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校区
渭水校区防火安全调查之修远教学楼群调查(共2篇)
篇1:渭水校区防火安全调查之修远教学楼群调查
渭水校区防火安全 调查
——修远教学区调查
班级:41021002 姓名:张捷 学号:4102100213
建筑技术概论
一、开展调研工作的基本情况
1.调研时间:2012-12-20 2.调研地点:长安大学渭水校区 3.调研对象:修远楼建筑群
4.调研形式:上网查资料,查阅相关书籍,观察法,实测法
二、修远教学楼防火安全调查
修远教学楼为长安大学渭水校区教学楼群的的北侧部分,分为一、二、三四区。是校区内学生上课的集中地以及平时大量学生自习的地方,并且有大量教学与科研仪器。安全防火工作十分重要。
1、总平面布局:
火灾在相邻建筑物之间的传播途径主要有:
热辐射(由建筑开口向外发射)、热对流(建筑物发生火灾时室内外冷热空气对流形成的)、飞火(在风力的作用下,由上空飘飞)、延烧(由开口沿水平方向斜偏,使直接接触的建筑燃烧)
而其中,在设定规范中,尤以热辐射为主要传播因素,影响最大。
修远教学楼二区为封闭中庭式布局,内部由环绕的内廊连接。四区为内庭院式布局,内部也是由环绕的内廊连接起来的。而一区及三区则是单外廊式条状布局。一区与二区、二区与三区皆是用单外廊的“一”字教学楼连接起来,至于一区与四区,则是用过廊连接。另外,一区与三区教学楼是以二区教学楼为中轴线对称排列的。
A、防火间距: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热辐射、风向、风速、外墙燃烧性能及开口面积、室内可燃物的种类及数量、相邻建筑物高度、室内消防设施、着火时的气温和温度、消防车到达的时间及扑救情况等。
由于一区与三区沿二区中轴对称,他们与二区的最长距离都是30米,最短距离为17米。而一区与四区的间距是20米。(图1)
长安大学 建筑学院
1
建筑技术概论
(图1)
B、消防通道:消防车道是供消防车灭火时通行的道路。设置消防车道的目的就在于一旦发生火灾后,使消防车顺利到达火场,消防人员迅速开展灭火战斗,及时扑灭火灾,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火灾损失。
a、布置与形式
修远教学楼首先是以整个教学楼群为一个单位,适其周围设置一个大的环形消防车道。而平时也是作为校内车行通道。规范中规定,如短边长度超过24米时,宜设有进入内院的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穿过建筑物的门洞时,其净高和净宽不应小于4米;门垛之间的净宽不应小于3.5米。消防车道上空遇有管架、栈桥等障碍物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米。在一区与二区、三区与二区所形成的内院的西边过廊处均打开了一个5x4米的的消防入口,以利于内侧面的扑救。同时,由于整个楼群的东侧弧形扑救路离楼群较远,在一区与四区衔接的北侧面的中段开了一个6x4.3米的消防车
通道,以及在三区东南侧开通了一个7米宽的入口,以利于一、二、三区东侧面以及四区南侧面的消防扑救。
b、建筑的可达性:修远教学区有四栋主要建筑,建筑物沿街部分长度未超过150米,为了学生进出教学楼的方便和消防人员快速便捷地进入建筑内院救火,设连通主要道路和内院的人行通道以及为了方便进入扑救的车行通道。(图2)
长安大学 建筑学院
2
建筑技术概论
C、消防设施布置:
a.消防水源:修远教学区的消防用水主要由给水管网进行给水。平时未有紧急情况时,学校消防给水管网是和生活用水供给网合用。
b.室外消火栓沿建筑周围消防车道布置,(如图3)。消火栓距路边距离大约为1米,距房屋外墙距离大于5米。室外地上式消火栓有两个直径为65mm和一个直径为150mm或100mm的接水口。
(如图4)C.消防供电、配电室、电源
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消防给水、防排烟设备、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应急广播等的用电均为消防用电。
消防用电设备采用专用回路供电,其配电设备设有明显标志,其配电线路和控制回路按防火分区划分。
对于火灾应急照明、消防联动控制设备、火灾报警控制器等设施设置专用消防配电箱。
教学楼每层均配备有消防配电室以及消防设备间。
2、修远教学区建筑防火设计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建筑防火分区:防火分区就是采用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分隔构件划分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灾向同一建筑物的其他部分蔓延的局部区域(空间单元)
长安大学 建筑学院
3
建筑技术概论
建筑物的某空间发生火灾后,火势便会因热气体对流、辐射作用,或者是从楼板。墙壁的烧损处和门窗洞口向其他空间蔓延扩大开来,最后发展成为整座建筑的火灾。因而,对规模面积大、或多层、高层的建筑而言,在一定时间内把火势控制在着火的一定区域内,是非常重要的。
