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振兴矿业监测监控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关键词: 监控 煤矿 传感器 监测

2024振兴矿业监测监控工安全生产责任制(精选2篇)

篇1:2024振兴矿业监测监控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振兴矿业监测监控工岗位责任制

1、根据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安全生产监控系统可靠运行。

2、监测监控工必须经过特殊工种培训,持证上岗。

3、了解掌握井下工程的进展情况,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及时组织人员安装各种传感器。

4、准确掌握监控系统的运行使用情况,按规定校验监控设备,对查出的问题立即组织解决。

5、对瓦斯传感器、断电仪定期组织人员进行调试校正,保证瓦斯传感器测量误差不超过《规程》规定,断电仪动作灵敏可靠。

6、负责做好各项监控记录、各项监控报表的打印整理,并送领导审阅,对各种监控资料、图纸妥善保管。

7、及时排除监控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故障,保证监控系统能够准确可靠运行。

8、不断学习业务知识,熟练掌握监控系统各项性能,能够及时处理设备运行中出现的故障。

9、监控设备主机属安全监控专用设备,禁作其它用途,更不能在主机上打游戏。

郑州神火振兴矿业有限公司2014年元月1日

篇2:2024振兴矿业监测监控工安全生产责任制

目前, 煤矿普遍存在入井人员管理困难、管理人员难以及时掌握井下人员的动态分布及作业情况的问题。国内对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越来越高, 建立可靠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对改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KJ69N型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在新查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应用情况。

1KJ69N型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概况

1.1 系统组成

KJ69N型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以井下移动人员和移动设备为监测对象, 主要由地面中心站数据传输通道、无线数据监测分站、无线编码发射器、本安电源等设备组成, 如图1所示。地面中心站包括监控主机、Web服务器, 通过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数据, 形成可供用户随时查询的多种应用文件或图表, 实现对井下作业人员的实时监测与管理功能[1,2]。

1.2 系统主要功能

1.2.1 井下人员监测查询功能

(1) 可实时监测查询当前井下人员的数量及分布情况、人员所处的位置、人员的活动踪迹及在各区域停留时间。

(2) 可查询区域当前人员信息、人员进入区域的时间和各监测点人员经过的信息[3]。

(3) 可实时监测当前各区域、各部门、各工程、各职务下井人数及人员区域分布情况。

(4) 可对特定人员进行实时跟踪, 对重要区域进行单独显示。

(5) 可查看任一历史时刻的人员分布情况。

1.2.2 统计考勤功能

可具体显示井下人员确切的下井时间、上井时间, 并根据工种不同判断人员是否跟班, 确认该次下井是否有效;可分类统计, 便于考核;可打印月考勤报表、任意时间段下井统计等有关报表[4]。

1.2.3 大屏显示功能

井口安装LED大屏, 可实时显示经过监测点的人员姓名、射频号及当前井下人员数量信息。

1.2.4 双向通信功能

系统具备双向通信功能, 携带KGE37B无线编码发射器的人员遇到紧急情况可向地面监测中心发送紧急呼叫, 井下发生灾害时, 监测中心可向某区域或全矿井发送报警撤退信号。

1.2.5 惟一性检测功能

在副井口检身处入井口/出井口处设置检卡器、监视器以及后台检卡监控电脑组成检卡系统, 对每一张卡的完好性与惟一性进行检测, 可以显示该卡人员的照片、卡号、单位、工程等基本信息。

1.2.6 信息联网功能

可向局、矿信息管理系统提供有关人员的实时和统计信息, 可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以浏览网页的方式实现信息共享[5]。

2KJ69N型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在新查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应用情况

新查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有着40多年开采历史的矿井, 随着井下采区的不断延伸, 井下点多面广战线长, 人员分布广、流动性大, 这种现状给安全生产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 也给地面管理人员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监控与管理带来了困难。新查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自2009年开始设计安装KJ69N型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 井下共设置14个监测分站、67个接收器, 几乎覆盖了全矿各个采区, 为矿管理人员实时掌握井下作业人员的活动情况提供了准确可靠的数据, 系统布置如图2所示。

监测分站主要安设在各大变电所, 可就地取电。无线接收器作为地标监测点, 主要安设在巷道的分叉处、采煤面、掘进头的门子口, 服务于其所在分站。每个分站可连接有5~7个接收器。分站与接收器覆盖的所有地方称为一个区域, 分站是区域的中心, 负责与地面服务器进行数据收发

所有下井人员必须佩带人员定位发射卡, 型号为KGE37B。下井人员的基本信息提前如实录入服务器数据库, 做到人卡相符。井下无线接收器会接收任何一个经过它的发射卡的信息, 并将数据传送给监测分站和通过光缆传输给地面机房服务器。服务器通过KJ69N监测监控平台软件把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并将每个下井人员井下经过的时间、地点、活动轨迹直观反馈给监控中心。另外, 软件强大的数据统计功能会根据分站和接收器所在区域位置统计其所在区域任一时间的人员总数。

当有紧急情况发生时, 下井人员可按下发射卡的紧急按钮向地面监控中心求救。监控中心根据求救信号源可知道人员所困位置, 及时有效地进行抢救。当某区域发生灾害时, 监控中心也可向该区域发送报警撤退信号, 井下人员接到发射卡发出报警信号就可以第一时间撤离现场[6]。

新查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自安装KJ69N型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以来, 建立了系统的维护和管理制度, 设备及系统软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稳定,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原因及解决办法如下:

(1) 定位卡电池寿命短, 更换电池频繁

原因:井下部分工作地点潮湿, 定位卡电池长期处于慢放电状态;电池自身容量较小。

解决方法:建议厂家提高定位卡隔水能力, 适当扩充电池容量。目前, 新查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部分矿井使用的新型卡 (大卡) 属更新换代新产品, 正在普及中, 基本杜绝了该问题的发生。

(2) 经常出现漏卡、漏勤

原因:电池更换不及时;定位卡因受撞击或者受潮生锈导致电池接触不良。

解决方法:建议厂家对定位卡加设防振设施。新查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也加大宣传了定位卡的重要性, 提高工人佩戴和使用定位卡的规范性

(3) 井口LED电子屏不显示部分定位卡

原因:上下井高峰期, 接收器无法全部及时接收所有定位卡;灵敏度不高, 对功率低的定位卡不能显示。

解决方法:建议厂家换用接收能力强的接收器, 而不是用普通的接收器为LED屏传送数据。

3结语

新查庄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井下人员安全监测系统自安装运行以来, 运行稳定, 实现了对井下作业人员的监测、查询、定位、跟踪管理, 提高了矿井的抗灾能力, 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汪彦峰.祁南煤矿人员安全监测系统的改造[J].工矿自动化, 2010, 36 (4) :83-85.

[2]蔡鹏.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淮南:安徽理工大学, 2008.

[3]马万江.KJ125矿山人员定位系统在屯南矿的应用[J].江西煤炭科技, 2009 (1) :50-52.

[4]陈立芳.煤矿定位考勤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与网络, 2008 (20) :57-59, 62.

[5]黄旭慧.基于ZigBee技术的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研究与应用[D].南昌:南昌大学, 2008.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安全监测监控工作总结 下一篇:监控质量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