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修理厂-安全工作方针与目标(精选5篇)
篇1:修理厂-安全工作方针与目标
安全工作方针与目标
一、安全工作方针与目标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目标及控制指标
为强化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实现安全生产目标,保障修理厂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确保修理厂员工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根据我厂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特制定修理厂安全生产工作方针、目标及控制指标。
(一)、安全生产方针
修理厂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以强化提高安全标准化为主线,围绕“加强教育、预防为主,强化责任、细化措施,技术保障、消除隐患”主要内容,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充分发挥修理厂职工安全工作的积极性,及时检查和消除各安全隐患和不安全因素,杜绝各种安全事故发生,为维修厂的生产经营提供可靠的安全保证。
(二)、修理厂安全生产目标及控制指标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生产,围绕“预防为主,消除隐患,落实措施,技术保障,坚决杜绝重特大事 故,遏制较大事故,防止因维修质量和机械故障造成的车辆事故”为主要内容,制定安全生产目标如下:1生产岗位重伤以上事故为零;
2、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上岗率为100%;3每个季度对全厂进行一次安全隐患排查,安全隐患整改率达100%;
4、重大火灾事故为零;
5、车辆维修返修率≤0.5%。
6、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大会,职工出席率达100%。
篇2:修理厂-安全工作方针与目标
2015年安全生产工作方针与目标
根据《机动车维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相关要求,明确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建立控制指标体系,对安全生产实行定量控制和考核。结合我司自身情况,特制定如下安全生产方针与安全生产目标:
一、安全生产工作方针与安全生产目标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并全面贯彻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在今年内继续全面控制安全生产事故、伤人事故、火灾事故零起,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率达到100%,机械设备完好率达到98%以上的目标。
二、截止期限
安全生产目标须在今年全年内完成
三、责任人员
第一责任人为厂长,直接责任人为分管安全的副厂,以车间办公室作为公司的核心,对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起指导作用,负责督促我司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其余各部门在完成本部职责的基础上,配合车间办公室完成上级及公司下达的其他工作。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督促好所属部门的安全生产目标的完成。
四、责任内容
各单位、各部门相关负责人须积极配合车间办公室安全生产小组的工作,服从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的指挥,保证安全目标的有效实现,并保证在本职责范围内不发生任何安全生产事故和差错,做好人员的调配,完成各自环节的职责。使今年安全生产事故、伤人事故率、火灾事故控制数率保持为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率达到100%,机械设备完好率达到98%以上,做到多重预防,以防为主的目的。
五、考核奖惩要求
1.各部门、单位将安全生产目标任务进一步分解、量化,落实到人,实行全员目标管理,对未做到的部门和个人扣发安全奖。
2.目标绩效考核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对各部门、单位完成目标任务情况抽查,了解目标进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及时向目标绩效考核部门报告,未能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的个人扣发职效工资。
3.各目标责任单位将完成的工作情况交绩效考核部门汇总、考核,考核部门必须贯彻公平、公正的原则,完成对各单位、各部门的考核,并下发考核结果,考核结果未能达标的扣罚年终安全奖。
六、安全生产目标落实措施
1、继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按照上级有关精神和不同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特点,确立各阶段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重点,进一步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从严、从细地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深化隐患整治,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强化监督检查,努力提高各级安全生产管理者和参与人员的安全意识、认知水平和执行能力,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素质,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建立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
2、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架构,严格落实好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进一步落实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职责,按规定配备基层安管专职人员,逐步将部分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下移,达到工作前移、管理细化;建立健全安全绩效考核机制,加强班组的教育培训工作。
3、严格修理工招聘考核管理制度,把好源头入门关。(1)修订修理工招聘考核管理办法,并严格按照公司招聘管理制度招聘修理工;