1)控制火势蔓延 2)确保人员疏散 3)利于消防扑救
A.水平分区:二区南侧部分以及教学三区同教学楼二区北侧部分以及教学一区均用防火门隔开。二区南侧部分与北侧部分又用防火卷闸隔开。一区又和四区自然隔开,仅以栈楼相连接,所以四区也应属一个防火分区。这样,在水平上就形成了三个主要的防火分区。
B.垂直分区:
修远教学楼共有五层,每层均用相当的耐火极限(未查明)的楼板隔开,并且在二区中庭内每层的内侧均
设置了防火卷帘,故每层上理应形成一个防火分区。
C.特殊部位和重要房间的防火分隔
调研中我们注意到二区四到五层均为电脑室、设备室,防火安全相当重要,故南北部分教室两侧均用防火门隔开,并且面对中庭部分均设置防火卷帘,两者自成小的防火单元。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室内防火设施
A.消火栓:室内消火栓应设置在明显易于取用的位置,一般设置在走道、楼梯附近,从入口大厅向内部走廊的入口处,有采光顶的共享空间的每一个走廊的出口和回廊的出口,或者外部共享空间进入室内的入口处。
调研过程中发现,教学楼的主入口大厅、次入口过厅、楼梯间、走廊等重要部位均设置有消火橱窗。每个消火橱窗的距离大约在十米到二十米的范围。有的还集中布置。比如在二区两侧的阶梯教室的台阶入口处的两侧均布置一个消
长安大学 建筑学院
4
建筑技术概论
防橱窗(如图5)、二区内总共大概布置了十二个消火橱窗,三区走廊一侧也是总共均匀布置了五个消火橱窗。故,笔者认为,修远楼的消火橱窗的布置是相当的充足啊。
B.防火门:防火门是一种防止火灾蔓延的有效防火分隔物。
基本要求:a.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b.在疏散走道和楼梯间的防火门应具有自动关闭的功能
经观察,修远教学楼的防火门主要布置在每层内二区分别连接一区和三区的入口处。并且均是朝楼梯疏散口开启,防火门的上端均设置了自动关闭的装置,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关闭,均符合规范。
C.防火卷帘
防火卷帘是一种类似于防火门的防火分隔物,被大量用在共建筑中得某些大厅的防火分隔当中,百货大楼的营业厅、展览馆内的展览厅,不便设置防火墙或防火分隔的地方,最好利用防火卷帘,把大厅分隔成较小的防火分区。
修远楼的防火卷帘主要分布在二区中庭的两侧
(如图6)
并且在两侧教室走廊的南北出入口处还设置了防火铁门,将二区完全分隔成了两个小的防火单元。
D.喷淋系统
长安大学 建筑学院
5
建筑技术概论
经观察,修远教学区在大厅主入口处以及两侧内走廊处均均匀布置了喷淋口。(如图7)E.消防电气系统
a.消防电源:通过一楼大厅的平面图中我们能直观的看到,教学楼每层都配备有相应的变
配
电
室
。(如
图8、9)
a.火灾探测器:未识别其分布。
F.消防报警系统:沿教学楼走廊侧均匀分布有消防报警装置。
(如图10)
G.火灾应急照明系统:沿走廊处门口顶处均适当布置了应急照明灯。H.5)防排烟设施:教学楼内一区、三区、四区的排烟方式为自然排烟,而二区中庭的玻璃顶上均匀布置有换气扇。
长安大学 建筑学院
6
建筑技术概论
③安全疏散
a.疏散出口与疏散楼梯
可以观察到,教室内均设置有两个疏散出口,门净宽为0.9米。门的开启方向均朝外。外走道宽度在2米左右,满足不小于1.1米的规范要求。
教学楼内的疏散通道为双向疏散。三区教学楼东西侧分布有两部封闭楼梯,东部两部楼梯之间最宽的距离大概为45米。修远教学楼二区分别与三区、一区均形成室外中庭,楼梯均可直接通向室外。二区东侧共用两部封闭楼梯,西侧有一部内挂的敞开楼梯,中段还有一部内挂直跑到三楼的楼梯,一区也有两部封闭楼梯,至于四区,则在其四周三个角落处均安置了一部楼梯,并且在东部中段还外挂了一部楼梯。故,笔者认为,基本还是可以做到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少于2个的规范要求。
B.安全疏散距离
教室内到安全出口的最大间距大约在25左右,符合小于30米的规范要求。
三、现状所存在的问题
1、在平面布局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修远楼四区的室外消火栓 布点相当贫瘠,(如图3)其背侧面及东侧面基本没有消火栓的布置,该区域存在一定的隐患。并且在总体布置上,局部区域布点过于集中,如图西北角。
2、修远四区的内院面除了室内消火栓可以使用外,未设置一定的消防通道,消防车根本无法进入,当火势相当室内消火栓无法使用时,将可能造成无法扑救的灾难。
3、笔者认为,修远四区的楼梯布置过多,其东北角的楼梯基本无人使用,完全可以用一部安置在东部内侧中适当的楼梯取代东北角以及东部中段的两部楼梯。
4、笔者认为,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校区选址距离过远,距离最近的消防站大约在15分钟以上,扑救时间过长使得消防扑救不及时,选址过远的问题远大于其他细节布置上的问题。
四、对策
1、合理增减四区教学楼的消火栓的布置数目以及调整其布
长安大学 建筑学院
7
建筑技术概论
置形式
2、改善消防质量、加强消防意识
