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溃疡的部位、大小、胃酸分泌量的高低, 在病人全身情况好、溃疡较小、无恶性证据者, 可行药物治疗。内科治疗效果良好, 一般在8周以内溃疡即可愈合, 但是复发率较高, 2年内的复发率达40%, 其中70%在1年内复发。我院近2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 男, 59岁。患者腹部疼痛, 且唾液分泌增多、烧心、反胃、恶心、呕吐等其他胃肠道症状, 因呕血入本院住院治疗。该患者曾有磺胺类、头孢类抗生素过敏史。体格检查:T 36℃, P 81次/min, R19次/min, BP 168/91mmHg (1mmHg=0.133kPa) 。腹部平坦, 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扪及肿大, 莫非征阴性, 肠鸣音3次/min。胃镜提示:胃寞小弯侧见黏膜充血、肿胀、顶部有浅溃疡;十二指肠球部前壁查见约0.6cm×0.4cm×0.2cm大小溃疡。表面覆盖有白苔, 周边黏膜充血肿胀。病理活检提示:胃窭黏膜慢性炎。诊断: (1) 胃溃疡; (2)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1.2 诊断标准
(1) 主症: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 (2) 次症:食欲不振, 恶心呕吐, 嘈杂吞酸, 嗳气吐腐, 腕腹胀满, 大便不调等胃肠道症状;倦怠乏力, 四肢酸懒, 心悸气短, 消瘦失眠等全身症状;病情严重者常出现呕血、便血等出血症状; (3) 实验检查:纤维镜检查常见胃、十二指肠粘膜充血、水肿、糜烂, 有出血点或溃疡。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可见胃黏膜有龛影;胃蠕动与排空异常, 或有胃窦部激惹征, 十二指肠变形或有龛影。
1.3 治疗方法
采用自拟消化性溃疡汤治疗, 药物组成:柴胡9g、芍药12g、枳壳6g、甘草6g、郁金9g、黄芪18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9g、半夏9g、黄芩9g、白花蛇舌草15g、海螵蛸15g。加减:偏于肝气郁结加川檩子;偏于热郁者加黄连;偏于寒湿者加干姜;有血证者加白及粉l剂冲服。每日l剂, 水煎服。每剂煎2次, 每次煎15~20min, 取汁合匀, 分3次饭前服用。配合口服法莫替丁20mg, 每日2次;甲硝唑400mg, 每日3次。疗程均为1个月。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症状全部消失, 半年内不复发, 胃镜示溃疡面愈合或瘢痕形成。显著:主要症状消除, 半年不复发, 胃镜示溃疡面积较治疗前缩小1/2以上。好转:主要症状基本消除, 半年内虽有发作, 但疼痛程度减轻, 持续时间缩短, 主项理化检查无明显改变。无效:主要症状无变化, 主项理化检查无改变。
2.2 治疗结果
本病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 诸症若失, 复查胃镜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溃疡及糜烂均消失, 随访至今, 未见复发。
3 讨论
消化性溃疡属于中医胃脘痛、心下痞痛等范畴, 见于呕吐及便血等证型, 其病因多为饮食情志所伤。病机多为肝气郁结, 横逆犯胃。消化性溃疡的形成有很多原因, 其中高浓度的胃酸对黏膜的损害是基本因素;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病因, 以及药物、饮食等原因。西医对溃疡的治疗原则是减轻症状, 促进愈合, 防止复发, 减少并发症。常用药有碱性抗酸药、黏膜保护剂、组胺H2受体拮抗剂、质子泵阻滞剂、抗菌素等。但其缓解症状缓慢, 副作用多, 价格昂贵, 复发率较高等缺点。消化性溃疡属中医胃脘痛的范畴, 其发病与肝脾胃、饮食、情志等有关, 因此, 应告知患者平时保持舒畅得心情, 戒除不良生活习惯, 减少烟、酒、辛辣、浓茶、咖啡及某些药物的刺激, 对溃疡的愈合及预防复发有重要意义。
方中以柴胡、芍药疏肝解郁。枳壳、甘草理气和中, 共奏理气止痛之功。另加郁金以加强理气解郁之效, 川楝子也能加强理气止痛之功。黄芪、党参、白术补中益气, 健脾生肌, 茯苓、半夏健脾利湿和胃止呕。海螵蛸有制酸止痛之效。配以西药法莫替丁, 对胃酸分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溃疡愈后的维持量可减半, 肾功能不全者应遵医嘱调整剂量。胃溃疡患者和95%以上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胃内有幽门螺杆菌定植, 而该菌对甲硝唑敏感。
终上所述, 消化性溃疡及糜烂性胃炎的病理特点决定了中西医结合对本病的治疗方法, 即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指导下, 采用温胃散寒、活血止痛之方治疗消化性溃疡及糜烂性胃炎, 配以法莫替丁和甲硝唑, 抑制胃酸分泌和幽门螺杆菌定植。此法确实是一个使患者迅速获愈的有效捷径, 根据证型辨证施治, 灵活运用, 标本兼治, 故中西医结合治疗较单纯西医西药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疗效。
摘要: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粘膜被胃液消化所形成的溃疡, 可发生于食管、胃、十二指肠、胃-空肠吻合口和含有胃粘膜的Mecket憩室。由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约占胃肠溃疡的98%, 近年来实验与临床研究表明, 食物与不良饮食习惯、胃酸分泌过多、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粘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消化性溃疡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 特点是成因复杂、影响因素多、易复发。
关键词:中西结合,消化性溃疡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1740~1752.
[2] 顾全强.自拟消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J].广西中医药, 2004, 27 (1) :34.
[3] 吴海鹰, 文春燕.中医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体会[J].甘肃中医, 2008, 21 (9) :28.
相关文章:
肺错构瘤误诊为结核球一例分析02-15
嫩江流域单耳陶杯研究——兼论嫩江流域单耳陶器的起源02-15
56例孕妇带状疱疹治疗报告02-15
一例肾结核患者病例分析02-15
一例皮肤平滑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分析02-15
睾丸蒂扭转误诊一例分析02-15
一例对MRI双对比剂在肝脏局灶性病变诊断的研究概述02-15
一例维持性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后并发脑出血的分析与体会02-15
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