(2)建立修理工淘汰机制。对安全意识不强、操作技术较差,事故、违规违章现象较多的修理工予以淘汰。
4、组织员工参加安全教育培训。
做好员工新入职培训、岗前培训、技能培训、安全法律法规等各项培训,把安全防范意识深入人心,让每一位员工都能自觉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能够发现问题及时反映、及时整改,自我检讨。
5、提高机械设备安全检查,保证设备安全良好。
指定人员对每一部机械设备的安全负责,实行至少每月一次的设备检查与维护,发现问题设备立即停机维修,保证生产安全。
6、充分利用车间视频监控强化安全监控管理。
充分发挥车间视频监控设备的作用,加大对违法违章人员的处理力度,进一步规范工作人员的服务及安全操作行为。
7、进一步完善各部门的安全风险防范机制。
进一步规范统一保险工作流程,加强各职能部门信息的反馈和沟通机制,并通过每月、每季度对出险数据的统计分析,有针对性地对事故相关部门进行检查整改工作,促进各部门安全管理。同时,建立和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尤其加强仓库、车间的事故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强化企业安全风险防范能力。
8、积极推进安全标准化和基础台账管理。
(1)在XX公司安全生产规范化管理标准的总体框架下,积极推进我司的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重新完善修订各项规章制度。(2)根据XX市交通运输局《关于印发XX市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文件及相关要求,加强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的落实。
(3)规范资料的存档管理,包括规范会议、检查、培训等资料的管理;完善修理工资料库、车辆保险资料库管理;加强各类报表、方案、总结等材料的上报制度管理。
9、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础管理。
(1)完善维修指引。组织对工作车间事故黑点排查工作,制定安全维修指引。
(2)完善应急预案。按照XX公司将下发最新修订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认真做好我司的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的修订和演练工作。制定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适应性。
XXXXX修理厂
篇3:庙首林场森林经营方针与目标探讨
1 森林经营现状
庙首林场已于1992年完成灭荒造林,每年的新造林工作只能在采伐迹地山场进行。近10年来,完成采伐迹地更新造林460.53 hm2,其中营造珍贵树种90.00 hm2,低产低效林改造25.40 hm2;完成人工新造未成林抚育3 251.80公顷次;中幼林抚育间伐1 495.27 hm2,产材13 814 m3;完成用材成熟林小块皆伐387.93 hm2,产材43 213 m3,大径材培育247.60 hm2;从而有效地培育了后备森林资源,为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森林资源存在的问题
一是林地利用率较高,现有林中,有林地面积2 380 hm2,森林覆盖率为90%,未成林面积138 hm2,每年有40~60 hm2的采伐迹地需更新造林。二是林地生产力不高,现有林中有林地单位蓄积量112.5 m3/hm2,近年来因风灾、雪灾、冻雨等自然灾害造成近200 hm2低产林,占有林地面积8.6%。三是森林结构不合理,表现在树种结构中纯林面积达2 018.97 hm2(占87.16%),乔木林面积2 316.34 hm2(占97.32%),乔木林中近、成、过熟林面积1 309.99 hm2(占56.55%),成、过熟林面积595.12 hm2(占25.69%),中、幼林面积998.99 hm2(占43.13%);乔木林面积中杉木林面积1 324.52 hm2(占57.2%),蓄积190 488 m3(占73.1%),表现为中、幼林面积比例过小,后备资源不足,对成熟林需及时合理地利用,同时树种结构调整的任务重。
3 森林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现有林经营步伐缓慢:庙首林场是一家建场50年的老场,虽一直注重森林经营,但目前年均造林面积40~50 hm2,年均间伐面积50~60 hm2,后备资源比例偏小,这种森林经营效率难以满足森林经营需要;二是造林规划设计不够规范、科学,包括造林地选择、造林树种配置、造林密度设计等;如纯林、杉木林面积比例过大,追求高密度栽植、低强度间伐,重产量、轻生态等现象在不同阶段都不同程度地发生过。三是林业新技术成果的应用较少,森林资源调查和动态监测手段较低,不同立地条件和更新代的林木生长量掌握不够准确,资源数据更新相对较粗放、时效较低。四是林业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年龄偏大、后继力量严重不足。重使用、轻培养,有待吸收年轻、有活力、专业知识较全面的人员,并对现有工作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再培训和提高。
4 森林经营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4.1 森林经营优势
庙首林场建场于1959年12月,在全面绿化的基础上,森林资源质量逐步提高,数量相对较丰富,森林经营管理水平日渐完善、提高。主要从事优良种苗的培育及山地栽培,速生丰产林基地建设,珍稀乡土树种的保护、培育,国家级公益林的管护,同时兼顾林产品的销售及相关资源的开发利用。其主要优势体现在:一是资源优势。拥有较大比例的近熟、成熟林面积,可采伐资源相对丰富,给林场的可持续经营提供物质保障。二是管理优势。通过几代人积累起来的管理经验,让多数职工将林场当成自己的家,一直将森林培育作为主业来抓,尽管部分人员文化程度不高,但实际操作水平较高,解决生产实际中具体问题的能力较强。
4.2 森林经营劣势
一是由于建场早,人员工资负担重,生产性事业单位职工依赖性较强,劳动、用工、分配难以与现代企业制度接轨,或多或少还存在“大锅饭”现象;二是森林经营的人才数量偏少、知识结构尚有不足,尤其近年来城乡差异距离拉大,年轻大学生不愿到偏僻、艰苦的林场工作,原有人才年龄偏大,形成人才青黄不接现象。
5 经营方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的精神,按照现代林业建设标准的要求[1,2],结合对庙首林场森林经营性质的分析,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质量、优化结构为主线,以建设和培育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宗旨,坚持依法治林、科技兴林,不断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林场,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手段经营管理林场,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林场,提出2010—2019年森林经营方针为:以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为指导,在严格保护水土资源、重点保护珍贵种质资源的前提下,积极调整森林结构,科学经营、合理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大力发展产业经济,把林场建设成为经营管理科学、基础设施完备、森林优质高效、产业发展充分、资源经营持续、林区富裕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林场。