考虑四区建筑围合再添加消防车入口不便,只能完善该区内的消防预警系、改良疏散楼梯、安全出口的疏散质量,加强同学们平时的消防自救意识,当然,如果条件允许也可以适当增加修远区义务消防巡逻队对该区进行实时监测以及定期的设备检测,并且在内庭内适当增加消火设备。
3、设计问题,由于笔者学识尚疏漏,无法给出良好的对策。
4、增设消防站点,避免存在消防盲区。
长安大学 建筑学院
8
篇2:渭水校区防火安全调查之修远教学楼群调查
长安大学渭水校区防火设计调研报告
——以东区宿舍楼群为例
姓 名:
班 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日 期:
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Chang’an University 建筑技术概论
摘要:学校的教学楼是一种人员非常集中的场所,而且具有较大的火灾荷载和较多的起火因素,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及其烟气蔓延很快,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对于此类建筑物,合理的防火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规划层面上,校园防火的合理布局对于师生的安全生活也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我们以渭水校区为总体观察对象,以长安大学渭水校区明远A栋教学楼为例,通过上网查询,文献参考,实地调查等方法,从总平面设计、平面设计、安全疏散及消防设备等方面做出了细致的分析,学习学校在防火方面所做的措施,并对现存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和解决措施,以此引起对学校建筑防火设计的普遍重视。
关键词:校园消防布局宿舍楼防火设计 消防设施 安全疏散
Chang’an University 建筑技术概论
宏观层面:运用规划思想,通过对校园防火的初步认知,培养规划整体思维模式。
微观层面:防火安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学习建筑技术概论与防火相关的内容后,对于渭水校区的防火安全情况,有必要进行一次系统的实践调查,以深入理解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为更好的进行专业学习与专业设计提供良好的基础。为此,本人对渭水校区东区宿舍楼群进行了一次防火安全调查。
希望通过此次调研,能够达到以下几点目的:
1.通过规划层面的思考,将所学的建筑防火规范与规划思想相结合,培养自身规划层面的思考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建筑单体的调研了解东区宿舍楼存在的防火问题,加深对建筑防火设计的认识,使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结合,理论联系实际。3.掌握与建筑防火有关材料的使用布置方式。
4.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主要包括:知识运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书写表达能力。
5.培养和提高从事科学调研的素质。培养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既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2.6调研方案的设计
调研分为两个阶段:11月12日和11月13日
第一阶段调研,通过查阅有关资料明确建筑防灾设计的重要方面:防灾规划、建筑内外空间设计、建筑抗震设计、防火分区、安全疏散、防、排烟设计以及报警系统和灭火设备设置的部位。明确调研的具体Chang’an University 建筑技术概论
任务并且打印建筑防火标准GB50016—2006,作为实地调研中的文献参考。
第二阶段调研,是在第一次统计信息的基础上,进行渭水校区东区宿舍楼的实地调研。2.7调查内容:
长安大学渭水校区东区宿舍楼群平面布局及内部的防火安全优缺点。2.8调查结果:
2.8.1 建筑防火间距与总平面布置
东区宿舍楼群总体呈“之” 字型东西线性排布,共有9栋宿舍楼,环绕着树慧园食堂以及大学生活动中心。
建筑火灾在相邻建筑间蔓延方式有四种,分别是飞火、延烧、热对流和热辐射。影响防火间距的因素有辐射热、风向、风速、外墙燃烧性能及开口面积、室内可燃物的种类及数量、相邻建筑高度、室内消防设施、着火时的气温和湿度、消防车到达的时间及扑救情况等。建筑防火间距应该按照建筑外墙最近距离计算,包括外墙突出燃
Chang’an University 建筑技术概论
根据分析得:
从整体分析,东区宿舍楼区域附近均有纵向干道贯穿于宿舍楼之间,从而将宿舍楼以串联形式相连,增加了建筑的可达性。东区宿舍区南侧修远大道将宿舍区域与主干道联系起来,从而加强了宿舍楼建筑群与校园整体的联系。
