头处私接电源充电或其他用途。

2、使用大功率违规电器:少数同学图方便,违反宿舍防火安全管理规定,私自使用热得快、电炉、电饭锅等烧水做饭,有的使用劣质电器等,极易造成短路、超负荷,造成火灾。

3、吸烟或乱扔烟头:有些同学喜欢吸烟,并随地乱扔烟头。将烟头扔在走廊的杂物上,易引燃杂物发生火灾。躺在床上吸烟,烟头一旦掉在床上,就会发生火灾事故。

二、安全防火要做到哪些?

1、不使用热得快、电炉、电炒锅、电茶壶、电热毯等大功率违规电器:及时制止或举报其他同学使用类似威胁大家安全的电器

2、在寝室内不可使用蜡烛等明火、不焚烧信件杂物。

3、寝室内禁止吸烟。

4、留意宿舍楼内的消防器材放置地点和使用方法,熟悉宿舍楼内的安全通道,以防万一。

三、在宿舍遇到火灾怎么办?

1、沉着应对、冷静思考、见机行动。

古人云:行成于思,如果发现某宿舍着火,浓烟挺大但没有明火,就应判断为初期火灾及时扑救,切不可贻误战机酿成大火。 首先应切断电源。然后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提着灭火器进入室内,对准着火底部喷射。如火势不可控制,不要惊慌失措私自行动,要听从宿舍管理员的指挥,迅速疏散到安全地方,同时要镇静拨打辅导员电话报告。

2、正确选择疏散路线和逃生方法。

遇到火灾从楼梯向下层逃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水浇湿衣服,以较低身姿快速有序冲出烟雾区,到达安全疏散口。

如果疏散楼道被咽气污染严重不能通过时,起火楼层以上同学可向上层疏散,直至楼顶。

火势蔓延很快,未能及时疏散逃离,可撤离到未起火房间,并将房间门窗关严,用湿毛巾把门缝堵严,防止烟气侵入,同时可打开外窗,用有效方式向外示意,等待救援,切不可盲目跳楼。

如火势太猛,可将床单、被罩、窗帘等撕成宽条,连接成绳索,将绳索一端牢系在暖气管道或其他牢固物体上,抓住绳索,由窗外墙体滑下。

四、灭火器使用方法。

1、干粉灭火器: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一只手握住喷嘴,另一只手握紧压柄,干粉即可喷出。

2、1211灭火器: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然后握紧压柄开关,压杆就使密封间开启,在氨气压力作用下,1211灭火剂喷出。

3、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时,先拔掉保险销,然后握紧压柄开关,二氧化碳即可喷出。

五、注意事项:

1、干粉灭火器属于窒息灭火,一般适用于固体、液体及电器的火灾。

2、二氧化碳灭火器、1211灭火器属于冷却灭火,一般适用于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的火灾。

3、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措施。因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达到8.5 %时,会使人血压升高、呼吸困难;当含量达到 20 %时,人就会呼吸衰弱,严重者可窒息死亡。所以,在狭窄的空间使用后应迅速撤离或带呼吸器。其次,要注意勿逆风使用。因为二氧化碳灭火器喷射距离较短,逆风使用可使灭火剂很快被吹散而影响灭火。此外,二氧化碳喷出后迅速排出气体并从周围空气中吸收大量热量,因此,使用中防止冻伤。

第四篇:学生宿舍防火安全应急预案

⒈防范预案(措施)

⑴严禁将火柴、打火机等火种带入教学区。

⑵教学区和办公区不得使用明火照明(煤油灯、蜡烛等)。 ⑶严禁在办公室、实验室内使用电火炉、电热毯、电热水器等。 ⑷严禁在校园内存放或燃放烟花爆竹

⑸严禁在校园内焚烧废纸、树枝、树叶等。

⑹凉晒的衣服必须在空调压缩机、散热风扇50cm之外。 ⑺组织全校师生听取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⑻进行学生自护疏散、义务消防队员消防器材使用及紧急状态时切断电源、燃气源等演练。

⒉应急预案

⑴处理程序:

①出现火警:立即组织有效补救,切断电源、燃气源,防止火势蔓延。 ②迅速组织学生从最靠近的安全通道疏散(不得组织学生扑救)。 ③在实施第①、②条款同时,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必要时拨打119火警电话,以求援助(火警电话必须讲清楚事发地点、所处地域、方位、火情种类等)。

④及时组织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

⑤排查事故原因,及时处理并上报。

⑵组织实施:

①参加人员:在消防车到来之前,以义务消防队员为主,其余人员(尤

其是教师)均有义务参加扑救。

②消防车到来之后,校内人员配合消防专业人员扑救或做好辅助工作。

③使用器具:灭火器、水桶、脸盆、铁锨,水浸的棉被等。 ④各级领导要迅速组织人员逃生,原则是“先救人,后救物”。 ⑤无关人员要远离火场和校区内的固定消防栓,以便于消防车辆驶入。

⑶扑救方法:

①扑救固体物品火灾,如木制品,棉织品等,可使用各类灭火器具。 ②扑救液体物品火灾,如汽油、柴油、食用油等,只能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沙土、浸湿的棉被等,绝对不能用水扑救。

③扑救电器用BC干粉灭火器。

④扑救金属要用ABC干粉来火器。

⑷注意事项:

①火灾事故首要的一条是保护人员安全,扑救要在确保人员不受伤害的前提下进行。

②火灾第一发现人应查明原因,如是电源引起,应立即切断电源。 ③火灾后应掌握的原则是边救火,边报警。

④人员在逃生时应掌握方法(略)。

⑤一般不组织学生参加灭火。

第五篇:宿舍安全防火协议书

甲方:乙方:

根据国家《消防法》的有关规定,为了进一步做好员工宿舍的安全消防工作,实行安全防火责任制,本着谁居住谁负责的原则,各住宿人员为第一责任人,现就员工宿舍的安全订立以下协议:

1.严禁乙方使用明火在集体宿舍楼内做饭、烧水以及燃放烟花爆竹等,一经发现,没收所使用器具,甲方将收回宿舍。如由此引起后果,责任由乙方完全负责。

2.乙方在使用电冰箱、电视机、电脑、微波炉、洗衣机、电淋浴器和有自动断电保护功能的电水壶、电水杯等电器时,不能超出插座核定用电量,经查出严肃处理,使用电器发生事故,由乙方负全部责任。

3.严禁在宿舍内私拉、乱接电线,严禁使用伪劣等不安全电器产品。由此出现问题,引起事故,责任由乙方完全负责。

4.不得在宿舍内焚烧物品,严禁挪用和破坏消防设备,严禁堆放和存放杂物、易燃易爆及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

5.乙方不得将宿舍租给他人进行违法违规行为,如出现事故乙方负连带责任。

6、非因甲方原因引起的乙方人身、财产安全事故,甲方不对乙方承担任何责任。

7.因乙方过错引起安全、火灾等事故,给公司或第三人造成财产和财产之外的其他任何损失的,由乙方承担赔偿损失和承担一切法律责任。

8.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持一份。

甲方代表人(签字): 乙方(签字):

20xx年 月 日 20xx年 月 日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职工安全知识手册 下一篇:铁路职工的安全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