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概念教学方法初探

关键词: 政治 理论课 思想 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概念的教学是政治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只有准确地讲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概念,才能掌握和运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原理,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采用启发式,克服注入式,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的方法,是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的一个主要环节。下面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概念的教学方法谈点个人的教学体会。

1 剖析概念定义,讲请概念的内涵

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的反映。任何概念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含义),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就是对概念下定义。只有剖析定义,才能讲清概念的内涵。在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祟高信念时,“理想”的概念较为抽象,为了使大学生易于理解,我采用了启发式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教育效果。我的做法是:首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在银幕上列出理想概念四个层次的划分:

①理想是人们根据事物发展规律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有实现可能的奋斗目标;②依据;③未来性;④可实现性。

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理想概念的理解。我给学生出了一道“理想和空想、幻想有何区别?理想有什么特点,它分为几种类型,你个人理想是什么”的题目。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共同探讨。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通过这样的双边活动,老师教学轻松,学生又学到了东西,得到启发和教育,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2 比较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比较确定及物之间的异同点,这是逻辑思维的一种方法。在政治概念教学中,把相关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概念进行对比,可以突出每个概念的本质属性和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准确地把握概念。如以上例所述,把理想、空想、幻想三个概念进行比较因空想幻想是一种现象,缺乏现实依据,没有可实现性,因而也没有未来性,从而得出理想具有两个特点:未来性,可实现性。由此可见,理想与空想、幻想的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现实的基础。又如《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第八章第一节内容中的“国体”与“政体”,这两个概念中虽只一字之差,但内涵却不相同,“国体”指一个国家的性质,“政体”是指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政治原则、政杈组织形式;“国度”与“国家”这两个概念,“国度”的外延要比“国家”的外延大,每一个独立的国家都拥有自己的人口、地域、主权和政府机关等基本条件。这样通过两者的内涵比较,可以使学生认清其本质的区别,讲清概念的外延有助于加深对概念内涵的理解。

3 采用恰切的例子阐明概念

在教学中,采用恰切的例子,容易使学生通过熟悉易懂的事例去理解生疏,抽象的概念,遵循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注意从直接感知的事物入手,从具体的事例讲起,通过分析、综合和归纳出概念的定义来让学生理解掌握概念。如“政治现象”这个概念,在教学中,首先举出一些国际,国内的一般政治现象。如资本主义国家竞选总统,我国召开人代会中等等,然后在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概括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它们都属于政治范畴,都是政治的具体表现,其中主要是关于国家政权的“制度”、“组织”和“活动”。

4 结合简明的图示进行直观讲解

简明的图示可以揭示概念的基本属性和内在联系,把抽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概念具体化,简明化。如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专题中分析“中国的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农业概念时,我向学生出示如下图1。

综合:农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农业代指种植业,包括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的种植栽培。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与养殖业两大部门。这个图表一下子搞清了知识的脉络及其内在结构,突出知识的整体性。结合运用简明图表、图示,使学生能具体,直观地理解该概念。

5 联系实际理解基本概念,运用概念分析问题

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时,引导学生针对认为“人生的价值是对个人享受和个人自由的满足”的资产阶级人生哲学,进行判断和分析,运用了“意识的能动作用”的哲学概念,认识到由于人类特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创造能力,即具有意识的能动作用,说明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评价人生的价值,不仅在于社会给予个人的权利和享受,更主要的是个人应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守卫在中越边境的战士说得好:“吃亏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亏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他们的言行,这是对“什么是人生价值”的最优答卷。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应该自觉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准备在四化建设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种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单纯追求个人享受和自由的观点,实质上是资产阶级的个人享乐主义和绝对自由在人生哲学上的反映,它在理论上是否认人的意识能动作用,在实践上必然动摇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对“两个文明”建设起着破坏的作用。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概念和原理分析错误观点,有助于培养和提高他们明辨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概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概念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根本的方法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理,遵循认识的途径,采用启发式,废除注入式。上面的浅见是本人多年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还需要在今后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

摘要: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方法,势在必行。只有准确地讲解其概念,才能掌握和运用该学科的原理,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推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剖析概念定义,讲请概念的内涵;二是比较相关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三是采用恰切的例子阐明概念;四是结合简明的图示进行直观讲解;五是联系实际理解基本概念,运用概念分析问题。

关键词:思政课,概念,教法,探讨

参考文献

[1] 郑永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广东高校师资培训中心,2006,7.

[2] 李萍.思想道德修养.广东高教出版社,2004,8.

[3] 郑永廷.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广东高教出版社,2004,8.

[4] 形势与政策概论,教育部重点课题组.汕头大学出版社,2006,7.

[5] 陈晓军.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教学案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7.

[6] 钱焕琦.思想道德修养.教师教学参考书,高教出版社.

[7] 王炳林.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案例解析.高教出版社,2004,3.

[8] 张万祥.德育资料库.宁波出版社,2004,10.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66553826@qq.com

上一篇:高校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论文 下一篇:在高校武术教学中建构主义理论的运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