从宿舍楼单体分析,东区宿舍楼前均设有宽度约为4米的通行车道,转弯半径仅为6米,没有达到规范要求所有的12米,以上因素限制了每栋宿舍楼的可达性。宿舍楼之间所设置的草地景观和抬升铺地对建筑的可达性有一定的影响,但由于草地景观和抬升铺地对区域划分限制不是特别严重,所以车辆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强行进入铺地进行施救。
④消防供电设施布置情况:、本次调研得知:八号宿舍楼供电的配电室位于二层中段端头,设有对外开窗,并设有一个门作为出入口,由于靠近建筑出口,所以大大减小了火灾事故的隐患程度。出口距离建筑出口8.2米.由于学生宿舍楼配电室不设变压器,因此,出入口处采用了与普通宿舍相同材质的门而非防火门。据了解,此为木质门,外刷防火涂料,但总的来讲耐火极限不高。
配电室设有一个出入口。具体位置如右图所示: ⑤室外消防栓布置:
Chang’an University 建筑技术概论
积大约为560m²,分布有20间宿舍。规范上关于耐火等级为三级的防火分区要求长度不大于100m,面积不大于1200m²,该防火分区符合要求。分区间与两边分别设有乙级透明复合玻璃钢质防火门,由于在疏散通道上,防火门均采用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推式。但规范要求在疏散走道和楼梯间的防火门应具有自动关闭的功能,在这一点上宿舍的防火门并不满足。此外位于宿舍楼东西两侧的门常年关闭,只有“紧急时请敲碎玻璃逃生”的标语,且没有安置砸门锤,这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火灾安全隐患。
在竖向防火分区,每一层是一个防火分区,用具有一定耐火性能的钢筋混凝土楼板、上下楼层之间的窗间墙作分隔构件。2.8.4防火疏散 ①疏散通道布置:
调研得知:疏散通道均采用内廊式布置,宽度为2.4米,长度约为30米。通道直接通向楼梯间,进而通向室外。其中疏散通道的走向如下图所示:
9Chang’an University 建筑技术概论
水带。每条水带的长度不应大于25.0m; ②布置间距
经调研得知,在每个防火分区内均设有2个消火栓。其间距约为9米,距两侧楼梯间间距约为12米。均布置在走廊一侧,拿取较为方便。③布置高度
沿平直走道的消火栓栓口离地面或操作基面高度为1.1m。布置形式采用沿消防通道布置的形式,两个成为一组布置。
三、调查感受及问题分析
通过这次防火调查,我对建筑消防安全设计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近年来,我国不断发生或大或小的火灾事故,在造成财产损失的同时也夺走了许多生命,注重建筑消防安全设计,已经成了建筑师不得不遵守的原则。对于渭水校区宿舍楼群的消防安全,总体上还是符合相关防火规范的,但是在部分区域仍然存在安全隐患,总结如下:
1、总平面的消防车道虽然符合规范,但存在着一些障碍物,如15号楼下许多同学不按规定随意停放自行车,占用了车道;再如许多楼下的树木过于高大,紧急情况下会影响救援。
2、室外消火栓的布置基本合理,但个别消火栓超出了规范规定的最大间距
3、建筑内部疏散楼梯门、出入口门、及通往屋顶平台门并非全部可开启,存在严重的防火安全疏散隐患。
4、由于功率限制,许多大功率电器无法使用,但楼道里的插座
1Chang’an University 建筑技术概论
搭现象。
2、保持消防通道级安全出口的畅通,并定时检查消防设施,保证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正常使用。
3、向同学们普及防火知识,取缔乱停乱摆乱用电现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消防演习。
4、明确关于对楼下商业的相关规定,禁止明火。
建筑防火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不管是在建筑设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应该本着“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原则,做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做一个对他人和自己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人。
通过调研,我认为我校渭水校区东区学生公寓的建筑防火设计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但在一些细节上由于考虑到实际的运用功能和建筑防火设计的矛盾冲突,在一些细节上存在不合理处,根据我国建筑防火标准:GB 50016—2006相关规定,发现了渭水校区东区学生宿舍楼防火设计隐患之处并提出了相应的修改建议。
相关文章:
展示行业02-07
企业调查调查分析论文提纲02-07
大学生消费调查方案及调查问卷02-07
调查问卷调查方法02-07
育人风采活动总结02-07
员工满意度调查软件,敬业度调查,组织氛围调查,企业全面体检02-07
企业调查调查分析论文02-07
田野调查问卷调查设计02-07
爱心义捐活动策划书02-07
大学生爱心文艺晚会策划书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