6 森林经营目标
庙首林场是一个商品经营型林场,其森林经营的总体目标是:实施科学的森林经营体系,科学合理利用森林和林地,有效维持森林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更新能力和活力,确保现在和将来都能发挥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综合效益,同时对周边社区的生态系统不造成危害。逐步把庙首林场建设成为“经营管理科学、基础设施完备、森林优质高效、资源经营持续、林区富裕和谐”的现代国有林场。具体目标如下。
6.1 森林资源发展目标
有林地面积稳中有升,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森林生长率通过集约经营增加1个百分点。公益林面积由678.3 hm2调整至861.7 hm2,逐步提高至1 772.5 hm2,提高商品林的集约化经营程度,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6.2 森林结构调整目标
一是林种结构调整。通过对立地条件适宜、目前受灾较重的低产低效林进行合理改造,发展高效经济林75.6 hm2,用材林面积将由目前的1 736.7 hm2调整为1 696.9 hm2,防护林由566.3 hm2调整为581.7 hm2,建设特种用途林(种质资源林)280.0 hm2。二是树种结构调整。逐步降低针叶林比例,扩大阔叶林比例,针阔叶树种面积比例由目前的71∶29调整为31∶69,并引进和扩大珍稀树种品种数量和栽培面积,其面积由目前的9.87 hm2发展到249.4 hm2。三是林龄结构调整。在确保161.5 hm2杉木大径材培育的前提下适度调整林分年龄结构,逐步降低成过熟林比例,幼、中、近、成、过的面积比例由目前的17.4∶26.0∶31.0∶23.6∶2.0调整到21∶2525∶24∶5,使林龄结构渐趋合理,保证资源培育和利用的可持续性。通过合理的造林树种配置及适宜的经营管理措施增加森林的生物多样性,提高林分健康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使森林景观效果更明显。
6.3 森林保护目标
通过加强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基础设施建设,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同时通过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使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2%以内,科学利用森林健康经营方法,使森林病虫害发生率控制在1%以内,森林经营健康林分达70%以上。
6.4 林产品供给目标
活立木蓄积由目前的26.05万m3增加至30.5万m3,单位蓄积量由112.46 m3/hm2提高为131.67 m3/hm2。年生长量达到24 929 m3,年采伐量21 420 m3,年产木材1.5万m3,木材综合利用率达70%。
6.5 产业发展目标
适应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需求,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整体优势[3],从单纯木材利用转向多资源利用,巩固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条件许可时筹建森林公园,利用林区景观资源开展森林旅游业,力争到2019年,二、三产业实现年产值1 500万元,利润200万元。
6.6 森林资源资产保值增值目标
在保持林场经营区内的森林资源稳定发展的基础上,根据林场经济实力在价格适宜和便于管理的前提下,积极收购经营周边社区的集体林地,开展外向型经营。
6.7 基础设施建设和装备目标
林区道路到2019年到达每个林班,离最远小班距离控制在500 m以内,林区机运道达90 km,机运道密度达到34.0 m/hm2,基本实现道路网络化。对两林区的主林道进行扩建、加固、维修,确保大型载重运输车辆的通行,对沿河林区公路的抗洪能力也逐年提高,力争10年一遇的洪灾不受大的损害。林区供电用户由现在的15%提高为50%左右,自来水用户由现在50%提高为90%左右,保持通讯设施在防火期内网络畅通。造林营林、森林保护、产业生产经营由现在主要依靠人工作业到人工与机械配套作业,机械使用率达50%,劳动强度显著降低。割灌机、卷扬机、油锯、机动喷雾器等机械设备得到广泛应用。林场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设施、设备配置齐全,基本实现管理制度化、办公自动化、信息网络化。
6.8 林场文明与和谐目标
职工经济收入由现在的年均1.2万元提高到2019年的2.4万元,社会福利待遇进一步提高,足额上缴“四金”,解决职工的后顾之忧。职工生活区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改造现有职工住房的危旧房,扩建办公楼,改善办公条件,增加职工活动室、阅览室、档案室、电教室。在全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尽可能地让更多的职工参加函授或脱产学习,通过兴办二、三产业为职工家属解决就业难的问题。在林场经营区周边乡村树立生态优先、合理采伐利用的经营理念[4],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屏障,真正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在林场资源得到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的前提下,为当地乡村公益事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达到互利互惠、相互了解和支持,为国有林场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摘要: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通过对林场森林资源、森林经营现状及问题、森林经营的优势和劣势的分析,提出庙首林场2010—2019年森林经营方针和目标,旨在为评价和判断庙首林场各类经济活动可持续性提供依据和标准。
关键词:庙首林场,森林经营,方针,目标
参考文献
[1]肖智慧.国营林场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防护林科技,2010(1):54-55,80.
[2]郑国杼.茅荆坝林场森林经营方针之我见[J].林业资源管理,1986(6):47-48.
[3]刘于鹤,林进.加强森林经营,提高森林质量——从编制实施森林经营方案出发[J].林业经济,2008(7):6-10.
篇4:安全工作方针与目标措施
为加强安全管理,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客运站有一个“安全、有序、畅通、优质”的经营环境,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结合我站实际,特制实现安全工作方针与目标的措施。
一、相应成立安全领导小组: 组 长:黄 造
副组长:朱宝川 夏新城 杨 奕 阮剑斌 徐德贵 章莲英 成 员: 倪丽琴 胡恒洲 徐新国 李名华 陈喜春 夏竹英 陈银凤
周红萍负责做好上传下达数据整理和各岗位协调工作。
二、工作目标与方针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通过“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的开展,积极开展自查自纠工作,重点抓好“五查五纠”,促使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落实,安全管理意识明显增强,道路运输安全、消防安全等专项整治取得明显进展,事故隐患整改取得明显成效,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
三、工作措施
1、根据“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的原则,加强门检、安检、三品、现场等岗位管理。严格进行旅客进站时的“三品”检查,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进站上车;站内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及时引导各营运车辆的有序停放,及时制止闲杂人员在站内逗留,及时疏导场内滞留人员和货物,及时维护旅客上、下车秩序,确保站内车辆行驶畅通;站内安全员必须每天对所有参营车辆进行安全性能检查,做到车车必检,台台登记,发现隐患及时上报和下发整改通知书,待监督整改合格方可参加营运;门检人员必须对所有出站车辆进行认真核对,禁止超载、证件不全和证件不符的车辆载客出站。严格实行车辆出站登记;站前人员在维护车辆运行畅通的同时,严禁非本站营运车辆在站前停靠载客。
2、通过标语、横幅、广播和派发安全资料等形式,对安全进行大力宣传,不断提高驾驶员和广大旅客的安全意识。
3、制定综合治理、安全生产工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依规果断处理意外事件。
4、搞好门前四包、门内达标的管理工作。自觉履行门前、站内环境卫生、公共秩序和摆摊设点等基础设施管理责任,养成自觉的卫生意识和俭朴有序的生活习惯。
5、加强对巡查和消防工作的落实。每月要定期对站内各部门进行检查,配齐消防器材,避免失窃案件和火灾发。
客运东站
篇5:安全工作方针与目标实施措施
安全工作方针与目标实施措施
为实现公司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实施措施如下:
1.认真执行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全面落实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有关部门、各级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建立安全生产领导机构和管理机构,形成畅通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3.建立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全面、系统、持续地识别、评估和控制运输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定期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目标,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来持续改进我们的安全生产业绩,确保人身、财产的安全。
4.提供充足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充分调动各种资源,以保证标准化工作长期持续运行,确保公司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
5.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并保证投入的有效实施,加强生产技术及设备的改造更新,提高本质安全水平,制定有效的事故处理和防范措施,防止交通人身伤亡等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6.组织制定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文件及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7.为全体员工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条件和机会,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广泛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制度,开展群众性的安全生产活动,建设独特的企业安全文化。
8.向员工提供的劳动保护用品和特殊防护用品,加强对员工劳动保护用品和特殊防护用品的使用、维护的管理,确保员工的身体健康。
9.督促检查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排查、整改、消除交通事故隐患,坚决反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
10.组织制定、修订、实施重大危险源事故、自然灾害和其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定期组织对员工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学习培训和演练。
11、及时、如实地向国家、政府报告安全生产事故,全力配合、协助对事故的调查处理。
12.定期向内部和外部公布安全生产业绩,接受员工和公众的监督,使我们的安全标准化工作得到持续改进和提高,促使企业安全、和谐、高效发展。13.公司的各级主要负责人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每位员工对公司的安全生产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安全生产工作的好坏是公司奖励和竞聘员工的重要依据。
相关文章:
食品安全方针目标分解02-03
安全工作方针和目标02-03
1安全生产方针与目标管理制度02-03
安全方针目标02-03
安全生产方针、目标02-03
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02-03
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和目标02-03
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览表02-03
实验室安全方针和目标02-03
地震数据体02-03